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03章 阻击,反攻
“开火!”叶虎大声怒吼着,几支箭矢从头顶飞过,却连眼都不眨。
从光复江南时从军入伍,叶虎升迁的不算慢,已经是哨长,手下有一百多士兵。
对于鞑虏,他的仇恨从来没有削减过,哪怕是亲手杀死过,却更加地期望能干提更多的敌人。
每当看到敌人在血肉横飞中倒下,他就有一种难言的兴奋和畅快。杀戮上瘾,或许说的就是他这种情况。
最早,他是跟从李来亨的,被李来亨所看重,回大都督府时,又将他交给了李岳。
从这方面讲,李岳算是他的少主。尽管明军中也没有家丁,但在叶虎的观念中,就是这样的关系。
但他拒绝了到李岳身边当亲兵,而是继续在军队中率部厮杀建功。
不仅在指挥士兵,叶虎还亲自操枪射击,看着敌人在他枪下倒毙,令他精神振奋。
“开火!”叶虎再次发出命令,并迅速稳定住身体,瞄准了敌人,扣动板机。
轰!火枪向后一顿,白烟升腾而起,硝磺味散发开来。
这味儿真好闻,叶虎看到他瞄准的目标被击中,胳膊都被打飞,抛洒着血肉打着转倒了下去,不由得咧开了大嘴。
两个牛录的鞑虏在坑洼不平的丘陵和矮树灌木中前行,虽然明军的火炮也受到了限制,但火力依然强大。
鞑虏嚎叫着,更多的却是给自己壮胆,举步难艰地向前冲去,在血花绽放中,不时伤亡倒下。
守军构筑的阵地倚地形而设,阻挡的鹿砦不过是砍倒的小树,树杈冲外。但工事后闪现的亮光,却相当密集。
轰,轰,轰……阵地上的数门佛朗机炮发出怒吼,在浓重的白烟升腾后,密集的霰…弹喷射而来。
五十来米的距离,密集如雨的霰…弹发射,给鞑虏虏成了不小的死伤,冲击的势头也被遏制。
炮兵飞速地更换子铳,再次点火,又激射出无数的弹丸。
紧接着,火枪的轰鸣,又成为了战场上的主旋律。
虽然线膛枪能够打得很远,但人的目力有限,更有效更准确的射击,在五六十米差不多是最佳距离。
当然,这个距离也在鞑虏的弓箭杀伤范围之内,但借助于工事的掩护,以及身上的盔甲,已经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了伤亡。
战场上,伤亡不可避免,现在的武器差距,还不足以打出零伤亡的战果。
而丘陵地带的防御也最为严密,足有一营兵力,并构筑了工事。火枪火炮猛烈打击下,两个牛录六百鞑虏伤亡惨重,只有两百多人狼狈地退了下去。
在军官的命令下,一百多火枪兵跳出战壕,冲上前去,毫不留情地杀戮伤兵,割取首级。
只有经历过肉搏战,并能战而不退的士兵,才算是真正的合格勇士。
当然,打扫战场、习惯血腥的环境,也是一种对胆气和意志的锻炼。杀过人的,也就没有了心理障碍。
一个未死的鞑虏突然从几个尸体中爬了起来,摇晃着用枪柱地支撑,身上血肉模糊,却还目露凶光,发出野狗般的低沉嘶吼。
“还敢凶!”
“让你叫!”
几个士兵稍微愣了一下,好象有点害怕。但很快又叫骂着围上去,人多胆壮,挺起刺刀便捅了过去,鞑虏接连被刺中数刀,颓然倒了下去。
噗,噗,噗……刺刀入肉的瘆人声音不时响起,还夹杂着惨叫、斥骂和哀饶。
不管是死是活,士兵们挨个用刺刀去捅,这是最安全的确保手段,在训练时便被军官反复强调过。
还有一些刀斧手,则将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砍下来,拎着小辫子扔进了大筐中。
鞑虏凶悍难敌?就这,胡说八道,扯淡……
一次次的胜利提振着官兵们的斗志和信心,明军不仅有了必胜的气势,更有了藐视敌人的资本。
鞑虏不过如此!越来越多的将士们,在心中有了这样的印象。
“开火!”
“开火!”
“开火!”
大路上的战斗更加激烈,军官的嗓子已经有些嘶哑,但依然有力而激昂。
两道战壕内的火枪兵轮番射击,从一百米到五十米,再到三十米,鞑虏的重甲兵已经伤亡惨重。
从左侧山地上射来的炮弹,不时在敌群中炸响,居高临下的轰击,使鞑虏的后路也在付出死伤。
佛朗机火炮以最快的速度更换着子铳,轰鸣着喷射出霰…弹,以暴风骤雨般的威势,横扫当面几十米范围内的敌人。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03章 阻击,反攻
鞑虏的弓箭稀稀拉拉,能够在火枪火炮的猛烈打击下,冲到射程的已经形成不了密集的射击。
简陋的楯车被摧毁,被爆燃弹点燃,使越来越多的鞑虏丧失了掩护。阻壕壕沟虽宽,却只有两尺多深,鞑虏不用填塞,就能越过。
但在明军的战壕前,却有错落分布的鹿砦,人能从中间空隙行走,但速度却快不起来。
鞑虏可能并不清楚明军如此布置的深意,但在强大的火力面前,他们也确实难以突破。
明军的火枪再次发出阵阵轰鸣,令建虏胆战心惊的子弹,撞击着盾牌,射透了甲胄,在血肉横飞中,一个个鞑虏被打死打伤,倒在壕沟前。
在兵力上,守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这令鞑虏感到绝望,他们或许已经意识到难以突破敌人的阵地,因为阵地上敌人排兵的厚度,即便突入进去,也会被以多打少地消灭。
建虏的进攻已是后继无力,没有停止或撤退,却已经很难构成威胁。
但勒古却不能收兵,这是生路,哪怕伤亡惨重,也必须打开。否则,全军都将陷入绝境,只有全军覆没。
而且,已经伤亡了这么多,草草收兵,就是前功尽弃,白白死伤。
他调整了部队,正面成为佯攻,进攻的重点则转移到了侧翼丘陵。
鞑虏向侧翼增兵,李岳也做出调整,一边用火炮继续轰击,一边抽调了部分人马,增强侧翼防御。
鞑虏已经显出颓势,这完全在预料之中。
骑兵优势丧失殆尽,下马步战,不仅在兵力上处于劣势,更在守军凶猛的火力下,未突破阵前阻碍,便已经伤亡惨重。
而己军还保留着相当数量的预备队,准备随时投入战斗,或反击,或增援,显得游刃有余。
李岳在高处观察着战局,意识到鞑虏的后劲已经不足,决定展开反击,给侧翼进攻丘陵地带的勒虏狠狠一击。
这将是决定性的一击,不仅要使鞑虏彻底丧失进攻能力,更是在培养明军野战杀敌的信心。
不能始终是倚坚防守,明军必须具备与鞑虏野战争锋的战术和心理,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取得更大的战果。
随着命令下达,阵地上的火枪射击突然密集起来,火炮也全力发射,把一颗颗炮弹砸向敌人。
正面佯攻的鞑虏猝不及防,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伤亡急剧增加,很快便败退下去。
枪炮声的轰鸣还未停息,战鼓声便隆隆响起,明军士兵冲出战壕,挺着刺刀,以线列战线向前压上。
这个时候,鞑虏或许才明白敌人在阵前布置的原因所在。阻挡得太过严密,他们是难以突入,敌人却也难以冲出。
呐喊声如雷,明军士兵迈步向前,如一道道波浪,越过鹿砦和宽壕,骤然加速,向着正前和侧翼席卷而去。
正面的鞑虏已经败退,侧翼丘陵地带的鞑虏却遭到了两面打击,很快就陷入混乱。
明军线列步兵边向前进,边开枪射击,不时用刺刀捅杀前方和地上的鞑虏。
“杀!”几支刺刀迎面刺来,令牛录额真辉兰度连连后退。
轰!近在咫尺的一声枪响,子弹正中他的腹部。他惨叫着,一手捂住伤口,一手胡乱挥着弯刀,有些徒劳地招架着捅过来的刺刀。
噗!三棱刺刀透胸而入,结束了辉兰度的痛苦。随即,尸体又被狠狠踹倒。
叶虎迅速装填弹药,身旁有士兵越过他,端起枪来向敌人射击。
这是相当有效且犀利的作战方式,既能减少伤亡,又能杀伤敌人。
在激烈的战斗中,一枪就能使对手丧命,或者是失去作战能力,对于己军来说,可能就少死伤了一两个。
反击相当凌厉,同样有着兵力优势的明军,依然还是依靠集体作战。而且在气势上,也压倒了鞑虏。
当鞑虏进攻时,明军采取防御的姿态。鞑虏就算人少,却象手握着主动权,甚至在气势上还占据上风。
但当明军展开反击时,鞑虏才会发现,明军不是没有反攻的实力,而是故意采取的战术,用工事阻挡,用火力大量杀伤他们。
而军心和气势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两军交锋作战时,获得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防守确实能减少己军的伤亡,并杀伤大量的敌人,但却是被动的一方。
所以,军队善守,也必须敢于反击,并借此鼓舞起军队的信心和意志,提升必胜的气势,并给鞑虏带来沉重的压迫。
历史上,明军在辽东与建虏作战的后期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03章 阻击,反攻
,就犯过这个毛病。完全采取了被动防守的策略,或者说将士们畏敌如虎,只知道龟缩守城,根本不敢出城作战。
而袁嘟嘟耗尽大明钱粮打造的所谓关宁铁骑,也同样成了守城之军,并没有多强的野战能力。
勒古无奈地发出了撤退的命令,心中是一片悲凉。两千骑兵,已经伤亡过半,突破敌人阵地的希望却已经渺茫。
敌人的兵力太过雄厚,在他看来,至少是近万人马,超过己军数倍不止。
而且,敌人有工事可依,占据着有利的地形,更有着强大犀利的火力。就算孤注一掷,把剩下的兵力也全部投入,拼光了也难以打开通路。
难以突破,绝对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会带来最悲惨的结果。
就算是多尔济率领的人马赶到,总共也不到三千,还能够扭转乾坤?反正,勒古的心里已经是瓦凉瓦凉,没有了信心。
况且,粮草也不够啊。敌人就是围而不攻,几天时间过去,粮草耗尽,军队也会不战自乱。
还够支撑五天?勒古知道粮草的大概数量。如果没有阻击,肯定不用担心,沿途还能获得些补给。
勒古摇了摇头,甩掉了最后的犹豫和迟疑。只能是和多尔济所部会合,再想办法了。
就算能够逃出生天,估计顶多也就千八百人。想反败为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穿林爬山走小路,这恐怕是唯一的选择。这还要派出人马抵挡敌人的追杀,殿后的部队九死一生,是肯定的。
“征战辽东的明军,肯定是精锐中的精锐,武器装备精良犀利,将士勇猛善战。可惜,从朝廷到奉天将军,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勒古率部撤退,再不回头。那些伤兵,也无法救回。如果再投入兵力,只能是增加损失,徒劳无益。
“发动反击的部队打得很好。”李岳放下了望远镜,微笑着说道:“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敌人,这才象百战雄师。”
部将梁国连摸着络腮胡子嘿嘿笑着,说道:“火枪的犀利破甲,火炮一炸一片,刺刀又能近战。数倍于敌的兵力,战胜不了敌人,那可太丢人了。”
李学秀也是夔东出身的将领,还是李来亨的老部下,忠诚绝无问题,历史上是英勇战死的军官之一。
他黝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说道:“辽阳就算派来援军,也来不及了。全歼这数千鞑虏,算是一场大胜仗,足以向朝廷报捷,也足以令万岁欣慰。”
按照步兵行进的时间来计算,从南关尾追敌人的友军,应该很快就会把鞑虏压缩到很小的范围。
虽然没有工事可依,但友军的兵力更加雄厚,火炮更多。鞑虏想返身再打开通路,就更加地不可能。
再从敌人损失的兵力来看,顶多还有三千来人,可能还会更少。李岳等人不清楚南关的战况,只能大概估计。
可就算在南关作战中,敌人损失不大,被明军重兵夹击,失败也是必然。
何况,经过几次作战,李岳等人也发现,辽东鞑虏的战斗力好象还不如关内的八旗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