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13章 联军追击,奋斗价值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13章 联军追击,奋斗价值

“献战马六千匹,请求我军出兵,与蒙古诸部联军追杀鞑虏?”李来亨听完冯发喜的讲述,沉吟了一下,露出不明意味的微笑。

冯发喜也笑了笑,说道:“阿布鼐既想打击鞑虏,报祖上之仇;又想借此威慑蒙古诸部,也不排除吞并之野心。”

“原来的察哈尔八部,奈曼、敖罕、乌珠穆沁、浩齐特四部已经表示要重归其部。再加上喀尔喀部,倒也能凑出万八千骑。”

“关键是现在鞑虏的败亡,会影响更多的蒙古诸部。他们会重新选择,是否加入到对鞑虏的追杀。”

李来亨思索着,轻轻颌首,缓缓说道:“也就是说,这个阿布鼐有可能整合蒙古诸部,成为大明新的威胁?”

冯发喜点了点头,说道:“有这种可能。但卑职以为,蒙古诸部也只是表面上的归顺,不会对阿布鼐忠心耿耿。”

“而且,蒙古诸部的实力已经大为削弱,完全不是我军的对手。威胁是有一些,可也不会太大。”

“如果能够出兵追杀,一劳永逸地解决掉鞑虏,卑职认为可以考虑。还有,象科尔沁等鞑虏的忠实帮凶,也可借机铲除。”

李来亨的手指在轻轻叩击着椅子扶手,一边权衡利弊,一边说道:“确实是很诱人。但深入大漠,粮草如何解决?”

冯发喜说道:“一是随身携带干粮,再就是沿途有蒙古诸部,可以得到补充。”

话说得简单,背后却很残酷。不给就抢,就杀,蒙古诸部给鞑虏提供了物资,也是通敌之罪。

主要是人吃的,在草原上,马匹还是饿不着的。

“听说察哈尔部抢了鞑虏在边外建的马厂,抢了应该不只六千匹马吧?”李来亨似笑非笑,说道:“能够多要点吗?”

冯发喜心领神会,笑道:“郡王高见,卑职再去争取一些。”

李来亨说出这话,意味着基本上同意了派兵追杀。不用多,抽出五千火枪兵,就是五千枪骑兵,鞑虏将遭到前后的夹击。

根据李来亨的判断,鞑虏要保辽东,能留下来护卫的人马就不会太多。

万余蒙古骑兵,再加上火力凶悍的明军,互补互辅,足以对鞑虏造成巨大的威胁。

“本王这就调兵准备,在三屯营等待战马。”李来亨作出了决定,说道:“朝廷那边,本王也会加急请示。从万岁对蒙古诸部的态度看,应该不会有问题。”

冯发喜站起身,施礼告退,“那卑职就去通知阿布鼐,在三屯营会面。”

李来亨起身相送,直到门口而止。

皇帝对于蒙古诸部的态度,李来亨当然是比较了解。北伐之前,也有过深入的探讨。

漠南蒙古诸部,黄立并不太放在眼里。只要鞑虏灭亡,或者不复为患,明军就能腾出手来,全面压制蒙古诸部。

只要不闹事儿,黄立也不想下狠手。一是北方的恢复重建,其次则是想等盘踞西域的准噶尔部对蒙古诸部动手。

历史上,准噶尔部强大之后,对漠西蒙古诸部进行吞并战争,打得蒙古诸部狼狈不堪,求着中央王朝帮一把,甚至不惜内附。

黄立就想等这样的机会,借准噶尔部之力,实现收服蒙古诸部的目的。

而且,明军北伐成功,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弥补短板,也就是骑兵的数量要大幅增长。

收复西域,重复汉唐之辉煌,怎么地也得有十万铁骑吧?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李来亨虽然知道阿布鼐想利用明军的战力,实现其统一漠南蒙古诸部的梦想,但明军又何尝不是在利用他。

利弊权衡之下,李来亨认为是值得的。深入大漠追杀鞑虏,对明军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骑兵团,也不太敢冒险。

可有了蒙古诸部的帮助,就解决了最大的后勤保障问题。五千枪骑兵,只着轻甲,或不着甲,多带上些子弹火药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鼓作气,给鞑虏以歼灭性的打击,就可以安心地恢复重建。至于阿布鼐,他爷爷虎墩兔都不行,他还能折腾起多大的风浪?”

“最好是他和漠西蒙古先打起来,两败俱伤之下,我军再收渔人之利。”

“这次联合行动,也是让他知道我军的强大,震慑住其野心。”

李来亨一连下达了数道命令后,坐在桌案前又陷入了思索。

……………..

南京到北京的高塔通信已经建设完毕,原本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来回通讯,现只需要一天的时间。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通信速度,用朝发夕至来形容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13章 联军追击,奋斗价值

,一点也不过分。

而且,高塔通信还有继续,在济南节点,又向登州延伸。等到建成,辽东的情报传递将更加快捷。

同样,陆路上的高塔也在向四方分布延伸,从北京到辽东的将从山海关,一直延伸到锦州,甚至是辽阳、沈阳。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目标。即便达到现在的程度,黄立对于北方消息的接收,也足以掌控全局。

以前的消息传送实在是太慢了,骤然提升的速度,便显得非常惊人。

“辽东的战报还是有些慢啊!”黄立尤有些不满,战争的结局迟迟不能最后决定,尽管在别人看来,现在已经能称得上是最后的胜利。

小女娃在语茉怀里发出咯咯的笑声,吃饱喝足就高兴,啥也不用去多想,真是令人羡慕的年龄。

“唉,给孩子取名字,也是个愁事。”黄立笑着伸手摸了摸女儿胖乎乎的小手,决定交给臣子们去伤脑筋。

明朝宗室的名字不是随便取的,女孩才强点,男孩必须按家谱排字,有什么五行偏旁,以至于瞎乱造字。

“皇爷赏赐的首饰很精美,臣妾非常喜欢。”语茉轻轻晃头,显示着新收到的珠钗。

“喜欢就好。”黄立这才注意到,仔细端详了一下,才笑着说道:“很好看,发型也相配。”

语茉笑得开心,怀里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母亲的心情,伸手蹬腿地拱着,直到母亲帮她换了个坐着的姿势才舒服,又咯咯地笑了起来。

黄立宠溺地用绢帕给女儿擦去嘴角的口水,笑着说道:“真是羡慕她呀,无忧无虑的。”

语茉微笑着说道:“北伐大胜,兴复大明已竞全功。文臣武将忠心耿耿,皇爷不必太过劳心费神。”

在外人看来,确实如此。大明中兴,外敌败亡,该是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来临。

黄立笑了笑,有些勉强。

如果他现在躺平,确实能够好好享受。凭明军的实力,就算北方还要防范,也不能有太大的影响。

但很多事情不去做,终归是遗憾。何况,也不需要他太过劳累,只是把好舵,定出目标,自然有下面的人去执行。

对于孩子的羡慕,其实也只是随口一说。当然,他是有些骄傲的。没有他的奋斗和努力,孩子们岂能享受安乐祥和?

语茉抓着女儿的两个小手,轻轻活动着,摆出几个姿势,用可爱来缓解皇帝的情绪。

在孩子咯咯的笑声中,黄立的笑容持久而灿烂。奋斗的意义体现在孩子身上,真的是一点也做不了假。

和妃子吃过午饭,黄立睡了个小觉,才回去办公。

帝国的崛起才刚刚开始,国战虽然是第一位的,但其它方面的发展,也相当的重要。

科技无疑是黄立最为关注的,也是他最擅长,能为大明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的方面。

虽然为了国战的需要,兵工厂在全力生产制造已经成熟的武器弹药,但研发部门却按照皇帝的指示,继续提升武器的性能。

在水力锻压机可以实用后,冲压铜制火帽便解决了最后的大规模生产的难题。

虽然大规模换装武器还不迫切,兵工厂的生产能力也不足,但黄立还是决定在国战结束后,逐批地为军队更换火帽枪。

这已经是前膛装药的终极产物,凭借线膛火帽枪,就能使明军领先西夷数百年的时间。

只是现在线膛枪,明军已经能够轻松击败相同数量,或是两倍于己,只装备着燧发滑膛枪的敌人。

但黄立必须考虑长远,在与西夷的征战中,始终占据领先优势。

征伐吕宋,将西班牙人彻底消灭,很可能引起西夷的警惕和戒惕,也很可能促进他们在武器装备上的进步。

但这不要紧,等到他们也掌握了线膛米尼枪时,明军的火帽枪又能碾压敌人。

“而且,线膛枪的制造水平还能够提高,使火枪的性能和威力再次提升。”黄立阅看着研发部门的定期奏报,提笔写上自己的建议。

要提升火枪的性能,还是取决于最基本的制造工艺,也就是钢材的性能。性能越好,能够承受的装药量越大,射程也就越远。

坩埚炼钢已经普及,连小作坊都开始采用。但钢材本身的缺陷还是存在,比如太硬,难以焊接等等。

什么转炉、平炉,什么酸性碱性,黄立也只是一知半解,需要大量的实验,才能实现炼钢的大跃进。

至于意义重大,且能大幅提升钢材性能的合金钢,比如什么钨锰合金钢、铬钢、锰钢、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13章 联军追击,奋斗价值

镍钢,黄立只能列为发展规划,却需要几十年,或是上百年才有可能。

但思路有了,计划有了,只要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这些先进的理论和发展思路,就是宝贵的财产,全世界恐怕没一个人知道。

“陆军差不多能够打遍天下无敌人,差距最大的还是海军,特别是在大型舰船的制造工艺,以及海战的战术上。”

武器上的差距,借助于黄立的作弊,能够很快赶上。比如舰船上使用的火炮,只是触发引信,就比西夷强了太多。

但舰船的大小和数量,以及航海技术,黄立也得承认,和西夷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光是砸钱造船,还不足以解决海军的人才问题。这需要时间来培养,需要实践操作,甚至是实战来增长经验。

所以,出于谨慎,明知道吕宋的西班牙人没有几艘战舰,兵力也不多,黄立还是决定动用差不多整个南洋水师。

以多打少,即便有些意外和变数,数量上的优势,也足以弥补。

而且,国战打到现在,黄立已经让广州兵工厂着力生产舰船所用的火炮和弹药,以及大量的触发式火箭弹。

火箭弹的射程和纵火作用,不可低估。哪怕准头差一点,可铺天盖地的打击,一样极具威力。

“明年,明年就拿下吕宋,彻底消灭西班牙。”黄立眯了下眼睛,“屠杀华人的血海深仇,已经等了太久了。”

在他的桌案上,除了兵工厂研发部门呈送的报告,还有科学院送来的文件。区别只在于军用和民用,但在黄立看来,却是有联系的。

比如科学院按他的旨意,为港口而设计制造的动滑轮起重设施,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装卸的效率。

这也加快了对北方的物资的运输,而为军队设计制造的小型起重机,则为炮兵和辎重营提供了便利。

当然,更多的还是民用机械,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资源。

新型纺织机械的推出,相当成功。一个人能干两三个人的工作,能赚更多的钱,使得纺织作坊大量地进行更新换代,都不用官府进行太多的说服和动员。

科学院这回呈上的报告,是对于石油蒸馏的实验结果。还有一份,则是拿出了新式车辆的样品。

从石油中提炼制造火油,刨除运输外,成本最低,效果最好。还有沥青,已经确定为路面升级更换的主要材料。

“可惜,运输成本还是相当高,这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西北虽然也有石油,但数量太少。”

黄立提笔写上嘉励之语,又看着新式车辆的图样,微露笑容。

新式车辆采用了钢轴和辐条车轮,更加地耐用,且能装载更多的货物。这是为邮政部门准备的,对于拓展业务,很有帮助。

“包裹快递,对于百姓的生活,又提供了便利。”黄立很欣慰,每一个改变都离他熟悉的社会,更加接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