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作品

第二百六十三章 土里刨银子

第二百六十三章:土里刨银子

在七月中旬的时候,到了收割的季节,然后最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河边三片田,十分的醒目,一片已经枯黄成熟,还有一片还是青绿的秧苗,还有一片处于半成熟的样子,为了不耽误晚稻的种植,施南絮提前顾好了人,一天之内就把将近三十亩的稻子全都给收了,然后当天平整地以后又把秧苗给全都插好。搜索本文首发: 我的书城网

施南絮这边忙着从土里刨银子,徐图南那边也没闲着,半年之内端了好几窝令当地衙门头疼的山贼,一个职责是巡查都市的宣抚使,却跟山匪水匪打交道,这也是几朝几代以来头一遭的奇闻,不过因此受惠的百姓却是给徐图南送了一个绰号——宣抚使将军,在百姓声望颇高,期间皇帝也赏赐了几次,不过多半是因为徐图南跟当朝太子元白的关系特殊,因为这半年以来,皇帝的病越来越厉害,时常不能上朝,朝廷上上下下,这时候已经没有精力再去纠结这太子之位到底何不喝祖宗的规矩,都对元白恭恭敬敬的,毕竟上面那位要是有了什么不测,这位还未及弱冠的小太子,可一转身就登基,这时候还跳脚闹的,以后可就得被狠狠的打脸,虽然还没有摸透这位小太子的脾气秉性,不过现在这位坐在龙椅上的可不是什么善于听取谏言的主,现在还是缩着头,等着看看吧。

忙碌的日子过的总是很快,小家伙徐墨染像是稻秧一样噌噌的长得越来越高,破坏力更是惊人,稍微不注意就不定把哪里弄成战场,一般人根本看不过来,不过这小家伙还是挺怕他母亲的,施南絮若是脸拉下来,保准就老老实实的去报他母亲的大腿了,天气渐渐转凉,村里迎来秋收,今年的秋收格外的热闹,家家户户放在稻田的水都拿着网兜,将易条条肥美的鲤鱼,草鱼,青鱼等等的,抓到水桶里,然后再由专门的人拉到县城的各个酒楼饭馆里去,去年因为施南絮在冬天还提供了新鲜的蔬菜和蘑菇,醉仙楼很是名声大噪了一把,不过县城里其他酒楼动作也很快,打听到了清水村和施南絮主动上门要求合作,醉仙楼自然不想让别人占了这便宜,不过也不能惹了众怒,最后还是醉仙楼占了大头,其他几个平分成四成,这样一折腾,菜价自然就上去了,当然这里面也带了方富川,施南絮又扩大了后山的种菜规模,所以她开口,村里的这些鱼就有了销路,不过稻田里的鱼又大又肥,产量比所有人预计的都多不少,有一部分直接运到了几个临近的县城,平均下来每家在稻田里养鱼的都赚了大约七八两的样子,秋天的徐家村到处都可以听到舒畅的笑声,确实,就如施南絮所说,这道子不但没有欠收,还增产了不少,把一担担沉甸甸的稻子割下来,这半年的辛苦总算是没有白费,当然,大家心里有多高兴就对施南絮有多感激。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年秋收极其的快,等到十里八乡的稻田都光秃秃的时候,徐家村的那一大片稍显黄绿的稻子格外的炸眼,这时候之前的所有质疑的声音都没有了,大家都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天气慢慢的变凉,等待着那片稻子的变化,可以说他们此时的心情都比施南絮更加的复杂,所有人都明白,如果这道子能在霜降之前成熟,那就意味着什么,如果成功的话,从今以后他们一年的收成将会翻倍,翻倍以后,虽然不会立刻从困顿变得富足,但是温饱是没有问题了。

说实在的,施南絮现在带小默染已经没有精力再去管道子的事情了,这小家伙这么大点,就已经显现出混世魔王的一些特征了,就比如说她在的时候,就乖巧的像个小绵羊似的,让吃东西就吃东西,让睡觉就睡觉,她是出去了,小家伙立刻就变脸了,到处破坏,施南絮发誓她从来都没有多动的毛病,而徐图南更没有这个倾向,谁知道这小家伙为什么这样的经历旺盛。

相较于施南絮的头疼,孙氏则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小孙子从小就这么厉害,以后肯定差不了,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是怎么把辞职到处流口水这件事,跟成才联系上的。

慢慢临近霜降的日子,天气冷的早晨起来哈,出去的气都变得是白雾,一家人刚吃完早饭,外面就跌跌撞撞的跑来一个人,牛强是施南絮从牛家村过的一个长工,人有些木讷,不过种地是一个好把试,牛强跑的气喘吁吁,顾不得休息一下便喜道:“东、东家,东家、地里的稻子成熟了,可以、可以收割了。”

一听这话,徐悦静和孙氏一下子喜形于色,她们可没有施南絮心这么大,三十亩的稻子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天冷了以后稻田还是那副青绿的样子,她们都想着估计得完,没想到竟然还是成了。

施南絮也估摸着这阵子快了,当即便让牛强赶紧找人收起来,要是赶上下雪可就不好整

了,她确实没咋担心,不过却不是因为不在乎这些地,而是每天晚上她都会去地里看稻子,秸秆一直不变黄是因为阳光照的不够,虽然外面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稻穗却是一天天的饱满干燥起来,幽州的风多,干的比她预计的要快了好几天,早点好啊。

晚稻收割的日子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徐家村和牛家村的人简直倾巢而出,这次倒不是看热闹,而是帮忙,其他村子里的来的也不少,刚开始看着那还青黄的叶子有些质疑,不过摸了一把干刷刷的就知道确实是熟了,顿时个个都笑开了花,可真别说,徐家老二的媳妇可真是个感想也敢做的,嘿!人家还真给弄成了,也是个有能耐的。

晚到收好没多久便下起了雪,因为收成好,今年冬天里很是热闹,多少年没有去过县城的,人家也带着孩子去逛逛,兜里有了银子,也就有了底气,少一个铜板都舍不得花的妇人,一改平时的愁眉苦脸的样子,不但去给一家人买了新的布,做衣裳,还给一个劲回头的孩子买了一串糖葫芦甜甜嘴,当父亲母亲的哪个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以前是真的没有钱,现在手头宽裕了,则是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