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身世乍现,状元钦定
殿试结束,韦政如释重负,仿佛身上卸下了千钧重担。他的步伐轻快而有力,迫不及待地朝着护国将军府走去。一路上,街边的叫卖声、行人的谈笑声,都仿佛变得格外悦耳。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他身上,暖融融的,让他的心情愈发舒畅。
一进护国将军府的大门,熟悉的建筑与布局映入眼帘,那古色古香的庭院,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还有那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都让他感到无比亲切。韦政径直走向梅先生常待的书房,心中满是对梅先生分享喜悦的渴望。
推开门,只见梅先生正坐在窗前的书桌旁,手中捧着一本书,目光却望向窗外,似乎在沉思着什么。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的身影勾勒出一层淡淡的金边。韦政快步上前,轻轻握住梅先生的双手,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自信的光芒,语气中难掩激动地说道:“义父,这次我很有把握,定能入三甲。”此刻的韦政,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殿试时奋笔疾书的场景,那些平日里苦读的知识,在考场上如泉涌般流淌于笔下,他坚信自已的努力不会白费。
梅先生缓缓转过头,目光中满是欣慰与喜悦,脸上的皱纹都因笑容而舒展开来,犹如一朵盛开的菊花。他轻轻拍了拍韦政的手,感慨地说道:“太好啦,十年寒窗无人问,功夫不负有心人,政儿出息啦。”梅先生的心中感慨万千,回想起韦政这些年在灯下苦读的身影,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坚持,如今终于看到了成果,怎能不让他感到欣慰。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铜锤听闻韦政的声音,满心欢喜地大步流星走过来,老远就扯着嗓子喊道:“政儿!五弟!”那声音洪亮而急切,仿佛要将多年来的思念与喜悦一次性宣泄出来。
韦政听到这陌生又似乎带着几分熟悉气息的呼喊,不禁一阵诧异。他转过头,目光落在铜锤身上,只见铜锤身材魁梧,身着将军服饰,威风凛凛,但那眼神中透露出的亲切与热情,又让韦政感到一丝似曾相识。
梅先生见状,赶忙走上前,站在韦政身旁,神情庄重且带着一丝激动地说道:“政儿,是时候该让你认亲啦。这位护国大将军正是你的二哥。”梅先生的声音微微颤抖,他深知这个消息对韦政来说太过突然,心中既期待韦政能接受这份迟来的亲情,又担心他一时难以承受。
韦政顿时愣住了,大脑仿佛突然停止了运转,整个人不知所措。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铜锤,试图从对方的脸上找到一丝熟悉的痕迹。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惊喜、疑惑、迷茫与不安交织在一起,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冲击着他的内心。
铜锤迈着大步,迅速走到韦政面前,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激动,双手紧紧抓住韦政的肩膀,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政儿,自从你走失后,我们天南海北找过你,这些年从未停止过。老爹每次想到你,都悲痛欲绝。你快随我去见父亲。”铜锤想起这些年父亲为了寻找弟弟,四处奔波,日夜忧心,那憔悴的面容和失落的神情,让他心中一阵酸楚。
韦政下意识地退后一步,仍是不可置信地缓缓摇了摇头,嘴唇微微颤抖着说道:“你……你真是我二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他一时难以接受。过去的记忆中,关于家人的印象早已模糊,如今这突如其来的认亲,让他感到既陌生又恐惧。
铜锤看着韦政,眼中满是真诚与急切,用力地点点头,说道:“是啊,我们总算找到你了,你二姐冬梅一会就过来。”铜锤希望能通过提及冬梅,唤起韦政更多的记忆,让他更快地接受这个事实。
韦政的脑海中依稀浮现出冬梅的模糊身影,那是童年记忆中一个温暖的影子,带着亲切与关怀。但这一切来得实在太突然了,他感觉自已仿佛置身于一场虚幻的梦境中,需要时间来清醒和适应。迟疑片刻,韦政深吸一口气,说道:“但是我还没有心理准备,我先回客栈休息一下。”韦政觉得自已的内心乱成了一团麻,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独自梳理这突如其来的一切。
铜锤看着韦政,眼中满是不舍,双手紧紧拉住韦政的胳膊,说道:“冬梅马上就来了,你等一会再走好吗?”铜锤多么希望一家人能在这一刻团聚,弥补这些年分离所带来的遗憾,让亲情的温暖重新包围他们。
梅先生也在一旁劝道:“你就再等一会再走吧。”梅先生理解韦政的心情,他知道这一切对韦政来说犹如一场风暴,但他也希望韦政能留下来,感受这份久违的亲情,迈出接纳家人的第一步。
韦政看着义父和二哥,心中满是愧疚,但他实在无法立刻面对这一切。他微微低下头,轻声说道:“义父,我有些累了,我还是先回客栈去。”韦政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无助,他觉得自已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去平复内心的波澜,去思考未来的方向。
铜锤和梅先生无奈地对视一眼,只好松开了拉住韦政的手,目送韦政离开。他们看着韦政的背影逐渐远去,那背影显得有些落寞与孤独,两人心中满是失落。
韦政刚走不久,冬梅就从内堂匆匆走了出来。她
一身素雅的淡蓝色长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飘动,头上的珠翠微微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的脸上带着焦急与期待,眼神中满是对弟弟的思念。看到梅先生,她赶忙快步上前,就要跪下行礼。
梅先生眼疾手快,赶忙伸手扶住冬梅,说道:“使不得,使不得。”
冬梅眼中满是感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说道:“感谢先生当年救我姐弟,又抚养教导我弟成才,请受我一拜!”冬梅深知,如果没有梅先生,她和弟弟不知会遭遇怎样的命运,这份恩情,她没齿难忘。
说着,冬梅强行挣脱梅先生的搀扶,缓缓跪下,郑重地行了三叩首之礼。梅先生无奈,只好接受。
冬梅起身,目光急切地左右张望,说道:“政儿没来啊,可想死我了?”冬梅对弟弟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她无数次在梦中与弟弟重逢,此刻满心期待能立刻见到弟弟。
梅先生无可奈何地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可能他一时还无法接受,先回客栈去了。”梅先生看着冬梅,心中满是无奈与心疼,他明白冬梅对弟弟的思念,也理解韦政的逃避。
冬梅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也罢,先让他休息休息。”冬梅理解弟弟的感受,她知道,这一切对韦政来说确实太突然了,需要给他一些时间来适应。
铜锤看着冬梅,心中也满是无奈,他说道:“要不,咱们去公爵府,跟爹说一声这事儿?”
冬梅点头同意,梅先生也表示一同前往。于是,三人便来到了公爵府。
见到韦小宝后,铜锤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解释了一番。韦小宝听后,神色黯然,眼中满是自责与难过,喃喃自语道:“政儿。都是爹不好,没有及时找到你。”说着,他的眼眶渐渐湿润。
众人见状,赶忙纷纷安慰劝说。沐剑屏走上前,轻轻握住韦小宝的手,说道:“小宝,这不怪你,这些年你也一直在努力寻找孩子,谁能想到会发生这么多波折。现在政儿平安无事,又如此有出息,这是好事呀。”
铜锤也说道:“爹,您别自责了,政儿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等他想通了,一定会回来的。咱们一家人团聚,那是迟早的事儿。”
冬梅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爹,弟弟一定会理解您的,您别太难过了。”
而韦政回到客栈后,躺在床上,双眼呆呆地望着天花板,脑海中思绪如麻。他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突然出现的亲人,一方面,他对亲情充满了渴望,毕竟在成长过程中,他无数次幻想过家人的模样;另一方面,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又让他感到无所适从,他害怕自已无法融入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家庭。
他翻来覆去,心中不断纠结。一会儿想着父亲和二哥、二姐这些年寻找自已的艰辛,心中满是感动与愧疚;一会儿又担心自已与家人相处不来,破坏了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感到无比痛苦,一时间,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牢笼。
再说殿试后,索额图、李光地和文靖臣几位主考官,深知此次殿试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阅卷工作中。他们坐在宽敞明亮的阅卷室里,桌上堆满了试卷,每个人都神情专注,目光在试卷上快速移动。
一个多时辰后,索额图正低头阅卷,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份试卷吸引,眼睛微微一亮,轻轻咦了一声,说道:“诸位,你们看这份策论,见解独到,文笔流畅,定是出自大才之手。”说着,他将试卷递给了旁边的李光地和文靖臣。
李光地和文靖臣赶忙凑过来,接过试卷,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脸上渐渐露出赞叹的神情。
“这文章逻辑严谨,对经史时务的理解深刻,提出的策略也切实可行,实乃难得的佳作。”李光地赞叹道,他轻轻抚着胡须,眼中满是欣赏。
“没错,此人若能为朝廷所用,必是朝廷之幸。”文靖臣也点头附和,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仿佛看到了一位未来的栋梁之材。
三人继续认真阅卷,半天多时间,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光,从众多试卷中选出了前十份最优秀的试卷。而韦政的策论,在他们心中,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看这份试卷,应居榜首。”索额图指着韦政的试卷,语气坚定地说道。
“我也赞同,此子才华横溢,定能在朝堂上有所作为。”李光地和文靖臣齐声说道,他们对韦政的才华深信不疑。
于是,他们带着精心挑选的试卷,急忙前往皇宫,进呈给康熙。
康熙端坐在金碧辉煌的乾清宫龙椅上,神色凝重地翻阅着试卷。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每一份试卷背后考生的才华与志向。当他看到韦政的策论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不禁微微前倾身体,更加专注地阅读起来。
“此子有如此才华,实乃我大清之福。”康熙龙颜大悦,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毫不犹豫地大笔一挥,在韦政的试卷上写下“钦定为金科状元”几个大字。
此刻,整个皇宫都沉浸在一种喜悦的氛围中,太监和宫女们奔
走相告,传递着这个好消息。而韦政,这个即将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仍在客栈中,被复杂的情绪所困扰,对自已已高中状元的消息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