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凡 作品

第181章 状元及第

在康熙完成钦定后的两天,京城迎来了一场盛大而庄重的传胪大典。

破晓时分,紫禁城尚在一片朦胧的静谧之中,便已被一阵细碎而忙碌的脚步声打破宁静。太监们身着整齐划一的服饰,脚步匆匆,那服饰上的暗纹在微弱的光线中若隐若现。他们手中捧着各种精美的陈设,小心翼翼,仿佛捧着稀世珍宝。宫女们则身姿轻盈,宛如春日里的蝴蝶,有条不紊地布置着场地。太和殿前的广场,金砖历经岁月打磨,在熹微的晨光中泛着古朴而深沉的光泽,宛如一面巨大的铜镜,映照着历史的沧桑变迁。每一块金砖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它们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目睹了无数的荣耀与兴衰。汉白玉台阶上,香炉依次排开,工匠们精心雕琢的瑞兽造型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香炉上跃然而出。香烟从瑞兽口中袅袅升腾而起,丝丝缕缕,在空气中交织缠绕,形成各种奇妙的形状,仿佛将尘世与天界相连,为这场大典增添了几分神秘而庄重的氛围。那香烟带着淡淡的香气,萦绕在空气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随着时间缓缓推移,太阳如同一位优雅而矜持的舞者,在天际的舞台上渐渐展露身姿。起初,只是一抹淡淡的光晕在云层后若隐若现,随后,金色的阳光如细密的丝线,穿透云层的缝隙,洒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琉璃瓦宛如被赋予了生命,瞬间反射出耀眼光芒,整个宫殿群仿佛被镶嵌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边,熠熠生辉。那光芒照亮了整个紫禁城,让这座古老的宫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王公大臣们身着华丽至极的朝服,绸缎的面料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尊贵的光泽,仿佛无数颗细碎的宝石在闪耀。朝服上精心绣制的图案细腻而繁复,有象征着皇权的龙纹,有寓意吉祥的云纹,还有代表着富贵的牡丹纹,每一针每一线都彰显着他们各自的品级与身份。官帽上的顶珠圆润剔透,宛如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折射出五彩光芒,那光芒在阳光下变幻莫测,时而红如烈火,时而蓝如深海,时而绿如翠玉。花翎则随风轻轻摇曳,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主人的荣耀与故事。他们依照严格的品级顺序,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两侧,宛如两列肃穆的卫士,神情庄重而严肃。每一个人的站姿都笔直挺拔,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皇家的威严与庄重。考生们则身着崭新的素色长袍,那洁白的颜色宛如冬日初雪,纯净而无暇,象征着他们对未来的纯净期许。他们神色紧张又满是期待,眼神中透露出对命运转折的渴望。有的微微皱眉,似在默默回顾着自已多年来苦读的学识,那些密密麻麻的书籍,那些挑灯夜战的夜晚,此刻都在脑海中一一浮现;有的则轻轻咬着嘴唇,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泛白,静静等候在指定位置,仿佛即将奔赴一场决定命运的神圣使命。他们的心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又有对未来的憧憬,这种复杂的情绪在他们心中交织缠绕。

巳时,悠扬而洪亮的钟声在紫禁城上空回荡,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带着历史的厚重与威严,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钟声在空气中荡漾开来,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让整个京城都安静了下来。

康熙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龙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栩栩如生。金龙的眼睛仿佛镶嵌着两颗红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凌厉的光芒,仿佛在俯瞰着天下苍生。头戴皇冠,皇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每一颗都散发着无上的尊贵气息,在阳光的映照下,光芒四射,宛如天上的星辰降临人间。在一众太监、侍卫的簇拥下,康熙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鼓点上,节奏分明。他的步伐坚定而自信,每一步都带着王者的风范。他的目光威严而深邃,如鹰隼般扫视全场,所到之处,众人皆低头行礼,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唯有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衣角和旗帜,发出沙沙的声响。

礼部尚书身着蟒袍,蟒袍上的蟒纹精致细腻,仿佛随时都会游动起来。蟒纹的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工匠的高超技艺。他手持圣旨,那圣旨用明黄色的绸缎制成,边缘绣着精美的云纹图案,云纹如同海浪般起伏,寓意着吉祥如意。

他缓缓走到殿前,小心翼翼地展开圣旨,声音洪亮且清晰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殿试,朕亲阅策论,今钦定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梅政,第二名榜眼赵启,第三名探花孙明……”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如同洪钟般震响,字字清晰地传进每一个人的耳中,在空旷的广场上久久不散。那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每一个人都沉浸其中,感受着皇权的威严和这场大典的庄重。

当念到“梅政”为状元时,全场先是一阵短暂的寂静,仿佛所有人都在一瞬间屏住了呼吸,随后爆发出一片惊叹与祝贺声。惊叹于梅政的才华,祝贺他一举夺魁。

韦政先是一愣,身体微微一僵,仿佛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随即眼中闪过惊喜与激动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烟火,璀璨而热烈。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努力压抑内心如翻江倒海般的澎湃情绪,双腿微微颤

抖着上前跪地谢恩。此时阳光恰好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一层金色圣衣,使他的身姿愈发显得挺拔而坚毅,宛如一位凯旋而归的英雄,接受着众人的敬仰。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但在这笑容背后,是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和无数个日夜的努力。

传胪仪式结束后,便是张榜公布环节。皇宫外的榜文前很快围满了人,人群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人们纷纷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如同一只只渴望知识的天鹅,想要第一时间看到榜单。有的人身子前倾,几乎要贴到前面人的后背,双手紧紧抓住前面人的肩膀,试图寻找一个更好的视角;有的人则奋力向上跳跃,双脚离地,在空中短暂停留,希望能越过人群的头顶看到榜单,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让一让,让我看看!”;还有的人不停地询问周围的人是否看到了结果,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一场热闹的集市。当看到“梅政”二字赫然在状元之位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这梅政是谁啊?如此厉害,竟高中状元!”一个年轻人惊讶地说道,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嘴巴张得足以塞进一个鸡蛋。

“听说他的策论写得极为精彩,连皇上都赞不绝口呢!”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满脸钦佩地回应,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胡须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是啊,能在众多才子中脱颖而出,定是有真才实学。说不定他以后会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呢!”旁边一位书生模样的人附和道,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中流露出一丝羡慕,同时也对梅政充满了期待。

众人议论纷纷,对韦政充满好奇与赞叹。

韦政在人群的簇拥下,缓缓走向榜文。他的步伐略显沉重,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过往艰辛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他看着榜单上自已的名字,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仿佛随时都会落下。多年的寒窗苦读,无数个日夜在油灯下的挑灯夜战,那些孤独的努力、疲惫的坚持,此刻都化作了这金榜题名的荣耀。他的手轻轻颤抖着,想要触摸榜单上自已的名字,却又仿佛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的手指在榜单上轻轻划过,感受着那凹凸不平的字迹,心中感慨万千。

梅先生得知韦政高中状元的喜讯时,正在书房中静静地翻阅书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书案上,形成一片温暖的光影,书页上的字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那是书籍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

小厮一路小跑进来,脚步急促,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哒哒”的声响,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色,连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先生,大喜啊!梅公子高中状元啦!”梅先生手中的书本“啪”地一声掉落地上,他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仿佛听到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境成为现实。他的嘴唇微微颤抖,想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梅政初到家中时的模样,那个青涩而坚定的少年,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待小厮再次确认后,梅先生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他快步走出书房,站在庭院中,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泪水不自觉地模糊了他的双眼。他喃喃自语道:“政儿,你做到了,这些年的苦没有白吃。”

这时,管家也匆匆赶来,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每一道皱纹都洋溢着喜悦。他说道:“先生,梅公子高中状元,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咱们府里也跟着沾光啊!这消息要是传出去,不知道多少人会羡慕咱们呢!”

梅先生微微点头,脸上洋溢着欣慰与自豪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绽放的花朵,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喜悦。他说道:“是啊,政儿从小就勤奋好学,对知识的渴望远超常人。我还记得他刚跟我回来的时候,求知若渴,为了一本书,可以废寝忘食。遇到难题,他会反复思考,查阅各种资料,不弄明白绝不罢休。我就知道他必有出息。这些年,看着他日夜苦读,为了一个疑难问题反复钻研,我就坚信他会有今天。如今,他终于实现了自已的梦想,我怎能不感到骄傲。”

管家接着说:“要不咱们准备准备,等梅公子回来,好好庆祝一番?摆上几桌丰盛的酒席,大家好好热闹热闹。咱们得把这喜事办得热热闹闹的,让大家都知道梅公子的荣耀。”

梅先生思索片刻,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先别急,政儿如今刚高中,还有许多宫廷礼仪和事务要忙。等他稍作休息,咱们再好好为他庆贺。而且,政儿现在的心思可能还在身世和家庭的事情上,我们也得给他一些时间和空间去处理。这孩子突然得知自已的身世,又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心里肯定乱得很。”

梅先生在庭院中来回踱步,心中满是喜悦与感慨。他想起当初救回韦政时,那青涩而坚定的模样,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干渴的大地渴望甘霖。为了一个疑难问题,韦政常常废寝忘食,在简陋的书房中反复查阅典籍,每一页纸张都留下了他探索的痕迹。那些泛黄的书页,被他的手指翻过无数次,上面布满了他的批注和心得。与梅先生激烈探讨时,他眼中闪烁的光芒,至今仍

历历在目。他会为了一个观点,与梅先生争得面红耳赤,但又会在事后虚心请教,认真思考。那些日子,书房的油灯总是亮到深夜,那昏黄的灯光映照着韦政刻苦的身影,宛如一幅永恒的画卷。韦政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修长,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为了自已的梦想努力拼搏。如今,韦政终于实现了自已的梦想,梅先生怎能不感到骄傲。

公爵府内,韦小宝正与家人商议如何接回韦政。宽敞的大厅里,气氛略显凝重,众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担忧。大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字画,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显示出公爵府的富贵与威严。

突然,一个家丁急匆匆跑进来,脚步慌乱,气喘吁吁,几乎是喊着说:“老爷,夫人,天大的喜讯!咱们五少爷高中状元啦!”韦小宝先是一怔,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手中的茶杯停在半空,眼神中满是震惊。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似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随即,他眼中闪过狂喜,脸上的肌肉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他的动作下发出“嘎吱”的刺耳声响,在安静的大厅里格外突兀。

他大声说道:“真的吗?你可别骗我!要是敢谎报,小心你的皮!”家丁连忙用力点头,将听到的消息详细讲述一遍,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喜悦的音符,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丝毫不在意韦小宝的威胁。

韦小宝激动得在原地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凌乱,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就知道,我儿子一定行!我就说这孩子有出息,从小就与众不同。我还记得他小时候,那机灵劲儿,谁见了都夸。有一次,他在花园里玩耍,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他小心翼翼地把它捧起来,找了个盒子给它做窝,还细心地照顾它,直到小鸟伤好飞走。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孩子心地善良,将来肯定有大出息。”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骄傲,仿佛看到了韦政小时候那些聪明伶俐又善良的瞬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沐剑屏眼中满是喜悦的泪水,那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仿佛是幸福的珍珠,随时都会滚落。她双手合十,微微仰头,轻声说道:“太好了,这是老天爷保佑啊。这些年的苦总算没白受。咱们一家人找了他这么多年,四处打听消息,踏遍了多少地方,吃了多少苦头,如今终于盼到他出人头地的这一天。我还记得找他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去寺庙里为他祈福,希望他平安无事。现在看来,我的祈祷终于有了回应。”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哽咽,回忆起那些艰难的寻找历程,心中感慨万千。

建宁公主在一旁也笑着说:“小桂子,这下你可不用担心了,政儿这么有出息,以后前途无量啊!这可是咱们韦家的荣耀。以后出门,人家都会说咱们韦家出了个状元郎,多有面子啊!”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梅政的赞赏,仿佛韦政已经成为了她炫耀的资本。

韦小宝笑着点头,随即又皱起眉头,眼中的喜悦瞬间被担忧取代,说道:“可是这孩子还不认我呢,这可咋整?我这个当爹的,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想着他现在过得好不好,会不会怪我这么多年没找到他。”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双手不停地搓着,显得焦虑不安。

虎头说道:“爹,您别急,五弟刚知道身世不久,又赶上高中状元,这么多事儿一股脑儿涌上来,他肯定心里乱得很。给他点时间,他会想明白的。五弟从小就重情重义,他不会不认咱们的。您想想,他要是个没良心的,能有今天的成就吗?”虎头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他拍了拍韦小宝的肩膀,试图让父亲安心,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弟弟的信任。

沐剑屏也劝道:“是啊,小宝,孩子需要时间接受,咱们不能逼得太紧。这些年他跟着梅先生,突然知道自已有这么多亲人,肯定一时难以适应。咱们得给他点耐心,慢慢等他接受。咱们可以先让他感受到咱们的关心和爱,等他心里的结解开了,自然就会认咱们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理解,轻轻握住韦小宝的手,给予他安慰,她的手温暖而柔软,仿佛有一种魔力,能让韦小宝的焦虑减轻一些。

其他姨娘和哥哥姐姐们也纷纷围过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红头兴奋地挥舞着拳头,那动作充满了力量,仿佛要将这份喜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他说道:“我就说五弟有出息,这下好了,咱们家又添了个状元郎!等他回来,我可得好好跟他喝几杯,庆祝庆祝。我要跟他讲讲这些年家里的趣事,让他知道咱们一家人都很想他。”他的脸上满是骄傲,仿佛高中状元的是自已,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和弟弟把酒言欢的场景。

冬梅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她用手帕轻轻擦拭着,却怎么也止不住。说道:“弟弟真厉害,我就知道他一定能成功。真希望他能快点回来,让咱们一家人好好团聚。这么多年没见,我有好多话想跟他说。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带着他去花园玩,他总是跟在我身后,像个小尾巴一样,可爱极了。我还会给他做各种好吃的,他最喜欢吃我做的桂花糕,每次都吃得满嘴都是,

还不停地说好吃。”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回忆的温暖,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与韦政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电影般在她脑海中放映。想到自已早早被哥哥姐姐找回,她却丢了弟弟,现在总算如释重负了。

然而,韦小宝的喜悦中却夹杂着一丝愁绪。他想到韦政之前得知身世后,独自回到客栈,至今还未准备好认亲,不禁忧心忡忡。他在厅中来回踱步,脚步沉重,眉头紧锁,嘴里嘟囔着:“这孩子到底咋想的,咋还不认亲呢?是不是我这个当爹的做得不够好,让他不愿意认我?还是他在外面有什么顾虑?”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焦虑与无奈,内心仿佛被一团乱麻紧紧缠住,怎么也解不开。他不停地在脑海中回忆着与韦政可能有关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出自已究竟哪里做得不好,是不是曾经不经意间的举动伤害了孩子。

韦小宝实在按捺不住,抬腿就要往客栈去,想要当面问问梅政的想法。众人见状,赶忙上前阻拦。

无忌一把拉住韦小宝的胳膊,那手劲很大,仿佛要将韦小宝拉回现实。他说道:“爹,您别急啊,五弟刚高中状元,事儿多着呢,说不定他还没来得及好好想这事儿。您这贸然去了,别再吓着他。您想想,他现在心里肯定乱成一团麻,您去了,要是逼得太紧,他可能更不愿意认亲了。咱们得慢慢来,让他感受到咱们的诚意和关爱。”无忌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他紧紧盯着韦小宝,希望父亲能冷静下来,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破坏了与弟弟相认的机会。

双双也在一旁劝道:“是啊,爹,弟弟现在可能心里还乱着呢。咱们先别急,让他缓缓。给他一些时间,他会想明白的。您要是现在去了,他可能会有压力,不如等他主动来找咱们。我相信弟弟心里是有咱们这个家的,只是需要时间去适应。咱们可以先给他送些他喜欢的东西,让他知道咱们一直关心着他。”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理解,轻轻地摇晃着韦小宝的胳膊,像小时候撒娇一样,希望父亲能听进去她的话。

这时铜锤带着梅先生来到公爵府。

梅先生老远就听到他们谈论,于是开口说道:“韦爵爷,孩子们的事儿,得慢慢来。咱们这样贸然去,恐怕适得其反。不如我们几个先去看看,探探他的口风。毕竟我们去,他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我和政儿相处多年,了解他的性子,给他点时间,他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而且,我们去了也可以跟他讲讲家里这些年的情况,让他对这个家有更多的了解和亲近感。”梅先生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他相信梅政会处理好这件事,也相信时间会化解一切隔阂。

铜锤也附和道:“是啊,爹,我相信五弟会回来的。”

正在这时,文靖臣也来到了公爵府,听闻此事后,也加入了劝说的行列:“岳父大人,梅先生说得在理。咱们得给政儿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您先别急,耐心等等。政儿如今高中状元,日后在朝堂上也需要家族的支持,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而且,亲情是割舍不断的,只要我们用真心去对待他,他一定会感受到的。”文靖臣的语气沉稳而坚定,他的话让韦小宝稍微冷静了一些。

韦小宝无奈,只好听从众人的建议,让梅先生、铜锤、文靖臣和冬梅一同前往客栈看望梅政。

四人来到客栈,找到了韦政的房间。

韦政打开门,看到众人,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情。他跟梅先生,文靖臣和铜锤打过招呼,最后眼神落在冬梅身上。

冬梅一下子就认出了眼前的韦政,她眼中泪光闪烁,那泪水仿佛是思念的河流决堤,顺着脸颊滚滚而下。

她轻声唤道:“政儿,姐姐来看你了。”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多年的思念和此刻的激动,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

韦政看着冬梅,记忆中那些模糊的画面逐渐清晰起来,与冬梅走散又找不到的悲痛,儿时的温暖瞬间涌上心头。他的眼眶也渐渐泛红,嘴唇微微颤抖,不禁说道:“你是……二姐……”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仿佛是久别重逢的琴弦被轻轻拨动,饱含着复杂的情感,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的迷茫。

众人进了房间,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梅政回归公爵府认亲。

铜锤率先说道:“五弟,这些年全家找你找得好辛苦,爹头发都白了一大半,眼睛也因为日夜操劳变得模糊了。你就跟我们回去吧,一家人团聚多好。咱们家这些年,虽然人多热闹,但总觉得少了你,就缺了点什么。现在你回来了,咱们一家人就完整了。你知道吗,爹每次提到你,眼里都满是愧疚和思念,他觉得自已没有照顾好你,这么多年一直都在自责。”铜锤的眼神中充满了真诚,他紧紧盯着梅政,希望弟弟能感受到父亲的爱和家庭的温暖,话语中满是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韦政微微低头,看着自已的双手,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说道:“将军……二哥,我知道你们的心意,也知道爹这些年的辛苦,可我……我真的还没准备好。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和义父一起的生活。现在突然要回去认

亲,还有这么多兄弟姐妹,我的世界一下子全乱了。我需要时间去理清这些关系,去接受这个事实。我害怕自已融入不了这个家,害怕自已会破坏现在的平静。而且,我对你们都很陌生,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你们相处。”他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无奈和迷茫,每一句话都像是从心底深处挤出来的。

冬梅拉着韦政的手,她的手温暖而柔软,轻轻抚摸着梅政的手背,说道:“政儿,姐姐理解你,这么多年没见,突然相认是有些不知所措。但咱们是一家人啊,血浓于水,这种亲情是割舍不断的。回家吧,一家人在一起,什么困难都能过去。你小时候,最喜欢听姐姐讲故事,每次都听得入迷,还会问好多有趣的问题。这些年,姐姐一直盼着能再给你讲故事,盼着你回来。你回来了,咱们一起回小镇去看看,家里的每个人都很想你,大家都在等着你回家。”冬梅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她希望能唤起韦政儿时的美好回忆,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试图用这些回忆打开梅政的心结。

韦政抬起头,眼中满是纠结,他看着冬梅,说道:“二姐,我跟着义父长大,一直以为再也找不到你们,也早已放弃了。一直以为义父就是我的全部。现在突然让我回家认亲,我真的需要时间去适应。我害怕自已融入不了这个家,害怕自已会破坏现在的平静。我在义父身边,生活简单而平静,而现在这个家对我来说太陌生了,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仿佛前方是一个未知的深渊,让他不敢轻易迈出脚步,内心的挣扎清晰地写在脸上。

梅先生也说道:“政儿,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你要知道,你的亲生父亲和家人这些年从未放弃过寻找你,他们对你的爱从未减少。公爵府虽然繁华,但那也是充满温暖和亲情的地方。你在我这里学到的知识和品德,同样能在那里绽放光彩。而且,你如今高中状元,未来的路还很长,家人的支持会让你走得更稳更远。你不妨试着去接受,去感受这份迟来的亲情。”梅先生的语气温和而坚定,他希望韦政能明白,亲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不要因为一时的困惑而错过。

文靖臣也劝道:“政儿,你如今高中状元,身份不凡,日后在朝堂上难免会涉及家族背景。回归公爵府,对你的仕途发展也有益处。更重要的是,这是你与亲生父母、兄弟姐妹团聚的机会,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机遇呢?不要给自已留下遗憾。你看,大家都如此真诚地希望你回去,这个家是真心接纳你的。”文靖臣从现实和情感两个方面劝说梅政,希望他能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

韦政听着大家的话,心中十分感动,但他还是觉得自已还没有准备好,缓缓说道:“谢谢大家,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但我现在心里还是很乱,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突然要面对这么多亲人,我需要时间去适应。我想再给自已一些时间。等我想清楚了,我会给大家一个答复的。”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长时间的纠结和思考让他心力交瘁。

几人无奈,见梅政态度坚决,只好起身返回公爵府。

韦小宝在府中焦急地等待着,他在大厅里不停地踱步,时而看看门口,时而坐下又起身。他的目光始终盯着门口的方向,仿佛这样就能把梅政盼回来。他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和担忧,期待着韦政能改变主意,跟大家一起回来认亲;又担忧着韦政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个家。

见众人回来,韦小宝赶忙迎上去,急切地问道:“怎么样?政儿咋说?”当听到韦政还是没准备好认亲时,韦小宝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伤心极了。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整个人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唉声叹气,眼中满是失落。他的肩膀微微下垂,头也低了下去,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正在此时,宫中来人传旨,康熙召见韦小宝。韦小宝无奈,只好整理了一下衣衫,跟着太监去了南书房。一路上,他的心情沉重,脚步也格外迟缓。

到了南书房,韦小宝见到康熙,想起自已的委屈,忍不住哭诉起来。他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带着哭腔:“皇上啊,您是不知道我心里有多苦啊。这么多年找孩子,好不容易找到了,他还不认我,您说我这当爹的,心里咋受得住啊。我每天都盼着能和孩子团聚,可现在……”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听不见了,只剩下一声声沉重的叹息。

康熙看着韦小宝,先是一愣,随即笑道:“你爷爷的,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跟小孩一样哭鼻子呢。”康熙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调侃,但眼神中也有一丝理解,他明白韦小宝对孩子的这份深情。

韦小宝委屈道:“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丢个孩子试试,他要不认你,你还不定什么情况呢。我这些年,为了找孩子,吃了多少苦,操了多少心,您是不知道啊。现在孩子就在眼前,却不愿意认我,我……”韦小宝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康熙正要安慰韦小宝,这时太监来报:“陛下,新科状元到了。”

康熙说:“传他进来。”又对韦小宝道:“你先回避吧小桂子。”

韦小宝赶忙躲到一旁的屏风后面,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

快,既紧张又期待着能再次见到韦政。

韦政三步并作两步进来,跪拜道:“臣梅政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带着对皇帝的敬畏,尽管内心还在为认亲的事情纠结,但在这庄严的场合,他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

康熙道:“平身吧。”闲聊了几句后,康熙问起韦政身世。

韦政说道:“义父只告诉我亲生父亲是鹿鼎公韦小宝。”

康熙听后笑了,向里面喊到:“小桂子还不出来。”

韦小宝跌跌撞撞从屏风后冲出来,老泪纵横:“政儿,我的儿啊,爹想死你了。”由于太过激动,一不小心下台阶时,摔了一跤。他的膝盖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但他顾不上疼痛,迅速爬起来,一把抱住韦政,大哭起来。他的哭声中充满了多年的思念与委屈,仿佛要将这些年的情感都释放出来。

韦政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想要推开,但看到韦小宝满脸的泪水和悲痛的神情,心中一软,手停在了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