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小憨憨 作品

第373章:小狸和黑鱼

“小花,过来吃饭。”

沈青朝南边呼喊道。

“来嘞~”

西厢房,箱柜旁,沈小花合上书本,拉灭白炽灯,打伞走进厨房。

昨天,炸馓子,今天,拾了一上午的鱼,令她压根没时间复习。

还好,课本内容不多,外加之前复习过一轮了。

下午,在箱柜旁坐上几个小时,把语文书里的诗词和部分文章,熟背一遍就行。

那些诗词、文章,之前是背过的,只不过...时间久了,记忆有一点模糊,眼下,多读上几遍,就能熟背了。

前几天,沈青得知沈小花下周一要考试后,称炸馓子和起黑鱼,她不用帮忙了,在屋内安心看书就好。

沈小花又是撒娇,又是抱出课本,让亲哥随意翻到某一页,用上面的知识点出一道题,来向她提问,从而证明自己一早就复习好了。

沈青出了一些题,沈小花皆对答如流,外加...不让她帮忙,炸馓子时,人,会待在西厢房,心,却不一定了。

于是,沈青松了口,答应她炸馓子时,可以上前帮忙。

沈小花看向大锅,面条宽1厘米,波菜油绿,波菜根粉红,汤水偏浓稠,一看就知很好吃。

“哥,好香啊,面条跟肉一个味欸。”

“你能闻到肉味,是因为---”沈青嘴角轻扬,揭开了小锅的锅盖,“是因为...真的有肉。”

沈小花看向小锅,黄色的土豆、酱色的肉丁,皆散发着浓郁的香味。

“哇,好香。哥,中午,不是只吃汤面嘛,怎么还烧了肉丁?”

沈青拿起一个大碗,用笊篱往里捞了一些面条和菠菜,再舀三铁勺土豆肉丁,末了,添一些面汤。

咚---

沈青将大碗放到案板上,“喏,肉丁在汤里,可不就是汤面嘛,搬张凳子过来吃吧。”

“哥,你说的...还挺有道理的欸。”

沈小花眉眼弯弯,拎着凳子走向案板,坐下来后,拿起筷子吃面。

面条爽滑劲道,土豆软糯,菠菜清甜,尤其是菠菜根,肉丁咸香入味,面汤润滑暖胃。

沈青取来狗盆和猫碗,都盛了面条和土豆肉丁后,方给自己也盛了一大碗。

屋外,大雨倾盆,屋内,饭香四溢。

小狸嚼着肉丁,嚼着嚼着,肉丝突然塞牙了,爪子扒不掉,只好向主人求救。

沈青帮其弄掉肉丝后,便继续吃面。

饭罢!

大黄钻进小木屋,听着雨声憨睡。

小狸瞅了一会黑鱼,也哈欠连连地跳上了猫爬架。

沈小花回了西厢房,坐在箱柜旁翻看语文书。

沈青则拿着菜刀、砧板、剪刀、搪瓷盆、茶壶等,来到屋檐下杀鱼。

取两条黑鱼,放到砧板上,用刀背拍打鱼脑,将它俩拍死。

拎起茶壶,将温水浇在鱼身上,使黏液改变质地,不再滑溜溜的。

用剪刀刮除粘液和鱼鳞,开膛破肚,挖除内脏的鱼鳃,再稍微清洗一下。

血水和内脏,端到屋后,泼在了沤肥处,洗漱一番,便钻进被窝睡午觉。

雨声,声频在0-20千赫之间,属于白噪音,是天然的助眠曲。

沈青听着啪嗒啪嗒的雨声,渐渐睡着了。

……

傍晚时分,沈青幽幽醒来,雨,还在下着,雨势,也未曾变小。

喵---

小狸跳上床头,怼脸叫唤着。

沈青拨开猫头,“熬,早就杀了两条黑鱼,放进厨房了,今晚,一准能喝上鱼汤。”

小狸没再叫唤,用腮帮子蹭了蹭主人的下巴,便...去西厢房玩毛线球了。

沈青则穿衣下床,着手做晚饭。

挖一些面,烙一笸箩油饼,热了热中午吃剩下的土豆肉丁。

接着,将黑鱼放到砧板上,用菜刀剁成大块。

起锅烧油,油热下鱼块,小火慢煎,煎到两面金黄后,添点葱、姜等去腥增香,再兑一瓢半的水。

盖上锅盖,中火炖煮25分钟,诱人的香味,透过‘锅盖-锅壁’间的缝隙,往外溢散着。

沈青揭开锅盖,浓郁的香味,随着热气往上冒,待热气散尽,向下一瞅,能瞅见奶白的鱼汤,和一块块鱼肉。

喵---

小狸闻到了鱼香,想去厨房喝汤,但碍于雨势,只能在堂屋门口叫唤。

上午,它能来厨房吃

面,是沈青打着雨伞抱它来的。

眼下,它既不想淋雨,也不想弄湿爪子。

沈青听到猫叫声,打着雨伞,将小狸抱进了厨房,舀一勺鱼汤,倒进豁口碗内。

小狸瞄准猫碗,向前一冲,迫切想要喝到鱼汤,沈青却伸手拦住了它。

“刚出锅,太烫了,放一放再喝。”

沈青抱起小狸,撸了一小会,入冬之后,它的毛发愈发油量顺滑了,摸起来很舒服。

沈青一松开手,小狸便火箭发射般冲向豁口碗,高频率伸舌舔喝鱼汤。

没甩头哈气,鱼汤应该不烫嘴。

“哥~”沈小花闪现至厨房门口,她左手打着雨伞,右手抱着大黄,“好香啊!”

沈青:“雨势太大,不把饭菜端进堂屋了,直接在厨房吃吧。”

“好。”

沈小花放下大黄,走进了厨房。

沈青将案板视为饭桌,将锅中的鱼肉和鱼汤,舀到大汤碗中,笸箩、汤碗、菜盘、空碗、筷勺,全放到了案板上。

沈青舀了小半碗鱼汤,放到沈小花面前,“喏,尝尝看。”

沈小花拿勺喝汤,汤,很鲜,没有一点腥味,鱼肉,滑嫩,紧实,鲜美无比。

“哥,鱼汤,好鲜啊,比之前喝的鲶鱼汤,还要好喝。”

沈青端碗喝了一大口,香醇味美,口感的确不赖。

这时,豁口碗见了底,小狸溜到沈青脚踝旁,喵喵叫讨鱼肉吃。

沈青夹一块鱼肉,丢进豁口碗内,“吃吧,小心点,别被鱼刺卡住了。”

小狸尾巴一甩,美滋滋吃鱼去了。

吃完晚饭,天已经完全黑透了,沈小花回屋睡觉,沈青动用异能,催育一番小莲后,也钻进了被窝。

……

翌日,晴!

阳光穿过薄薄的大雾,倾洒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冰冷气息。

小狸躺在被窝内,前爪交叉捂住眼睛。

其实,它醒了,但是怕冷,不愿意钻出被窝,而它的主人,此刻正在厨房忙活。

他热了热烙饼,蒸了一碗鸡蛋羹,还炒了一盘醋溜土豆丝。

沈小花洗漱完,落座吃饭时,舀了一勺鸡蛋羹,发现亲哥蒸的鸡蛋羹,不仅表面光滑,内里更无一颗气泡,舀下来的鸡蛋块,像果冻一样,嫩滑无比。

“哥,鸡蛋羹...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蒸出来的鸡蛋羹,表面向下凹,内里充满了气泡,口感...很奇特,明明很硬,却又水水的?”

鸡蛋羹气泡太多,一般有五个原因。

一,搅蛋液时,用的力道太大了,将空气搅进了蛋液中。

二,在常温常压下,空气,是可以溶解到水中的,只是肉眼看不到而已。

倒入蛋液中的水,本身就含有空气,当‘容器’被加热时,溶解在水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析出,空气往上升的过程中,会被处于半凝固状态中的蛋液封住,形成一个个气泡。

三,蛋清、蛋黄、水,三者并未搅拌均匀,使混合液中含有‘硬团’,硬团凝固时,也会产生气泡。

四,蒸的时间过长,导致蛋液进一步固化,具体表现为...凝固紧缩,析出水分。

而且,这些水分,难以从已凝固的蛋液中分离出来,只能聚集起来,形成一个个充满水的腔隙,而腔隙,和气泡很像。

五,装蛋液的容器,沾有水珠或油污。

沈小花的描述:表面向下凹,内里满是气泡,口感又硬,又水水的。

蛮符合第四个原因---蒸的时间过长

沈青:“想蒸出滑嫩无气孔的鸡蛋羹,简单啊。鸡蛋和水,按照1:1.6的比例,倒在一个碗里。用筷子轻轻搅拌均匀,撇去浮沫,碗底向下轻磕几下,水开后,上箅中火蒸八分钟,再焖上五分钟就行。”

“这样啊!”沈小花了然点头,“哥,下一回,我照着你说的法子试试看。”

沈青:“没问题,等考完试,我带你去城里买新年穿的衣服。”

“好呦。”

沈小花高兴的直跺脚。

“哥,我想去野集逛逛。玉娟姐说...她前一段时间,在野集卖货时,碰到你了,你还帮她抓到了偷衣贼。

我想看看野集都是卖什么的,顺便体验一把卖花的感觉。

哥,去玉城那天,咱俩上午在野集卖花,下午再去买新衣,怎么样?”

“不怎么样。”

沈青摇了摇头,东厢房内的

花卉售价,他一直对小花说1-5块钱一盆,一起去野家卖货,不就穿帮了嘛。

“野集,终究不是正规的市场,鱼龙混杂,危险系数太高。

再者,进城,是为了消费,卖花,很耗时间,有那工夫,还不如多逛几条街呢。

“好吧~”沈小花抠了抠手指头,“那能去逛商场吗?”

“可以,商场里不仅有衣服,还有果蔬、日用、手表、自行车等。”

瞬间,对商场的向往,驱走了不能去野集的失落。

“快吃饭,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好。”

说完,沈小花将鸡蛋羹送进嘴里,细腻,爽滑,咸鲜味美,忙挥动勺子,又舀了好几勺。

小狸也很钟爱鸡蛋羹,沈青给它舀了一小碗,吃完后,前爪扒着主人裤腿,喵喵叫唤着,想要再来一碗。

“行,再给你盛一碗。”

沈青拿勺去舀鸡蛋羹,将豁口碗再次填满。

小狸立刻不叫了,转身去吃又滑又嫩的鸡蛋羹了。

饭罢,沈小花背上书包,换上胶皮雨靴,拎着装有棉鞋的布袋,往许家寨走去。

沈青走进东厢房,来到窗户旁边,‘窗户-陈架’间的区域,摆了26盆小莲。

这些小莲,是之前留下的三盆异色并蒂莲,在异能的作用下,短短几天,完成‘莲花-干枯莲蓬’的转变,沈青手动给莲子开口,浸泡一夜,催育一番,移到瓷盆中所得。

过年,人的购买欲,会更旺一些,沈青打算过年前,再去一趟野集。

他驱动异能,向瓷盆射入一缕缕蛛丝,很快,莲叶们簌簌摇晃起来,一些带有花杆的花苞,穿破叶丛,向上抽长着。

三分钟后,小莲们仿佛被施了定身咒,莲叶、花杆、花苞,都一动不动了。

沈青扫了片刻,每一根绿杆的顶端,都长了两个花苞,花苞太小了,又有萼片包裹着,让人看不到花瓣的颜色。

不过,沈青有一种预感,眼前的并蒂花苞,一准还是异色的。

这时,小狸溜到窗户边,前爪踩着瓷盆,仰脖去嗅花苞,末了,打个喷嚏离开了。

沈青用‘神秘力量’催育花卉的场景,小狸已经见过太多次了,但是每一次,它都会过来看。

刚才,莲叶簌簌摇曳时,它半蹲在陈架侧面,探出脑袋,一直偷瞄小莲们。

沈青没管小狸,而是寻了三个‘荷包’样的鱼篓,往篓底塞一些麦秸,便走到了檐下。

黑鱼们悬浮在水中,偶尔,甩动一下尾巴,缸底和盆底,沉了一些泥沙,应是黑鱼的粪便。

沈青开始往鱼篓内装鱼,一篓装6条,拢共装了18条。

拎起鱼篓,见篓底未往下滴水后,寻一背篓,底部铺点麦秸,再将鱼篓装入其中。

接着,换上雨靴,背上背篓,朝许家寨走去。

将鱼篓绑在车后座上,骑车去许家寨?

土路,一下大雨,就会变得泥泞不堪,骑车去,恐怕...每骑几百米,就得停下来,用树枝拨掉轮胎、挡泥片内的湿泥巴。

雨靴,多好啊,能防水,鞋底硬,沾上泥巴,往树的主干上一蹭,就能蹭掉,表面光滑,回到家,趁泥巴还是湿的,不用洗衣粉,刷子+清水,便可以将其搞干净。

杨树林旁的东西向土路,泥泞得不行,坑坑洼洼的,而且,每一个小坑里,都装着一些污水。

一脚踩上去,鞋子直往地下陷,陷到...湿泥能盖过脚后跟,踩下和拔起时,还能听到咕叽声。

沈青踩着湿泥,一边往东走,一边观察土路两旁景色。

麦苗油绿,寻不到一丝黄色,风一吹,麦叶便会轻轻摇曳。

沈青路过小学斜对面的小卖部时,正好瞧见沈慧挽着一黄发青年,走出了小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