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青霜 作品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长生:爷爷打啊!别怂啊!你还想不想当千古一帝了?

朱元璋微微一愣。

“不对?”

“哪里不对?”

朱长生开口道:

“爷爷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自然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好是坏。”

“但是昨天我回去想了想,却觉得不对劲,时间久了,难道真的一定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了吗?”

“万一这个人是装的呢?”

朱雄英一脸懵。

而朱元璋听到这话,眉头却是微微一挑。

“你继续说。”

朱长生点了点头,道:

“就比如,一个人从一开始就装好人,那么三五年之后,爷爷对他的考察就结束了,认为此人就是一个好人,从而对他放松了警惕,还给他很大的权力。”

“那万一,他那三五年是装的呢?在您对他放松警惕之后,他就开始在暗地里胡作非为了呢?”

“是不是存在这种情况呢?”

朱元璋神色一凛。

朱长生的这番话,让他想到了一个人——杨宪。

曾经,他对杨宪是那样的信任,对这个治理扬州颇有功绩的年轻人抱有极大的期望。

而这个年轻人也的确是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不但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还极有能力。

连续考察了好几年之后,他的确是放松了警惕,对其越发信任,甚至将中书省的大权都交到了他的手里!

可结果呢?

日久见人心?

狗屁!

这小子完全是表面功夫做得好,其实背地里心肠歹毒,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甚至还胆大包天,用一根外国稻穗来欺骗自己,假装祥瑞!

从那以后,他伤透了心,再也不信任那些官员!

还有那些勋贵,他们曾经都是并肩作战的同伴,其中有几个甚至还为自己挡过暗箭,救过自己的命!这些人,总值得信任了吧?

可实际上,这帮人在地方上还不是胡作非为,对自己的命令和约束也是阳奉阴违,仗着有几分功劳在地方上横行霸道。

日久见人心?

呵呵!人心可太复杂了,人都是会变的!

想到此处,朱元璋只觉得朱长生说得可太有道理了,与此同时,对于自己昨天的教导,也是略感汗颜。

竟然教了孙儿一个错误的方法……结果还被他给纠正了。

有点失水准啊……

“咳……你这个问题,提的挺好的。”

朱元璋干咳一声,略有些尴尬的找补道,

“说明你的确有在思考,其实爷爷也是想看你能不能发现其中的错漏之处。”

听到这话,朱长生点了点头,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情。

“我就说嘛!爷爷肯定是在考我!”

“还好我聪明!嘿嘿!”

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朱元璋:“……”

还好还好,长生还小……

要是朱橘,怕是直接开启嘲讽模式,对他一顿嘲弄了!

后生可畏啊!

看来以后教导孙子也不能太随意了,不能想到哪儿说到哪,还是要好好斟酌一番才行啊……

“不许骄傲。”

朱元璋露出一丝严肃的神情,正色道,

“你既然察觉到了其中错漏之处,那你有没有接着深入思考一番,怎么样才是正确的?”

“如果你没有深入思考,那你可得不得爷爷的认可。”

朱长生点了点头。

“那当然有了!”

他一脸认真的道,

“孙儿认为,可以信任他人,但不能无条件,更不能绝对。”

“对于任何人,都需要保持一点淡淡的警惕,虽然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这是建立在一个皇帝自身很强大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哪怕用的这个人出了岔子,皇帝自己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自身能力不足,那还是更谨慎一点比较好,爹时常念叨着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叫做‘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孙儿觉得很有道理!就应该这样,对待一个人,永远都像刚开始接触他那样,内心保持谨慎,才永远不会出差错!”

朱元璋:“!!!”

恍惚间,他有一种错觉,好像朱长生才是那个老师,而自己……则是听取教导的学生!

这种感觉……太离谱了!

一晚上就能考虑出这么多东西来?这还是小屁孩吗?

下意识的,朱元璋看向了朱雄英。

见朱雄英淌着口水,一脸茫然的模样,他忍不住在心中呼喊——

这特娘的才是正常四五岁孩子该有的模样吧!

就长生这样的进步速度,搞不好七八岁就能具备当皇帝的基本素质了!

紫微帝主,真就这么妖孽吗?!

“爷爷,您怎么不说话了?”

朱长生见朱元璋的表情有点奇怪,忍不住开口问道,

“是孙儿哪里说的不对嘛?”

“要是不对,爷爷指出来,孙儿和您一起探讨嘛!”

他的脸上,摆出了一副求知欲。

“嗯,嗯……”

朱元璋摸了摸鼻子,道,

“没有,你说的挺好的,没有辜负爷爷对你的期望啊……”

他清了清嗓子,转而看向朱雄英,训诫道:

“雄英!雄英!你可要好好跟你大哥学习啊!你看看,同样是四岁多,你大哥怎么就能思考的这么周全,你却做不到?”

“你应该好好反思,知道吗!要跟上你大哥的步伐!爷爷希望你们两个都成材!”

朱雄英:“……”

此刻的他,还是一脸懵的状态,对爷爷这连珠似的长难句,理解起来还有点费劲。

至于刚才大哥和爷爷的讨论,那他完全是处于挂机状态,整个人的意识全都聚拢在了手中的果子上。

“爷爷,你不要对雄英太严格了。”

朱长生摸了摸朱雄英的脑袋,摆出一副大哥的姿态来,笑吟吟的道,

“他还是个孩子……”

朱元璋眼睛一瞪。

好家伙!难道你不是孩子嘛?!

这老气横秋的语气……

“回头我再好好教一教他,他会明白的。”

朱长生望着朱雄英,轻声道,

“我们雄英不笨的,对吧,雄英?”

朱雄英被大哥这一顿鼓励,顿时仰起了脑袋,目中露出坚定神采!

“嗯!”

他用力的点了点头,信心满满!

有大哥帮他,他啥事儿都能干成!

在不知不觉之中,朱雄英已然是对朱长生产生了一种依赖。

这种依赖不同于儿子对父亲的那种依恋式的,而是对大哥、对自己所追随的领袖的依赖和服从。

朱元璋亦是察觉到了这一点,心中不禁感慨。

这俩要是真能互相换爹就好了!

要是朱长生是朱标的儿子,那他做梦都要笑醒了!大明绝对可以在这小子的手里,远迈汉唐,达到史无前例的巅峰!

心里正感慨着,忽的有一道声音传来:

“爹!”

哒哒哒!

只见朱标脸上挂着笑容,迅速走入了殿内。

“诶,雄英和长生也在啊。”

他略有些讶异的道。

“爹!”

“大伯!”

两个孩子皆是跑到了朱标的身边,一副亲昵之色。

因为朱橘和朱标关系极好,再加上朱橘和朱标对大侄子都视如己出,自然而然的,朱长生对这个大伯也格外亲热。

在他看来,大伯就是和爷爷一样亲近的人,仅次于爹娘和奶奶。

“哎,好好……乖孩子。”

朱标笑着点了点头,一边一个,搂住两个孩子。

“标儿,你跟那个叫李……李什么的朝鲜使者谈过了?”

朱元璋颔首道,

“他看到那三封国书之后,是怎么个神情?”

朱标轻轻推开两个孩子,叮嘱道:

“去,你俩先玩会儿。”

朱长生和朱雄英乖乖点头。

朱长生虽然早慧,但毕竟还是小孩子,爱玩和好动的天性还是在的,两人走到了华盖殿的角落里,没一会儿便嬉闹了起来。

“爹,那朝鲜使者和朝鲜国主都是贱骨头。”

朱标嘴角微微上扬,道,

“这催那催,催了那么久,都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复。”

“可如今稍一恐吓,给那李与正上了点压力,他就顶不住了,一下子就屈服了……”

说着,他便将方才的情况和朱元璋详细叙说了一遍。

朱元璋听着听着,也是冷笑连连。

“确实贱!”

“看来,老六的想法还是对!对待这些外邦,还是不能太客气了!咱们大明作为大国,不是搞慈善的!大国当有大国的威压!”

“有些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当礼仪之邦,而是他们这些不够开化的小国之人,配不上我们的礼数!你对他太客气,他反而自鸣得意,趾高气扬!”

“反而我们露出威严来,他们就唯唯诺诺,俯首称臣了!他娘的,就是狗性子!”

朱标闻言,不禁哈哈一笑。

“哈哈哈……对,就是属狗的!手里拿棒子,它才老实!你要是跟它称兄道弟,它反而要跟你呲牙!”

他笑道,

“以后,外交政策,我看就得按照小橘子的说法来制定!把那些所有的友邦,看成是大明的一条狗就行了!若是忠犬,自然有骨头吃,若是恶犬,那就打狗棒伺候!”

“如今,朝鲜国主已经明确表示,要当大明的忠犬了,他们愿意提供一切帮助,只要是他们有的,自当竭尽全力!”

朱元璋听到这话,神色微微有些讶异。

“他真这么说的?”

“对,他真就这么说的,我也有点意外,态度一下子转变的还真有点大,搞得我都有点猝不及防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

“嗯,也不要全信他。”

他沉声道,

“话是这么说,能做到几成,谁也不知道。”

“我们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倘若真的要出兵,所有辎重都由自己筹备,与此同时,也要准备一部分的军力防备朝鲜,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出事,他们动手切断我们的补给生命线,我们就很被动了。”

方才长生的话语很有道理。

对任何人,都要保持淡淡的警惕,不可麻痹大意!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朱标点头道,

“不过,最起码有了他的承诺,咱们作战的通道打开了,在朝鲜渡海可方便太多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爹您一声令下了!您考虑好了吗?”

只要老爹一声令下,他马上发布讨倭寇檄文,并动员海军、陆军,调动兵马辎重,用不了三个月,便可以开拔奔赴战场!

这一套流程,他早已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嗯……”

朱元璋略一沉吟,道,

“你觉得呢?”

“你觉得眼下是不是开战的好时机?”

朱标一瞪眼。

“你问我?”

朱元璋马上瞪了回去。

“怎么,你是太子,咱不能问你吗?”

“你的意见,对咱来说也很重要!”

朱标:“……”

“看来爹您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啊。”

他摇头轻叹了一声,而后道,

“就目前大明的国力来说,要打这样一场仗,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虽然说是跨国且跨海作战,但满打满算,我以打北元两倍的资源消耗量来做预算,绝对是有富余的了,就算是遇到突发状况,拉到三倍也吃得消。”

朱元璋眉头一挑。

“眼下大明的战争潜能这么大?”

即便是他,听到朱标报出这样的数字,心中也是有些吃惊。

要知道,打北元的补给线已经是超长了,辎重的消耗量已然是天文数字,当时下定决心二次北伐,那真是打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

而如今,竟然能比当初有三倍的资源盈余?!

“对,一方面是这几年风调雨顺,全国都丰收,其次是盐铁课税,每年也有上千万两的进账,除此之外,宝钞的发行,更是创造了巨额财富。”

朱标点头道,

“虽然眼下国库里的钱并不算多,但各地府库的粮食都是满的,各类资源也很富足。”

“若要出征,只需要考虑军饷的问题,其他的全都可以从各地调度。”

朱元璋微微颔首。

“看来,这几年的发展的确是够好啊,各地粮仓充实,老百姓也都能吃饱饭了。”

他感叹道,

“其实,咱之所以还在纠结,就是怕这一场战争,把咱大明给打穷了。”

“如果能够速战速决,那自然是最好,咱们还能收获一座巨大的银矿,但要是作战不利呢?被东瀛给拖住了呢?”

“那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出血点!咱大明就成了一个病秧子!”

“咱别的倒是不担心,就怕把这昂扬向上的势头给打断了,到时候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

朱标默然。

“那好吧,爹的想法不无道理。”

他道,

“我也不能替您做决断,只能说……只要您想打,大明随时都可以动员大军奔赴战场!”

“大明军队,时刻准备着!”

一向沉稳的朱标,此刻倒是展现出了几分主战派的风采。

“爷爷。”

朱长生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嘴里嚼着糖果道,

“您为什么不问问我的意见呢?”

朱元璋:“??”

朱标:“??”

两人闻言,皆是露出笑意来。

“哈哈哈……问你意见?”

老朱笑道,

“好好好,那你说说,你觉得应该打,还是先缓缓?”

朱长生眨了眨眼。

“当然要打!”

他挥了挥自己的小拳头,道,

“我爹说了,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不是男子汉!”

“倭寇有什么好顾忌的!哪怕真的作战不利,咱们磨也能磨死它!再说了,哪怕拖累了咱们大明,以后的君主再把亏空补回来不就好啦?”

“先打,打完再想法子收拾摊子!而不是先把摊子越搞越大,这样反而越来越没有斗志,越来越不敢打,搞得本来能吃下来的地盘也没了。”

听到这话,朱标顿时吃了一惊。

“这……小长生,这话是你爹教你说的?”

他有些震惊。

这个小娃娃,怎么能如此流利的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太厉害了吧?!

这实在是让他有些怀疑……是不是朱橘教的?

“爹是跟我说过一些,但我现在说的,是我自己想的!”

朱长生理直气壮的道,

“作为开国之君,不要想着搞什么经济,首先就要要给子孙后代打江山!”

“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至于怎么守,那是子孙后代的事情,反正您的功绩已经有了!就比如说秦始皇,哪怕秦朝二世而亡,但他统一六国的功绩还是会被世人所铭记,不会被抹杀啊。”

“爷爷,您嘴上说着要超越什么秦皇汉武,成吉思汗,可您眼下的功绩,好像还不太够哦……”

听到这一番话,朱标已然是目瞪口呆。

而朱元璋更是呲牙咧嘴……

“你你你,你小子……”

“哎!好吧好吧,算你厉害!别人都没法说动咱,也就是你,一直朝着咱的痛处砸!”

朱长生嘿然一笑。

“本来就是嘛!元朝没有灭掉的东瀛,要是被您给灭了,那您肯定就超越他们了!”

他继续道,

“之后您再多灭几个国家,把大明的疆土扩到最大,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那么毋庸置疑的,您就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皇帝!您完全可以有底气这么说,史书也会很有底气的这么记载,后人也会心服口服的承认!”

“再把话说出来,如果您连一个小小东瀛都不敢打,那就是把牛皮吹的震天响,也没有用!大家不会认的!”

“雄英,你说是不是?”

朱雄英先是一愣。

老实说,大哥的语速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他这会儿都还没理解呢,自然是有些愣神。

但被大哥捏了一把之后,他马上喊道:

“对!”

“大哥说得对!”

朱长生满意的点了点头。

“您看,连雄英这样的小孩都认同我的话呢!”

他再度看向朱元璋,神色得意。

朱元璋:“#¥%……&*@#”

“……你这孩子,真是……人小鬼大。”

朱标忍不住道,

“你……好吧,不管是小橘子教你的,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大伯不得不承认,你说的有道理。”

“想要有万世不灭之名,就得有空前绝后之功!”

转而,他看向朱元璋,目中露出自信之色。

“爹,您相信我么?”

朱元璋略微一怔,而后迅速明白了朱标的意思。

儿子自信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个意思——

你放心打,纵然不利,亦有我可兜底!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咱要是再畏畏缩缩,怕是要被你,被孙子都看不起了。”

朱元璋苦笑一声,神色有些无奈。

但一瞬间,他的气场骤然一变,目光亦变得无比的锐利!

“好!那就打!”

“即便是做出最坏的打算,也顶多就是伤筋动骨而已!这样要是还不打,那干脆不用想着当什么千古一帝了!”

“标儿,你马上草拟讨倭寇檄文!”

他朱元璋或许会犹豫,会纠结,但只要做出决定之后,就绝对不会后悔!

落子无悔!

朱标心神一震。

终于!考虑了一年多,爹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最后促使老爹下定决心的,竟然是朱长生这个小娃娃,这孩子的一番话,实在是给他都有点惊到了。

他还是不相信,这是朱长生自己想的。

他更倾向于,是朱橘每天在儿子面前念叨这事儿,朱长生耳濡目染之下,活学活用而已……

这就已经很厉害了!

如果真是这孩子自己想的话,那真是妖孽一般的孩童了!

“是,爹!”

朱标深吸一口气,不再去想朱长生,而后看向朱元璋,神色肃然的道,

“檄文我早已心中有数,问题是——出征东瀛,究竟由谁挂帅?”

“我知道小橘子他,一直都有一个执念,他想亲自挂帅征伐东瀛,以他的军事才能,自然也有能力挂帅,只是娘那边……”

朱橘既有威望,又有地位,又有军事能力,灭了东瀛还没有功高震主,封无可封的隐患,毕竟他作为监国,自己就是大明最高统治者之一了,征伐东瀛,属于是小半个‘御驾亲征’,故而,他可谓是最佳人选。

唯一的难关,就是母亲马秀英那一关。

“呵!”

朱元璋轻哼一声,道,

“老六,徐达,都可以挂帅!咱大明将星云集,不愁无将可用!”

“老六这小子,如若想要出征,那他就自己去搞定他老娘!要是连老娘都搞不定,那就歇着在家抱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