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静,陈海芸,你们觉得住这里怎样?”
吃过午饭,带着父母、叶雨晴几人来到“贵林花苑”小区、那套没有用来存放物品的房子里,常顺问她俩道。
对于房子是他购买的事,他这几天抽空也告诉了他们。
先前装修书店时,想到常静以后会在这边住,他顺便找人过来把房子的厨房卫生间都简单装修了一遍。
一些家具、厨房用品、做饭的工具等,他也帮她们置办齐全了。
拆迁区旧货多,他在那边并没花多少钱就挑选了两个双人床,一套桌椅,一些凳子等生活用品。
这里的房子不大,但也够她俩住。
至于其他上班的三人,他们都有地方住,并不是住在这里。
“很好啊!虽然房间、餐厅都没装修,但比租别人的房子住肯定要好多了!”
常静到处看了一圈,很满意。
“比我之前在厂里住厂房好多了。”
陈海芸也跟着说道。
她的话刚说完,常顺的手机响了起来,拿出来看了下,是之前售卖过他铜陵籽料绿松石的姚师傅打来的。
没在这边接听,他走出房子,按了接听键,然后上了楼梯拐角。
“常老板,有段时间没联系你了,最近过得怎样?”
对面传出一道比较熟悉的声音。
“还行!你现在打电话,又有石头想出售吗?”
他随口回了一句。
“是有点石头,不过不是我的,而是我的一个朋友,另外石头也不是我们那边的料,而是“秦古料。
你有时间吗?有时间的话,我们约个地方见面。”
听见“秦古料”,他不由得很感兴趣。
这可是古往今来绿松石最为出名,也是产量最高的产地出的原材料。
之前常顺一直想着啥时候抽时间亲自去那边的矿场看看,买一些原矿坐等升值。
现在对方又提起了这事,他打算尽快抽时间过去看看。
当然,就算去,他也不会一个人去。
堂哥常志武身手好,人也够稳重,如果去,到时候把他喊上,开高工资雇佣他一段时间。
“有时间,石头有多少?”
对于购买绿松石,哪怕书店再忙,他也会去。
毕竟卖书跟购买这种石头的利润相比,哪个更赚钱,他心里非常明白。
想到姚师傅说的他的这个朋友拿来的料是“秦古料”,那他很大可能就是“鄂”省“秦古”矿区附近的人。
如果是那边的人,认识后,有了当地的熟人,以后去那边办事,也可能会更加方便。
“他是听我说了之前卖了些石头给你,所以回家后带了点过来,不算多,也就差不多20斤吧。”
“行!你说下见面的地方,我现在过来。”
20斤,不算少。
“在“长风公园”行吗?我们没车不方便。”
姚师傅略微停顿了几秒,然后说道。
“行!那就在“长风公园”见。”
挂了电话,常顺又回到了房子里。
“哥!你是不是有事,我们已经看好了,走吧,去书店。”
常静见他进来,笑着道。
“我确实有事!走!你们晚上再过来整理床铺。”
随后,几人就一起下楼了。
到了面包车里,他把房门钥匙拿了两把给常静、陈海芸。
把几人送到书店,跟宋芫以及其他人说了声有事要忙,他就离开了。
去“长风公园”顺着中山西路走,很快。
用了半个小时左右,他就到了地方。
常顺到的时候,两人还没到,等了差不多一刻钟,他们才过来。
跟姚师傅一起来的,是一名年龄约45岁左右的中年人,个子一米七左右,皮肤看上去很黑,应该天天晒太阳,不过身体很结实。
他的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老帆布手提包。
包看着沉甸甸的,应该就是石头。
“常老板,跟你介绍一下,他姓王,你喊他老王就行,我们是做防水工程的工友。”
见面打招呼时,姚师傅道。
听他说做防水工程,他算是知道了他们为啥皮肤都这样黑了。
“你好!常老板!”
王师傅笑着跟他打了招呼。
“你好!你出售秦古料,是秦古那边的人吗?”
打招呼时,常顺试着问了一句。
“是的!我就是秦古镇人,距离矿山只有两三里路。”
“是吗?那倒是挺近的,我们先看你带过来的石头。”
说罢,三人一起坐到了面包车里。
王师傅打开老帆布手提包,里面的绿松石原矿露了出来。
这是一些大小不等,如同煤球,颜色黑中泛着点点绿色的石头。
大点的有鸭蛋那么大,小点的只有核桃大小。
常顺拿起石头看了起来,从露出来的绿色看,很蓝!
瓷度,也就是硬度很高,跟马料里面的面松,用指甲壳扣下就能扣出粉末不同,这个他是扣不出粉末的。
虽然个头不大,但比铜陵籽料还是大了很多。
石头的价值,不一定在乎大小,主要是品质,有核桃大,已经足够了。
毕竟绿松石大多数都是用来加工制作小件物品的。
常顺挨着把石头一个个的都看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不好的。
其中有的石头是断开的,从断面处看,那种蓝绿色,看着很舒服。
这种原矿,完全跟后世地摊上那种仿品不一样。
至于哪里不一样,只有见过真品的人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
“常老板,这些石头还行吧,不比我们那边的料差吧!”
见他查看完,姚师傅笑着说了一句。
“确实不比你们那边的料差,王师傅,你说下价格!”
老帆布手提包里的石头,材质都很好,估计是带过来之前,就在老家挑选好了。
这么大老远带来,要是因为材质不好又扔掉,那就不划算了。
“常老板,按600一斤怎样?你要是能出到这个价格,我家里还有一些,以后也可以带过来卖给你!”
王师傅想了想,然后说价道。
“你家里还有多少?”
“还有差不多六七十斤,不过我们那边有不少人家里有这些,你想要,以后我也可以帮你收购,只可惜我没车,收到了也不方便送这么远。”
对方看着他,一脸实诚的样子。
“行!这些就按600一斤。我晚点可能会去你们秦古一趟。”
常顺答应了他说的价格。
“你要是真的去了,我说个地址,你把我家里的那些石头都买走,免得我还要带这么远来。”
“到时候再说,我要是过去,会联系你的,我们称下重量吧!”
随后,他们就称了重量,10.1千克。
算账时,0.1千克对方很大气的抹去了,算了个整数20斤,一共是元。
把他们送到一处银行门口,付了钱,常顺本来打算晚上请二人吃饭的,但他们都说有事。
跟姚师傅说了些感谢的话,买了两包华子他抽,他就开车返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