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6

唐太宗李世民情绪从未如此激动过,哪怕听到太子李承乾造反的时候都没有如此激动。

两军交战,这畜生竟然杀将领!!

这仗还打什么打!!

【眼见大将被自己杀光了,无人可用的唐玄宗李隆基想起了正在长安养病的哥舒翰。

哥舒翰任陇右节度使,当年可是制衡安禄山的重要棋子。

可惜天宝十四年,哥舒翰回长安面圣,忽然半身不遂,于是就在长安养老。

有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前车之鉴,哥舒翰不想出征,但架不住朝中实在没人。

于是哥舒翰提出,出征可以,但是前线的事自己说了算,不准朝堂插手。

哥舒翰这是怕自己走高仙芝的老路,为了哄哥舒翰出征,唐玄宗李隆基全部同意!】

卡通的唐玄宗李隆基出现在天幕上,头上几个大字,“朕什么都同意”

【于是哥舒翰率军出征,和高仙芝原来的计策一样 ,哥舒翰也采取防守的策略,守在潼关与叛军僵持了长达半年。

鉴于之前答应过哥舒翰,目前为止唐玄宗李隆基没有参与战事。

正在这时,安禄山的后院起火了,之前占领的河北各地开始起兵反抗。

像太守的颜真卿就假意投降,等着安禄山主力部队南下攻打潼关时,颜真卿再率领百姓起义反抗。】

【眼看潼关也攻打不下来,后院又起火,于是安禄山决定先称帝,然后回后方解决一下内政。

但随着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赶来迎战,同时他又推举了李光弼,战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郭子仪率兵在潼关继续和安禄山的主力军对抗,李光弼则是河北打击另一路叛贼史思明,史思明被打的连连退败。】

唐玄宗李隆基松了一口气,心道自己还是很会用人的。

唐玄宗李隆基的心声再次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唐太宗李世民想不明白,这个小畜生何来的自信??

一声畜生响彻大殿。

唐玄宗李隆基……

【若按照这么打下去,此次安史之乱则很快就能被平定。

可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安禄山的好爸爸李隆基站出来了,立马送给安禄山一份大礼。

可起死回生的那种大礼。】

众臣齐刷刷的看向唐玄宗李隆基,“该死不死的陛下又要作甚?!”

第212章 再见我的爱

看着众臣的心声, 唐玄宗李隆基气的浑身颤抖,偏偏又不能怎样,谁让老祖宗李世民在,唐玄宗李隆基哪里敢造次。

【唐玄宗李隆基】:汉武帝刘彻也晚年昏庸。

唐玄宗李隆基拉汉武帝刘彻出来垫背, 不能因为自己晚年昏庸就否认了自己之前的功绩, 若换成旁人怎可能有当下的开元盛世!

汉武帝刘彻??晚年昏庸???

【路人甲】:别往自己脸上贴金, 汉武帝晚年猪瘟, 但人家还能力挽狂澜!

路人甲看不惯唐玄宗粉丝碰瓷汉武帝,他怎么敢。

汉武帝刘彻摸着下巴, 发猪瘟???

【正当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他们扭转乾坤之际,朝堂中央的内斗开始了,内斗的主角是杨国忠和哥舒翰。

根据《旧唐书》所记,哥舒翰的手下建议,不如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弄死杨国忠, 就像汉景帝时期弄死晁错一般, 让安禄山出师无名。】

“想杀杨国忠那奸臣就杀, 扯什么晁错, 当年汉景帝杀了晁错,七国不照样叛乱, 就和咱爹造反, 难道真是为了清君侧么, 不过都是借口罢了。”朱高煦分析的头头是道。

别看治国他不行, 有关行军打仗还有造反的话题, 他脑子还是有点东西的。

朱高燧心里竖起他拇指,他二哥这嘴是真行呀, 当着他们爹的面说造反。

朱棣……

【杨国忠得此消息先下手为强,为了制衡哥舒翰, 杨国忠让自己的心腹乾运任组建了一支万人军团,为的就是提防哥舒翰。

没想到哥舒翰竟然抢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并且杀了杨国忠心腹。

杨国忠气恼,继续在唐玄宗李隆基跟前挑拨,唐玄宗李隆基越想越不对劲,他怕哥舒翰存有异心,于是让哥舒翰赶紧带兵与叛军一战,不准再防守潼关不出。

等哥舒翰战胜,他赶紧把兵权收回来,以免夜长梦多。】

“说话还不算数,之前不说了不插手打仗的事?”朱高煦继续吐槽,一看唐玄宗李隆基就不会打仗,形势方才逆转还是应该以防守为主。

【面对唐玄宗李隆基的旨意,哥舒翰多次表示现在还不是出击的时候,应该以防守为主。

但是唐玄宗李隆基是铁了心,他说安禄山的主力军已经撤退潼关只有几千人马而已,最后下了最后通牒,必须出兵。

没有办法,哥舒翰只能带兵出征。

天宝十五年六月,发生了灵宝之战,唐朝二十万大军竟然败给了区区二万叛军。】

唐玄宗李隆基!!!

“哥舒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