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猫狗鸽 作品

第241章 你已经是寡妇了

第241章你已经是寡妇了

范仲淹问宋煊这一趟出门的感受。

宋煊想了想,这才回复道:

“一个多月前,我从宋城踏上旅途,开始了第一次西进游学的路程。”

“我所到之处,百姓竭诚欢迎,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当真是犹在眼前!”

范仲淹听着宋煊如此话语,眉头微挑。

他在说什么话

听起来觉得有些不对劲呢。

晏殊瞥了宋煊一眼,在洛阳城受到如此多的人追捧。

听这意思他说挺怀念的,为何还如此早的回来

想不通宋煊在得意个什么。

“呦呵。”

作为宋煊的老师王洙哼笑一声:

“听你这话里的意思,尾巴都翘起来了”

“哪有。”

宋煊哼笑一声:

“其实我就是在路上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增长了见闻。”

“还为咱们应天书院拉来了一些种子学子,将来必定能在科举场上大放光彩。”

“哈哈哈。”

范仲淹听了宋煊的话,很湿高兴。

此番出去游历不单单为了宋煊自己个,若是能间接的宣传书院,那也是极好的。

唯有如此,将来才会有更多的学子懂得应天书院的校训,能过为大宋百姓做更多的实事。

“当真”

晏殊却是追问了一句,毕竟那些优秀的学子都是有不少人资助的。

应天书院的待遇也挺一般的。

“哎,晏知府稍安勿躁,我一会便让他们进来,请诸位夫子当众考校,不说是状元之选,那也是能考中进士的。”

“哈哈哈。”

对于宋煊如此评价的人,范仲淹更是想要见识一二。

“你自己个还能不能中我大宋状元呢,还放在这里说什么他人能中状元,越来越膨胀了。”

王洙赶紧敲打一句。

免得宋煊出去游玩一番,看不上西京的学子,从而有了骄傲自大的心思。

如今洛阳的教学水平已然是垂垂老矣,快要被其余地方的学校给拍马赶上。

宋煊等人前往洛阳也是为了增长见闻,至于学习还真不是重点了。

东京城过于繁华,诱惑太多。

待到快要春闱的时候,他们再去,很少会有人头脑不好使,去那里一掷千金,被温柔乡所消磨了志气。

唯有考试过后,考上的学子会有狂欢,同样没考上的人也有狂欢。

“夫子的教诲,我一直都记在心里。”

宋煊并没有因为王洙年轻,就轻视他。

反倒王洙当真是掰开了揉碎了,给他们每个人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功课。

整个应天书院的学子,生源最好的甲班以及他这个精力最为旺盛的“班主任”,是通过发解试最多的班级。

王洙将来若是不想在应天书院,也不想去地方上任职,被提拔到国子监任职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嗯。”

王洙也觉得自己能教宋煊的,已经全都教给他了。

剩下的就是靠他自己的悟性去总结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一套答题逻辑。

如此方能在科举场上大杀四方。

谁不盼望着自己教出的学生中状元啊

在大宋,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为官后,便是要比其余途径进入官场的高贵不少,提拔也会更快。

你若是考中状元,那更是直接进入重点提拔名单的。

“行了,把人带过来让我等瞧瞧,正好都在这里。”

晏殊倒是想要看看宋煊的眼光如何。

尤其是在识人这块,还是要替他把关。

宋煊倒是也不废话,起身出去了一会,便把鱼周询与王拱寿二人带进大厅。

范仲淹对二人都现场考校了一番。

王拱寿纵然是年纪小,越发紧张,但回答问题的条理是清晰的。

就是没有什么老师指点,光是如此便能有如此知识储备,可见平日里是下了苦功夫的。

范仲淹又询问了一下二人的家事,听闻皆是出身极为艰苦,靠着自己刻苦学习才能有今日。

“王拱寿,今年的入院考试时间虽然过去了,依照惯例有路远学子的单独考试,你若是通过考核便能顺利入院就读。”

听了院长的话,王拱寿大喜,连忙说愿意参加这个单独的考试。

至于鱼周询因为在太室书院读书,转学的事也不好操作,若是愿意的话,可以与游学的方式在应天书院学习。

住宿与吃饭的事,不用担忧。

鱼周询也大喜过望,连忙道谢。

范仲淹对于宋煊带来的两个学子之事也是极为高兴的。

毕竟他出去后还在时刻惦记着书院。

“行了,十二,你带着他们二人在书院溜达溜达,熟悉环境,若是没有什么事,你三天后便继续来上课吧。”

“好。”

宋煊当即应下,带着二人出去转校园。

“倒是个好苗子。”

张师德摸着白的胡须赞叹来一句。

晏殊也是极为赞同。

看样子宋煊虽然没有在科举一道上,向天下证明自己,但宋煊的眼光还是极为不错的。

此二子一瞧便是刻苦学习之人,让他们进入书院学习,想必也会犹如两条外来的鱼一般,激起书院学子们的好胜心。

科举考试,谁敢保证自己在每一次考试当中,都能名列前茅

要是真的那般容易,从古至今连中三元的学子也不会那么的少。

“十二郎当真少沉稳见涨了。”

范仲淹也忍不住夸赞一句。

众人纷纷应和,却是如此。

方才一直在宋煊面前扮演严师的王洙听到院长对自己学生的夸赞,他也是眉眼带笑。

要不是装做严师的模样,他这个年轻的夫子,还真镇不住这帮人。

“十二哥儿,你回来了”

上一次的解元韩琦早就去游学过,此时见宋煊带着两个新面孔有些疑惑。

“嗯,才回来。”

宋煊给他们相互介绍,当作引荐。

韩琦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平日里本就沉默寡言。

宋煊倒是与韩琦说了他在洛阳城的见闻。

“十二哥儿,为何不说自己转瞬之间就做了三首百年难得一遇的诗词之事啊”

鱼周询倒是没料到,眼前这个沉默寡言之人,也是个解元。

当真说人不可貌相。

“没什么意思。”

听了他们二人之间的对话,韩琦也只是笑笑,他相信等那批同窗回来之后,便会大肆宣扬。

与其此时听一遍,不如到时候等他们说的时候听呢。

要不然脸上流露不出来那种神情了。

鱼周询见宋煊没有要说的意思,他也不好再说。

毕竟这位也是解元,可以说是宋煊省元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对了,十二哥儿,我姐夫托人给我带来了历届省试的考题,你拿去印刷一二。”

韩琦想起了正事,因为他知道宋煊就是靠着刷题,来提高青龙互助学习小组组员成绩的。

就算历届省试不会出什么相同类型的题,主考官也不相同,但出题的模式大多都是相同的,逃不出那几本参考书。

“你姐夫”

“对。”

韩琦对他姐夫高志宁做了个介绍,洛阳人,自幼博闻强识。

如今在沧州当知州,拜托同窗帮他这个弟弟做点事。

“好,我定然不会辜负咱姐夫的苦心,回头多复印一二。”

宋煊没料到韩琦姐夫还能搞到这种玩意。

无论是省试还是殿试,许多考题都是不会在市面上流传的。

故而“做历届真题”这种操作,还是不够多的。

倒是有心人会做这份买卖,让那些心怀侥幸的,万一出题出重复了,也说不准呐。

主考官可不说永远不变,免得被那些机敏的学子,按照主考官的性格猜出来,他要出什么样的题。

这种神人从来都不会缺。

故而许多学子都会对往届考题内容十分感兴趣。

毕竟看到了就是赚到。

鱼周询倒是没有料到,他们解元之间,作为省元的有力竞争者,关系会如此融洽。

他在太室书院见识过解元,谁都不服气谁的。

其实能有什么大矛盾吗

没有!

只不过你谁解元,我也是解元。

双方之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但每一届省元的名额只有一个,许多人都没有那么多三年可以去豪赌一个省元。

再加上如今只要不通过省试,就得重头再考的政策,只会让学子走科举这条路更加的激烈。

待到韩琦走后,宋煊才看向鱼周询:

“你对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奇怪”

鱼周询也没有瞒着,确实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宋煊呵呵笑了两声:

“我这个人经常是与人为善的,至于考省元这种事,大宋三京十八路,那么多州府,一年都要出几十个解元,我们俩窝里斗,有什么意思”

“你认识的同窗,目光有些短浅了呢。”

鱼周询也不在多说什么,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大多数人只会盯着身边人。

陌生人纵然是突然暴富,他顶多酸一会。

可是同样生活困苦的熟悉之人突然暴富,那可就不是酸一会的事了。

待到溜达了一会,宋煊便直接带着他们俩回了铺子,然后才垮着药箱直接出门。

“十二郎来了”

宋煊推门而入,瞧了瞧顾夫人,又看了看还在睡觉当中的思思。

“嗯,听闻你不舒服,过来帮你诊脉。”

宋煊倒是没关门,直接走到一旁坐下,邀请她过来。

顾夫人不由的嘴角上挑,伸出洁白的手臂。

宋煊轻轻按住,嘴里却问道:

“有没有想我”

“照顾思思我还照顾不过来呢,哪有时间想你”

顾夫人打了个哈欠:“孩子太容易醒了,也容易拉,还要半夜喂奶。”

宋煊瞥了一眼睡着的孩子,轻微颔首:

“倒是有些上火,睡眠不足的样子,口气有些重。”

“呸,这个时候知道嫌弃我了”

宋煊嘿嘿的笑了笑:

“哪敢啊,什么时候搬到我隔壁去,到时候也方便照顾你们母女两个。”

“不去。”

顾夫人轻微摇头,她慵懒的身子靠在椅子上,漏出喂奶的痕迹。

“嗯”

毕竟是出门之前已经说好的事,怎么就突然反悔了呢

“你省考在即,我们娘俩过去叨扰你,绝对不行。”

顾夫人坚定的摇摇头:“无论如何,都是你的前途更加重要。”

“你且安心,省元对于我而言,自是易如反掌。”

“况且你都是寡妇了,我不能让你守活寡。”

“人家说睡寡妇,有大灾。”

“那他一定没睡过。”

“呸。”

宋煊打趣了一会,随即又叮嘱道:“你且把心放在肚子里,要不然放我手心里也行。”

顾夫人又离开宋煊的胸膛:

“十二郎,不是我不相信你,是因为照顾孩子当真是一件非常累心累神的事。”

“你不要为了我们母子俩说大话,安心温习功课才是。”

宋煊哈哈笑了两声,伸手拉过她,让她靠在自己的怀里。

“我如何能让让你一个人忍受哺育后代的苦楚呢。”

宋煊伸手捏了捏顾夫人的小手:“总归能帮你分担些。”

顾夫人眼角噙泪。

宋十二的话平平常常,可就是能说到她心里去。

让她心里甜滋滋的。

她当然清楚宋煊不会抛弃她们母女俩,但也绝不会娶自己为正妻。

旁人都知道宋煊考中解元的含金量,她更是清楚。

“哼,就会哄人。”

顾夫人往宋煊怀里靠了几下。

“我说的也是真的啊。”

宋煊环着她的腰:

“顾老头子也无了,家族转了一个侄子继承香火,老太太巴不得你走呢。”

一想到这里的事,顾夫人就觉得心烦意乱的。

她当真没想到老太太会做的如此绝情。

但转念一想,这正是她想要的。

“好,此事我会想一想的。”

顾夫人应了一声,想着要如何脱离顾家。

“无论如何,都是要以你的学业为重啊。”

“还好有你的督促。”

“讨厌。”

二人又说了会话,直到孩子又醒了要换尿布的事。

宋煊帮忙给搭把手,这才慢悠悠的告辞,说这要给她开服药,调理调理身子。

顾夫人把宋煊送出门,瞧着自己闺女咿呀咿呀的求抱,又顺从的回去了。

省试。

这个事,成为通过发解试学子头上的又一把刀。

不断的鞭策着他们继续前进。

科举场上,哪有人能够随随便便的成功啊。

强如韩琦、宋煊等人也不可能保证自己次次第一。

就算事范详这个考倒数第一的,他都不一定能够保证自己次次都在榜尾。

竞争就是如此的激烈。

宋煊在洛阳的事,被从西京洛阳回来的吕乐简给抖搂了出来。

不仅是三首百年难得一遇的诗词。

更多的是钱惟演还把宋煊曾经在科举场上写的赤壁赋给宣扬出来了。

当时让张方平等人极为差异。

双方之间的账目没对上。

赤壁赋那个题材,可是老早了。

因为十二哥便是这一次落榜时所写的。

赤壁赋明明写的如此之好,如何能够落榜呢

他们想不明白,待到回来之后,让宋煊有机会去问一问晏殊。

宋煊也懒得去问,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他觉得这首赤壁赋虽然自己的好大侄苏轼写的好,但并不是十分符合西昆体。

在科举场上拿出来,与在书院入院考试当中拿出来,当然会遭到不同的待遇。

国家执行的政策,你若是想要从中取利,就必须要按照规定去做。

宋煊如此平静的对待,更是让吕乐简鼻子都被气歪了。

他宋十二果然没有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这赤壁赋要是我写的那可就太棒了。

无数次让宋煊代写的想法,在吕乐简脑子里一闪而过。

至少自己要比宋煊他大哥要强上许多倍。

他那是不告而取,乃是盗窃,也就是宋煊给她兜住,才不至于名声太坏。

而自己是想要给宋煊进行利益交换,让他给自己来一首五十年的诗词就行。

要求当真不高。

反正宋煊将来兴许在官场上忙的五迷三道的,没空抒发情感,他心里的诗词不都是浪费了吗

王泰当然能揣摩到有些破防的吕乐简再想些什么。

自己视若珍宝的玩意,人家根本就不屑的去做。

就如同他先前羡慕张方平过目不忘的天赋一样,王泰总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不够强。

即使当时背下来了,可过段时间就会忘记。

科举考试最需要的就是记住,然后才能在各州府的学子当中厮杀出来。

有关赤壁赋引发的风波这件事,晏殊也有所耳闻。

他一直都在等着宋煊找他要个说法。

可左等右等的,就是不见宋煊前来。

然后晏殊也有些破防了。

他一直都在想着什么时候告诉宋煊真相。

当时自己是下了多大的决心,如何如何才说服他人保守秘密,就是为了让你能够达成连中三元的目标。

可是宋煊像是根本就不在意那首赤壁赋的意思。

晏殊派去打探的时候,宋煊一直都在做“模拟题”。

也就是历届省试出现的考题。

当真是不清楚他从哪里搞来的如此多往年考生的真题。

“所以,他真的不在意”

听着晏殊的自我询问,在一旁办公的宋授抬眼瞥了他一眼,也没有多说什么。

可能那就是“神童”的世界,自己这个凡人根本就不懂,他们之间的在意点是什么。

“一定是这样。”

晏殊摸着胡须,站起身来溜达了两趟:

“宋十二点性子也沉稳了许多,不再向先前一样只留三分心思在科举考试上。”

就在晏殊说话间,有小吏进来禀告:

“启禀相公,东京城来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