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宝两只 作品

第214章 圆明园,有一群少年!

“怎么就不算了?你看看,一个瓶子能退五分钱呢。我们三个瓶子,这就是一毛五了。”

何雨水说着,就拿着瓶子又跑进了国营商店。

这年代,退瓶子各个店里都能退。

因为基本上每个商店卖的汽水品牌都是那几个。

退完瓶子,何雨水就拿着一毛五出来了。

还扬着那一毛五骄傲道:

“看,又一瓶汽水钱呢!于莉,上车,我们出发。”

赵卫国还能说啥,笑呗,还得说对。

看着何雨水载着于莉出发了,赵卫国也骑上车跟在后面。

宝宝心里苦,但谁也不说。

不过,要说不满,那是一点都没有的。

这样的事儿,在生活中,反而还挺温馨的。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赵卫国和何雨水,于莉又从苏州街出发了。

这一次,直接杀到了颐和园才停下。

三人去逛了颐和园,还兴高采烈地让赵卫国拍了不少照片。

走出颐和园,对面就是圆明园。

两世为人,这个地方,赵卫国无论如何,也必须得去看看。

只是如今的圆明园还比较荒芜,远远没有后世的人山人海。

但这一切恰恰最直观的展现了外国鬼子的罪证。

赵卫国一路走,一路自发做起了导游的工作,给何雨水和于莉讲解了起来。

期间还遇到了被老师带着出来夏令营的学生,听到赵卫国一路都在给旁边的于莉和何雨水讲解。

而且讲的非常专业不说,还有各种拓展延伸和或悲伤,或沉痛,或热血的小故事穿插。

甚至很多知识点,他们问带队的老师都不知道。

一时间这群娃娃对赵卫国敬佩的很,不自觉得就跟在赵卫国后面,一路往里走。

现在的圆明园没有后世那么精致。

建国后,国家虽一直在对圆明园进行维护,可进度并不快。

对这些残垣断壁,就犹如看到了那一百年的破碎山河,以及一百年的屈辱史。

“叔叔,你知道的真多!”小朋友夸赞起来。

赵卫国心里默然。

多吗?

这可是中华最憋屈的百年?

谁敢忘记分毫?

赵卫国看着这群懵懂,充满朝气的学生,突然提议道。

“小朋友们,我给你们拍张照吧!”

“叔叔,你还有照相机吗?好耶,可以拍照咯,我还没拍过照片呢!”

少年人很兴奋,立马呼朋唤友。

赵卫国亦然。

或许在这里,高兴是不对的。

但看着这群孩子,有什么不能高兴地呢?

同学们很听话,安静的站在了那毁坏的园林前。

也许,在刚才赵卫国的讲解中,在这一刻。

他们的内心也朦胧感受到了先辈们用鲜血浇筑的新中国。

还感受到了那一百年的风雨飘摇。

赵卫国按下了一个快门。

一幅画面被定格在了此刻。

背后是一百年破碎的屈辱史,前面站着的是一群新中国,新时代的少年。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此情此景,恰如其分。

“叔叔,你说以后外国人还能欺负我们吗?”

照片拍完,一个小朋友问道。

“不会,叔叔相信,有你们,新中国将会永远站起来,再度屹立于世界之巅。”

赵卫国很坚定的回答。

“叔叔,到时候照片出来了,你能给我们看看吗?”

又有一个小男生怯生生问道。

“好啊,到时候我一人给你们一张,你们是哪个小学的啊?”

“真的吗?叔叔,谢谢叔叔,我们是西苑小学五年级一班的。”

“谢谢叔叔,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建设祖国,让祖国妈妈强大起来。”

小朋友很兴奋,其他小朋友听到了,也过来和赵卫国说谢谢。

带队老师有两名,一名男老师,一名女老师。

女老师一听赵卫国要给班上的小朋友一人一张照片,赶紧站了出来。

“这位同志,我们班四十五个人,不用的,到时候有一张,我放在教室里就行。四十多张,这得不少钱。”

赵卫国笑着说道。

“老师,这样有意义的照片,是值得他们每个人好好保存着,这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或许,这张照片会激励这群孩子,让这群孩子里出现医生,科学家,军人,老师等等。

而且由于这张照片,他们会懂的感恩,会懂得回报,更会对中华之崛起,更坚定。”

或许对大人而言,只是一张照片。

但这群孩子,会为这张照片赋予灵魂。

何雨水和于莉在一旁,也被触动了。

或许,这就是这个照相机的意义。

“两位老师,来,我给你们也分别拍一张。”赵卫国邀请道。

女老师很想答应,但男老师赶紧拒绝了。

“不用了,五毛多钱一张的底卷,给我们照太浪费了。而且你们自己还得照吧!”

他是学校的摄影爱好者,平时也接触过照相机。

他可看到了赵卫国兜里的胶卷盒。

柯达的。

二十块钱一卷,三十六张。

一张就要五毛五。

先前还说要给孩子们送四十多张照片。

这相照的他都替赵卫国感到肉疼。

要知道学校用的都是分装胶卷,一张一张的,便宜。

就这样,学校还肉疼的不行。

“没事,我这一盒胶卷有五卷呢,足够用。”

男老师要跪了。

这哥们太豪横。

“老师,快照吧,我们还想听叔叔讲圆明园的历史呢。”

同学们也开始劝起了老师。

“就是,一起照,这么有意义的时刻,就不要考虑钱了。”

何雨水也劝道。

她是被深深触动了。

她觉得,赵卫国周身都在发光。

两位老师只能答应下来。

照完,何雨水和于莉赵卫国也拍了一张。

最后,赵卫国又让男老师给他拍了一张。

这男老师明显明显也是行家。

对于赵卫国而言,这张照片,那是必须照的。

因为他有着传承的意义……

一张六十年代和圆明园的合照,还有这样一群小朋友。

难道不值得,他以后给儿子,孙子,重孙子反反复复讲一辈子?

等照片拍完,小朋友都围了过来。

“叔叔,你继续给我们讲圆明园的故事吧!”

赵卫国也不推辞,拿着照相机,边走边讲了起来。

“小朋友,这不是故事,这是历史,沉重的历史。

或许你们现在还不懂,只要你们记得今天,就一定会懂得。”

“好了,小朋友们,先前,我们讲了八国联军烧毁圆明园,但大家知道圆明园的历史吗?”

“不知道。”小朋友们很诚实的回答。

“那好,我就给大家讲讲圆明园的历史。”

赵卫国这边给小朋友讲了起来,男老师则在维持秩序,生怕有小朋友掉队了。

而女老师则和何雨水,于莉闲聊起来。

得知何雨水和于莉也是去望儿山,就热切的邀请同行。

他们是学校组织的假期夏令营,也是去望儿山露营。

能多些人说说话,何雨水和于莉自然同意的。

等圆明园逛的差不多了,赵卫国也讲的差不多了。

“小朋友们,因为有你们,或许有一天,我们能把别人给我们伤痛,全部送回去。”

赵卫国这般结了个尾。

他的心里也不平静。

这一百年的历史里,给他的触动太多太多了。

而他看的圆明园,比之后世他所看见的,还要更直观!

但这,只能让他更心痛,更伤感,却也更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