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还真 作品

第121章 裂土(下)

第121章 裂土(下)

“王爷,如此可有诚意”

惠琳微微躬身,轻声道。

“敦煌以西的三城”

杨林若有所思的看着西域堪舆图,道:“达头可汗,要割让哪三座城池”

敦煌,北周时为敦煌郡,大隋开皇二年,改敦煌郡为敦煌县,仍隶属瓜州,成为瓜州治所。

敦煌以东,是玉门、酒泉、张掖,皆是大隋疆域,敦煌以西则是西域诸国。

对于西域诸国,杨林还是很重视的。这些国家处于战略要地,它们国力或许不强,但它们所处的位置,却十分紧要。

惠琳垂首,声线平稳,道:“伊吾、鄯善,还有高昌,达头可汗愿将此三城,献予大隋。”

“这三座城池,”

杨林的指尖,骤然顿在羊皮绘制的堪舆图上。

伊吾紧邻敦煌,乃丝绸之路北道的咽喉,控制此处,便能掌控北疆商路,威慑草原部落。

鄯善扼守南道,对稳定西域南部局势至关重要。

高昌土地肥沃,农耕兴盛,处于交通枢纽,是西域诸国重要的粮草补给地。

杨林低声道:“达头可汗真是好大方啊,”

西域四十四国,伊吾、鄯善、高昌皆为要冲。

达头现在竟将这三城,拱手交到大隋的手上,有了这三城捏在手里,那就是半个丝绸之路捏在手上。

这对于一直准备南下的大隋,是个极大的诱惑。

杨林眸光深邃,在昏黄烛火下,堪舆图上的墨迹,仿佛都跳动起来。

他旋即轻笑一声,道:“大师,你回去告诉达头可汗,这诚意,本王代朝廷,代天子收下了。”

惠琳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那贫僧就静候王爷退兵了。”

说罢,转身稳步离去,僧袍在夜风中扬起弧线。

待惠琳身影消失,杨林目光瞬间转冷,他大步走到营帐中央。

“这个达头,高昌三城,说舍就舍,是个人物。”

左天成蹙眉,道:“千岁,高昌三城,虽是城,但实则是一国,高昌国国主是麴干固,麴干固,当国二十年,与突厥和吐谷浑交好,左右逢源。末将前年在鄯州驻守时,听吐谷浑人谈起过这个高昌国主。”

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佛教国家,百年间已历四朝,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其中麴氏高昌享国最久。

先汉元帝时,就在这里建筑军事壁垒,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称之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

“麴干固”

吕尚心头一动。

只说麴干固,或有很多人不知是谁,但要说麴干固的孙辈麴文泰,那在佛教史上可是留下了重重一笔的人物。

西游记中提到高昌国,仅说高昌国是祭赛国的北面,年年向祭赛国进贡美玉明珠、娇妃骏马,没具体说高昌国。

而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上,则说,唐贞观元年,玄奘西行至伊吾,高昌王麴文泰派人将他迎至高昌。麴文泰想让玄奘留在高昌弘法,玄奘不从,以绝食明志,最终感动麴文泰,两人在佛祖面前结拜为兄弟。

就是不知道西游世界观中的麴文泰,有没有机会与唐玄奘结拜。

杨林轻声道:“飞熊,天成,你们通知各将领,明日开拔,准备东归。”

“是,”

左天成与吕尚领命而去。

夜幕笼罩的军营之内,顿时响起阵阵传令声。

杨林坐在主位上,看着西域诸国堪舆,烛火明明暗暗,将他的身影在营帐上拉扯得若明若暗。

伊吾、鄯善、高昌三地的朱砂标记,此刻就像三团灼人的火焰,在图上熊熊燃烧。

“王爷,夜深了,您该歇息了。”营帐外传来亲卫恭敬的声音。

杨林摆了摆手,并未回应,他眯着眼,看着案上的堪舆图。

他的目光,落在高昌上,久久不能挪开视线。

——————

紫河牙帐,

“金山大捷,”

“金山大捷!”

一匹快马,冲入牙帐之内,斥候一边夹紧马腹,一边高声呼喊。

“我军与隋军联合,金山大破达头部,金山大捷!”

斥候的声音,回荡在牙帐周匝,牙帐蓦然沸腾了起来。

熊熊篝火映红穹顶,沙钵略可汗端坐虎皮大椅上,手中鎏金酒碗里的马奶酒泛起层层涟漪。

“哈哈哈,金山大捷!!”

金帐只内,欢呼声瞬间如汹涌潮水,将沙钵略可汗层层包围。

可汗身旁的卫士,立刻手忙脚乱地为各位突厥将领斟满酒。

“敬伟大的大可汗,万胜!”

“万胜!!”

众人高举酒碗,酒液在篝火的映照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沙钵略起身,脚步稳健地走到金帐中央。

“诸位,”

他环视一圈,帐内的喧闹声,即刻戛然而止。

“此次金山之捷,诸位浴血奋战,本可汗不会忘记,但我们绝不能就此松懈!”

沙钵略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目光如炬般扫过众人。

“达头虽遭重创,可他根基未除,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我们虽借隋人的力量,重创了达头,但是隋人是不会帮助我们彻底消灭达头的。”

“汉人要的是制衡,他们不会允许我们一家独大。”

“我们要想除掉达头,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沙钵略可汗的话语,如重锤般砸在众人的心间。

紫河牙帐内,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却,只剩篝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

一名年轻贵族按捺不住,上前一步,拱手道:“可汗,达头如今元气大伤,我等何不乘胜追击,一举将其歼灭”

“哪怕隋人作壁上观,以儿郎们的骁勇,也一定能踏平达头的十箭!”

沙钵略可汗目光如鹰,盯着那名将领,冷笑道:“贸然追击,岂不正中隋人的下怀。你以为隋军协助我们,是真心帮咱们不,他们不过是忌惮达头势力坐大,威胁到他们自己罢了。”

就在这时,又有斥候快马入牙帐,斥候飞身下马,闯入金帐。

“可汗,达头向隋人祈和,隋人已经撤军了,”

斥候的话,像一记惊雷,在牙帐内炸响。

原本就冷却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沙钵略可汗。

沙钵略放下手中的鎏金酒碗,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