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319:叙话

第319章 319:叙话

回到坤明宫,凤重华一番沐浴,把自己从头到尾洗了个干干净净,之后才回了寝殿。

她的寝殿旁边,是一个除了她和阿兰,无人可踏足的小隔间。

一进到隔间,就看到正对着的墙上,挂着一幅画。

她看着那幅画,径直上前。

画像是一个男子,男子一身戎装在马背上,马跃前蹄,他微微倾身目视前方,手里搭箭拉弓,一副瞄准什么东西一触即发的架势,轮廓分明的冷峻面容上,是专注凌厉的锋芒。

她微仰着头,深深凝望着画像上的人,满眼柔情,眷恋不已。

“阿朔,我找到我们的女儿了……”

“这些年,我担心的那些事情都没有发生,她没有在宇文拓手里吃苦受罪,没有被养坏,也没有死,而是在她的家国之中,健康无忧的长大了。”

“她被养得很好,是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徐立大抵是最了解你的人,把她送去了你最欣赏的那个年轻人手里,让她长在了最合适的地方,你若知道,一定也是很满意的。”

“她还长得很像我,是你从没见过的,我本来的样子,特别像,其实我私心里还是希望她像你,可惜天不遂人愿,不过也幸好,她长在雍国,若是像你,怕就没那么安生了。”

“当初我说我不想生孩子,你答应了,想必在你的规划里,是没有想过我们的孩子的,也没想过怎么教养,所以我也不知道,你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但我觉得,你定是喜欢她的,她性子和你有些像,都是倔强的傻子。”

“对了,她嫁人了,嫁了一个极好的夫君,还有了孩子,是一对龙凤胎,她的夫君是谢家的小儿子,我记得那个时候,你带我去过谢家拜访,我们还见过他呢,你还揶揄谢家长孙幼子一样大,”

“你这个人啊,自己是个武将,却又不喜欢武人,你一把年纪了都不娶妻,就是不想耽误人家的女儿,也怕自己让人家女儿守寡,就像母亲那样早早就守寡,想必也不乐意咱们的女儿嫁给武将,”

“所以,你一定会喜欢这个女婿的吧,哪哪都好,还不用上战场……”

她絮絮叨叨的,跟徐朔的画像说了许多话,寂静的隔间内,声音不大不小,持续了许久,像是有说不完的话。

阿兰守在外面,依稀听着,不由垂下了头,心酸又无奈。

姜婠这一夜睡的挺好,竟有种回家了的安心感。

一早醒来,下人伺候了梳洗,姜婠穿戴上了凤家给她准备的衣裳首饰。

凤家很用心,准备的都是雍国的样式,但用料都是最好的。

这才一夜,不可能准备那么齐全,只能是知道她要来,早就准备了。

之后,她去了老太太那里用早膳,她住的院子和凤老太太的还挺近。

凤重华交代了给姜婠准备的膳食,差不多按照她的口味就行。

凤家的厨子照办了,老太太见姜婠还真喜欢吃那些,不由乐呵起来,“你这孩子,口味和你阿娘倒是挺像的,她就不喜欢清淡的饮食,反而喜欢重口些的,酸甜苦辣的都好一口。”

姜婠笑道:“这样说来,我的女儿瑾儿,也算是一脉相承的,她也是好重口些的,因着年纪小没给吃苦味和辣味,但酸甜的东西,她都喜欢,尤其是甜的。”

她嗔笑调侃老太太:“就是不知道,我们母女三代的口味,传承的谁啊?外祖母您有头绪么?”

凤老太太被她逗得开怀, 没好气道:“你这小皮猴,揶揄外祖母是不是?不过你还真揶揄错了,这可不是外祖母的锅,是你外祖父,他口味重,就因为你阿娘不仅模样随了他,饮食也是,他不知道多疼你阿娘。”

提起亡夫,凤老太太笑意散去,满是遗憾,“他若是现在还在,必定也是极为喜欢你的,可惜,他临了都不知道有你这个外孙女,也见不到你阿娘最后一面,是抱憾而终的。”

姜婠疑惑:“外祖父是在阿娘去雍国嫁给阿爹的时候不在的?”

凤老太太摇头,“倒不是,是你阿娘被宇文拓那畜生囚禁的那三年里去世的,那个时候,我们都知道你阿娘在他手里,去苦苦求他,让你阿娘来见老爷子最后一面,他都不肯,真是丧尽天良啊……”

提起这些,老太太咬牙切齿的。

姜婠难过之余,不免疑惑,凤重华还被囚禁了三年?

她对当年的凤重华的经历知道的不多,凤重华不想跟她说,她问过,凤重华避开了。

可她不由得去推算。

她二十四岁了。

宇文峥不到二十一。

是她被抢走后,她落入宇文拓手里,一直到宇文峥出生的那三年么?

若是这样,一个女人,被觊觎她不择手段也要得到她的男人囚禁三年,期间会经历什么,不难去想。

姜婠想到这个可能,不由得捏紧了拳头,心里挺难受。

凤老太太挥去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又笑眯眯道:“算了,不说这些了,小婠儿你别愣着了,继续吃啊,外祖母喜欢看你用膳,瞧着外祖

母都想多吃一碗。”

姜婠思绪回笼,便也先不想这些了,顺着凤老太太的意,继续吃着早膳。

凤老太太见她吃得香,自己还真就多吃了一碗,伺候的人都惊喜。

凤老太太这个年纪了,身体也不好,平时吃的少,难得,昨日团圆饭时就多吃了些,今日又多吃。

果然是失而复得的孙女承欢膝下高兴啊,这样下去,怕是身体都能好许多。

吃过早膳,祖孙俩又说了好一会儿话,便来了个人,是凤家家主夫人,姜婠的大舅母,叫冼玉宁,也是出身大族,只是并非八大族的人。

冼玉宁给老太太问安后,看向姜婠。

“婠儿昨夜睡得可好?可有哪里不习惯的?”

冼玉宁的关心很真切,姜婠如实道:“没有呢,就跟在雍国时的自己家里一样,很安心。”

冼玉宁道:“本就是自己家,跟你在雍国的家是一样的,只是怕你初来乍到不习惯,你能习惯就好。”

姜婠点头:“都习惯的。”

冼玉宁放心了。

凤老太太问:“这会儿你不是通常在忙,怎的过来了?是来瞧这丫头的?”

冼玉宁道:“儿媳是来跟婠儿说一声,昨日小妹交付给儿媳的那几位客人,说是婠儿的恩人,儿媳已经安置好他们的住处,二弟也定好了那位冯家儿郎的安排,他一早去见过,很是看好,说是要带在身边亲自栽培。”

姜婠闻言忙欣喜道:“是么?那太好了,有劳大舅母费心。”

昨天到了之后,他们就被凤重华吩咐人送去了凤家的别院暂时安置,之后再做长远安排。

没想到那么快,冼玉宁就安排妥当了。

其实一开始,凤重华是打算让莫大娘来凤家荣养的,但是这一路上,莫大娘和冯家一家子很投缘,冯善和他的两个妹妹还认了莫大娘做干娘,便约好了来了之后住一起作伴。

本来也就打算让莫大娘来凤家,冯家几个另做打算,总不好冯家也接来凤家养着,一家子寄人篱下,哪怕凤家不会怠慢,冯家也怕是心里不是滋味。

且途中已经知道了凤重华的身世,他们震惊惶恐之余,拘束得很,若带来凤家,只怕是煎熬。

莫大娘这样决定,除了和冯家投缘,也是考虑了凤家的身份的,她到底只是寻常百姓,住在凤家也是拘束,格格不入的,还不如和冯家一起,不仅有个老姐妹,还有儿女孙子绕膝,将来不怕无人送终。

她一提此事,凤重华便也不勉强,报恩总得按照人家的意愿,不然便是恩将仇报了。

所以,到了之后,就将他们都送去了凤家在城外的别院,而今冼玉宁的安排,便是在城内给他们安置一个宅子,准备好他们在上京落地生根的一切保障。

冼玉宁笑道:“小事,哪用婠儿这般道谢?他们既是帮了你的恩人,也是凤家的恩人,该的。”

姜婠问:“他们已经进城内住进新宅了么?我想去看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