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卖琴 作品

第537章 火候已到

一名偏将来到邓逢身侧,大声道:“邓帅,城池左侧急需增援,急需增援!”

紧接着,又一名偏将跑过来。

“邓帅,城池右侧急缺霹雳炮和火油,急缺!”

邓逢扫视着战场,快速做出决定。

“城池左侧增援片刻便到,霹雳炮及火油正在搬运。”

城池两侧面临的压力,邓逢一清二楚。

但他更清楚,此时此刻只能咬牙挺着。

一旦己方出现疲软之态,将会直接刺激秦军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

邓逢叫来斥候营校尉,凝声道:“传令佟山、梁卓等人,三天之内必须率军抵达白岩郡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领命。”

邓逢不清楚的是,佟山、梁卓等部早已被秦军骑兵盯上。

佟山、梁卓等人若是想要增援白岩郡城,就必须跨过秦军骑兵。

邓逢也清楚这一点,短时间内难以指望援军。

邓逢躲在掩体之后,皱眉思索对策。

己方之所以如此被动,其根本所在便是开战以来的疏忽,致使秦军损坏城墙。

近几日,秦军接连投射震天雷集中攻击发生龟裂的城墙。

即便日落之后,匠人立即着手修复,依旧于事无补,城墙龟裂反而越发严重。

故而,为保城墙不失,邓逢只能不断调集兵力和霹雳炮阻止秦军攻打城墙,从而导致城池左侧的防守愈发空虚。

秦军则是从容不迫,双管齐下展开攻势。

一旁,叶云发见邓逢眉头紧锁,知晓对方难以做出抉择。

他便开口道:“邓帅,为今之计只有破釜沉舟。减少城池右侧的兵力投入,使用霹雳炮和床弩反击即可。

从三月秦军攻城以来,城池左侧士卒承受的防守压力便是最大,在下担心这一侧士卒在秦军强攻之下走向崩溃。”

邓逢思索片刻,面色逐渐坚定。

秦军阵前。

一名校尉快步跑来:“彭帅,我军在城池右侧组织的三轮强攻,皆被敌军化解挡下。”

彭英眉梢一挑,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纠结了四天时间,邓逢终于做出了决定。

彭英手指轻点着手腕,沉思片刻,道:“传令,继续加大城池右侧的进攻。另,将七成震天雷和火蒺藜抽调至右侧。

告诉王端,路已经铺好了,就看他的发挥了。”

“领命。”

攻城最前线,王端收到军令后,脸上闪过一丝兴奋之色。

城内守军终于撑不下去了。

“弟兄们,随本将攻城。”

王端一马当先,率领着士卒朝着白岩郡城左侧而去。

早在轰天雷运抵前线之时,彭英就已经设想好后面的攻城战术。

不论邓逢作何部署,彭英都有相应的战术令邓逢头疼不已。

而眼下的战术,其实非常简单。

既然邓逢决定放任秦军轰炸城墙,那么彭英自然不会拒绝这一番好意。

别忘了,秦军除了有震天雷,更是留有轰天雷这等杀器。

王端所部的任务亦是非常简单。

靠近白岩郡城墙,使用火蒺藜简易投射机对准城墙龟裂区域轰炸,而后在轰天雷以及投石机的掩护之下,强悍登城。

激昂的号角声响起。

二十颗轰天雷,一字排开朝着白岩郡城左侧飞去。

在其下方,是紧随攻城的秦军部队。

甫一攻城,王端率领的所部便如同疯魔一般。

上百架云梯齐刷刷搭在城墙之上。

秦军士卒看到令旗之后,奋力向上攀登。

即便上方落下碎石乃至雷木,依旧前赴后继,悍不畏死。

与此同时,白岩郡城右侧。

战况更加激烈,更加惨烈。

只要抬头,便可看到源源不断的秦军士卒被守军击中,从云梯之上摔落在地。

忽而,正在城头之上指挥士卒的邓逢,心头闪过一抹心悸。

他抬头望去,只见上百个黑点朝着城池袭来。

下一刻,只听见“轰轰”巨响。

浓烟滚滚之中,几个惊恐声音响起。

“城墙塌了,城墙塌了!”

邓逢心中咯噔一下,快步跑过去确认情况。

城墙出现一个三尺宽的大豁口,其上的墙垛四分五裂。

不知为何,邓逢竟松了口气。

因为城墙并没有倒塌,只是出现了一个豁口。

只要守住这个豁口,便无虞。

邓逢最为担心的是这个豁口出现,会直接影响己方的士气。

而很快,这一担心便应验了。

一队秦军士卒趁己方士卒不注意,直接登上城头。

紧接着,又有两队秦军士卒登上城头。

邓逢顿感不妙。

若是不能压制住秦军,白岩郡城或将宣告沦陷。

于是乎,邓逢抽出佩刀,亲自上前御敌。

“将士们,不可失神!”

邓逢以身作则与秦军士卒搏杀,极大地刺激到守军士卒。

由于登上城头的秦军士卒数量实在太少,这一轮进攻,还是被白岩郡城守军所化解。

铜钲响起,秦军士卒如潮水般退去。

邓逢擦拭着脸上干结的血印,大口喘着气。

秦军真的太难缠了。

他从军数十年,第一次遇到如此强悍且不怕死的士卒。

以往在面对异族时,异族士卒战力不俗,但同样极其怕死。

只要比对方更加强硬,异族士卒就会退却。

秦军则不同,你若强势,他比你更强势;你若弱势,他还是很强势。

邓逢轻呼出一口气,招了下手。

“即刻安排匠人修缮城墙。”

这时,斥候营校尉疾步走来。

“邓帅,墨斋楼传来两则密信。”

邓逢接过两封密信,看完之后,本就糟糕的心情,直接坠入谷底。

突厥先锋军已经抵达阴山城,梁卓所部潜行小泉镇时被秦军黑虎骑截杀,所部五千人马死伤超八成。

东河郡增援的三万五千士卒,被秦军骑兵拦在平陵镇之外,寸步难进。

佟山在密信中多次提及,他奋力率领并州骑出击,却始终无法撼动秦军骑兵。

除了两个坏消息,还有一个好消息。

李公传令而来,决定再度增兵庆州。

三万步卒及两万并州骑,已经越过古道郡,正朝着白岩郡城赶来。

只要能够撑到援军抵达,白岩郡城危机将解除。

若是几天前,邓逢听到这则消息定会欣喜若狂。

只是如今局势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逢预感到,白岩郡城已经很难守住了。

叶云发走过来,看完两封密信后,沉默片刻,问道:“邓帅,何不询问翠岳郡祁将军,以及广卫郡佟将军的战况?

若是翠岳郡城无虞,佟将军能够攻破广卫郡城,我军亦可守住白岩郡城。”

邓逢苦笑一声。

“祁文金和佟永立送来的军报,想必你也看了。赵牧虽比祁文金年轻,却比之更加老道。

佟永立接连强攻广卫郡城,折戟沉沙,反而所部死伤惨重。霹雳炮相较于秦军震天雷、火蒺藜,差距甚大啊。”

叶云发不由得问道:“邓帅,接下来该如何守城?”

邓逢脸色一沉,凝声道:“唯有死守。若是城破,退守东河郡及丰郡。”

顿了下后,邓逢转而道:“本帅自会向李公请罪。但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秦军没有形成横扫之势,我军明年亦可东山再起。”

叶云发苦笑一声,便陷入沉默。

明年能否守住庆州,不仅要看秦州的脸色,还要看突厥,乃至看豫州、幽云的脸色。

并州将会极其被动。

不知李公是否有所筹划。

秦军营地,营帐中。

气氛并不轻松。

虽说从今日攻城战果来看,攻陷白岩郡城只是时间问题。

但随之而来的是秦军伤亡极大,兵器军械消耗极快。

待到彭英将今日战况回顾,并做出明日的攻城部署之后,秦牧对着地文星抬了下手。

后者旋即开口道:“彭帅,诸位将领,黑冰台凉州及突厥分部传来密报,突厥一万先锋大军已经抵达阴山城。

突厥预计将投入五万骑兵、四万步卒,攻打凉州。另,突厥已经集结三百七十八匠人,意欲在阴山城打造大型工程军械。”

话音落下,一众秦军将领脸上便露出欣喜之色。

突厥终于要侵略凉州了。

秦牧见状,说道:“众卿,突厥侵略凉州,于我军而言,固然可喜。本王希望你们一鼓作气攻陷白岩郡城。”

顿了下后,秦牧继而道:“松平送来军报,提及攻打翠岳郡亦进入最后的阶段。五月中旬之前,定能攻陷翠岳郡城。”

彭英旋即道:“大王宽心,五月上旬便可攻陷白岩郡城。邓逢已经走投无路了。只是,我军骑兵为了拦截并州援军,压力骤增。”

秦牧看向赵武,后者正色道:“并州骑加上东河郡援军,共计五万五千人,黑虎骑及黑狼骑可以应付。”

秦牧说道:“长风,攻打白岩郡城已到关键时刻,你亲自率军封锁白岩郡城的后方,绝不能让并州援军跨过骑兵组成的防线。”

“臣领命。”

从二月底到现在,攻打庆州的战争已经持续快两个月。

于古代而言,这个战争持续时间并不漫长。

但如今局势已经彻底偏向秦军,秦牧希望能够速战速决,一举夺下白岩郡城或翠岳郡城。

早点结束战争,军队可以有更多的休整时间。

因为,秦牧的想法是明年夺取整个庆州。

若是战争一直持续到下半年,乃至秋收之际,秦军上下皆会疲惫不堪。

……

凉州,定北郡。

郡城之上,袁延看着在城外晃荡的突厥骑兵,面露疑色。

突厥骑兵抵达阴山城之后,第二天直接南下抵达定北郡城。

而后,突厥骑兵也不攻城,而是在定北郡城周边游荡。

袁延收回目光,看向身后的一名黑衣汉子问道:“城外的突厥骑兵具体行径,可曾探明?”

黑衣汉子说道:“突厥骑兵一直在搜寻定北郡尚存的百姓。几个潜藏在深山的村落,亦被突厥骑兵发现。四百多名百姓已被押解前往阴山城。”

袁延眉头紧锁:“突厥在阴山城有何部署?”

“无法得知。”汉子解释道:“突厥将阴山城彻底封锁,墨斋楼潜藏在百姓中的暗探,一直无法送出消息。”

袁延沉声道:“一定要想方设法探明阴山城内的情况,突厥对阴山城如此重视,必定有所图谋。”

“下官明白。”

袁延一直感到心神不宁。

突厥大军来袭,却与以往发动的侵略不同,这其中必有猫腻。

“何统领,墨斋楼一直无法探明阴山城的情报,是否因为黑冰台在从中作梗?”

黑衣汉子摇头道:“据我所知,黑冰台已经全部撤离定北郡。况且,即便黑冰台从中作梗,亦无法彻底封锁消息从阴山城传出。”

袁延叹气一声:“何统领,定北郡城很重要,一旦定北郡失陷,平凉郡、红木郡、乃至兴庆城都有可能岌岌可危。”

黑衣汉子说道:“袁将军宽心,墨斋楼正在设法探明突厥意图。”

袁延暗自摇头。

这种承诺,如同小孩屁话。

袁延其实更担心庆州战局。

若是庆州战局失利,凉州或将面临双重压力。

庆州,翠岳郡。

“弟兄们,随我杀!”

上百名秦军士卒悍然登上城头,与守军士卒展开搏杀。

自四月下旬开始,秦军士卒每日皆能登上翠岳郡城头。

且每日登上城头的士卒,从起初的十几人,增长至如今的上百人。

由此可以看出,翠岳郡城的防守漏洞正在逐步增大。

秦军阵前,尚文益看向赵牧,问道:“赵将军,此时还不行吗?”

赵牧沉吟道:“本帅认为还差点火候。”

尚文益举起望远镜,观察了一番,不由得颔首。

的确还差一点。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传令兵跑来。

“禀赵帅,我军已有一曲士卒登上翠岳郡城。另,五百名携带轰天雷的士卒,亦全部到位。”

赵牧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火候到了。

“传令,轰炸城门。”

“领命。”

传令兵登上高大战车,挥舞着手中令旗。

令旗随着一名又一名的传令兵,迅速传导至战场最前沿。

只见混乱的战场中央,五百名秦军士卒在盾牌手的保护下来到翠岳郡城门前。

士卒将后背的轰天雷取下,紧贴着城门摆放好。

一炷香后,一名校尉将一支火油箭矢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