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靖臣离开后,韦政轻声嘟囔着:“这文大人倒真是有趣。” 笑着摇了摇头,便又将注意力放回手中那微微泛黄的书卷之上。
书卷的边缘略有磨损,页面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韦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仿佛能从这细微的触感中汲取知识的力量。他整个人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思绪随着文字的流淌而纷飞,一时间竟忘记了周遭的一切。书中的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论述,都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他思考的路径。
时光匆匆,转眼间会试之日已近在眼前。
这一天下午,韦政已经不再复习,给自已放松一下,调整精神状态。
看看天色尚早,他决定去护国将军府看望梅先生。
一路上,街边的店铺人来人往,生意兴隆非凡。
卖绸缎的店铺里,色彩斑斓的绫罗绸缎挂满了墙壁,伙计们忙前忙后地招呼着顾客,为他们展示着一匹匹质地优良、花纹精美的绸缎。那些夫人小姐们则围在一旁,用手指轻轻触摸着布料,仔细地挑选着,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嘴里还不停地与伙计商讨着价格和款式。
珠宝店里,璀璨夺目的珠宝首饰在灯光的映照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金项链、玉手镯、珍珠耳环等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富态的商人们带着家眷前来选购,为心爱的女子挑选着心仪的饰品,只为博佳人一笑。
小吃摊前更是热闹非凡,摊主熟练地翻动着锅里的煎饼,香气四溢。孩子们围在周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即将出锅的美食,嘴里嚷着让家长快点买给自已。卖糖葫芦的小贩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子,走街串巷地吆喝着,那红彤彤的糖葫芦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购买。
酒馆里,客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高声谈笑。店小二穿梭其中,忙得不亦乐乎。厨房传来阵阵炒菜的声音,一道道美味佳肴被端上桌,浓郁的菜香混合着酒气弥漫在空气中。
客栈门口,进进出出的客人络绎不绝。大堂里坐满了来自各地的旅人,有的在谈论着旅途的见闻,有的则在商量着接下来的行程。厨房里飘出阵阵饭香,那是为客人准备的丰盛饭菜,让人闻着就垂涎欲滴。
韦政来京城这么久,没上街几次,他这才留意起京城的繁华。一边看着街景一边慢悠悠来到护国将军府。
梅先生在这府上已然度过了二十多天,此间,他偶然从下人的闲谈中得知这护国将军韦铜锤竟是韦小宝的二公子。
然而,再三思量之后,他还是决定暂且不将此事告知韦政。他担心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会扰乱韦政备考的心境,影响他在会试中的发挥。梅先生深知此次会试对韦政的重要性,他只希望韦政能够心无旁骛地应对考试,取得好成绩。
当韦政踏入将军府的瞬间,府中的宁静让他的心稍稍安稳了些。
梅先生早就在厅中等候,看到韦政,脸上瞬间绽开了温暖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韦政心中的一丝紧张。
梅先生一脸慈爱,眼中满是关怀,拉着韦政的手说道:“政儿啊,义父在这将军府上一切安好。你瞧,这每日三餐皆有专人伺候,住的屋子也宽敞亮堂。你莫要挂念。” 他的声音温和慈祥,如同春日里的和风,轻轻拂过韦政的心田。梅先生一边说着,一边仔细端详着韦政,眼中满是关切和疼爱。
韦政微笑着回应:“义父安好,那我便放心了。” 他仔细地打量着梅先生,见义父面色红润,精神颇佳,这才安下心来。他的目光在府中的陈设上扫过,心中不禁暗自感慨将军府的气派,同时也为义父能在此处得到良好的照顾而感到欣慰。那精致的雕花家具、华丽的帷幔,无一不让他感受到将军府的尊贵与威严。
梅先生眼神闪烁,稍作停顿,想了想又说道:“政儿,你不如会试就恢复用你的原名韦政吧,这样日后找寻家人也便利些。”
说这话时,梅先生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和犹豫。他深知韦政对自已的深厚感情,但也希望韦政能顺利找到亲生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梅先生的内心其实十分矛盾,一方面,他希望韦政能够认祖归宗,另一方面,又担心韦政会因此疏远了自已。
韦政微微一愣,随即目光坚定地说道:“义父这是说什么话,您老人家为了我一生未曾成家,我就是您的亲儿子,干嘛要改姓呢。再说了,我想即便日后见到亲生父亲,他也定能理解不会强求我的,何况名录早已上报,岂能说改就改,万一出错,那可是欺君之罪啊。” 他心里想着:“义父对我恩重如山,这些年的养育之情比海还深,我怎能轻易改变姓氏。”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执着,双手不自觉地紧了紧。韦政的语气坚决,他深知义父的良苦用心,但在他心中,义父的地位无可替代。
梅先生见他态度坚决,只好无奈地作罢,轻轻拍了拍韦政的肩膀说道:“罢了罢了,政儿,那你回去好好歇息,明日安心应考。”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更多的是对韦政的理解和尊重。梅先生虽然心中有些许遗憾,但看到韦政如此坚定,也感到一丝欣慰。
韦
政点点头,说道:“义父,您多保重,我这就回去准备。” 告别了梅先生,韦政慢悠悠地溜达着回客栈。一路上,他的心情颇为复杂,既有对会试的期待,又有对义父的牵挂。他回想着义父的关爱与付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会试中取得好成绩,报答义父的养育之恩。
一路上,他的脚步不紧不慢,但心中却思绪万千。
他心里琢磨着:“我已经得知文靖臣大人就是此次会试的主考官之一,别的考生都纷纷去拜老师做门生,我要不要也去呢?不行不行,我还是要靠自已的真才实学。” 于是便赶回客栈。
客栈房间虽说不大,但布置得还算齐整。他坐在床边,整理着自已的行囊,看着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和干粮,心中渐渐安定下来。
沐浴一番后,早早上床入睡,为次日的会试养精蓄锐。
他脑海中浮现出自已小时候与家人失散,被梅先生救回来,梅先生带着他寻找家人无果,而后又带着他从江南回到河北,十年寒窗苦读,如今终于迎来大考,日后一定要报答义父大恩大德。
在这反复的思绪中,他不知不觉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梦中,哥哥姐姐们带着他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爹娘和姨娘们在旁边开心大笑......
初九这天,天色尚只是微微泛白,京城的大街小巷就已然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
韦政早早起身,仔细地洗漱一番。他站在铜镜前,整理着自已的衣衫,那长衫是用质地优良的布料制成,上面的纹路细腻精美。穿上整洁的长衫,怀揣着自已精心准备的笔墨纸砚,还有让客栈准备的餐饭干粮,匆匆赶往贡院。一路上,他看到不少考生也是行色匆匆,有的面色苍白,有的神情紧张,大家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贡院外,早已是人头攒动。
考生们神态各异,有的面色凝重,仿佛背负着千钧重担,嘴里嘟囔着:“这次考试可一定要中啊,全家都指望着我呢。” 那声音带着颤抖,额头上的青筋都凸了起来,豆大的汗珠不断冒出,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不停地用袖子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有的故作镇定,强装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心里却在打鼓:“千万不能出错,不然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他们不停地深呼吸,试图让自已平静下来,可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出卖了他们的紧张,手中紧紧握着书本,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发白。
还有的抓紧最后的时间,在人群中低声诵读文章,试图再多记一些知识点,眼睛紧紧盯着书本,口中念念有词,仿佛要把那些字句刻在脑海里,声音越来越大,似乎想要把知识强行塞进脑子里。
韦政望着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平静下来,暗自给自已鼓劲:“韦政,你要相信自已的能力,一定能行。” 他的心跳也在加快,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他的双手在衣袖中握成拳头,给自已增添了几分勇气。他告诉自已,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全力以赴,不辜负自已多年的努力。
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那厚重的木门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考试的庄重与严肃。
考生们如同潮水一般涌入。
韦政随着人群走进考场,只见考场内整齐地排列着一张张桌椅,那桌椅虽然陈旧,但擦拭得十分干净,桌面上还隐隐能看到木纹的痕迹。
监考官员们神色严肃,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每一个考生,仿佛要将他们的心思看穿。他们身着官服,上面的图案和纹路一丝不苟,彰显着威严,官帽上的顶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韦政找到自已的号舍坐下,轻轻擦拭了一下桌面,将笔墨摆放整齐。
此时,考场内安静得仿佛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他的呼吸也变得轻缓,试图让自已的心情平复下来。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睁开眼睛,准备迎接挑战。
随着一声清脆的铜锣声响起,考试正式开始。
考题发下来,这第一场考四书题,文章三篇,第一题用《论语》,第二题用《中庸》,第三题用《孟子》,还有五言八韵排律诗一首。
韦政定了定神,仔细阅读起来。
他的眉头时而微微皱起,心里嘀咕着:“这题可有些难度,得好好琢磨琢磨。” 那皱起的眉头仿佛山川起伏,思绪在脑海中翻腾,脑海中不断回忆着曾经读过的经典,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时而又舒展开来,脑海中飞速地思考着答案,眼神中闪过一丝光亮。他时而咬着笔头,时而轻敲桌面,全神贯注地思考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考场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有的考生因为紧张,额头上布满了豆大的汗珠,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试卷上,晕开一小片墨迹,心里急得不行:“怎么就想不出来呢,这可如何是好?”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浑然不觉,只是不停地咬着嘴唇,都咬出了血痕。
有的考生因为思路不畅,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把笔头都咬得坑坑洼洼,嘴里小声念叨着:“别急别急,一定能想出来的。” 那笔头被咬得不成样子,木屑掉落在桌上,他的眼神变得迷茫,
仿佛迷失在了题目的海洋中。
有的考生由于紧张放小号,尿骚味在考场内弥漫开来,周围的考生纷纷掩住口鼻,脸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突然,旁边的一位考生因为过度紧张,身体一歪,差点摔倒。
这小小的骚乱引起了监考官员的注意,他们迅速走过去维持秩序。
韦政只是微微抬眼扫了一下,便又继续埋头答题,心里想着:“别被他人影响,专心答题。” 他的笔在纸上快速地书写着,仿佛要把自已的思绪全部倾诉出来。他完全沉浸在自已的世界里,外界的一切干扰都被他自动屏蔽。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考场上,给整个考场带来了一丝温暖。
那阳光照在韦政的脸上,映出他专注的神情。韦政的卷面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第一个题目已然完成,他认真地检查了一遍,对自已的答案感到满意,这才松了一口气,心想:“还算顺利,继续加油。” 此时的他,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精神依然饱满。
此时,到了就餐时间,考生们纷纷开始用餐。
有钱人家的公子们带来了丰盛的鱼肉餐饭,香味四溢,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还不忘互相吹嘘:“我这次肯定能中,等着瞧吧。” 那精致的饭盒里,鱼肉鲜嫩多汁,配菜色彩鲜艳,他们吃得满嘴流油。
条件稍差些的就吃贡院提供的餐食,虽然简单,但也能果腹,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能考个好成绩,改变命运。”
而穷人家的孩子则吃着自已带来的简餐干粮,就着凉水吞咽下去。
韦政却不为所动,他专心地快速吃完自已的简餐,心里想着:“抓紧时间休息,下午还有题目要做。” 他的简餐虽然简单,但他吃得十分迅速,三两口就解决了。然后便开始午睡休息。
而有些考生却顾不上休息,匆匆扒拉几口饭菜后,就直接继续答卷,争分夺秒,心里着急:“时间紧迫,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午休醒来后,韦政开始准备第二个题目。
这一次他没有直接在试卷上答卷,而是在草纸上认真地写了一下午,不断修改完善自已的思路,嘴里小声念叨着:“再想想,还能更完美一些。” 他的笔尖在草纸上划过,留下一道道痕迹,草纸都被他用去了大半。他反复思考,不断推敲,力求让自已的答案尽善尽美。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韦政的身上,给他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他收起草纸,开始晚餐。
草草吃完晚饭后,又将之前写好的文章精心修改润色了一番,反复斟酌字句,直到自已满意为止,这才将文章收起来,开始准备休息,以便次日能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韦政熄灭了油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而有些考生还在熬夜冥思苦想,烛光在黑暗中摇曳,映照着他们疲惫而又执着的身影,心里想着:“一定要考好,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 那微弱的烛光在黑暗中跳动,仿佛他们心中不肯熄灭的希望之火。他们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却依然不肯放下手中的笔。
夜晚的贡院,寂静而又紧张,每一个考生都在为自已的未来拼搏,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他们都不曾放弃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