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三鱼 作品

第67章:总有亲戚是奇葩(三)

不过陈生这番举动却是害苦了王译。

这次最先挑起话题的人是三姑,“译娃子,现在你也工作了,耍朋友没有?”

见王译默不作声,幺姑又是一记铁砂掌落在背上,“你耳朵塞驴毛了,三姑问你话呢?”

正埋头干饭的王译忍不住瞥了瞥嘴,抬头时却已是面无表情地说道:“我还小!”

“也不小了,再说现在的女娃子多精贵,早找早生娃,你妈还能帮着带。”二姑插话道。

陈生张了张嘴巴,他真想帮王译说点什么,可话到嘴边又被他咽了回去。

“算了,各扫门前雪吧!”

他估计下一个话题就得扯到找对象或者相亲上,没准这会开口还惹人厌。

话题的进展也确实如陈生猜测那般,听见“二姐”这话,从幺姑表情来判断,她明显有些意动了。

三姑认可地看了一眼二姑,接话道:“正好我小区有家姑娘刚从卫校毕业,托关系进了县医院工作,家里这段时间挺着急姑娘的婚事,要是有想法,我就去提一嘴,你们年轻人聊聊看。”

“这...”幺姑神情激动,略显紧张地开口道:“女方家条件这么好,眼光应该挺高的吧!”

“家里大人还是很好说话的,要求也不高,只说结婚了想要让小两口住得离他们近一点。”

陈生暗自吐槽道:“得,这最少也要在县里买房了。”

江县虽然位置很尴尬,可毕竟靠近蓉城,房价哪怕从今年开始随着全国房价下滑有所下降,可依旧属于高房价,如果两人谈成了,仅凭幺姑家,在江县付一套首付,真就要掏空家底。

而这只是房子。

同时陈生也有些纳闷,卫校毕业托关系进了县医院,这话中有两个重点:第一女孩大体是护士,别看护士不好听,可待遇是真不错;第二托关系,那么她家里在钱或者权上面至少占了一点。

就这还急婚事.....

突然一种猜测在脑中一闪而过,陈生猛然抬头,看向三姑的眼神充满了不可思议。

随即又下意识摇了摇头。

“尽管爱比较,但应该不至于让自家亲侄子去当接盘侠。”

可既然急婚事,陈生猜测必定有某种不为外人知的秘密。

陈生侧身冲着王译问道:“表弟,最近在厂里干得怎么样?”

“每天上班下班,也就那样吧!”王译回答问题的时候目光是看向陈生的,两人对视,陈生从王译目光中只感受到了两个字--麻木。

这也是为何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没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宁可干中介、销售,也不愿意进厂的原因。

要知道进厂的起始工资可比中介、销售这些高多了。

思维被禁锢,这一辈子一眼便看到了尽头。

这也是为何想要跳出工厂,不至于又进工地,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好师傅学一门手艺。

“那你有想过出来干别的吗?”

王译停顿片刻,下意识摇了摇头,“厂里待遇挺不错的,效益好的时候每个月能拿八九千,平时也有五六千。”

陈生:“........”

有心想给他分析下工厂的弊端,可他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让他出来吧,大概率是找不到每月能拿五六千的活。

别到时候忙没帮上,反而恨上了自己。

“也挺不错的。”陈生笑了笑,“不过我还是建议,趁年轻可以多尝试下不同的东西,或者多学点手艺什么的.....”

越说越感觉口吻像旁边正在聊相亲的长辈们,陈生赶忙停了下来。

于是小辈间气氛再次沉默了下来。

倒不是小辈间关系不好,而是因为长辈间那点小九九,小辈间平时来往得少,自然话题也就少了。

一顿饭就在半边“热闹”半边沉默中结束,陈生结完账,一行人又回到了家里,等客人坐下,见安小暖有被围攻的趋势,陈生赶忙叫上她,两人一起去餐厅泡茶。

两人来到餐厅后,安小暖先是回头冲客厅方向看了看,见众人此刻注意力都在客厅里,扭头快速亲了陈生一口,“嘻嘻,老公,你真好!”

“你才知道啊!我这是给你打个样,等后面去了你家,你也得这样来。”

“好呀你,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安小暖恍然大悟。

“不然呢?”陈生回答得理直气壮。

“我偏不!”见陈生作势准备挠痒痒,安小暖连忙拿上纸杯朝客厅跑去,快要接近客厅与餐厅的隔断处时,还不忘回头冲陈生吐了吐舌头。

陈生对着安小暖扬起巴掌朝空气扇了一下,其警告意味不言而喻,可显然在这里一点威胁力都没有,安小暖甚至在陈生的无声威胁下还做了一个鬼脸这才走进了客厅。

陈生:“.........”

感觉必须抽时间立立规矩了,不然夫纲何在!

等到水壶中的水烧开,陈生端着水壶返回客厅,用纸杯倒上递给长辈。

“大伯喝水!”

“大伯母喝水!”

大伯母笑着伸手去接纸杯,随着动作衣袖自然往上提了提,一个带着花纹的金镯子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三姑顿时眼前一亮,“哟!嫂子这是买金镯子了,现在金价可不便宜,你这买成多少钱啊,做工真不错,要是价格合适,改天我也去换一个。”

说话的同时三姑也将自己的袖子提了提,同样一个小巧的金镯子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嗐!我可没钱买这么贵的东西,这是涛娃子给我买的,我说让去退了,他就是不去退,我说放在家里收起来吧,他又非让我带着,你是不知道,自从带上镯子后,我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出门给弄掉了,要是.....”

不等大伯母说完,大伯就瞪了她一眼,“不会说话就少说几句,没人把你当哑巴。”

“对对对,不说了,不说了。”大伯母连忙朝地上“呸”了两声,用本地话来说这样做能将自己说过的不好的话给吐掉,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没说。

“涛娃子也是有心,孝敬给你你就带着,要我说,你就偷着乐吧,别人想带还没有呢。”

“再说买黄金那也是理财,我这个金手镯当时才买成七千多,现在去卖的话,最少得一万多。”

“我可听说了,这金价还得涨,要我说趁这金价还没涨上去,你们也去买一个,再说这都操劳了半辈子,现在孩子也大了,我们啊,也该放松放松了。”

最后这一句,三姑是一边用手摩挲着金镯子一边用目光一一扫过现场除开大伯母以外的所有女性。

别说!这一招那是真的有效。

东大妇女,尤其是上了岁数的妇女,就没有不爱金银的。

这也算是受传统影响。

当然,在这里指的是广大的普通群体,一小部分有钱的妇女更好养人玉。

陈母作为广大普通群体中的一员,此时眼中渴望的眼神一闪而过,却被将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她身上的三姑给捕捉到了。

“要我说淑芬啊,你就该去买一个,现在生娃子都在蓉城开了三家店,你就别带你那银镯子了,正好过年期间好多店都在搞活动,我看景苑广场那边还有送电饭煲的,到时候你去买还能领个电饭煲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