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835章 伐倭决战

长崎。

北洋海军和南洋海军的半数都集结于此,还有两万海军陆战队,只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间。

杨彥迪和刘国轩正坐在港口外的一座高楼上,喝着茶水,谈兴正浓。

“北洋海军自成立,未有大战。武器装备在更新,却也少有实战机会。”刘国轩轻轻摇头,不无感慨。

他举杯向杨彥迪敬道:“多亏杨兄这几日讲解传授,刘某受益匪浅。”

杨彥迪举杯笑道:“刘兄谬赞。皆是大明海军,互相交流经验,哪里谈得上传授?”

“那也要谢过杨兄。”刘国轩说着,以茶代酒,敬了杨彥迪一杯。

刘国轩倒也不是谦逊,北洋海军的实力照比南洋海军要差一些,只是在于舰船数量上的差距,武器装备却是一样的。

但成立至今,北洋海军确实少有作战。

南洋海军与西班牙人打过,虽然在舰船和火炮数量上占据很大优势,却也是难得的实战经验。

“倭人的水师,倒是练手的好对象。”刘国轩放下茶碗,呵呵笑了起来,“虽然不堪一击,但实验一下新武器,也是好的。”

杨彥迪微笑点头,说道:“飞雷船只是在训练中使用过,如何改进,还是需要实战来检验。”

用火箭驱动的水上飞雷船,一直在进行改进。

火箭燃料的性能又有提升,燃烧时间长,推动力增强,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六十米的航程。

飞雷船的形状也改为双体流线型,稳定性更好,速度更快,适航性更强。

当然,这是在试验和训练中体现出的性能,海军也提出了不少的改进意见。

而且,作为近距离施放的杀手锏,靠近敌船的危险性依然不小。但在战场上,以小搏大一直是作为出奇制胜的手段。

一艘或十几艘造价不高的船只,如果能将一艘巨舰击沉,怎么都是性价比极高的。

后世出现的鱼雷快艇就是典型的奇袭武器,创造过很多小艇打大舰的奇迹。

显然,用火箭驱动,比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撑杆水雷艇要高级很多。

现在的大明海军,在舰船吨位和规模上还不如几个列强。但在武器装备上,却已经超过。

燧发火炮的换装,加龙炮的装备,还有火箭弹的远程攻击,以及飞雷艇性能的不断提高,真要与列强海军交战,胜负还真在两可之间。

“征服倭国后,北洋海军的任务还有很多,以后可能并不比南洋海军差。”刘国轩笑着看向墙上的大地图。

大地图上已经标记出了北洋海军将要占据的基地,远东的海参崴、北海道的稚内港和钏路港,以及库页岛的港口。

再往北则是东濒太平洋和白令海,西临鄂霍次克海的堪察加半岛。再穿越白令海,就能进入阿拉斯加湾。

不断地勘测探索,不断地设立陆上基地,不管是五六年,还是十来年,终究能建起通往新大陆的航线。

想到新大陆的广阔,想到将由北洋海军完成这个宏伟目标,刘国轩的内心就忍不住地激动。

南洋海军纵横攻掠,不仅占领了广阔的土地,还击败了吕宋的西班牙人,功绩令人眼红。

刘国轩作为北洋海军司令,自然是不甘落后的。不仅仅是加官晋爵,更要完成皇帝的计划,为北洋海军争光添彩。

况且,对于南洋海军的倾斜扩充,随着南洋扩张暂告一段落,北洋海军的扩充速度开始加快。

这意味着北洋海军将得到皇帝更多的关注,也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杨彥迪顺着刘国轩的目光看过去,不由得呵呵一笑,说道:“看来,刘兄率领北洋海军,大展拳脚的时候就要到了。”

南下北上,这是既定的国策。北上不仅包括陆地,还有海洋。

杨彥迪自是知道海军的战略走向,北洋海军有长远的任务,南洋海军也一样不会闲着。

伐倭顺利的话,明年南洋海军将占领龙目岛和巴厘岛,控制龙目海峡。之后,还要向南勘测探索,寻找万岁所说的整块大陆。

扩充速度变缓,但却是短期的,让北洋海军也有足够的力量。

南洋海军的实力还是会不断增长,甚至过了这段时间后,还会有大幅的扩充。而与荷兰人早晚有一战。短则五六年,长则十来年。

“我等军人,若是马放南山,无所事事,用不了多少年,也就废了。”刘国轩感慨着说道:“有仗打好啊!”

杨彥迪也颌首赞同,“是啊,温柔乡是英雄冢,天下太平亦是军人的悲哀。”

“这话说得好,说得好啊!”刘国轩拍着大腿,深有同感。

正在此时,亲兵入内禀报,呈上书信。

刘国轩伸手接过,展开阅看,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杨兄,该咱们出动建功了。”

杨彥迪看过书信,精神也振奋起来,说道:“那便按计划行动,争取结束战争,报捷京师。”

…………….

福冈城十几里外。

刘享、高凌云、锁彥龙的大军已经会合抵近,将败退的九州岛各大名军队逼到了这东北一隅。

背靠关门海峡,各大名军队加上幕府的援军,共计八九万,依托着各个城堡,负隅顽抗。

刘享带着几个亲兵,和锁彥龙一起,巡视着本军的防线。

战壕胸墙工事已经修好,明军并没有进行咄咄逼人的进攻,反倒是做出了防守待援的架势。

“虽然幕府还在调动军队,但短时间内却没有太多的援军能够赶到。”刘享停下脚步,望着远处只是轮廓的福冈城,嘴角微抿,带着几分讥讽之意。

“或许需要月余的时间,咱们也就不必再等,左右也不过是五六万倭兵。在冬季寒冷前稳定战局,巩固统治,也是万岁希望的结果。”

锁彥龙轻轻点头,说道:“海军陆战队登陆下关,或许还能消灭一批倭军。剩下的,就是袭攻本州岛,迫使幕府纳款签约了。”

刘享笑了笑,说道:“狭长的海岛,到处可登陆袭扰,德川幕府是防不胜防,也只能屈服。”

“如果还要顽抗,没有海军,也无法反攻九州岛,并不影响我大明在九州岛建立统治。”

彻底征服倭国已经是较为长期的任务,这也是黄立没有采取鲸吞的原因所在。

德川幕府若是够刚,不签约不纳款,也不过是使明廷少拿些钱财,影响并不是很大。

但对本州岛的攻袭,便会持续不断,类似于当年大明的倭寇之乱。本州岛漫长的海岸线,就成了破麻袋。

时不时地登陆袭扰抢掠,倭人有多少军队能够均布防守?损失不比纳款少,统治秩序也会被动摇。

在黄立看来,德川幕府和封建领主也没什么区别,为了个人和家族的利益,不会考虑什么国家或民族的尊严和前途。

而且,倭人也是最识时务的,谁能打服他,就乖得跟孙子似的。

近代有黑船事件,现代有美国干爹,倭人就是一条欺软怕硬的癞皮狗。

不服就揍,使劲揍,狠狠揍,直到打服为止。对于倭国,就是这么简单而粗暴的策略。

锁彥龙呵呵笑了起来,指了指远方,说道:“此战获胜,少说也能抓数万的俘虏。这些奴工,倒是很抢手呢!”

挖矿采煤,伐木修路,还有在南洋地区已经兴建而起的橡胶和金鸡纳树种植园,都需要大量的劳力。

而奴工是最经济实惠的,只要给饭吃,就能创造持续的价值。

所以,不仅本土有需求,吕宋、婆罗洲、登嘉府,甚至是孟加拉,也提出了分配奴工的要求。

对此,黄立也新定了政策,除本土外,其它地区需要奴工,要花钱买。

这个政策只对海外占领地的官府,至于他们再加价卖给谁,就不是黄立所关心的了。

每个倭人奴工是五两银子的价格,而按现在的平均收入,普通大明百姓每年在二三十两左右。

所以,海外各地的官府买下奴工,再转手卖出去,十两二十两也不在话下。

这样,朝廷增加了收入,驻军也有了军费,海外官府也能从中赚上一笔,最底层的种植园主和矿主,也得到了廉价的劳力。

刘享笑得畅快,说道:“倭女也不错,很多士兵都盼着分到老婆呢!”

锁彥龙有些惊异,看着刘享,微张嘴巴。

刘享赶忙摆手道:“刘某可没有此意,锁将军千万不要瞎想。”

锁彥龙哈哈一笑,说道:“此战早些结束,说不定能将家眷接来,在此过个团圆年呢!”

“是啊!”刘享点着头,微笑着,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有思念,有牵挂,也有期待。

…………..

关门海峡位于日本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连接后世的山口县下关市与福冈县门司市,是日本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

海峡全长约十三公里,宽度在不同位置有所变化,最窄处仅有七百米,而一般水深在五十到一百五十米之间。

海峡在本州岛一侧的港口是下关港,而九州岛一侧的港口则是门司港。

德川幕府调动的军队和物资,便是通过这两个港口,穿过关门海峡,来往运输。

而下关,还有一个名字叫“马关”。中国近代史屈辱的《马关条约》,就是在此地签定。

现在,风水轮流转,东方巨人觉醒并崛起,已经与世界列强平起平坐。小小的倭国,不过是其前进过程中的垫脚石而已。

倭国有金矿银矿,有硝磺和铜矿产出,能够为大明强盛提供资源。倭人,还是开发经营新占领地的劳力。

东北三省,南洋占领地,远东苦寒之地,甚至是将来的澳州、新大陆,归化或同化的人口,是持久占领的关键所在。

不仅是倭人,还有朝鲜人,越族、高棉人、缅人等等,既是黄色人种,又深受大中华文化圈的影响,最容易被同化。

以安南人为例,他们的官方文字就是汉字,会说汉语的也不少。

朝鲜和倭国的文化传承,也多从中华文明中学习,并没有多强的排斥力。

而且,黄立想得更加长远,那就是集合黄色人种,在大明帝国的领导下,与西夷展开竞争,或者说是抗衡。

十九世纪,出现了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理论。该理论宣扬黄种人对于白人是威胁,白人应当联合起来对付黄种人。

再往后,“黄祸论”甚嚣尘上,矛头指向中国和亚洲等国。

从哲学角度上,“黄祸”是帝国主义时期的一个口号,是一个极端粗野和歪曲事物本质,蛊惑人心的口号。

它吸纳了帝国主义时期主要理论成果的内涵,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刺激性,通过蛊惑和煽动,在人们头脑中隐约有一个或浓或淡的“怪影”。

“黄祸论”者还运用人种学方面的知识,将东亚人与欧美人进行对比,认为英国人和英裔美国人、现代日尔曼人聪明,是高等民族。

而黄种人和黑种人脑容量低,是“劣等”民族,天经地义地应该由最好、最纯洁的人来统治和管理他们。

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的论点: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而生活资料算术级数增加。

对食物产地的压迫、饥饿和无法控制的欧洲人和海外人将把一切都吃得精光。

于是,马尔萨斯的悲观论点也被“黄祸”论者顺手拈来,引导欧洲民众将对未来的恐惧感转移到中国头上。

最后推波助澜的则是“生存空间论”和地缘政治学,取代了国家与民族、统治者与臣民等政治词汇。

其实,在黄立看来,这是东方和西方不可调和的矛盾,是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的竞争。

世界就那么大,资源也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各种矛盾肯定难以避免地出现。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换成国家和民族,也是适用的道理。

而大明帝国如果不能在这历史大潮中奋力搏击争上游,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之一,就只能落后于西方国家。

毕竟,没有掠夺而来的各种资源,大明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很多的限制,远不如西方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