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51章 西医能叫西医?进军印度
在语茉这里吃了午饭,小憩了一会儿,黄立就又回了办公处,批了奏疏,便又开始编书。
没错,就是把各种先进的理论,提前编写出来,以提升现在的科技水平。
比如化学,黄立大概就整理出了后世初中程度的内容。
科学院也有化学部,也有了不少的实验器皿,正在做各种实验。进行详细的记录。
只是个理论基础,黄立也丢了很多学过的知识。即便如此,奠定化学理论基础,也足够了。
至于化学的发展,黄立精力有限,也不想投入太多。否则,那就不是皇帝,是化学家了。
当然,他更多的期待是大明能出些历史闻名的化学家,把大明的化学工业推进到世界领先的位置。
现在,他编写的是生命科学,也就是近现代西医学的基础理论。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但基础学科才刚刚开始,比如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等等。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哈维在讲学时,第一次提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阐述了血液循环和心脏的功能。
就是这样一个在后世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知识,其贡献却是划时代的,标志着新的生命科学的开始。
除此之外,哈维还描述了人体的皮肤、脂肪、表层肌肉、腹脏器官,论述了心脏的结构,心脏的运动及心脏及静脉中瓣膜的功能。
五十年过去了,理论基础还是理论基础,并没有得到发展。甚至,还没有得到世人的公认。
没办法,如同日心说,新的理论总要经历这个阶段,从置疑、争论,再到认可,才会不断发展起来。
黄立就是依据着哈维的理论,还有安德烈·维萨里的《人体结构》进行了修改和增减。除了心脏,他还写了其它内脏器官的功能。
不用太过详细,以后再慢慢增加便是。解剖学还未建立,仟作倒是比医生更熟悉人体结构。
碍于封建传统,别说在中国解剖尸体是禁忌,在西方也是一样。
安德烈·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已经是在百年前,与哥白尼齐名,是科学革命的两大代表人物之一。
但他著书的根据是什么,却是他夜半盗尸解剖,才掌握的大量实践知识。
也因为维萨里坚持科学真理,受到教会迫害,险些被宗教裁判所判处死刑。后来改判为朝圣流刑,在途中不到五十岁就逝世了。
黄立看过这本《人体构造》,已经决定抽时间进行下修改,便交由皇家书坊刊印发行。
图文并茂,虽然也有些错漏,但对于其中的内容,以及坚持真理的人,黄立是真心赞叹钦服。
“显微镜、听诊器、体温计、血压仪等辅助器具也该加快研制的速度,还有麻醉剂乙醚、止血钳等手术必备……”
黄立在一张纸上记录下自己想到的医学器具和辅助诊治的手段,突然发觉,如果在大明发展起来,那还能叫西医吗?
“启奏万岁,水西宣慰使安坤携妻子在外请求觐见。”女官小柳进到殿内,躬身禀告。
黄立点了点头,收起思绪,归拢了下桌案,便起身去了正殿,在御座安坐传召。
安坤已经上奏朝廷,要辞去水西宣慰使的官职,水西也缩小地盘,只想保留一个安抚使。
水西的头面人物,象他的叔叔,还有大将叉戛等人,都去了缅甸。经过几次作战,缅甸已经彻底平定,他们也得人得地,过得挺美。
缅甸不比水西,亚热带的气候,出产丰富,确实是一块宜居的好地方。
安坤也想得清楚,改土归流是早晚的事情,皇帝给指了缅甸,也是给土司们一个机会。
如果不识相,要么就老老实实地改土归流,要么就被朝廷扫平。
象他这样想的土司可不是一个两个,现在云贵的土司都在往外迁民搬物。除了缅甸,皇帝还开恩,指了湄公省和嘉定府。
安坤此番搬家,便是要在缅甸安家落户,交上一个宣慰使,再得一个宣慰使,这也是他和皇帝之间的默契。
至于水西,留块地盘,留些老人打理,也是留个根儿,以后说不定会回去看看。
之所以这么绝决干脆,是因为安坤已经偷偷派人去了天竺,是趁着旱季走的缅北的陆路。
下一步就是天竺,安坤等在缅甸的土司已经眼红心热。而天竺那边土王林立,既富且弱,还有比这更好的目标吗?
听到传召,安坤便带着妻子禄天香和儿子安胜祖进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51章 西医能叫西医?进军印度
到殿内,跪倒叩头,山呼万岁。
黄立面色温熙,微笑抬手,“免礼平身,赐座。”
安坤虽然是土司,但黄立是个念旧的,光复大业的转折点,还就真在于水西起义,困住吴三桂开始。
这是个有功的,哪怕有私心,只要没有大过,黄立依然赞赏,还是以酬功为主。
况且,安坤带头,征伐缅甸也顺利。各家土司也因此效仿,日后的改土归流,阻力已经大大减少。
与安坤的书信没断,相互沟通之下,安坤也明白皇帝的心思。否则,也不敢前来陛见,且辞了水西宣慰使之职。
这是君臣二人的默契,也是做给其他土司看的。云贵土司势力最强,现在虽然分力于外,但黄立依然希望在改土归流时少动刀兵。
安胜祖已有三岁多,眨巴着乌溜溜的眼珠瞅着御座上的皇帝,小手还拉着母亲的衣袖,有点怯生生的。
黄立笑着看过来,说道:“一转眼,孩子也长大了。”
禄天香在绣墩上躬身道:“万岁赐名,是他最大的福气。”
黄立点了点头,说道:“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孩子的名字肯定不会错。”
说着,他命宫人取来赏赐,给了安胜祖。不是很贵重的东西,就是比较稀奇的玩具。
“快跪下磕头,谢万岁赏赐。”禄天香扯了儿子,催促道。
黄立摆了摆手,笑道:“不必如此,孩子嘛,哪有那么多规矩。”
禄天香还是让安胜祖磕了头,不敢在君前托大失礼。
黄立看向恭谨的安坤,缓缓说道:“国战结束,对外开疆拓土也会加快。在缅甸的联军,将是征讨莫卧儿的主力。你们能抽调多少兵力?”
各家土司在缅甸划地占领,几年时间已经迁徙了近百万的人口。天竺也早就是要抢掠的目标,都在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安坤躬身奏道:“若是全部发动,能有十万兵力。”
黄立想了想,说道:“先期有五六万就差不多,莫卧儿王国地域太大,不适鲸吞,只能蚕食。”
莫卧儿王国正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但如黄立所说,地域广阔,明国也没有一口吞下的实力。
你想想,包括后世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三国,与明国的面积相差不大,又岂是十几万军队能够占领的?
但有五六万军队,用燧发滑膛枪和青铜野战炮,却是足以打下几个土邦,稳固地立足。
黄立准备象英国佬那样,分化瓦解、个个击破,甚至是以印制印,也就是使用印人雇佣军。
英国征服印度,并没有动用太多的英人军队,最多不超过五万。
但本地招募的雇佣军,包括廓尔喀骑兵、旁遮普骑兵、锡克骑兵、孟加拉轻骑兵、孟加拉步兵等等,却达到了二十多万。
只不过,军力不足的话,就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英国征服印度,前前后后差不多有百年时间。
安坤躬身奏道:“土兵训练和装备都不足,还要万岁允准,多请军中教官,多配备犀利武器。”
“朕会下旨,不会耽误了征讨行动。”黄立轻轻颌首,说道:“大半年的时间,来得及。”
这次军事行动,明军也出的更少,多是军官和炮兵。作战的主力,也将是土司联军,以及两三万缅兵。
作战计划已经呈报御前,将分四拔从仰光乘船出发,在孟加拉湾登陆,首先占领吉大港,再向周边拓展。
这与英国殖民者最初的选择一样,占领孟加拉邦,并将其作为侵略的基地。
尽管缅甸和印度有陆地接壤,但有高山有大河有丛林,十分难行,而走海路,则最为快捷方便。
当时的孟加拉邦还算是富庶的,又地处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水网密布,十分适合水稻种植,且是一年三熟。
占领孟加拉,可以得到丰厚的缴获,还能就地因粮,后勤保障可以解决大半。剩下的,就是弹药供给,倒不算是太大的问题。
为什么出动这么多的兵力,实在是时机并不算最合适,但黄立也不想等英国法国插手进来再行动。
莫卧儿王朝已经由盛转衰,但还不是最衰弱的时候。只是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再加上比较雄厚的兵力,胜算还是手拿把掐。
现在的莫卧儿王朝被称为“后期莫卧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皇帝大都昏庸无能,马拉塔人愈战愈强,大有取莫卧儿而代之的趋势。
而离真正的四分五裂,也就剩下几十年的时间。
先占领孟加拉邦,在南亚次大陆建立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51章 西医能叫西医?进军印度
稳固基地,再视时机向周边扩展,收买拉拢、分化瓦解,更加便捷。
其实,黄立并没有吞并整个南亚次大陆的野心。除非明国有数亿人口,但这好象已经不是他的时代。
所以,蚕食是他的主要策略。也就是量力而行,稳健扩张。
目前的扩张是两条线,一条是建立环南海防御圈,包括讨伐吕宋的西班牙人在内。
动用的兵力主要是明军,还有南洋海军,也有一部分由越人、缅人组成的部队。
另一条线则是以缅甸为基地,在印度洋展开行动,主力则是土司联军和缅人附庸。
这两条线看似独立,但也有交叉。象马来半岛的明军,也有部分缅人的军队。等到打造船只,组建舰队,在印度洋上也能支援友军作战。
黄立已经把建立印度洋舰队纳入日程,将继北洋、南洋海军之后,第三支能够远洋作战的舰队。
以夷制夷,黄立的思路已经被缅甸总督陈进才、湄公巡抚丁调鼎、登嘉知府杨生芳所掌握,并开始熟练地运用。
以越人和高棉人作附庸进攻马来半岛各土邦,用缅兵进击孟加拉和登嘉府,再以登嘉府的土著作附庸,进攻孟加拉和其它马来各邦。
总之,就是尽量少动用明军,以减少伤亡。
对安坤等土司的优待也是极大的利诱,按照出力多少,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将赐予很多的宣慰使头衔。
以大明现在的疆域为中心,向外侵略扩张也是逐渐收归大明的过程,都有一个过渡。
比如缅甸,等到土司们在印度大展拳脚,抢到地盘稳定下来,缅人也被稀释得差不多,就该建省归附。
登嘉府也是一样,是否建省并不是只看地盘大小,还要看人口比例,是否稳定。
越往外扩张的地盘,就越象大明的羁索制,但还有很大的不同。政策更强硬一些,驻军更强大,手段更残酷。
“孟加拉邦将设八府六十四县,朕拿出一半作为犒赏,增设宣慰使四个,安抚使八个……”
黄立看着安坤,微笑着说道:“安卿占一个宣慰使,赐一府之地。如何治理,多向陈总督请教。”
陈进才将调任孟加拉总督,黄立还向他承诺,地盘再大,也只设一个总督。以后,印度总督也是他。
主要是在缅甸,陈进才干得相当出色。恩威并施,把缅人治得服贴。
安坤用心听着,有些是皇帝在书信中便提及的,有些却是新的思路。
但总旨没有改变,出力多得到多,金银财宝、土地人口都是他们的战利品。
“国安部的情报,还有微臣也派人打探,天竺各土邦都很孱弱,总督和土王也不得民心。还有那个种姓制度……”
安坤如实禀奏,对于抢掠和占领孟加拉,充满了信心。
黄立微笑颌首,心中却在想着印度复杂的宗教关系。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这也是莫卧儿王朝四分五裂的一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