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1349章 均衡问题

黄砬省长段海杰从南疆回到省城,等了两天没见蓝京上门诉苦求援,心里纳闷,暗忖这小子是不是事多忙忘了?但这种事蓝京不主动,身为省长又不便多问。

幸好南疆之行还算有点收获,段海杰主动“叩见”局委员、南疆省委书记古景平,相谈甚欢,还共进晚宴谈笑风生。当然段海杰没空手,事先打探古景平有收藏嗜好后精心准备了两件礼物:

一只明代马踏飞雪造型的和田玉夜光杯,仿制于古西域凉州青铜器“马踏飞燕”,形状是一匹昂首奔驰的天马,后蹄踏着只飞燕,单蹄踏燕而不失重心,寓意为天马行空、无所羁缚。

一幅董其昌的《风残山寺图》,董其昌乃明代书画大家,与吴门画派抗衡的华亭派领袖人物,其书法临写颜真卿,绘画师法黄公望,同时广泛吸取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取得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清代古籍的书画类目录下清楚地写着《风残山寺图》,是有据可查的董氏作品,其流传也算有序,每代收藏者均有家谱或书信为证,交接清清楚楚,绝无拖泥带水。

两件古玩价值多少?明代和田玉夜光杯流传至今的数量极为罕见,京都博物馆有一只,大英博物馆有一只,此外或有两只在东瀛民间收藏家手里;至于董其昌真迹,香江、雾城拍卖会向来五十万起拍,艺术价值高的甚至突破千万,因此钱是没法衡量的。

古景平不单收藏,鉴赏方面也颇具功力,仔细把玩和田夜光杯,再拿放大镜一寸寸研究《风残山寺图》,旁边的段海杰紧张得手心沁汗,足足隔了半盏茶工夫古景平才说出五个字:

“都是老东西。”

当晚宴席上古景平深有感触地说,人与人还是要多接触才能多了解,你看我来南疆三年了今天第一次跟海杰喝酒,说明沟通交流不够嘛,往往有时误会由此产生,因此以后还得常来常往,远亲不如近邻嘛。

古景平委婉承认“误会”,暗示事情还有回旋余地,至此段海杰高悬着的心放下一半,剩下一半咋办?

马上春节了,趁热打铁再进贡呗!

段海杰南疆回来后的第三天上午,王锐锋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集体审议明年工作规划和一季度重点工作,这是早就列入日程的常规工作,几天来段海杰就在忙于核实、酝酿、完善相关事项内容,相比较而言省正府经济工作是重头戏。

常委扩大会审议表决也是走的流程,在此之前,各条线工作规划和一季度重点工作或在小范围碰头会通过,或经省委常委会研究,或充分调研和征集意见,最终汇集起来到常委扩大会过一遍即可。不过往往这种会议特别容易出岔子、犯低级错误,无它,会议材料太多,议题又紧密,轮动节奏很快即使现场发现都来不及更正,只能众目睽睽下硬着头皮挨批。

挨批一两次叫做偶然失误,情有可原;十次常委扩大会八次挨批,给省领导的印象就是“此人不堪大用”,接下来仕途可想而知。

同样省领导也必须牢牢把关分管条线材料质量,如果每次都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说明管理工作抓得不到位,对所分管的领域情况不熟悉或没用心准备。

这样说起来,省委每开一次常委扩大会都是对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两厅秘书工作质量的检验。

省正府经济建设方面内容由常务副省长苗天龙介绍,主要分预期目标、重点工作和二十大工程等几部分,其中涉及全力打造工业产业链时一段阐述:

围绕“十条产业链”推进“四大改造”,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建设高性能金属、储能材料、硅基材料等200个延链补链建链项目,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效益水平。开展国家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积极争取一批重要企业项目落地,努力成为先进产业链节点地区。加快建设新型材料等基地建设,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现代化工、新型材料亿级产业集群,力争进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阵。实施“园区提质升级工程”,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园区协同共享发展机制,尽快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园区经济。

苗天龙读到这里停下来喝茶,李素喆冷不丁道:

“天龙同志在规划里提到的200个延链补链建链项目、亿级产业集群大致分布在哪些地区?”

各条线汇报时省委主要领导都有随时插话、提问、评价的权利,苗天龙还没意识到危机来临,简单答道:

“我们会综合各地工业基础和产业特色进行相应安排,总的原则是项目落地、投产、产业化一气呵成,不能后期搞修修补补。”

李素喆问道:“照天龙同志的说法,原来工业基础好、产业发展快的将拿到更多项目,拥有更多发展机会,岂不是好的越好、差的越差,长期以往加剧地区工业水平的两极分化?”

听出话里的不对味儿,苗天龙放下手里材料郑重地说:

“素喆同志不能片面理解正府打造工业产业链的大战略,延链补链是针对工业基础好的地区,基础相对较差的则适用建链,同时在亿级产业集群分布方面正府也会充分考虑均衡发展,不会轻易让哪个地区掉队。”

段海杰也补充道:“绝对平均不现实,起码做到大致均衡,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可以从全省大战略当中获得红利。”

李素喆冷笑:

“原来我是相信的,从来没关注或者计较过什么,没想到偏偏有人在这些方面做文章!最近京都给了我省38个援建项目,总投资20亿,按天龙同志均衡发展原则起码每个地级市至少分到4个援建项目吧?省城总规模、经济总量最大忽略不提。但实际上怎么分配?堂堂黄砬第一大城市万泉只分了3个,堂堂黄砬第二大城市紫寺更少,只分了2个!试问天龙同志,什么叫均衡?”

此言一出整个会议室哗然!

苗天龙错愕万分,感觉李素喆这通炮莫名其妙,此前总投资大几十亿的两个国家级重点项目花落紫寺,没见他放半个屁,怎么,怎么为个把亿援建项目却大动干戈?

段海杰也吃惊不已,没料到率先跳出来的居然是李素喆,而且敢于在常委扩大会这等重要敏感的场合说话,难怪蓝京按兵不动,有可能事先与李素喆结成同盟。

最中间的王锐锋则面不改色从容镇定,心里早知道李素喆与苗天龙不对付,但李素喆选择在常委扩大会公然发难,时机正巧在段海杰、苗天龙人事去向漩涡关键时刻,且段海杰特意跑到南疆献媚,所有一举一动王锐锋都尽在掌握,故而决定暂时不作干预,让子弹飞一会儿。

省委书记不发话,主持会议的省委秘书长党志恒本来就跟李素喆私交甚笃,也就半闭着眼如同老僧入定。

苗天龙等了会儿,见居然没人要求李素喆“请勿中断发言”,只得硬着头皮道:

“关于援建项目分配,本来没必要放到常委会这种场合讨论,既然素喆同志提了我就占用同志们几分钟时间作出说明,第一,目前的分配方案是征求意见稿,没有最终确定,在此过程中出现分歧和争议在所难免;第二,万泉、紫寺两市为何分配到的援建项目最少,我想素喆同志的话里已经给出答案,两市在黄砬排名前两位,应该在援建项目方面有所牺牲,拉经济落后的兄弟一把,这也是均衡。”

李素喆对他的解释并不满意,直接呛道:

“与其说是均衡,还不如称作鞭打快牛更准确!噢,正府下达经济指标时要求大市多挑担子、多作贡献;可分解扶持资金、援建项目时又要求大市多作牺牲、多受委屈,敢情大市活该命苦一直负重前行,完全没有松懈的时候?”

霎时被顶到墙角,事先毫无准备的苗天龙下意识辩道:

“素喆同志,正府财正资金、补贴资金向来按人头费用计算,不存在谁多受委屈吧?”

李素喆等的就是苗天龙这句话,当即从笔记本里面抽出一页纸,道:

“按人头费用的放在一边,那个会有国家审计署检查;我手里有近三年不是按人头费用分解到各市的财正补贴发放清单,今天人多就不一一读了,但如果除以各市人口的话,很巧,万泉、紫寺又排在倒数后两位!”

苗天龙瞪了省财正厅长一眼,脸都气青了,这种数据应该高度保密,只有省委书记和省长知道,李素喆怎么拿到手的?

但不管如何,财正补贴、扶持资金包括这次援建项目分配都经省正府党组会集体研究通过,具体分配的出发点、考量相当复杂,远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责任也不能自己一个人扛,苗天龙遂将求援目光投向段海杰。

段海杰却埋头在笔记本上写写划划,压根没注意苗天龙的目光。

妈的,最没担当要数你这个姓段的!

苗天龙恨得牙痒痒,只得挤出一丝笑容道:

“我再占用同志们几分钟时间做点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