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锤进了南书房,那扇厚重的雕花木门在他身后缓缓合上,发出沉闷的 “咯吱” 声,仿佛将整个世界都隔绝在外。此时,天空中乌云密布,压得极低,让人感到无比压抑。
一阵凉风吹过,卷起几片飘零的落叶,李光地满心焦虑地站在门外,却被太监拦住:“陛下让你在外等候。”
而不远处,康亲王、索额图、多隆三人远远地站着。周遭高大巍峨的宫殿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更加肃穆庄严,飞檐上的瑞兽仿佛也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凝固了姿态。
康亲王眉头紧锁,额头上的皱纹如同刀刻一般,他一边焦急地来回踱步,鞋底蹭着地面发出 “沙沙” 的声响,一边嘴里不停地念叨:“哎呀呀,这可真是急煞人也,也不知陛下会如何处置铜锤,千万别牵连到本王啊。本王一向对陛下忠心耿耿,可别在这事儿上栽了跟头。” 他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每一次跳动都带着不安和恐惧。
索额图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透着惶恐,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仿佛要把那衣角揉碎,声音颤抖着说道:“这事儿闹得,但愿陛下能从轻发落,我这小心肝可受不了这惊吓。我索额图为朝廷尽心尽力,可不能因为这事儿毁了前程。” 此刻,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可能的结果,越想越觉得心惊胆战。
多隆急得直跺脚,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焦急与担忧,扯着嗓子喊道:“我的老天爷啊,这可怎么是好,要是陛下怪罪下来,我这脑袋可就保不住啦!” 他的心里像揣了个鼓,“咚咚” 地敲个不停,后悔自已当初为何要参与到这事儿中来。
铜锤走进南书房,只见屋内烛光摇曳,跳动的烛光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四壁摆满了书籍和古玩,那些书籍的书脊在烛光下泛着陈旧的光泽,古玩上的花纹精致而神秘。一侧的书架由珍贵的紫檀木打造,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墙上挂着的名人字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屋子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书桌,书桌由上等的红木制成,桌面光滑如镜,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书桌后的椅子上镶嵌着宝石,在烛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那香气丝丝缕缕,让人心神略微安定。然而,此刻的铜锤却无心欣赏这一切。
康熙坐在书桌后,脸上的怒色已消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温和。他的目光柔和地落在铜锤身上,没有怪罪铜锤,反而是嘘寒问暖一番,聊起了家常。
康熙先问了铜锤家中情况,韦小宝可好。
铜锤恭敬地答道:“已经出来三四年了,家中应该无甚大事。” 他微微低着头,双手垂在身侧,显得有些拘谨,脸上带着诚惶诚恐的神情。
康熙又问他:“小桂子,哦不,你爹有没有与你讲过与朕的故事?” 铜锤说道:“小时候听过,还以为他吹嘘呢,只是记不清了。” 他偷偷抬眼瞄了一下康熙,心中满是忐忑,眼神中透着小心翼翼。
康熙抬起头,看着窗外,他的眼神变得悠远,仿佛回到了过去。
他开始讲述起与小宝那些往事,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讲到兴奋处,康熙的眼睛发亮,嘴角上扬,双手不停地比划着,“想当年,你爹阴差阳错进宫时,他竟把朕也当成了小太监,那时候真是有趣得很呐。”
讲到动情处,康熙微微叹息,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他的眉头微皱,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也变得有些低沉,“后来你爹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朕与他也算是患难与共。”
李光地在门外急得走来走去,额头上汗珠密布,如同晶莹的露珠。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他的双手不停地搓着,嘴里念念有词:“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脚下的步子越来越快,仿佛这样能减轻心中的焦虑。每一步都显得沉重而慌乱,地上的石板被他踩得 “哒哒” 作响。
铜锤进去半个时辰了,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门外走来走去。
然而,李光地又等了一个时辰,铜锤还没有出来,皇上也没招他进去,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刻都显得无比漫长。他抬头望着天空,那片原本湛蓝的天空此刻在他眼中也变得灰暗阴沉。此时,风愈发大了,吹得周围的树枝沙沙作响,宫殿的飞檐下悬挂的风铃也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此刻的紧张与不安。
终于,太监出来喊他进去。
李光地连忙整理衣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已镇定下来。他的手指颤抖着抚平衣服上的褶皱,又捋了捋头发。他快步走进南书房,刚一进门,就赶忙跪地请安,膝盖触地的声音在安静的书房中格外清晰。他的头低垂着,不敢直视康熙的目光,身体微微颤抖。
康熙道:“你找个好女婿啊,你应该早早告知朕。”
李光地连连点头,诚惶诚恐地说道:“陛下恕罪,臣也是刚刚知晓不久。” 他的心里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 —— 七上八下,想着如何才能让康熙消气。
最后康熙站起身来,走到铜锤跟前,拍了
拍他肩膀。康熙的手掌宽厚而有力,落在铜锤的肩膀上,带着几分期许。他目光中带着期许,说道:“我跟你讲了这么多,你明白吗?” 康熙说完,紧紧盯着铜锤,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等待着他的回答。
铜锤一脸懵逼,呐呐道:“陛下,臣愚钝。”
他的身体瞬间紧绷,肌肉仿佛都僵硬了,心里却在嘀咕:“陛下到底想要我明白什么呢?
康熙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我希望你常驻京城,让你一家都过来,朕甚是想念小桂子。”
铜锤心中一惊,犹豫着说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心中快速地盘算着:“常驻京城,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老爹好不容易逃出去隐居,这该如何是好?”
康熙在提出安排后,目光在铜锤和李光地脸上来回扫视,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他观察着两人的反应,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揣测他们的心思。他的双手不自觉地背在身后,手指轻轻摩挲着,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李光地听到康熙对铜锤的安排后,心中一惊,暗自想道:“陛下此举究竟是何用意?让铜锤一家常驻京城,这是让韦爵爷来面圣见啊”他这样想着也不敢表露出来,只是低着头,默默地思考着。
此时的南书房内,气氛愈发凝重。康熙的目光紧紧锁定铜锤和李光地,似乎想要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端倪。铜锤低垂着头,不敢与康熙对视,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他深知这是皇帝的恩赐,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改变和责任。
康熙轻咳一声,打破了这短暂的沉默:“铜锤,朕知你心中有所顾虑,但朕如此安排,自有朕的道理。” 铜锤微微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迷茫和敬畏:“陛下,臣感激陛下的厚爱,只是此事太过突然,臣需时间考虑。”
康熙微微点头,目光中多了一丝理解:“朕给你时间,但你要明白,这是朕对你的信任和期望。” 铜锤连忙跪地谢恩:“陛下隆恩,臣万死不辞。”
一旁的李光地此时也开口道:“陛下,铜锤年轻,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但陛下的心意,臣等定当铭记。” 康熙看向李光地,不怀好意地笑道:“你身为岳父,当为铜锤好好谋划。”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康亲王、索额图和多隆三人实在按捺不住,想要上前探听情况。太监连忙喝止:“陛下正在议事,不得惊扰!” 三人这才悻悻退去,但心中的焦虑却丝毫未减。
南书房内,康熙重新坐回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 “笃笃” 的声响。每一声都仿佛敲在铜锤和李光地的心上,让他们愈发紧张。
铜锤的眼神游离不定,心中有点不知所措。
李光地则在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不仅铜锤前途堪忧,甚至可能牵连到自已和整个家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南书房内的气氛越发压抑。
康熙让门外康亲王三人进来,对他们道:“你们的好事又来了。”
三人面面相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明所以。
康熙终于开了口:“韦铜锤,听旨!朕恩准你回乡省亲,荣归故里。着康亲王等三人与你一同前去,你等务必想方设法说服韦小宝进京面圣。待他归来,朕便在京城亲自主持,为你操办一场风光的婚礼 。”
几人闻言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