东北小锦鲤 作品

第1285章 多省联合,三千亿资金入场

郑城,常务副省长办公室。

陈栋邦递了支烟给张恪清,脸上带着愁容:“恪清,你跟我说一下,到底答应了多少人?”

他才从南粤回来,路上的时候接到了几个电话就不说了,回来之后电话更多。

都是各省同级别的领导,所有人都说是张恪清答应了,要跟他们一起投资金融市场。

虽然那些人都没说会掏多少钱,可是已经有十个省,这数额一定极大。

就算是比不上一些央企基金的规模,也绝对不是小数目。

本来省里筹集了五百亿的资金,他就觉得已经非常多,十倍的杠杆,一个点的波动,就是五十亿的盈亏。

如果更多的资金,那一个点的波动,盈亏也会更多,他感觉自已的心脏要承受不住了。

张恪清吐出一个烟圈:“陈省长,我就是答应了一些老同学,也没有更多了。”

“咱们这次又不是在国内市场操作,是去国际市场赚那些国际游资的钱。你知道前几个月有多少资金流入到国际黄金市场吗?六百亿美元!”

“光是上个月,流入国际黄金市场的资金就超过了两百亿美元。”

“所以我们这些钱虽然不少,但不算太多,更别说之前还有不少金融机构一直在长期投资黄金。”

“除了黄金期货,我们还可以操作一些股指期货、原油期货等,不必拘泥于一种产品,如果不是怕国际影响,其实外汇期货也可以做。”

这一次既然很多省都要参与,张恪清也打算多做一些示范,让他们对更多的金融产品有所了解,将来也能有更多的选择。

那些党校同学的心理预期都不高,反正比他们自已投资赚得多就行,张恪清也没半点压力。

而且大家的资金多了之后,如果都只做黄金期货,那么砸盘的时候会更容易,金价下跌会更猛。

陈栋邦深吸一口烟:“恪清,这方面我是真的不擅长,这次就都靠你了。”

“你说要投资国际市场,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多排班,晚上也得有人值班吧,毕竟很多地方跟咱们这里有时差呢。”

“晚上如果需要人值班,我来吧,反正我现在睡眠浅,你告诉我怎么做就行了。”

张恪清笑着解释道:“陈省长,不需要这么担心,我们是做长线投资,又不是短期投资,偶尔几天有波动影响也不大。”

“晚上会有人值班,有重要情况的时候给我们打电话就行了,没必要您去守着。”

陈栋邦稍稍松了口气,又问道:“那你跟我说实话,那些省到底筹集了多少资金,我心里有个数。”

虽然那些省的人都是跟他联系的,可都说了一起操作,具体准备了多少资金,他是一概不知。

甚至那些人会不会完全听话,他也没把握。

张恪清吐出一个烟圈,竖起两根手指:“陈省长,他们所有省份的资金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两千亿。”

陈栋邦的手瞬间抖了一下,不是还有好几个很穷的省份么,怎么筹集了这么多资金?

那些人是真的太相信张恪清了,是不是也跟郑城之前一样,有些孤注一掷了?

算上他们南河的五百亿资金,那就是至少两千五百亿,后续可能还有其他省份跟风,资金量多半会超过三千亿,这个数额太大了。

张恪清原本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资金入场,但既然来了,他也不会往外推。

投资期货市场,用上杠杆之后,资金的波动也会更大,分分钟不是几百万,有可能是几百亿!

这么大笔资金,也是他从来没操作过的,他的压力其实也不小。

陈栋邦犹豫了一下:“恪清,是不是太多了?动静太大了。”

只是南河这笔钱,上头不会太多关注,毕竟是省政府下文了。

可现在多省联合,资金翻了几倍,上头必然会发现,这要是有人说一些谗言,对张恪清可不好。

张恪清完全不需要靠着这个来获得更多的政绩,只是带着南河赚钱,这份政绩就谁都掩盖不住。

张恪清笑着说道:“大家都是口头约定,资金还是各省自已掌控,只不过我们是带头的而已。”

“他们筹集了多少钱,不是我们决定的,我们也无权干涉。”

“上头如果叫停,自然有其他省的领导去沟通,不需要我们操心。”

钱又不是打到他们南河的账上,有人说谗言又能如何,这点压力,张恪清完全不在乎。

“陈省长,各地市的人培训的也差不多了,我们也该开始建仓,其他省可还都等着呢。”

……

京城,国院。

李委员正在看着文件,考虑一些监管机构合并的事情呢,秘书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领导,您让我们注意的南河省,有大笔国资资金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已经超过了三百亿。”

李委员头也不抬的说道:“知道了。”

之前郑城赚了一大笔的消息,他也已经听说,一边感叹张恪清的大胆,一边又觉得做的很好。

金融产业也一直是上头所重视的,那些发达国家的金融业也都很发达,只不过国内发展的较晚,很多还不够成熟,但这几年相关的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gdp中占比也越来越高,即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比例。

秘书却没有出门,继续说道:“除了南河,还有十二个省份也调集了大笔的国资资金,进入国际金融市场,每一个都在百亿以上,最多的一个超过了两百亿。”

李委员终于是抬起头:“你说什么?还有十二个省份也都调集了上百亿的国资资金进入国际金融市场?”

这是看到南河赚了钱,眼红了?

可他们有擅长金融投资的人吗?盲目的进场,亏了怎么办?

秘书补充道:“那些省份的资金所投资的方向,与南河的完全一致。”

李委员觉得不对劲了,跟风很正常,但跟的这么准,那就不正常了。

他们必然私下里有联系,甚至可能达成了什么约定。

这件事,是张恪清带头吗?

那得跟领导好好汇报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