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太祖显灵!杀!
凭借玄甲军的力量,无须动用其他武器,黄巢的人就已溃不成军。
黄巢难以置信地睁大双眼,牙齿紧咬、拳头紧握。
“啊啊啊!你为何如此凶残?你到底是什么人?”
黄巢感到困惑,既然凤翔县藏有这样一位人物,当初为何不现身相助?
如今大唐已近末路,此人却忽然出现,他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
此刻在场的许多人都心生恐惧与不安,
只见李世民的手下一个个面如寒霜,浑身散发出浓重的杀意。
他们出手迅猛,很快便将战场上的敌人一一放倒。
这样的场景令黄巢心惊胆战。
黄巢咬紧牙关,发出一声愤怒的吼叫。
“今日非得和你拼个你死我活!”
他疯狂地冲了上去。
然而李世民轻而易举地擒住他的胳膊,并将他抛向一边。
黄巢疼痛难忍,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绝不会轻易放过你!”
“迟早有一天,我要卷土重来。”
言罢,对方竟直接斩断了他的右腿。
他痛声呼叫,瞪大双眼看着对手。
此时李世民并未急于取其性命。
因为这一次跟随黄巢而来的人马并不多,几乎已被全数剿灭。
尽管黄巢奋力挣扎,但仍被牢牢制住无法逃脱。
四周到处躺着的都是他的手下们。
反观玄甲军方面,则连轻微伤都未遭受。
双方之间力量差距之悬殊,让黄巢感到无比震惊。
这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如此强大?
他摇了摇头,心中原有的信念瞬间瓦解。
“料定你会前来,今天必定会让你付出代价。”
李世民手中的长枪指向眼前的敌人。
他微眯双眼,目光中闪过一丝冷冽。
尽管心中万分不甘,黄巢仍不得不正视眼前的强者。
“告诉我你的身份,让我死也瞑目!”
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在绝望与怒火中质问道。
李世民发出一声冷笑,傲慢地俯视着他说:
“我是李世民!”
这句话仿佛晴天霹雳般冲击着黄巢的心灵。
怎么可能真的是李世民?
可他也清楚历史上有关这位帝王每一次战役的详细记载。
尤其是他麾下的玄甲军,曾横扫千军无往不利。
而眼前这位男人及他带领的部队确实开始同史书上的记载吻合起来。
这种认知令他既不愿接受又深感屈辱。
“怎么可能……李世民早已逝去百年了啊。”
显然黄巢并不相信这个事实,认定对方是在胡编乱造。
内心焦虑让他不停地摇头晃脑。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目睹此景,李世民言语间充满嘲笑之意。
“扰乱大唐之人理应身首异处。”
“黄巢啊,你再也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了。”
说完这话后,李世民沉默不再开口。
黄巢情绪极度失控。
他还想做最后反抗,但显然无法与面前的强大军队抗衡。
没过多久他就被打倒在地。
尝试起身时遭到了连续几脚狠踢,痛苦难忍之余只能仓皇逃窜。
“真是不堪一击。”
对于眼前的失败者,李世民眼中毫无波澜。
原本还打算反击的黄巢部下,在看到对方强悍实力后也相继撤退。
随后一人挺剑向前猛刺——
只听见噗的一声,利刃穿透了黄巢心脏。
后者惊讶至极地看着对方,甚至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就倒在血泊之中。
他无法接受这就是自己生命的终结。
“为什么会……”
他竟然惨死于唐太宗手中!
这消息传开简直荒谬至极!
不过事实终究不容辩驳,哪怕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
紧接着士兵们的尸首都被抛诸身后,李世民则率玄甲军一路凯旋进城内。
“听好!投降者免于一死。”
一位将领快马疾行,将此命令传达给每一寸土地。
伴随着队伍入城,秦王破阵乐随即响起。
城中大多数百姓皆为唐朝臣民,其中亦包含一些俘虏。
听到这首熟悉的战歌,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光。
这就是他们大唐的灵魂啊。
难道他们听错了吗?
原以为唐朝会就此灭亡,
然而,此刻重新响起的破阵曲,是否意味着唐朝仍有重生之望?
许多人怀着这份希望悄悄走出家门观看,
只见李世民带领着玄甲军飞驰而去的身影,这一场景让所有人震惊无比。
更令人惊讶的是,黄巢竟然已经身亡。
到达中庭行宫时,李世民才停下脚步,
随即下令玄甲军攻入宫中,凡是黄巢的妻子和子女,全部格杀勿论。
这样的手段虽然残酷,但铲除后患却是必要之举。
黄巢的妻子与儿女十分冷静,接受了丈夫死亡的事实,
甚至在李世民的军队尚未动手之前,便用短刀割颈自尽。
面对这一切,李世民心中毫无怜悯,
既然农民起义已被平定,他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统一天下!
五代十国的局面,
呵,且看他手中的玄甲军能否接受这挑战。
李世民的眼神带着些许寒意,发出一令:
“只要是这战歌唱响之地,就将是大唐疆土。”
李世民话语掷地有声,眼神满是坚毅。
话音刚落,在场之人无不震惊。
没想到李世民不只是出现了,还意图统一全国。
然而,分裂成这般景象的天下,想要重聚谈何容易?
不少人认为这是痴人说梦。
毕竟是唐太宗的传人,接受这一消息也花了众人不少时间,
更别提去劝阻他的决定。
中庭行宫成为了李世民的临时指挥部,
他命人取来描绘五代十国的地图,开始细细研究起来。
“张爱卿,你觉得我军能夺回大唐江山吗?”
李世民询问道,他显然希望得到肯定的回答。
“当然可以。”张北玄坚定地说。
如今的李世民英姿勃发,目光如炬,他朗声大笑道:“我定要将这些敌寇一一扫平!”
“既然我曾让最初的大唐迎来盛世辉煌,那么今日再现辉煌亦不在话下。”
“皇上一定能做到的,您的能力和武艺都是出类拔萃的。”
李世民也认同这一点,“顺便说一句,我已派人追捕那位逃跑的小皇帝。”
“听说他去了四川一带,具体位置我不清楚。”
说到此处,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此人竟然敢弃众而逃,这种行为令人愤慨,根本不配为君主。
“陛下,请放心。我们正全力以赴,相信不久便可将其抓获。”
玄甲军将领言辞铿锵。
听到这话,李世民点了点头。
“那混账东西,早晚要把他绳之以法。”
李世民愤恨地说。
他对这个人感到非常失望,
朱元璋很明白他的心情,“陛下息怒,朝中有不肖子嗣乃常事。”
“别气了,如今大局已定,对付这些人只是小事一桩。”
朱元璋了解他对这些败类的情绪,
听到老友劝解,李世民长叹一声,
“我也想控制住愤怒,但这小子若一日未擒,我心中就不得安宁。”
只有狠狠教训他一顿才是最合适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紧紧攥起拳头,
“你一定能得偿所愿,但目前还是处理当务之急吧。”
别说李世民了,朱元璋自己也是恨不得立刻把那叛徒找出来处置,
可眼前的情况让他们必须耐着性子慢慢来。
此时此刻,李世民深深吸了一口气,随着门外传来的阵阵激昂乐声,他的情绪再次紧绷起来。
“先清理一下这里的混乱吧,朕不想看到哪怕一丝的不洁。”
李世民坚决地下了命令。
众人随即快速行动起来。
当确认整个宫殿里已无一人后,有人前来禀告给李世民。
听闻此消息,李世民的手掌瞬间握成拳头。
“既如此,让大家都暂时歇息吧。”
城外的大军应该早已安顿好营地,这让李世民稍感安心。
然而,由于白日里才经历了一场大事,夜幕降临时他感到难以入眠。
翻来覆去,心中那份沉重与失落格外强烈。
亲眼见证了大唐遭受重创之后,他的心里比任何时候都沉重。
但幸运的是,他已经反败为胜,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彻底扫除所有障碍。
第二天清晨,派出的人马就带回了逃走的皇帝。
玄甲军速度惊人,在捕捉到目标时,那人正逍遥自在地待在成都。
几个全副武装的身影突然将他包围,令其一时之间愣住了。
“这是干什么?凭什么抓我?”
“快放了我!”
言辞间充满着不满与抗拒。
面对这样的抵抗,玄甲军显然不会退缩。
他们迅速把此人押回了京城。
“我是谁你们不知道吗?如果敢对我不敬,将来后果自负!”
李儇内心满是愤怒,万没想到身为帝王却有如此不幸之日。
回到长安意味着什么?会不会那些逆贼已掌控大局?
恐惧之情溢于言表。
紧接着,他说出了条件。
“只要你们放过我,我不仅甘愿屈服,还愿意献上所有国宝作为礼物。”
听见这话,负责此次任务的将军顿时勃然大怒,恨不得立刻教训眼前之人。
可惜当前场合不允许这样做,只能气呼呼地带他回去复命。
此时李世民正端坐在主位之上,静静地等候李儇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