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大朝会结束,众官员作鸟兽散。本文搜:61看书网 免费阅读
“恩师,看来陛下也是考虑挺周全啊。”
涂节凑在胡惟庸的身边,沉声道,
“把那三个小子直接提拔成了一品大员!尤其是那个吴为,更是提到了枢机处!那位置,当年可是太子殿下坐着的啊!等于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了。”
“看来,陛下是把吴王一党的官员,当成最值得信任的人了,反倒咱们这些淮西老臣无人问津。”
胡惟庸闻言,却是笑着摆了摆手。
“三个愣头小子而已,不足为虑。”
他道,
“此三人我早已摸透,能力的确是有,但在政治上还是太嫩,单纯耿直的很。”
“这样的人,我都不需要多耗费精力去给他们设局,回头你花点心思,合法合规的给他们使点绊子就是。”
涂节咧嘴一笑。
“恩师放心,学生也在官场混了这些年了,这点能耐还是有的。”
“到时候,定叫他们有苦难言!”
胡惟庸微微颔首。
“还有一件事。”
“如今宫内空虚,几个受宠的皇子尽皆离京,咱们埋伏多年的棋子,也是时候动一动了,那小子还一直懵懵懂懂呢,你派个人过去,给他指点一番迷津吧。”
涂节心领神会,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
几日后。
晌午,华盖殿内。
朱元璋蹙着眉头,望着面前堆积成山的奏疏,愁眉不展。
“最近怎么会有这么多破事?”
他低声喃喃道。
近来的奏疏之中,有好些是底下地方官员之间闹矛盾起争执,上奏到皇帝这来请求评理的。
地方上官员互相掣肘,这是朱元璋的本意没错,但互相掣肘的同时,也要互相合作啊!这一顿闹,搞得地方上工作都无法展开,还要他这个皇帝来辨别是非,充当这个和事老。
奏疏一看,又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叫他听信谁好?
若要调查取证,又费时费力,一时半会儿是搞不定的。
啪嗒!
扔下这一封,抄起另外一封,扫了一眼,得,又是破事一件。
几封奏疏看来下,费时颇多,却没有半点效率,搞得朱元璋整个人都开始烦躁了起来。
若是以前,还能有朱标和朱橘跟着一起分担分担,要商量也能一块商量。
再不济,起码还有朱长生在,这小子身上有股子机灵劲儿在,指不定能给他出点主意,最起码也能说几句好听话哄他开心。
可现在呢?
不光皇儿们都不在,就连宋濂刘伯温这样的老臣也都辞官告老了,最后的港湾马秀英也在外面游玩……
此刻的老朱,可以说是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了!
先前,他还觉得无所谓,自己是个可以享受孤独的人,而现在一看?
孤家寡人的滋味儿,可真不好受啊!
正焦虑抑郁着,忽的,一道声音传来。
“陛下,齐王殿下求见。”
内侍恭声禀报道
“齐王?朱榑?”
朱元璋抬起头来,微微一愣,道,
“齐王他来做什么?”
这些年,他对老六往后的那些儿子,基本上都没怎么关注,因为注意力全都放在孙子辈上了。
至于老七老八老九这些,年龄到了直接扔进学堂里去就是了,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面,亲情可以说是无比的淡泊。
说的难听一点,那些儿子生出来,根本就是没什么感情的,只是为了开枝散叶而已。
而对于这个老八朱榑,他甚至还有几分讨厌,这是恨屋及乌的缘故,因为厌恶与太医私通的达兰,故而连她所生的朱榑都嫌弃上了。
要不是因为朱榑的确是和自己长的有几分相像,可以确定是自己的儿子,他说不定都已经把朱榑连带着达兰一起抹杀了。
也正是因为这份讨厌,对于朱榑,朱元璋对他,
比对其他皇子更加冷落,除了每年过年的宴会上会见一面以外,同在一座紫禁城中,他从来不与朱榑会面,更别说是去探望。
故而,此刻突然听到内侍来报,他的心里顿觉奇怪。
“是,齐王殿下说自己精心烹调了一份汤羹,来送陛下。”
内侍恭声应对道。
“汤羹?”
朱元璋眉头又是一皱,回绝道,
“突然来送什么汤羹?莫名其妙。”
“让他回去好好读书!不要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玩物丧志,荒废学业!”
内侍闻言,便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应声而去。
华盖殿外,朱榑低头静立。
几年下来,他也已经从当初的少年,长成了一个身材瘦削的青年。
不过,他的脸色却是偏白,与黝黑的朱棣有着明显的区别。
“齐王殿下,陛下就是这么说的。”
内侍复述完朱元璋的话语,沉声道,
“今天陛下似乎是心情不太好,有些心烦意乱,所以您……还是先回去吧。”
“奴婢估摸着,陛下今天是没有这个胃口的,您还是改日再来吧。”
同样是皇子,差别还是很大的。
像吴王那样的皇子,根本就不用通报,自己就可以进去,陛下是丝毫不会见怪的。
但像齐王这样不受宠的皇子,纵然是想要见个面送点汤羹表表孝心,都有可能会被陛下拒之门外。
都是儿子,差别就是这么大。
“这……”
朱榑的目中露出一丝失落之色,道,
“都已经晌午了,父皇还不用午膳吗?”
“这位公公,麻烦您……帮我再美言几句,我今天真的很想探望一下父皇,亲手送上汤羹。”
他言辞恳切,从怀里取出一沓宝钞,迅速塞进了那内侍的衣袖之中。
虽不受宠,到底还是亲王,每年的俸禄还是很多的,再加上他还没有在外开府就藩,每年盈余的财富很是可观。
故而,此刻他也是财大气粗,一出手,便是一千两!
“哎呀,齐王殿下,您这是干什么!使不得使不得,折煞小的了,小的只是……”
内侍神色一慌,连连推辞,却听朱榑恳切道:
“一点散碎银子,权当请公公喝茶了,我知道,你们也不容易的。”
“今天来的匆忙,下回我再送你点别的,我看公公你这手上素的很,你这个级别的太监,还是要装点装点门面的嘛。”
那内侍闻言,心中不禁感动。
在洪武朝,内侍的地位是很低的,朱元璋吸取过往王朝的教训,对内侍尤为防范,不许其沾染半点权势。
故而,纵然是做到了最高级别的太监,也并没有权力和地位,对于太监秦三贵来说,自己不过是一条蹲在华盖殿外的狗而已,比别的狗稍稍高那么一点,但也就那么一点。
对他客气的人,有,但那都是下级的内侍和奴婢,而从来没有像朱榑这样的人,对他如此客气,甚至是讨好巴结!
这可是皇子!纵然是不受宠的皇子,那也是皇子啊!
得到一个皇子这样的对待,无疑是叫人心中大为舒畅,甚至是有兴奋之感!
自然而然的,他神色动容,将宝钞收入怀中之后,秦三贵赶忙拱手道:
“殿下待老奴实在是太好了,老奴无以为报……请您稍候。”
“陛下一般午时是不用午膳的,往往都要到未时,十分饥饿之时才会用膳,故而现在进去不是时候,再多等半个时辰,奴婢再进去问问。”
“您这汤羹里装的是什么?”
朱榑闻言,这才恍然。
“原来还有这样的关窍……多谢公公提醒。”
“我这乃是一个飞龙羹,这飞龙乃是从辽东猎来的,鲜美无比,故而想让父皇尝尝。”
他应声道。
“原来如此。”
秦三贵笑道,
“那便无事……殿下须知,陛下是有一些忌口的,比如,他不太吃葱姜蒜,这是当年留下来的习惯,还有,他还不
吃芫荽,除此之外……”
拿了人家的好处,自然是要认真出点力。
闲来无事,他便和朱榑说起了朱元璋的饮食禁忌,以及一些好恶,听得朱榑是连连点头,恨不得拿本子记下来。
这些讯息,于他而言无比的宝贵!此刻自然是连连奉承,带着渴求的目光,以及几分崇拜的神情,与秦三贵继续交谈。
秦三贵也是打开了话匣子,此刻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倒豆子般的将朱元璋的各类喜好和禁忌说了个透,直到华盖殿内传来呼叫声,他才意犹未尽的咂了咂嘴。
“陛下召唤了,殿下在此稍候,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为殿下换取一次见面的机会。”
“您将这个……飞龙羹,先给奴婢。”
朱榑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罐子递到了秦三贵手中。
“秦公公,有劳了。”
“好香啊……不愧飞龙之名,哈哈,殿下放心,此事包在奴婢身上。”
秦三贵嗅了嗅,脸上不禁露出笑容,走入了华盖殿内。
大殿之内,朱元璋揉了揉眉心,将面前的一摞奏疏全都推到了一边。
忽的,一股子诱人的香味席卷而来,惹得他鼻翼轻轻一动。
“嗯?”
“什么东西这么香?”
“今天的午膳是什么?”
朱元璋抬眼问道。
却见秦三贵走入了殿内,恭声道:
“启奏陛下,今日午膳,乃是一道珍馐,名曰飞龙羹。”
“您请品尝。”
说着,他便将手中的汤煲送到了桌案前,轻轻将其打开。
浓郁的鲜香气味再度爆发,惹得朱元璋食指大动。
“飞龙?”
“这玩意儿怎么叫这么个名儿?”
老朱起身离席,走动了食案前,凑近嗅了嗅,下意识的吞了一口口水。
本来因为奏疏的事儿,他心中烦躁,没什么食欲。
可这飞龙羹一上来,他的胃口立马就打开了!
“回陛下,这其实是一种野鸡,只不过因为味道极为鲜美,故而被辽东人美誉为‘飞龙’,意为天上龙肉也不过如此。”
“来,奴婢盛一碗汤,您先尝尝。”
说着,他先是自己盛了一碗汤,用银针试毒之后,又一饮而尽,而后才给朱元璋盛了一碗带肉的汤。
试毒的环节,还是不必可少的,这是皇帝的规矩。
“这名字不好,咱不喜欢。”
朱元璋不悦道,
“龙,乃是至尊,岂能成为盘中之餐?”
“野鸡就是野鸡,不要搞什么美名,传令下来,以后不许再这样瞎叫!”
皇帝自诩真龙天子,你这还把飞龙做成菜了,几个意思?
“是,是……”
“奴婢回头便通知中书省的大人们下旨意、”
秦三贵连连称是,将汤碗递上。
哧溜。
咕咚。
朱元璋先是喝了一口,眼睛骤然一亮,而后猛地喝了一碗。
“哈——果然有一股子别样的鲜美滋味啊!”
老朱称赞道,
“也难怪有龙肉之美誉!这配料也好,这种菌菇,也是很少见的!”
“这是御膳房新研发的菜式?以前可从未见过。”
紫禁城里,最不会让人失望的,恐怕就是御膳房了。
经常能给他一点惊喜,满足口腹之欲。
说着,他不等秦三贵动手,亲自又盛了满满一碗,大嚼特嚼了起来。
“回陛下,这不是御膳房做的,而是刚刚齐王殿下送来的。”
秦三贵恭声道,
“这飞龙……哦不,这榛鸡,乃是齐王殿下从一辽东商人手中求购来的,他还精心准备了许久,佐以云南的几种鲜美蘑菇,才有了这一道羹。”
“奴婢见齐王殿下烹调不易,又颇具孝心,故而斗胆将其送了进来,请陛下品尝。”
啪!
“他孝心不孝心,关你什么事儿?要你替他献殷勤?!”
朱元璋将
手中调羹一拍,冷声道,
“你一个小小的奴婢,什么时候能做主咱吃什么了!”
噗通!
秦三贵被这一声训斥吓得骤然跪地,连连叩首!
“陛下,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奴婢绝没有这意思!奴婢只是想着,齐王毕竟是皇子,是您的亲儿子,亲儿子给父亲表孝心,这是好事,所以才自作主张!”
“请陛下恕罪!”
他脸色煞白,惶恐不已。
“哼!”
朱元璋抹了抹嘴,脸色虽然依旧发冷,但终究还是没再多说什么。
这奴婢有句话不错,儿子孝顺老子,这是好事,是不错的。
“以后再敢乱做主张,小心你的脑袋!”
朱元璋喝令道。
“起来吧!”
“把其他的午膳也端上来,咱难道吃这一个羹,就能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