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姑家只待了两天他就和春妮踏上了沪上之旅。
这次路上没有熊孩子和他抢媳妇,两人就时时刻刻的腻在一起。
“多吃苹果好。”
李前进用小勺挖出一块苹果放进春妮嘴里。
“前进哥你吃蛋糕,我有点吃不下了。”两人你侬我侬的狂洒狗粮,春妮这时才体会到,前进哥时常挂在嘴边的旅游是这么美妙。
五十多个小时的路程,两人时时刻刻的黏糊在一起,看着窗外不同的风景,听着车厢里天南地北的方言奔向陌生的城市。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绿皮火车在初升的晨光中撕开混沌,驶进雾蒙蒙的沪上。春妮好奇的打量着路两边的楼房。
“前进哥,这里的房子贵吗?”
“我也不知道价格。”李前进说:“怎么会想到那去呢?”
春妮说:“上次和王霞他们喝酒,你说过的这里的房子会长到天文数字。”
李前进挠挠头,脑海里没一点印象。“是的,城市化进程会快速推动房子商品化,福利分房政策不会长久的。到那时这里的房子会涨到让老百姓无法企及的高度。”
“那我们可以在这里买房吗?”春妮摸了摸肚子说:“万一咱们的宝贝来这里上学或工作有个落脚的地方。”
李前进笑着捏了下春妮鼻子,“你这个当妈的想的也太长远了。”
春妮说:“我们不惦记他们,谁惦记?”
李前进神伤,有妈的孩子多幸福!
火车在卡顿几下后稳稳的停住,从各个车厢里走出的旅客,在出站口汇聚成一股庞大的人流。
“春妮!”王霞在出站口伸手大喊。
刘小光踩在铁门上兴奋的大喊:“李老大,欢迎你们来到沪上!”
李前进莞尔,这個刘小光还是那么跳脱。一步步挪出站口,刘小光和孙健一起冲上来李前进抱在了一起。
“李老大,侬还是那么白相!”
王霞抱住了春妮说:“这么突然来沪上?”
春妮说:“家里有点烦心事,出来散散心。”
王霞羡慕,“真好,想出来就出来,我们要是回去一趟请假可费劲了!”
“我还羡慕你呢,上班挣钱。”
“李老大是舍不得让你工作,否则还能找不到工作?”
“他总说工厂太乱我又老实,还是别上的好。”
“李老大是怕你这个大美女被人欺负!”王霞笑说:“走,请伱们吃早餐去!”
“中午我来安排!”刘小光扬手。
孙健说:“先把行李放家里。”
刘小光说:“这我就不跟你争了,我还住单身宿舍呢。”
“小光,你还单身呢?”李前进咂咂嘴,眼神瞄了眼他裆部笑说:“你行不行啊?”
刘小光“大怒”,跳到李前进背上吼道:“我和你拼了!”
李前进轻易的制服了瘦小的刘小光,“你和张力还真是难兄难弟。”
刘小光费力的搭着李前进和孙健的肩膀开心的说:“吾道不孤啊!岂能因为一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
几人说笑着上了挂着大辫子的公交车,售票员是个年轻小伙子,他端着个大茶缸子懒洋洋的站在那说:“乘客们注意了,下站是忻州路、贵州路、和平路、玫瑰园,要下车的自己注意!”
李前进扑哧一笑说:“他倒是省事。”
刘小光可是以沪上为荣,白了售票员一眼解释说:“这是个别的,我们沪上人还是很热情的。”
李前进笑着点头,听着售票员和两个坐过站的乘客吵架,像几只斗鸡一样扯着脖子喊。
他想不明白,有那精神头你报一下站名多好,何苦叽叽喳喳的吵架?
“我们家住在三楼,我和阿霞一个房间,我姆妈一个房间,哥哥嫂嫂一个房间,还有一间小客房,正好你们住。”
孙健得意的说着家里的情况,在沪上这么宽敞的房子是不多见的,寸土寸金的沪上宽敞也就等于豪华。
上楼打开门,一个老年妇人端坐沙发,她银灰的头发做成了宁静海面上的波涛,额头上轻轻拱起一个弯度,十分的新潮,身上穿着豆绿色外套,沪上管这种衣服叫春秋衫。
孙健先开口介绍。“姆妈,这是我插队时的东北朋友,李前进、他爱人春妮。”
孙母优雅的站了起来,客气又平淡的说:“侬好!”
一双眼睛像刀片一样在李前进和春妮身上刮过,尤其在那个褪色的旅行包上停留了好几秒。
“阿姨好!”李前进和春妮恭声问好。
“姆妈,我们出去吃口饭。”王霞对孙母也十分恭敬。
“嗯。”孙母淡淡的点头,眼神却始终没离那个破旧的旅行包。
“我婆婆就那样,沪上人吗,看谁都是乡下人。”出了家里王霞小声的和春妮抱怨。
“挺好的。”春妮没往心里去,她从来都觉得长辈在晚辈面前端着架子是应该的。
“你婆婆打扮的好精致,好漂亮!”
王霞说:“把自己拾掇的时尚漂亮是沪上女人与生俱来的,我就不行,时常遭我婆婆和嫂子笑话。”
几人说笑着走了不远,王霞指着一栋阔气的大楼说:“今天意义重大的早餐,咱们就在吃。”
李前进抬头一看,“锦江饭店”。
“干嘛呀,随便找个地方吃点就行,来这浪费钱干啥?”
“李老大你也知道这地方?”
李前进说:“锦江饭店吗,沪上著名的豪华饭店,前些年一般人可不敢进去。”
“可以的哦,”王霞笑说:“今天咱们也开开洋荤!”
走进饭店,锃亮的大理石让春妮发蒙,会不会很滑啊?她小心的扶着李前进才敢走。
巨大的水晶吊灯比自己家里还要大的多。
王霞拿过菜单点了几样经典的沪上点心:生煎馒头,蟹粉小笼包,萝卜丝饼,豆浆。
锦江的点心贵就贵在每样点心都比别家小一半,刘小光嘻哈着评价。
早点端上来,每人的筷子都在为别人夹点心,都在和别人推让,有时被夹到别人盘子里的点心又被夹回去,于是筷子在桌上横穿纵跨,充满盛情而缺乏效率。
任何外人都能看出,这是一个很少在这个档次的餐馆消费的人家,都很紧张,每个人都怕自己比别人吃得多,谁吃得最少谁就赢了似的。
一顿早餐吃的李前进半饱不饱,但是人家的盛情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