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87章 海军还不够强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87章 海军还不够强

其实,黄立是否坐镇南京,对于这两处作战,并没有太过实际的作用。

但黄立知道,这不仅关系到自己是否心安,还关系到前线将士的心理。

“万岁在南京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和“万岁已经迁都北上”有着大不相同的意味。

除了这两个因素,南方还有些工作没有完成。黄立不想留下尾巴,争取都处理好再放心北上。

因为南北差异,也因为通讯速度等关系,大明朝廷在明末的南北统治上,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在北方灾害连连,民不聊生之际,南方却受灾甚轻,完全有能力支援北方。就算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缓解困难却是能做到的。

实际上,北方灾害频繁且持续,老百姓却还要背着沉重的赋税。而江南呢,情况要好得很多,但朝廷却收不上赋税财粮。

不是没有,而是握在士绅地主手中不上缴。

江南的财力和资源不能充分为国所用,根缘就在于士绅地主的坐大,也是朝廷统治力的衰弱。

现在,经过战乱,士绅地主不说被全部扫灭,在新朝也没什么势力,都乖得象孙子。

宗族恶势力也正在扫荡,面对着全副武装的军队,也没有敢炸翅作乱的。都尽快地整改,唯恐被官府定罪,少不得一个流放之刑。

黄立盯着工作的进展,一定要趁此机会,改变皇权不下乡的传统,将政权深入到基层民间。

如此一来,官吏的数量便会大增,俸禄开支增加不少。但从长远看,由士绅地主把持,他们就是无私奉献啦?

如果细算的话,支出比收入还是要少。只不过,钱粮是流入了国库,而不是士绅地主的口袋。

而且,政策已经确定,不会再有对士绅的优免。同平民百姓一样,他们也要交纳赋税,也要负担朝廷的徭役。

徭役其实是没有的,但类似于一条鞭法,折算银钱,加到了赋税里。

货币税取代实物税,是历史的进步,也少了能压榨剥削的中间环节,以及官吏贪腐的渠道。

北方明年也会开始实行,为了照顾南北差异,除了粮食保护价外,交纳赋税的时间延后半年,给百姓们留出足够的时间。

南方则延后三月,既是为百姓着想,也是为了庆祝大明光复,并从此为例,不再更改。

“有保护价和延迟收税这两个兜底办法,老百姓不会再骂残民一条鞭了吧?”黄立沉吟着,也不敢确定,只能等着明年观察效果。

其实,就是延后一年,朝廷的财政也能支撑。但对于老百姓来说,缺乏紧迫感,也不是好事。

说不定手中有了钱,就胡花乱造,到了期限,依然还是交不上赋税。

其实,黄立也知道,就是没有自己的改革措施,还是封建国家的老一套,也就是沿袭明制,这天下也能太平。

所谓大乱之后方有大治,战乱几十年,老百姓都是久乱思治,能吃饱肚皮安生过日子,已经成了主要的考虑。

就象所谓的康乾盛世,老百姓也不说过得多么好,就是没有战乱,饿不死而已。

但那样因循守旧,不过是又一场王朝更替、盛衰循环的开始。

黄立不敢说新兴的大明能够有多长的国祚,可兴利除弊之后,肯定会绵延得更加长久。

关键是体制和制度的构建,以及思想的转变。

只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改革的思维,即便国势有起浮,肯定会有起浮,也会有再兴之时。

“陆军向北,海军向南,大的战略方向已经确定。现在的时机也很好,西夷在争霸。在亚洲,大明几乎是没有对手。”

要真与亚洲现在实力最强的荷兰人打,大明也能战而胜之。只不过,黄立觉得没必要。

那么多的地方都等着去占领,那么多土邦王公攒了金银财宝,等着去抢掠,把荷兰人赶出亚洲,并不是当务之急。

“进攻吕宋,灭了西班牙人,给其它西夷以震慑;占领淡马锡,继续在马来亚半岛吞食;利用华侨华人的力量,在婆罗洲稳固根基,再伺机全部占领……”

“征服孟加拉,在南亚占据稳固的根据地,再不断扩张。走英国佬的路,让英国佬无路可走。”

除了征服孟加拉,前三个目标达成,大明的环南海势力圈就基本成形,南海就成了大明的内海。

等到占领之地稳固下来,又经过建设和经营,大明海军哪里都有基地,荷兰人便被屏蔽在南海之外。

不仅如此,婆罗洲和爪哇岛只隔着个爪哇海,直线距离不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87章 海军还不够强

过数百里。海船航行的话,不过数天时间。

婆罗洲的明军实力强大的话,等于压制住了爪哇荷兰人向北的发展,差一点就被推出了亚洲的范围。

“荷兰人是来发财的,只占着巴达维亚,又有什么用?大明占据了南洋各处要地,荷兰人不敢与大明开战的话,一个破公司,又能撑到几时?”

荷兰东印度公司现在已经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拥有150条商船,四十条战舰,50000名员工和10000人的私人武装。

但这些船只和人员分散在三十多个据点,象锡兰、好望角、波斯、孟加拉、马六甲,暹罗、印度马拉巴海岸和科罗曼德海岸。

这使得荷兰人集中力量展开进攻,面临着实际上的困难。即便在其总部巴达维亚,与爪哇当地土邦王公的矛盾,也使其不敢放松。

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是权衡利弊,没有再调集兵力前去争夺。

这就是商人的本性,要在利益和代价两者间进行估量。说白了,不做赔本的买卖。

而且,荷兰殖民者的战略目标还没有向拥有领土的殖民方向转变,还是以建立海上商业帝国,维持垄断贸易为重心。

大明的兴复和崛起,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限制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垄断贸易。

即便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所垄断的爪哇胡椒市场,也正在受到英国、法国、丹麦的挑战,每年运往欧洲的胡椒数额,这三国已经抢夺了三分之一的份额。

黄立虽然暂时不想开战,但却一直在做着开战的准备。并且,在海贸领域,也加强了对荷兰人的竞争和排挤。

荷兰人与倭国的贸易,因为要向大明交纳过路费,以及大明的海贸兴盛,已经变得无利可图。

对孟加拉的征服,也将使荷兰和英国在孟加拉所设的据点,不得不撤出。

荷兰殖民的重心不在亚洲,又正与英国在争夺海上霸权,分身乏术,难以与大明争锋。

英荷战争不管结果如何,荷兰必须实力大损。

等到大明海军在亚洲布局完毕,就算是集中力量前来交战,大明占据地利之势,倒也不怕荷兰红毛子。

“海军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西夷那边的主力战舰,最大的排水量已经达到了一千五百吨,可大明海军最大的还没超过千吨。”

黄立要的不是笨重缓慢的福船,或者是封舟,而是更加适合远航和作战的风帆战列舰。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英国造出了最大的风帆战列舰“海上君王”号。

其有三层统长甲板,总长度达五十一米,载炮达到104门。光是火炮的重量,就达到一百五十多吨,船上有八百多名水兵。

而且,在以后的两百多年时间里,风帆战列舰还会不断地增大。直到接近六千多吨的庞然大物,这已经是风帆操作船只的极限。

黄立争取与法国建交,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学习法国的造船技术。

要知道,法国的海军曾经也很强大,在舰队的数量和吨位上,并不弱于英国。

但在战略战术,以及海军官兵的斗志和素质上,法国全面落后于英国。

荷兰和英国都将是大明的敌人,法国却威胁不大。黄立为了安全和保险起见,自然要防范英荷两国。

“可惜,火炮燧发机的研制虽然颇有进展,但在攻打吕宋时,却已经来不及装备。大概要两三年的时间,大明海军才能拥有此利器。”

既然在舰船上的差距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迎头赶上。黄立就只能借助于自己超前的知识,用金手指来提升大明海军的战力。

触发式炮弹、火箭弹是其一,另外一个黑科技,则锁定了火炮燧发机。

前装滑膛炮的精准度不高,在移动的舰船上,就更加感人。

当时的海战,往往是平行航向的两支舰队之间冗长的交火,久久不能出现决定性的战果。

滑膛炮的点火发射是用的火绳,长短都有固定的尺寸。长了可能贻误战机,短了又可能误伤人员。

可即便是长短正合适,火绳的燃烧也需要时间,至少也要十来秒钟,让炮手有时间离开火炮,避免被泄露的高温燃气,以及猛烈后坐的炮架所伤

如果是以静止对静止的射击,火绳的燃烧时间长短也并不算重要。但是在起浮移动的战舰上,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别说十来秒,就是几秒钟,舰船说不定就前进了很多米。开炮时的瞄准,就没用了。

滑膛炮的射击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87章 海军还不够强

本来就不精准,瞄准后能否击中目标,也有很大成分的运气在里面。

在双方都处于移动状态下的火炮轰击,能有怎样的命中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燧发机就避免了火绳的诸多弊端,更加地安全可靠。能让炮手更专注地瞄准,时延也大大缩短,增加了其命中的精准率。

便燧发机虽然与燧发枪的原理一样,可要应用于大炮,却还不是那么的容易。

毕竟,在厚重的火炮上安装燧发机构,还要让火炮保持坚固性,可比火枪要难多了。

如果是现有的火炮,就要有更加牢固稳定的焊接技术,使燧发机构与火炮近乎成为一体。

如果是新铸造的火炮,则要在火门处进行改造,或铸出能够固定燧发机的位置,或者把燧发机的主件作为火炮的一部分一起铸造。

否则,没开两炮就把燧发机震掉了,或者震坏了,那还不如用火绳呢!

“不管是哪种工艺和方法,就算重新铸炮,两三年的时间也要力争让海军全部装备上燧发火炮。配以触发式炮弹,将成为海战中出奇制胜的优势武器。”

相对于陆军所用的火炮,改造就没有那么迫切,可以往后拖延。

毕竟,相对于海军,大明陆军的火炮,以及线膛米尼枪,武装装备已经是世界第一。

“启禀万岁,国安部杨起隆在外候见。”小柳终于等到了皇爷结束思索,赶忙躬身奏道。

黄立点了点头,喝了两口茶水,调整了下思路,才命人宣杨起隆入殿。

杨起隆是个人才,至少黄立认为不简单。只是在国内,用武之地并不多。大概也只有蒙古诸部那边,需要分化瓦解,需要一个挑拔离间的说客。

但有归化的蒙古人,做这些工作更适合。而在土邦林立的印度,或许更能发挥他的作用。

杨起隆进到殿内,也不敢细看,便向只隐约看到的人影跪倒叩头。

虽然在光复北方的过程中,他也算是立功不小,但却不是正经军人出身,只相当于一个密探谍子。

国安部倒是也没亏待他,因为他熟悉京城情况,便先安排了在北京行辕的工作,官职为六品,也不算低了。

有了官身,杨起隆倒也没有什么不满足。想高官晋爵,他有自知之明,那点功劳远远不够。

所以,他也踏实努力,在治理京师的工作中,得到了张煌言和张公诲的夸赞。

但他却万万没有想到,皇帝竟然知道他这一号人物,下旨令他赴南京陛见。

心中既是忐忑,也是激动,杨起隆不敢耽搁,没走运河,竟是从天津坐海船,直接到了南京,提前了很多时间。

“免礼,平身。”黄立很有兴致,真想看看能在鞑虏的心脏笼络起一帮人,敢于造反的人物。

尽管这位在历史上也冒名“朱三太子”,和自己是一样一样的。但大事已定,倒也不用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