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还真 作品

第120章 裂土(上)

第120章 裂土(上)

吕尚、左天成二人分列左右,目光投向惠琳。

“阿弥陀佛,”

惠琳神容平和,向主位上的杨林,双手合十,道:“贫僧惠琳,见过靠山王爷,王爷千岁,福寿无疆。”

杨林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审视的意味,却又瞬间被笑意所掩盖,和声道:“大师不必多礼,早就听闻大师佛法高深,精通律藏,对十诵律有独到的见解,被称为北齐第一律师。”

“本王是倾耳已久,渴慕弥深,只叹与佛无缘,一直未能得见大师金颜。不知大师来我军中,却是所为何来”

惠琳微微欠身,语出惊人,道:“贫僧,是为化解一场杀劫而来,”

杨林右手轻轻摩挲着座椅的扶手,缓缓开口,道:“杀劫”

“本王南征北战,为的是保我大隋江山,杨家社稷,何来杀劫之说”

他身子微微前倾,目光紧紧锁住惠琳,像是要看透对方的心思,道:“大师既证圣道,当知本王苦心。”

言罢,他靠回椅背,左手随意地搭在扶手上,道:“不过,大师既有此说,本王倒是想听听大师高论。”

惠琳面色沉静,目光平和地与杨林对视,道:“王爷,您亲率大军,自京师大兴出朔州,北上敕勒,驰援沙钵略的d突厥,大败达头可汗于金山,赫赫武功,贫僧殊为敬服。”

“只是,王爷您真的要彻底剪除,已经实力大损的达头,放任沙钵略吞并达头部众吗”

“贫僧早年在佗钵可汗处讲经时,曾与沙钵略有过数面之缘。沙钵略其人野心勃勃,如今他借大隋的力量挫败达头,待到达头一除,草原之上再无制衡他的力量,他必然会由此坐大。”

“一旦沙钵略再度统一突厥各部,势力膨胀,日后难保不会对大隋北疆再起觊觎之心。”

“贫僧听闻沙钵略的可敦宇文氏,是北周宗室女,与大隋有血仇,一旦沙钵略强大起来,身边有可敦宇文氏的挑唆,战火重燃,生灵涂炭,就在眼前。”

惠琳垂头,道:“王爷,您留着达头,利大于弊,有达头在西域制衡沙钵略,大隋北疆才不会有边患之忧。”

杨林微微抬眸,道:“本王还当大师是为了什么事,不惜夜入军营,原来是来给达头做说客的。”

惠琳一脸坦然,道:“王爷明鉴,贫僧虽是应达头可汗所求而来,但刚才所言,皆是贫僧肺腑之言。”

“贫僧并非谁和谁的说客,只是不愿见黎庶遭劫,胡汉蒙难,故而代达头可汗向王爷祈和。”

“哈哈哈!”

杨林仰头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冷意,在营帐内回荡。

“大师,你这话说得轻巧,朝廷耗费无数钱粮,征调十数万大军,北上敕勒,可不是游山玩水的。”

“一句祈和,就想本王退兵,大师想的太简单了。”

杨林知道惠琳,与大隋的渊源很深,是杨坚前世僧稠禅师的弟子,但一入轮回,前尘尽逝,杨坚虽是僧稠禅师转世,却没有僧稠慈悲心。

莫说惠琳只是僧稠的弟子,就是僧稠的血脉至亲,杨林也不可能因其一言而退兵。

便是杨坚在此,也不会顾念前世那点师徒情分。

杨林目光冰冷,在烛火映照下透着凛凛寒意,直逼惠琳,道:“大师,朝廷耗费了诸多的人力、物力至此,若只因几句求和之语便轻言退兵,本王有何颜面,面对朝堂诸公,又如何向浴血奋战的将士交代”

吕尚在侧,默默看着惠琳,以目神观看这个北齐第一律师的形神。

自吕尚修成七窍玲珑心后,心窍大开,神思清明,在诸窍的修行上又有进境,其中尤以黄庭二十四神中的目神精进最大。

吕尚将目神分阴阳,形成日月,是谓日神郁仪,秉纯阳之炁,其象如日,主眼之阳炁,月神结璘,具纯阴之质,其象如月,司眼之阴炁。

他这一双神目,经阴阳二炁洗练,越发灵通。

看惠琳时,只见淡淡金光自惠琳周身溢出,一尊庄严法相一手施无畏印,立于惠琳身后。

“果然,这和尚确有大法力,难怪能成为达头的说客,”

吕尚心中暗忖,目光愈发深邃。

惠琳不慌不忙,道:“王爷,贫僧此来,并非空手而来,乃是带来一卷西域堪舆图,以作王爷劳师之资。”

“西域堪舆图”

杨林眉头一皱,身子不觉前倾。

只见惠琳双手缓缓抬起,宽大的僧袍滑落,露出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捧着一个古朴的檀木匣子。

匣子表面雕满了奇形异兽,在烛火下似有灵动之态。

惠琳轻声道:“王爷,此图详尽标注了西域山川地貌、关隘要道,以及各部族的聚居之所。”

说着,他轻轻打开匣子,取出一幅羊皮图卷。

惠琳缓缓展开羊皮图卷,烛光映照下,图卷上的线条清晰可辨。

杨林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他不由自主地站起身,大步走到惠琳面前,双手背后,凝视图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道:“这图,竟如此详尽!”

惠琳回道:“此图,乃是达头可汗之父室点密可汗所传,室点密可汗当年征服了乌孙故地,威名远震西域诸国,诸国奉此图,以示臣服。”

“今日贫僧将此图奉于王爷,望能以此止干戈。”

杨林凝视着羊皮图卷,营帐内的气息,凝重得近乎窒息。

他的目光从图上山川标记,缓缓移向惠琳平静的面容。

杨林冷声道:“大师,虽说这图不失为一件宝物,但仅凭此,就想让本王退兵,也太轻看我这十万儿郎了。达头可汗让你携图前来,到底还有何打算,不妨都一并说出来吧!”

“阿弥陀佛,”

惠琳双手合十,道:“王爷,达头可汗诚心求和,除这堪舆图外,还愿以次子为质,送往大兴,同时割让敦煌以西三城。往后每年,都会向大隋进贡良马万匹,精铁百万斤。”

“有达头可汗在西域牵制沙钵略,大隋北疆不仅能免受侵扰,还能借助商贸往来,充实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