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50章 取消丁税,婆罗洲华人
“虽然朕觉得有些忋人忧天,海上遇到大风浪而损失惨重的情况,相当少见。但消息未确实,总是放不下心哪!”
黄立轻抚着额头,批阅奏疏题本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小柳贴心地奉上热巧克力,黄立笑了笑,端起来喝了一口。比平常要甜一点,丝滑的感觉刺激着味蕾,让他的焦虑有所缓解。
重新阅看奏疏,他的精神状态便逐渐调整过来,对于内阁讨论的取消丁税的奏议,微皱起了眉头。
取消丁税,是增加人口数量的重大举措,比摊丁入亩还要简单直接,也将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历朝历代,有减免的,但还没有一下子就废除的。阁臣们根据历史上的数据统计,认为每年两三百万银子,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一旦取消,固然是万民欢腾,齐颂朝廷。但以后若要想加,就难免怨声载道,甚至激起变乱。
所以,阁臣们的建议是缓步实施,先减后免,不要如此大的力度,一刀砍掉。
从长远的角度,他们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
月有阴晴圆缺,国有兴衰起伏,谁也不好预料以后的财政情况是否会不会窘迫起来。
“他们并不知道人口增长的迫切性,对于稳固海外占领地是至关重要的。”黄立沉吟着,拿着笔半晌没有落下。
要说人口增长,在天下太平时便是正常发生的事情。
和平年代,使得人们从战乱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
他们辛勤劳作,不再担忧兵乱的抢掠和杀戮,孩子们可以安心成长,不再害怕战争的侵害。
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可能和有利的条件。
如果社会一直处在动荡的战乱之中,人们连安全都无法保障,又何来繁衍生息的动力?
因此,“天下无战事”,便是人口增长最基本的条件。无疑,现在已经具备。
但正常的人口增长,已经难以满足大明帝国的扩张速度。占领地的人口比例不发生重大变化,也不能让黄立感到安心。
只有在明人数量占据优势,并把持着新的疆土的军政要害,那才算是稳固。
历史上中国正常的人口增长速度并不高,只是人口基数的巨大,才显得比较突出而已。
而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黄立记不清是哪个了,好象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竟然增长了四倍。
还有百多年增长十倍的,这个他记得是墨西哥。人口从一九零零年的一千三百万增长到二零零九年的一亿一千多万。
尽管那已经是近现代,医疗卫生水平和现在不能相提并论。其中,还有大量移民的因素。
但黄立还是有个目标,希望在五十年的时间里,使大明的人口增长三倍,至少是两倍多。
这个增长数量,还不包括彻底同化的异族。
也就是说,如果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三倍是可以达到的目标,甚至用不上五十年。
所以,取消丁税,减轻百姓的顾虑和负担;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降低死亡率和新生儿夭折率;出台奖励政策,使多孩家庭没有太大的经济负担。
这是黄立要推出实施的组合拳,全力向着人口爆炸而努力。
“人口多了,土地少了,才会更有移民迁徙、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动力。天下那么大,何处没有安置我大明子民的地方?”
黄立终于落下笔,坚持自己的决定,却也说明了理由。
从长远考虑,不是财政窘迫的问题,而是海外疆土是否稳固的关键。
对大明子民是鼓励生育,对海外异族则要严加控制,这边奖励金钱,那边就课以重税。
“此消彼涨,改变占领地的人口组成,应该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黄立不想写了,他准备召集阁臣,晓以利害,改变他们的思维观念。
现在应该是个比较好的时代,南洋地区都是地广人稀。即便是孟加拉(包括后世的西孟加拉邦),也只有七八百万。
七八百万不算少了,但要和后世一亿六千万相比,就简直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这样就使黄立改变人口组成的计划,更加容易实现。
比如整个吕宋群岛,也就五六十万人口。连杀带掳,再填充明人和同化的明人,几十年就能够使明人占据多数。
而征伐孟加拉的轻松胜利,和缴获的惊人财富,使得阁臣们对皇帝钦敬万分。
什么穷兵黜武、好战必亡的言语,一下子全都消失不见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50章 取消丁税,婆罗洲华人
。黄立也能够一言九鼎、乾纲独断,但还是要争取内阁的同意。
说到底,本土的发展快慢,百姓的生活好坏,才是阁臣和官吏们应该关心并做好的事情。
至于被征伐地区的异族和土著,用不着他们发善心。谁要表露出怜悯,那才是虚伪和不忠呢!
黄立批阅完奏疏,又给驻朝使臣写了秘信,要求朝鲜派兵接受训练装备的数量,从两万增加到三万。
有了充裕的资金,北洋舰队也要扩充,舰船数量和兵力都是如此。还有山东的驻军,也要增加到三万,以备秋后的伐倭行动。
如果黑龙江流域的鞑虏残余能够解决,不管是招抚,还是剿灭,辽东的驻军也能抽出一万,参与伐倭。
如此雄厚的大军,再加上武器装备的优势,对于相对松散的倭国幕府,基本上是胜券在握。
倭国和沙俄,是扎在黄立心中的刺,一日不清除,便一日难以开怀。虽然这将是长期的交锋,但却不是迁延的借口。
“既然不能再活五百年,那就争取在有生之年解决掉中华可能面对的最危险、最凶恶的敌人。”
黄立思虑良久,又在秘信中进行了补充,允许朝鲜世子入京陛见,并任命其为受训朝鲜军队的名义统领。
这样能让朝鲜放心些,也顺便解决其关切已久的仁祖反正、附虏仇明和大明的正式册封等问题。
既然表现得如此恭顺,简直是有求必应。黄立也准备投桃报李,去了朝鲜王室的忧惧。
朝鲜百姓穷困,人力资源的利用,黄立准备继续进行。不管是劳务输出,还是出兵助战,性价比都很高。
现在是辽东,以后的劳力输出可以转向吕宋,还有登嘉府,或者是婆罗洲。哪怕就是种地,也能为大明提供赋税,并加快开发建设。
……………..
婆罗洲,坤甸。
坤甸又称庞提纳克,位于西婆罗洲的卡布阿斯河(曾称坤江)入海口处,是婆罗洲的经济、政治中心。
这里也是婆罗洲最大的华人聚居区,历史上的兰芳共和国,便以坤甸为首都。
在坤甸居住的华人以潮汕和客家人居多,基本上一半是说潮州话,一半是说客家话的。
至于饮食,和潮州的饮食文化也很相像,只是吃的偏辣和偏咸。
距离坤甸不远的山口洋,则是大批怀着淘金梦的客家人,抵达婆罗洲开发锡矿的地方。
客家人在这里建立了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后世在山口洋二十多万人口中,有六成以上是华人。
以坤甸为中心,周边的山口洋、东万律、三发、戴燕、上侯、昔加罗等地,也都是以华人居多。由此形成了不少华人聚居地,也就是小集镇。
当地的华人起初以血缘或者地源关系抱团,有的则以商会的形式拉帮结派。
而不同的组织、帮派之间或因为利益之争,或因为成员之间的矛盾,很容易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冲突。
大明中兴,坤甸的海商很快就与朝廷建立起联系,并为此而出钱出力,代表人物就是李家。
皇帝也对婆罗洲的华人表示出了足够的关怀和照顾,通过他的指点,婆罗洲的华人团体联合起来,成为了大明华夏会,负责统一协调行动。
而江度芳、罗族英、冯褚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华侨青年的回归,也使建立武装提上了日程。
通过海船运输,大明朝廷还向大明华夏会提供了三千枝燧发滑膛枪、十门火炮的援助支持。
现在,由大明华夏会组织建立,并负责指挥的华人武装已经满员,训练还未完全结束,但已经具备了作战的能力。
此时,由过路海商带来的最新消息,一下子轰动了坤甸的华人,大明华夏会的高层也因此而召开了紧急会议。
“吕宋已经被我大明海军攻下,马尼拉城也飘扬着我大明的旗帜。”会长李龙生激动得面色有些泛红,看着几个华人首领,笑得畅快之极。
一个年岁很长的华人首领捋着胡须,笑得脸上的皱纹更密,说道:“是的,消息已经确实无疑。是我家的商船经过吕宋亲眼所见,还蒙总督大人接见。”
“总督大人要我们知道这个消息,再走海路的话,可在吕宋的苏比克湾、马尼拉湾停泊歇息。”
说着,他将放在桌案上的几张纸向前推了推,脸色也严肃起来,“这是吕宋总督府发出的文告,上面还有万岁的圣旨。”
几个华人首领赶忙伸出双手,恭敬地拿过文告,捧在手中,认真地读了起来。
李龙生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50章 取消丁税,婆罗洲华人
已经看过,端起茶杯喝着水,沉声说道:“吕宋的西班牙人屡次屠我华人,万岁兴王师复仇,将西班牙人尽数消灭,为被杀的华人报仇雪恨。”
“万岁圣旨上说得明白,有伤害大明海外子民者,不管何国何人,虽远必诛,以血还血,绝不宽恕……”
呯的一声,作为军事长官列席会议的江度芳已经兴奋地拍案而起,吓了众人一大跳。
“大明万胜,万岁威武。”江度芳握着拳头,激动得脸都涨红,大声道:“霸气,这才是大明帝国该有的威风。西班牙人呢,全杀光了没有?”
华老的华人首领干咳了一声,说道:“全杀掉了。吕宋的王师正在乘船分头行动,剿杀各岛上的西班牙人。”
“除恶必尽,非如此不能震慑西夷。”
李龙生缓缓说道:“虽然未向西班牙宣战,但圣旨说得明白,对西班牙人,和他们的船只,将是见到即攻击,不论是在何海域,任何地方。”
“总督大人还说了,朝廷将昭示四夷,伤我大明子民者,将以此为例,血债血偿。”
老者面色严肃,说道:“我海外华人可以扬眉吐气,西夷也必然惊惧,不敢再欺压凌辱。”
离婆罗洲最近的西夷就是爪哇的荷兰人,觊觎婆罗洲华人的财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而爪哇也有很多的华人,与婆罗洲的华人或是老乡,或是亲朋,保持着联系。
但爪哇华人现在的境遇也是一般,甚至在不断遭到荷兰人的盘剥和刁难。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荷兰人利用英国殖民者和万丹土邦苏丹的纷争,夺取了明史所称的“咬留吧”,并建起了高墙保卫的城市,即巴达维亚。
从建城的时候,华人就参与了巴达维亚的建设。其实,荷兰人围攻万丹时,就雇请华人作为翻译和谈判使节。
当时的库恩总督对华人的能力看得很明白,华人可以带来大量中国商船,带来繁荣的贸易。
而且,本地的华人控制了胡椒贸易的渠道,荷兰人必须依靠华人来扩张贸易。
同时,大量能吃苦、能干活的华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发殖民地的主要劳动力。
于是,荷兰人想尽方法从万丹苏丹国以及爪哇各地招揽华人。
长期从事中国胡椒贸易的华商陆续被吸引到了巴达维亚,他们充当了荷兰人的承包商和包税人;
他们负责从中国招募前来建城的劳工和手艺人,并且还为巴达维亚的房屋和城墙建设,提供砖瓦和木料,同时参与建设的工人也有大批华人。
当时的东南亚的华人移民群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批的闽粤等地华商,他们以充当中间商而著称;
另一类则是由中国的海盗土匪或政治难民为首组成的武装移民群体,他们占地为王,实行自治,甚至还建立了自卫武装。
随着欧洲殖民政权不断扩张,商贸港口开始繁荣后,一个个占地为王的华人小型独立王国最终都不复存在了。
而华人群体,是亚洲地区唯一能够在组织程度、文化传统上和西方殖民者对抗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