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836章 倭国水师不堪一击

所谓大争之世,你不争就要落后。哪怕不是衰落,别人的发展和进步,也将把你远远地甩在身后。

而东西方的竞争,无论是从种族,还是从精神和文化差异,都是不可避免,早早晚晚的事情。

倒不是说一定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凭西夷的本性,大明若是衰落,少不得象恶狼似的扑上来撕咬。

相反,对于欧洲之地,黄立并不感兴趣。他盯上的是新大陆,与大明隔洋相望,只是北美洲,就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

后世的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现在根本没有国家的雏形,分别是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的殖民地。

更准确地说,北美现在是英、法和西班牙的殖民地。

在第二次英荷战争后,荷兰保有从英国占领的领地苏里南,割让包括新阿姆斯特丹在内的北美殖民地新尼德兰给英国(也就是双方互换领地)。

北美洲呈碎块化被英法西三国殖民,法属加拿大、路易斯安那部分地区,西班牙殖民地佛罗里达和墨西哥。

进军新大陆的首要目标,便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毕竟,西班牙已经衰落,成为二流列强。

而且,大明征伐吕宋,尽杀西班牙人,就已经将其视为敌人。

至于英国和法国,则要看以后的发展形势。法国是被英国逐出北美洲的,大明帝国很有机会接盘。

最关键的是,大明帝国进入新大陆经营开发,肯定会影响到后世美丽国的历史。

要知道,美丽国刚建国时,也就是百多年后,人口才两百多万。

如果在这百多年里,大明帝国能向新大陆迁徙或繁衍超过三四百万的人口,就能左右其建国和发展的历程。

还有加拿大,最早的居民是远古时期从亚洲东北部越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的印第安人。

在十七世纪,加上殖民过来的欧洲人,人口数量还不到二十万。

墨西哥的地盘要比后世大一两倍,人口大概有一两百万,以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主。

大明的人口是黄立迫切要增长的,也是他与列强竞争的信心所在。

正如历史上威廉二世在信中所说:“二千至三千万受过训练的中国人……这个前景默察起来是不能不让人焦虑的。”

威廉二世曾预言,几个大国联合在一起是自然的事,从种族观点来看,无疑是白种反对黄种。

黄立对此嗤之以鼻,但却深知,已经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大明。

如果团结国人进行改革和扩张,则蒙古人席卷西方的“黄祸”未必不会重新上演。

相信,西方自以为高等的白种人,也不想看到这样一幅可怕的前景。

现在,有新大陆和非洲的利益,西夷国家正在进行激烈的争夺,还顾及不到亚洲。

但等到大明的继续扩张威胁到他们的利益时,联合起来共同敌对大明,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还有沙俄,如果被大明逼迫打压得太厉害,说不定会提前造出“黄祸”论,来争取其他列强的支援。

这不是忋人忧天,在大明涉足新大陆的时候,就可能与列强发生冲突。那可是他们的势力范围,特别是英国佬。

当然,令黄立感到欣慰的是,欧洲也不平静。

英荷会再次爆发战争,英法也有矛盾,法国会爆发大革命,还有拿破仑和反法联盟,以及崛起的普鲁士,乱糟糟的变局,未必能够联合起来。

所以,黄立在全力地发展海军,不光是自己造船添炮,还从西夷那边订购巨舰。

只有实力,才是致胜的根本。就凭欧洲那点人口,武器装备上也不如大明,联合起来也不怕。

而征服倭国,则是向新大陆进军的第一步。即便需要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也在所不惜。

何况,只要拿下九州和四国,还有地广人稀的北海道,就不影响北洋海军向新大陆勘测探索。

至于本州岛的德川幕府和倭皇,只剩下苟延残喘,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消磨便是。

对于大明的突然进攻,倭国上下都是措手不及。

五六十年的闭关锁国,虽然还未使幕府的实力削减到百多年后的程度,却已经被大明远远抛在身后。

特别是倭国的水师,因为造远洋大船都受到幕府的限制,火器技术也停滞不前,差距已经非常悬殊。

但德川幕府显然并不太清楚明国实力的突飞猛进,对于进攻九州岛的明军,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当北洋和南洋海军出现在下关港口外时,倭人水师只能仓促迎战。

海面上烟雾弥漫,火光四射,炮声隆隆,空中还有亮着焰尾的火箭弹掠过。

大明海军毫不留情,以线列舰队在海上行驶而过,对着倭船倾泻着凶猛的火力。

倭船大的不过一百多吨,也只有十几艘,每艘载炮四到六门。火炮虽然也是红夷大炮,但重量不过千斤,属于老旧的类型。

小型舰船不过几十吨,载炮两三门,射程和威力也远不如明国海军。

甫一交战,便有数艘倭船被击中起火,使倭船亡命冲击的势头为之一遏。

上百艘战舰鱼贯驶过,以侧舷的火炮猛烈轰击。甲板上的火箭弹,也凌空飞起,砸向倭船。

水柱不断腾起,倭船拼命还击,可炮少装填又慢,看起来微弱又徒劳。

不断有火光在倭船上升腾而起,密集的火箭弹攻击,使倭船又损失不少。

轰!一声巨响轰鸣,一艘大号倭船的船舷下爆出炫目的闪光,倭船剧烈地震动,象被巨大的铁锤狠砸了一下。

随后,倭船速度放缓,甚至开始倾斜。船上的倭人惊呼着、尖叫着,乱跑乱窜。

一个巨洞出现在船体,海水汹涌地向里猛灌。船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倾斜过去,使甲板上的倭人再也站立不住。

没错,明国海军发射了飞雷快艇,成功击中了倭人的船只。

飞雷中装填的是几十斤烈性炸药,在吃水线附近的猛烈爆炸,使倭船遭到了难以补救的损伤。

几艘战舰改变航线,贴近倭人船队,侧舷的加龙炮依次发出雷鸣般的怒吼,将一颗颗沉重的炮弹砸向倭船。

这是一场战力悬殊的战斗,但海军没有留手,当作一场难得的实战,手段尽出,毫不留情。

毕竟,武器装备也要经过实战的检验,战士的心态和意志也要得到锤炼,这与训练是迥然不同的。

一艘艘倭船起火或沉没,海面上满是残破的木板和飘浮的尸体,以及扑腾游动的倭人。

“真是太弱了。”刘国轩站在旗舰上,举着望远镜瞭望着远处的战场,轻轻摇头,遗憾不已。

虽然是难得的实战机会,但象大汉殴打小朋友,实战的意义便下降了大半。

“西班牙人虽然船少,但听杨彥迪所说,还勉强算是个对手。这倭人,简直是不堪一击。”

刘国轩放下望远镜,稍显无奈地苦笑了一声。

不管怎么样,倭国大败已成定局,增援九州岛的倭军也将成为瓮中之鳖。没有海军,关门海峡便是天堑,倭人难以再染指九州岛。

不仅是关门海峡,在计划中,靠近关门海峡的倭国之地,也就是长州藩,将划为非武装的缓冲地带。

同时,下关港将被指定为倭国的唯一通商港口。而大明帝国,也将是倭国对外的唯一通商国家。

至于荷兰,则将被幕府排除在外,彻底被切断东亚的商路。

这是控制倭国的第一步,以后就是不断的剥削和压榨,借幕府的纳款扩充驻九州岛的驻军,等待最后一击的时机。

一个封闭的倭国,也就失去了学习科学技术,提升武器装备的渠道。

此时,倭国水师已经败局已定,在明国海军的猛烈打击下,倭人丧失了作战的勇气,幸存的船只仓惶败逃。

舰船小,武器差,战术落后,凭着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又能维持多久?

北洋海军的中小型战舰改变方向,向港口内追杀而去。将倭国船只摧毁或俘获,使其丧失海上运输的能力。

几乎同一时间,南洋海军的一部进攻了九州岛的都司港,几乎毫无损伤就摧毁了倭人的几十艘舰船。

港口内烟火升腾,有的船只还燃着火势,有的半倾半倒,有的已经沉入海底。海面上木板、死尸飘浮,一片的狼籍。

对于在九州岛负隅顽抗的倭人来说,这是灭顶之灾。意味着后路被切断,他们成了一团孤军,再不会有援军和物资运来。

北洋海军冲进下关港,以猛烈的炮火摧毁了岸上的炮台和港内的船只。

随后,运兵船驶入港口,在舰炮的掩护下,数千海军陆战队顺利登陆,轻松地击溃港口守军,占领桥头堡,接应主力登岸上陆。

至此,海军的联合行动的第一阶段作战宣告胜利结束。一万五千海军陆战队占领港口,在周围构筑环形工事。

按照作战计划的评估,拥有武器装备优势的明军。

在有工事可依托的情况下,能够抵挡三到四倍,甚至更多的倭军的进攻,且伤亡甚微。

明军占领下关港,保持防御的姿态,其目的就是诱敌来攻。

一方面能够大量杀伤倭军,另一方面则能使幕府在本州岛的防守兵力出现空虚的漏洞。

如果德川幕府调动数万人马前来进攻,也就意味着其它地方的守卫力量大幅削弱。

明国海军便能穿过关门海峡,奇袭大阪湾和江户(东京)湾。

不一定就要直接登陆进攻江户,大阪湾和江户湾还有大阪、横滨、川崎、横须贺等城市,登陆抢掠袭击,也能给德川幕府制造恐慌和压力。

大阪古称“浪速”,又叫“难波”,由于濒海,大阪自古就是千年故都奈良和京都的门户,是日本商业和贸易发展最早的一个地区。

在江户时代,大阪和京都、江户并称为“三都”,商业发达,也意味着财富集中。

如果这样还不能使德川幕府屈服,消灭九州岛倭军的陆军,将越过关门海峡,进入本州岛征战。

“港口还是太小,我军的力量太大,有种牛刀杀鸡的感觉。”刘国轩和杨彥迪登上码头,都是满脸的轻松。

杨彥迪深有同感,笑着说道:“猛狮搏兔,必尽全力。战则必胜,也没有什么不好。”

“多少也能增加实战经验。”刘国轩轻轻点头,说道:“这里就交给杨兄,刘某率部去袭攻大阪和江户。”

杨彥迪痛快地答应下来,毕竟伐倭应该是以北洋海军为主,多抢些战功,也在情理之中。

南洋海军伐吕宋、占登嘉,攻孟加拉,婆罗洲也有他们的功劳,自不必再和北洋海军争抢。

他也知道北洋海军,特别是刘国轩是憋着一口气。作为郑家旧将,万岁宽宏,并不曾歧视打压。

可要得到皇帝的信重,就得卖力地表现,就得用战力来证明自己。

而在下关港口防御,固然能杀伤倭人的有生力量。但到底不如登陆作战,攻城掠地,更加耀眼。

“万岁深恨倭人,毁他几座城,应该能龙颜大悦。”刘国轩微眯了下眼睛,透出一股子狠厉。

杨彥迪嘿嘿笑着,说道:“德川幕府若不识时务,自然要狠狠地打击。”

不仅是对倭人,皇帝对于西班牙人,对于吕宋土著,也是一副要赶尽杀绝的凶狠态度。

相对于吕宋的地广人稀,倭国的人口众多,开化程度也不是土著能比的。

杨彥迪认为宣示武力就是必要的,包括了抢掠烧杀,虽然不能宣之于外。

至于什么王师秋毫无犯,那是对于大明子民。既然选择了侵略扩张,就别假仁假义。

将士们闻战则喜,一方面是为国征战乃军人本分,另一方面则是有利可图。

没有作战任务时,只能拿固定的粮饷,虽然也能养家糊口,但想发财,却也不太可能。

打起仗来,特别是对外的战争,就有了缴获的分成。攻入敌国城镇,抢掠也能私藏一些。

而卖出倭人奴工,军队也有分润,少说也能顶两三个月的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