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宝两只 作品

第215章 种出一片苹果林

赵卫国呼吸有些沉重,等缓和了一些。

才和何雨水,于莉,两名老师一起带着小朋友,出了圆明园。

这时候,赵卫国才知道,原来老师和学生们也是去望儿山。

对于同行的邀请,自然答应。

就这样,一群人一起徒步前往目的地。

在小朋友的眼中,敬佩之色就没断过。

觉得赵卫国很厉害,懂的比他们老师都多。

小朋友们看到赵卫国自行车上,一堆东西,推着很费力。

一个个还都很自觉的跑上来帮忙分担。

赵卫国不答应,一群小朋友还给哭了起来。

没辙了的赵卫国只能把一些小物件分了出去。

东西少了一些,自行车推着也真轻松不少。

小朋友拎着东西,就开始缠着赵卫国讲历史。

有了小朋友们主动帮忙在前,赵卫国怎么好意思拒绝小朋友们的要求。

只能一路推着自行车,然后给小朋友们讲起了近代史。

毕竟上下五千年一笔带过,百年屈辱史上下两册。

这篇幅太大,太沉重,可讲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甲午海战,太平天国,左宗棠抬棺收复新疆。

日本侵华,南京屠杀,旅顺屠杀等等,等等……

赵卫国挑着给孩子们讲了起来。

小朋友们听得都恨死外国佬和小日本了。

一个个外国鬼子,小日本的骂,还说以后非得揍回来不可。

老师都听的摇头苦笑,让小朋友不能说脏话。

赵卫国却说,骂小日本和那些狼子野心的外国佬,脏话都是便宜的了。

得。

两个老师算是看出来了。

这赵卫国是个大愤青,然后带出来了一堆小愤青。

估计那张照片的目的远远不是那么简单哟。

这群小朋友以后看到那张照片,今天赵卫国的话,那肯定记忆深刻。

不过,赵卫国的爱国情怀,还是让他们敬重的。

听的爱听,讲的爱讲。

赵卫国又讲了抗美援朝,在艰苦的环境中打的外国佬服服帖帖。

小朋友自然没听懂里面的苦难,但对于把外国佬打的服服帖帖,一个个很激动。

人多了,说着话,还有人打岔,速度反而更快一些,人还不感觉那么累。

就这样,赵卫国他们从上午九点出发,到下午快三点,总算到了目的地。

学生们的东西都被人送来了。

但需要自己动手搭建帐篷,后面还得自己动手挖灶做饭。

把赵卫国的东西放下后,就自顾自的去学着搭帐篷这些去了。

虽然有老师帮忙,那也是忙的不亦乐乎。

赵卫国还没选好搭帐篷的地,女老师就提议就在他们旁边不远处,还有被平整出来的露营地,就在那儿就成。

大家这样挨得近,还能有照应。

赵卫国也不推辞,就跟着过去了。

就这样,学生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忙得热火朝天。

赵卫国则带着何雨水和于莉也开始了搭建帐篷。

这个包裹是两个帐篷,现在三个人,至少也得搭两个。

如今的帐篷没有后世那么方便,还需要有两根支撑的木头。

赵卫国没带砍刀,就只有切菜的,正准备去学生们的露营地借。

没想到,就看到男老师和几个学生抬着木头过来了。

“赵哥,学生们看见你们没有搭帐篷的木头,这都给你找来了。”

男老师比赵卫国小。

路上也知道了名字,所以一直都喊赵哥。

赵卫国感谢了一番,想起包里还有糖果呢,就给拿了出来。

抬手对路上最活跃的小胖哥招了招手。

“小胖,来,叔给你个艰巨的任务,你帮叔把这糖果给大家伙分分,就说叔感谢大家伙给我们找木头,能不能完成啊?”

小胖一看有糖,眼中难掩的高兴,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保证道:“保证完成任务。”

说着,接过糖,就跑走了。

“赵哥,你这家里条件再好,也不能这样啊,哪里有你这么大手大脚的。”

男老师觉得赵卫国太大方了,劝道。

先前拍照,送照片,现在又给大家伙送一包糖。

这再多的家底,也经不住这样败的。

“你们咋也不劝劝你们哥,到时候你们家都让他给败完了。”

刚才路上,女老师问他们身份,何雨水就说了。

她们俩是赵卫国妹妹。

这休息,就出来露营来了。

何雨水和于莉那是满脸无奈。

谁说不劝的,刚才路上才说了。

还给死命保证了。

可这才多一会儿,就全然忘了。

不过家里就没少过吃穿,也就随意赵卫国折腾了。

一包糖,家里还给得起。

“我们这妹妹,怎么没劝过,可也得管用啊。”

赵卫国只能不说话,去找继续搭帐篷去了。

有了木头,就快很多了。

接下来就是去取水和找木柴回来了。

时间快速过去,太阳就要落山了。

夕阳相伴,晚风习习。

隔壁,学生们开始一边唱歌,一边生火做饭。

赵卫国这边,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

他们自己找了干柴,学生们也一人送了一些过来。

并且他们也不准备做饭,太过麻烦。

点了一堆篝火后,就支起了烧烤架,准备来一场烧烤。

油和配料,蔬菜,肉都有,直接拿铁签串上就能烤。

很快,学生们还在切菜做饭呢。

赵卫国这里,香味都已经飘了出去。

“哇,好香啊!”

“叔叔他们怎么这么快?”

“烧烤,赵叔叔他们在做烧烤,老师,我们也做烧烤吃吧?”

闻着香味,学生们一个个都开始口水直流。

时不时的就看了过来。

赵卫国就不是吝啬的人,看见学生们的样儿,就招呼过来一起吃。

但学生们却都没动,看向了老师。

毕竟先前分糖,要照片都还好。

可这年代,大家家里伙食也就那样,你去人家家里蹭饭,都是属于不礼貌的。

这也就不怪学生们犹豫了。

“我们也快做好了,叔叔他们带的东西也不多,你们都去吃了,叔叔他们吃什么?”

学生们虽然很失落,可都听话的继续烧火做饭了。

赵卫国就喊来于莉,让于莉去给老师们说,要不大家就合在一起得了。

于莉过去一说,学生们先欢呼起来。

老师也只能答应了下来。

赵卫国这面空旷。

大家伙就帮着把柴火搬了过来,篝火也烧了一大堆。

锅里的米饭还在那面继续蒸着。

切好的菜,被何雨水于莉,两位老师一起动手,炒了出来。

剩下没动的蔬菜,肉,就被赵卫国指挥着,切菜的切菜,串串的串串,开始一起忙活起来。

肉是肥瘦相间的,还是肥肉多,瘦肉少的精品双层五花。

这年头,肥肉比瘦肉抢手,像是这种自然更受欢迎。

但大家生活都一般,自然也就不可能做到量大了。

吃烧烤,效率就快了很多。

很快,一堆人就围在一起,自己拿着烤串,自己动手烤了起来。

赵卫国也把汽水拿了出来。

一人一瓶肯定做不到,但大家都有碗,分一分还是行的。

啤酒,一直放在冰块木箱里,此刻都还凉丝丝的。

赵卫国也拿出来和男老师分享起来。

大家一起吃烧烤,饿了的就自己去盛饭。

等吃的差不多了,大家就开始围着表演起了节目。

学生们来这里,都准备了节目的。

大多都是唱歌的。

我为祖国献石油,泉水响叮咚这类歌曲那是最多的了。

还有几个皮一些的,表演起撞拐。

一开始赵卫国还没反应过来,等到几个小朋友玩了起来,才发现这在南方叫斗鸡。

最后,赵卫国也被起哄表演节目。

赵卫国也不怯场,站起身,唱了首歌唱祖国。

节目结束了,天都还没黑尽。

小朋友们又开始围着赵卫国,想让他讲故事。

赵卫国想了想,心中已有了腹稿。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座山为什么叫做望儿山吗?”

大家一起摇头。

就连何雨水和于莉以及两位老师都露出一丝好奇。

“那我们就讲讲这座山的故事怎么样?”

“好!”

小朋友们欢呼后,赵卫国示意安静后,场中就剩下噼里啪啦的柴火声和赵卫国的声音。

“望儿山在宋朝,这是宋军的军营所在。有谁知道西北望射天狼是谁写的吗?”

同学们有的摇头,有的点头。

“那大家知道杨家将的故事嘛?”

这时候点头的就多了。

毕竟这故事,传承上千年,哪怕小学里,老师偶尔也会讲讲。

“而这望儿山,就是佘太君登山望儿,擂鼓助威的地方。”

“下面就开始讲今天的故事咯。”

“那是北宋初年,那时天下还处在动荡的岁月,南面南唐割据,北方辽国虎视眈眈。

在这乱世中,有一个将门家族,凭借满门忠烈,被后人传唱千年,这便是杨家将。

而杨七郎,作为杨家第七子,乃是这个家族中最勇猛的一位……”

赵卫国的声音低沉却清晰。

一个七郎打擂,父子血战金沙滩,六郎告御状,寇准妙审潘国丈的故事,就从赵卫国口中娓娓道来。

内容是赵卫国根据好几本后世的小说杂糅在一起的。

有了过目不忘以及学而优的能力,在这方面真是不错。

要不然赵卫国,还真不一定一下午外加这晚上,都没把他肚子里的存货用完。

赵卫国讲的绘声绘色,大孩子和小孩子们听得也是如痴如醉。

结合自己的理解做了删减后,赵卫国花了两个小时,把杨家将的故事全部讲完了。

“故事完了,但在现在,我们山脚也还有两个村子在记录着这段历史。

西北的叫做西北旺,东北叫做东北旺。对了,小朋友们,在这里,还发生过一场抗日战斗,叫做黑山扈抗日战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赵卫国话音落下。

大家都开始鼓起了掌。

而这时,已经有学生在打哈欠了,老师也就组织学生们开始返回帐篷。

“叔叔,明天我们还要登山看日出,叔叔要去吗?”

“好啊!”赵卫国爽利答应。

等学生们走了,何雨水走过来陪着赵卫国坐了下来。

于莉早早就进帐篷休息了。

怀孕后的于莉睡眠的时间越来越久,嗜睡得很。

“卫国哥,你其实舍不得离开,是不是?”

“没有什么舍得舍不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

建国初期,有一大群科学家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期待给四万万人种出一片苹果林,让大家不再被欺负。

而我离开,走的只是另外一条路,或许种不出苹果林,种不出苹果树,但能种出一颗苹果也是好的。”

何雨水听懂没听懂,这都不重要。

有一颗炙热的中国心,到哪里都是中国人。

某英东,还有那个忍辱负重给我们培养了天眼工程师的人。

都是在为了那一片苹果林在奋斗。

“好啦,早点睡吧。明早我们一起去看看日出。”

“到时候,给你们拍张美女观日图,说不定数十年后,还能上图册呢!”

何雨水拉着赵卫国的手,满脸绯红。

“说啥呢,其实如果你真不想离开,我也愿意陪着你的。”

赵卫国赶紧打断。

“说这么动情,要不今晚上你去我帐篷得了。”

“要死啦,卫国哥。”

何雨水娇嗔着跑了。

如今,赵卫国算是铁了心要走。

姑娘啊,你别又把我给拉回来了。

正在这时,奖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