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事发,内情

256:事发,内情

第二日一早,早朝上,谢知行替皇帝主持。

谢知行让人当堂宣下两道诏书,一道处置贵妃的,一道废后的。

处置贵妃的,本有不少人不满的,还想试着加把劲儿再逼一逼。

就算不能逼着处死万贵妃,好歹让皇帝废了她,不然留着尊位移居行宫幽禁,算什么责罚?

就算是责罚吧,可比起贵妃弑君的罪过,这还差远了。

可接着一道废后诏书,把这些人的小心思直接打散了。

废后。

废后?!

怎么突然废后了?

这个时候废后,太后不阻拦?邓家不阻拦?

难道皇后和这次的事情,有什么牵扯?

可诏书上没明说,只一堆谴责皇后善妒歹毒,专横跋扈,残害皇嗣,戕害嫔妃的词儿,然后就废了。

可这都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啊,怎么之前正当时没废后,如今贵妃闹事儿,却把皇后给废了。

当然,废后也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现在好了,不仅贵妃腾走了,皇后也没了,这皇后处置的可比贵妃狠多了,不仅废后,还遣还邓家……

啧,邓家一下子,沦为笑柄了。

如此一来,没人顾得上对贵妃的轻拿轻放了,反倒是不少人盯上了空出来的后位。

长华宫里,得知突如其来的废后之事,宋淑妃高兴得笑出了声,之后哭着喝了一整坛酒,是她长姐生前最喜欢的梅花酒。

“长姐,忻儿做到了,那个毒妇被废了,不过还不够,你等着,终有一天,我会让她不得好死,去给你和外甥谢罪,还有太后……我一定会让她也付出代价。”

至于皇帝,也是帮凶。

等她有了孩子……

宋淑妃野心勃勃的哂笑了一下,又仰头灌了一杯酒。

“独自一人喝酒?”

谢知行站在宫殿回廊上,看着前方宽阔的殿前广场,侧头问来报的内侍。

内侍道:“是,废后的事情传开后,宋淑妃屏退左右,让人送了一坛梅花酒,自己一个人喝酒,现下已经喝醉了。”

谢知行眯起眸子,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幽幽道:“那看来,是得偿所愿了啊。”

若没猜错,当年皇后做的事情,即便太后压着皇帝也帮忙掩藏,宋家还是知道了。

那有些事情,就更说得通了。

宋家有冤,有些事情做了无可厚非,但牵连无辜,那就得付出代价。

万贵妃和废后邓氏,是前后被送出宫的,比起万贵妃的阵仗,皇后是真落魄和狼狈,被一辆小马车送回的。

邓家不肯来接,却也不得不接纳她入府,至于入府以后怎么安置,那就不得而知了。

经此一事,太后便病了。

风波似乎也随之平静,皇帝继续养伤,谢知行代为执政。

却在平静没几日,京城又因为一件事炸开了锅。

十月刚到下旬,谢知行突然调动禁军,将万家和皇商钟家包围了,并兵分多路,控制了千娇阁和那几个暗娼馆,还有四海船行帮忙遮掩的拐卖暗线,只要是被谢知行查知的,全被控制。

陆续下狱了近千人。

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

暗娼馆的存在其实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毕竟是为特定人群开设的,知道的人有所需求,便不会举告出去,只在暗中一个传一个,就算没有需求的,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不知道的人,全都难以置信,比如之前的谢知行和姜婠,他们到底出身有所界限,并不知道,京城已经那么多勾栏之地,还会藏着这样阴暗的地方。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贵妃的娘家人掺和其中。

暗娼馆最直观的背后东家是钟家,钟家的当家夫人是万家女,虽然不是万贵妃的亲姐姐,只是堂姐。

但是这个堂姐自幼丧亲,便由叔叔婶婶抚养,也就是本由万贵妃的母亲,万夫人养大的,和亲姐姐无异,姐妹俩关系极好。

群臣也终于反应过来,皇帝之所以送走万贵妃,并不是碍于他们的施压,而是为了给这件事避风头。

可现在万贵妃都被送走了,再牵扯她,也不容易了。

一时间,只有攻讦万家和钟家。

但其实,万家也不好处置。

因为万将军万亨,是有军功在身的,如今也还执掌着北境驻军的其中十万。

万将军出身寻常将门,年少时参军北境,先是先镇北王麾下的一名百夫长,后在战场上立了一些功劳,成了校尉。

二十五年前两国大战,镇北王叛国以至于边防图泄露,北境陷入危机连失七城,还遭受屠城。

就在北周攻打第八座关键边城的时候,万将军带着集结而来的残兵力挽狂澜,遏制了北周南下的攻势,挨到了援军。

所以他在那之后被加封二品定国大将军,在北境重整兵力后,奉命执掌其中十万人,先帝时很看重他。

北境驻军三十万,分三个人执掌,另外两个,一个是中立的,一个是齐王的人,只万将军是皇帝这边的。

如今万将军人在京城休养,他的嫡长子却已经接替了他坐镇北境。

要处置他,可不容易,因为这些事情,也不是他直接出面让做的,只是直接相关的钟家夫人,是他犹如亲女的侄女,万家也有所包庇。

皇帝也没打算直接处置万家,只让谢知行去了一趟万家,将万家暗中投效齐王的事情,开诚布公的跟万将军提了。

暗中投效齐王本就是万将军的意思,他女儿没有用了,皇帝也因为女儿的阻挠,一直不肯对万家加恩,连个侯爵都不肯给,他只能另寻出路。

万家,必得不择手段的往上爬,既然皇帝给不了,他就投效齐王,若齐王能赢,从龙之功在手,哪怕是公爵,万家也要得起。

而今这件事被谢知行当面指出,他便明白了。

皇帝愿意给他留一个体面,但,不会再信他,所以,北境十万兵权不能再由他和万家执掌了。

可兵权是他和万家这么多年最大的依仗,他当年费尽心机才爬到这个位置,让他交出去,比死还难受。

谢知行见他不情愿,甚至还露出了些埋怨和不满,拧紧眉头。

他耐心尽失,淡淡开口,“近日本相知道了一些当年镇北王的死和横山关沦陷的内情,也从贵妃那里听说了一些万将军的当年的事情,不知道这些事,现在够不够为镇北王翻案呢?”

万亨猛地抬头,不可置信的看着谢知行,瞳孔骤缩。

很快,万亨就镇定活下来,很是不悦的道:“谢相,你在说什么,怎的提起这桩旧事还这般胡说八道?当年镇北王欺君罔上,娶了北周暗探为王妃,为情所惑叛国,以至于横山关失守北境被屠,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您这话说的,像是在说本将构陷了镇北王以至于横山关失守一样,本将好歹也是当年阻挡北周铁骑立下大功的,你这话可不能乱说,即便是暗示,也不应该。”

他说着,还露出了些愤怒,似乎很义正言辞的指责谢知行。

谢知行淡笑道:“镇北王的叛国,确实不是万将军构陷的,说句不好听的,就算镇北王没有叛国,当时的万将军不过一小喽啰,还不够格能构陷这样的罪名给镇北王,”

他皮笑肉不笑,定定看着万将军,“本相说的是,横山关一战,本该奉命去亳州持镇北王军令求援的万将军,到底去了哪里?为何会在半个月后才在靖州出现,做了力挽狂澜的那个人?”

“按照当时的情况,以及镇北王的安排,若你尊了军令去亳州调度安排,即便赶不及,横山关保不住,起码亳州不会毫无招架之力,北周大军也不会势如破竹。”

万将军脸色霎时大变,再度不可置信的看着谢知行。

他怎么会知道,当年镇北王让自己去亳州示警求援传达军令?

当时没有多余的人在场,他很确定,除了他和他带的亲兵,其他知情的,包括镇北王,都死了。

横山关一战,镇北王带领迎战的十三万人,全军覆没,只剩一些伤残不堪的。

镇北王也在那一战中惨死,被和许多尸体一起踩踏成了肉泥,死无全尸。

据说,北周之后放出了消息,是以女色利用了他,又舍弃了他。

因为北周的诸般证实,即便镇北王是带着部下迎战后惨死沙场的,也还是没办法正名,他只是一个为了女人叛国,结果被北周皇帝耍弄,罪有应得死得其所的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