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卖琴 作品

第543章 引见

厅堂中。

三里县令卢丰微微摇头。

“洪东家难道不知三里县人口不过十万出头,灵州府衙下拨的赈济粮有定额。”

如今大旱爆发,但百姓却没有成为灾民,更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灵州府不可能从一开始便大肆下拨赈济粮。

而是随着干旱持续时间,循序渐进,确保百姓在受灾期间有一口饭吃。

明日运抵三里县的赈济粮不过两万石。

洪文不由得说道:“卢县令何故烦忧,如今大旱持续之中,老天爷若是不开眼,干旱可能持续到秋收之际。

若是持续三到四个月,何愁陈粮无处消耗啊。况且,若是干旱没有持续到秋收之前,陈粮亦可偷梁换柱。

草民所料不错的话,秋收之后,为了确保百姓能够安然过冬,都督府衙及灵州府衙必定会再次下拨赈济粮。”

闻言,卢丰不由得点着头。

“你手中囤积的陈粮何在?”

“有五千石陈粮已经运抵三里县,正存在粮库之中。”

“待本官前去查验一番。”

半个时辰后,洪文领着卢丰来到城外一处庄子。

卢丰看着库房中发霉严重的陈粮,眉头紧锁。

这种陈粮能吃?

“洪东家,若是陈粮吃死人,出了问题,本官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卢丰看向洪文,后者笑道:“卢县令,灾民根本不会在意粮食能不能吃,人饿极了,连泥土都吃,更何况发霉的陈粮呢?”

卢丰陷入沉默。

见状,洪文决定再添一把火。

他再次将一个信封塞入卢丰的手中,低声道:“卢县令,灾民能算人吗?都督府衙及灵州府积极赈灾,但老天爷发怒啊。”

卢丰不知道自己是被洪文的一番话说服了,还是被手中厚实的信封打动了。

“不能被人发现粮食被调包,否则你我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卢县令宽心。”

一炷香后,卢丰离开庄子,洪文却没有跟着离开。

他快步来到一处民院,敲了敲房门。

一名汉子打开房门看着洪文,问道:“如何了?”

洪文说道:“卢丰本就是巨贪,自然不会放弃此番绝佳敛财的机会。”

汉子冷笑一声:“亦证明此人是一个蠢货,不过蠢货更佳,有利于我们谋事。记得在陈粮之中多加些佐料,死的灾民越多,暴起反抗的灾民就越多。”

“小人明白。”

汉子抬了下手,洪文识趣的离开民院。

而后,另外一人走进院子。

“统领。”

汉子说道:“将人手全部撒出去,三里县马上便会大乱。楼主的命令只有一条,要让灵州彻底乱起来。

另外,小心行事,别招惹到黑冰台。”

“属下明白。”

汉子沉思片刻之后找到洪文。

“陈全统领,有何吩咐?”

陈全问道:“洪东家,我想知道除了你的广源商行之外,还有哪些并州商行在灵州行商范围较广,与地方官员有所往来。”

洪文说道:“有不少,如明玉商行、兴和商行、金福商行等,在灵州商铺颇多,且这些商行的东家认识很多地方官吏。”

陈全沉吟片刻,道:“明玉商行不行,你帮我联系兴和商行和金福商行的东家,要快。”

洪文虽疑惑为何明玉商行不行,但不敢提出来,只得连忙应道:“陈统领宽心,我今日便写信联系这两人。”

陈全轻“嗯”一声,“洪东家,你的功劳我会如实上报,并州不会亏待任何一名功臣。”

洪文激动道:“多谢陈统领。”

新丰城,郊外农庄。

附近百姓全家老少齐上阵,挑着水桶上山找水源。

现如今,烈日烘烤之下,唯有山林中还有山泉冒出。

周边的溪流已经干涸,百姓家中水井的出水量亦是在逐渐减少。

家中没有水井的百姓,只得上山寻找水源。

秦牧看向身后一名工司的掌固,问道:“知仁,山中的水井可曾开挖好了?”

范承躬身道:“禀大王,工司依据山中泉眼分布以及溪流走势,共计开挖了十三口简易水井,足以供应周边百姓日常饮水。

只是若干旱一直持续下去,最终山林中的泉水亦会干涸。”

秦牧眉头拧在一起。

如今是秦州在对抗老天爷。

并且,这一场单方面碾压的对抗。

老天爷若是不开心,干旱有可能一直持续。

秦牧看着上山找水的百姓,心中有了决定。

受灾严重的郡县,以及只有少量河流经过的郡县,百姓逐渐向扶风郡、广卫郡,以及秦州迁徙。

迁徙自古以来便是灾民应对自然灾害最为常见的方式。

故土情怀在活下去的面前,显得不值一提。

宁修得知秦牧的决定,很是惊讶。

“大王,若是迁民,大旱过后,灵州民生将更加凋零。”

秦牧摆了下手,说道:“之容,我知晓你的顾虑,你是灵州令,自然不希望迁民。但是你要明白,保全有生人口,维持灵州安稳,才是重中之重。

大旱过后,百姓亦可以迁回来。都督府衙对灵州府的扶持,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为今岁大旱大力支持灵州府。”

宁修松了一大口气。

“有大王这句话,微臣便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秦牧说道:“之容,既然已经宽心,便立即着手迁民事宜,告诉百姓迁移途中的一切花销由官府承担。

抵达迁徙安置地之后,官府亦会妥善安排,无需烦忧。”

“谨遵王令。”

如今正是农忙时节,秦州以及扶风郡、丰郡等地的水利建设陷入停滞状态。

此外,秦州与灵州之间的大道已经有了议程,只是由于咸阳城扩建、秦蜀大道挤占过多人力物力,迟迟没有动土开工。

现如今,只能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消化大量的灾民。

监察司掌固史开顺快步来到跟前。

“臣拜见大王,我王万年。”

秦牧看了眼史开顺,问道:“江云,匆匆而来,可是出事了?”

史开顺说道:“监察司配合武卫府,查明临泉郡粮库储备粮被官吏偷卖,偷卖粮食共计一千五百石,偷卖时间为去年九月份至今年二月份。”

秦牧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涉事官吏斩首抄家,其五代以内禁止参加招贤科考。”

话音落下,一众官员身躯一震。

斩首抄家尚在众人预料之内。

毕竟大王平时待人和善,对贪官污吏下手却极为狠辣。

自大王担任秦州牧以来,凡是贪污粮草军资、民生补贴、农商税的官吏,皆是斩首抄家的下场。

但禁止五代以内参加招贤科考,却是头一遭。

这是直接掘根啊。

史开顺神色微微一愣,只是见秦牧脸色铁青,故而不敢提出异议。

“谨遵王令。”

秦牧说道:“除了各地平时的储备粮库,都督府衙以及灵州府下拨赈济粮亦要追踪稽查。若是发现官吏贪墨倒卖赈济粮,夷三族。”

史开顺再次躬身应道:“谨遵王令。”

秦牧转而看向匆匆赶来张环,说道:“武卫府要加派人手配合官府赈灾,迁移灾民。若是发现暴乱,当即镇压。若是武卫府无法抵挡,可向军队求援。”

“臣领命。”

如今灵州灾情很是稳定,各地赈济有序推行中,也未收到百姓暴乱的消息。

但秦牧不敢大意。

待到身旁的官员相继离开之后,秦牧对着地文星招了下手,后者小跑过来。

“黑冰台可曾发现墨斋楼的行踪?”

地文星说道:“战争结束之后,墨斋楼的暗探便陷入沉寂。灵州大旱消息传出之后,墨斋楼亦没有太大行动。”

“事出反常必有妖。”秦牧说道:“秦州与并州乃是敌人,灵州大旱,并州岂会无动于衷。加派人手,深入到各个辖县探查。”

“领命。”

秦牧不是迫害妄想症。

秦州刚从并州手中夺走白岩郡和翠岳郡,并让并州军吃了大亏。

并州怎么可能抵得住“灵州大旱”这一诱惑。

若是能够搅乱灵州,并州便可趁势收回白岩郡和翠岳郡。

九峰郡,郡城。

郡衙。

张邰处理完手头政务,刚准备出门,蹲守在郡衙外的九峰郡丞李璋旋即上前。

“下官见过张府监。”

张邰疑惑地看着对方,问道:“李郡丞拦住本官,可是有要事汇报?”

李璋说道:“张府监刚到灵州,便巡视各地旱情,主导赈灾,甚是劳累。下官深感佩服,便想邀请张府监品茗畅聊,探讨后续赈灾事宜。”

闻言,张邰沉思片刻,颔首笑道:“李郡丞盛情相邀,本官岂能拂了你的好意。”

李璋大喜:“张府监,请上车。”

马车一路来到城中一处酒楼。

进入雅间中,张邰才得知今晚除了李璋之外,还有两名外人。

张邰也不在意。

李璋当即向张邰介绍两人。

“张府监,这位是兴和商行的东家邓光,这位是金福商行东家孙任。”

两人当即躬身施礼:“草民拜见张府监。”

张邰微微一笑:“两位东家多礼了。”

李璋转而道:“张府监有所不知,灵州旱情爆发之后,邓东家和孙东家听从都督府衙及商业司号召,组建商队协助灵州府以及地方官府赈灾。”

张邰惊讶道:“两位东家如此深明大义,值得赞赏。”

两人连忙摆手:“此乃草民分内之事,岂敢恩得张府监赞赏。”

几番闲聊下来,张邰脸上笑容越来越多。

酒楼的伙计也端着酒水和菜肴上桌。

张邰说道:“政务繁忙,晚些回去还要处理政务,小酌即可。”

李璋当即说道:“张府监心系灾民,废寝忘食,实乃我等吏员之榜样啊。我等敬张府监一杯。”

邓光和孙任连忙给两人斟酒。

酒过三巡,张邰挡住邓光双手递过来的酒杯。

“天色已晚,本官还要回驿馆处理政务,往后若是有机会,再与李郡丞、两位东家畅饮。”

闻言,李璋给两人使了个眼色。

两人当即放下酒杯,不再劝酒,并且忙前忙后安排伙计搀扶张邰离开。

直到目送着马车离开,两人才回到雅间。

“李郡丞,刚才为何不进一步试探呢?”

李璋摇着头,说道:“如今时期太过于敏感,不可妄动。虽说官场上流传着张府监的诸多传闻,但既然他能稳坐府监一职,便可知其深得大王信赖。”

李璋看着两人,严肃道:“本官冒着极大风险将你们引见给张府监,若是除了岔子,遭殃的是本官。”

两人相视一眼,连忙致歉。

“李郡丞息怒,是我等焦急了。”

“草民一时口快,还望李郡丞见谅。”

李璋凝声道:“今夜张府监没有排斥你们,便是好兆头。灵州旱情没有缓解之前,张府监定会一直坐镇灵州,你们与之来往的机会很多,何必急于一时?”

“我等明白,明白。”

驿馆。

张邰走下马车,略微浑浊的双眸瞬间变得清澈。

酒宴之中,李璋没有提及,他亦没有询问,但从邓光和孙任两人的口音足以判断,这两人来自并州。

李璋身为九峰郡丞,却与并州商人来往甚是密切。

灵州府组建还未满两年,官场却如此糜烂。

张邰叹了口气,招手叫来侍从。

“吩咐下来,本官后日便离开九峰郡。另外,去把柳校尉叫过来。”

“诺。”

半刻钟后,柳宁快步走来。

“下官见过张府监。”

张邰放下手中茶杯,说道:“柳校尉,本官有一事相求。”

“张府监请说。”

“调查两名商人的背景,若是有困难,可酌情向黑冰台求助。”

柳宁面露疑惑,但还是应承下来。

此番灵州赈灾,不仅武卫府将军张环亲自出动,武卫府亦派出大量校尉军官。

柳宁则是被安排跟随张邰,并随时听从张邰的号令。

张邰沉思片刻后,叫住了转身离去的柳宁。

“柳校尉,另外还需暗中调查一番九峰郡丞李璋。”

柳宁面露讶然之色:“张府监,李郡丞有问题?是否要通知监察司?”

张邰摇头道:“你现在暗中调查,若是调查出线索,再通知监察司亦不迟。待到本官前往新丰城,自会向大王说明情况。”

“下官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