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嗯,我原本打算建两层楼,现在...打算建三层楼,院子里的果树、花卉,不挪走,再砌几个花坛,养一些个矮的花卉。”
“个矮的花卉?”季雪喃喃自语,“我这里有矮牵牛和醋浆草的种子,你要不要?”
矮牵牛,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45厘米,不爬藤,
但会匍地生长,开出来的花,和牵牛花一样,是漏斗状的,花色多,有纯白、粉红、紫红、黄白等色。
醋浆草,别名三叶草,株高30-35厘米,开紫色的小花,根茎像...袖珍版的水晶萝卜,吃起来脆甜脆甜的。
沈青:“矮牵牛,长得快,醋浆草,能赏叶,还能当小零食吃,给我来点它俩的种子吧。”
“行。”
说完,季雪推门走进楼梯房,再回来时,手里多了两个旧报纸叠成的纸包。
“播种时别撒太多种子,它们长大后,会往外蔓延新植株的。”
沈青接过纸包,“多少钱?”
唰---
季雪抢回两个纸包,“给钱?那...这两包种子,可就不给你了。”
“行,不给。下回得了新奇的花卉,回送给你一盆。”
季雪看向柜台上的春兰,哪怕是冬季,叶片仍翠绿不已,她相信沈青未来新养的花,也绝非凡品。
“成,那就说好了,我还比较期待你会养什么花。”
沈青和季雪又闲聊了几句后,骑车离开了花店。
辘---
车轮碾压煤渣,溅起一圈圈灰雾。
不一会儿,沈青骑到了安宁村,他往南一拐,骑了七八百米,便瞧见了看桃树。
沈青回到自家小院时,太阳已高悬于正南方,小木屋旁的狗盆、猫碗,也都已见了底。
大黄钻出小木屋,一边围着沈青蹦来蹦去,一边发出哼哼唧唧的兴奋声。
沈青揉了揉狗头,触感顺滑、软韧,还挺舒服的。
“大黄,吃饱了吗?我待会儿煮面条时,多煮一些,分给你吃,怎么样?”
汪---
大黄立刻坐了下来,冲主人轻吠一声,沈青听懂了它的意思...想吃面条了。
于是,他将自行车以及车上的东西,收进仓库后,去屋后菜园,薅了一大把菠菜,洗干净后,放到大碗里备用,挖一碗面,揉成面团,擀成超薄的大圆片,再切成宽面条。
接着,起锅烧水,水开下面条,面条七成熟时,下入菠菜,待菠菜被烫熟,撒点盐,即可出锅。
分给大黄半盆面条后,将锅中剩下的面条,舀进大碗中。
沈青从厨柜里拿出一罐自制的辣椒酱,舀三勺浇在自己碗中,拌匀后,大口炫饭。
辣椒酱里,除了辣椒和香辛料外,还加了芝麻、瓜子仁、花生仁、鸡肉丁,油润醇香、酥脆可口,夹馍、拌面条,皆是一绝。
吃完,沈青歇了一小会儿,便坐在被窝内,左手按着摊开的本子,右手持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偶尔,拿起橡皮,擦掉一些铅笔画出来的线段,并将橡皮屑吹落在地上。
良久,地上落了一层橡皮屑,沈青面前的本子纸上,终于有了完整的小楼图稿。
那楼,有三层高,且坐南朝北,西侧,是楼梯。
一楼,有三间房,分别是堂屋、东厢房、西厢房,两个厢房的窗户,开在南墙上,其中,东厢房开了两道门,一道在南墙,一道在西墙,南墙,能从院子直接进东厢房,西墙,能从堂屋直接进。
二楼和三楼,都是一个檐廊+三个房间的配置,每一个房间,南墙上开了一道门,南墙和北墙,各开了一扇窗户。
三楼的屋顶,中间,有一条东西行向的屋脊,屋脊两侧是斜坡,坡上铺满了灰瓦。
小楼占地面积,要比土房子大一些,这样,哪怕有檐廊,每个房间的面积,也会比现有的房间大很多。
楼梯,是占用了‘土房子-土路’间的面积,一楼的楼梯,能通往屋前和屋后。
三楼的灰瓦屋顶,挡雨又隔热。
厨房,在原来的位置上,修了一个平房。
一个外部楼梯,能通往厨
房的屋顶,晾晒蘑菇、腌肉、谷物等东西时,厨房屋顶是个好去处。
仓库,被铲平了,改成了一个葡萄棚架,屋后,保留原貌,竹棚、蔷薇篱笆、菜园,一个都没有动。
前院,原有植物没动,多了一个围墙,且墙顶插有碎玻璃,大门开在看桃树上边,也就是原来的院口。
本地有个习俗,围墙院门和堂屋正门,朝向不能一致。
纸上画得是小楼的初稿,沈青并非建筑行业出身,具体
施工方案,跟施工队的头头讨论一番,才能够确定下来。
呼啊---
倏地,困意来袭,沈青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他合上本子,钻进被窝睡着了。
沈青醒来时,晚霞已铺在了天边,估摸着...快放学,他起身洗了把脸后,便走进厨房做晚饭。
大锅,煮小米粥,热包子,小锅,炒了几样菜,回锅肉、韭菜鸡蛋、清炒藕丝。
锵---
当最后一点藕丝,被铲到瓷盘中时,沈小花闪现至厨房门口,许是跑得太急了,额前刘海竟向上、向后翻折了。
“哥,好香啊,你又在做什么好吃的?”
“炒了回锅肉和藕丝,堂屋矮桌上有红薯干,你先拿着吃,马上就开饭。”
“红薯干?”
沈小花带着疑惑,朝堂屋走去,红薯干,硬如木头,洗掉浮灰、加水煮熟,才能吃,刚才,她在厨房门口闻到了小米粥的香气,当她看到矮桌上笸箩内的东西时,一切困惑都烟消云散了。
笸箩内,装有橘红色、长条状的蜜饯,原来,亲哥口中的红薯干,不是那种...把红薯切成片、撒到地里晒得硬邦邦的红薯干,而是蒸熟后再晒干的蜜饯形红薯干。
沈小花拿起一根红薯干品尝,外皮韧韧的,很有嚼劲,内里软软的,甘甜如蜜,还有一股烤红薯的香气。
这时,沈青端了两盘菜走进堂屋。
“哥,红薯干好好吃,在哪里买的啊?”
咚---
沈青将两个瓷盘放在桌上,“不是买的,今天,我去柳庄结清了诊费,回来时,主家送了一些东西,其中就包括红薯干。”
“原来如此。”沈小花又拿起一根红薯干品尝,“哥,我帮你一起端菜吧。”
“成。”
随即,兄妹俩走进厨房,将包子、小米粥、一盘菜,端到了矮桌上。
开饭前,沈青讲了要盖楼房的事,还将楼房的初稿设计图,展示给沈小花看。
沈小花看到图纸后,瞳孔微睁,“哥,咱家要建三层楼?”
这年头,在杏香镇转一圈,都很难找到三层高的楼房,沈小花担忧...住三楼,会不会恐高啊。
沈青:“嗯,宅基地有限,不想侵占院子,又想多建点房间,只能往上走喽。一楼,是仓库、厨房、洗澡间,二楼,是住房和储物间,三楼是花房。”
沈小花:“洗澡间?”
沈青:“嗯,现在洗澡,只能开水+凉水,兑出一大盆温水,在卧室里洗。溅出来的水,打湿了地面不说,还把屋子里的空气,弄得潮乎乎的。
我打算在一楼西厢房安个浴缸,水,能通过底部小孔,直接排放到屋外。
浴缸外缘,用砖头垒出5厘米高的矮围墙,再用玻璃围一圈,玻璃高度1米5左右。
这样洗澡时,玻璃以外的区域,不会被弄湿。
玻璃外头,再挂一圈帘子,屋内剩下的空间,可以用来储存杂物。”
沈小花:“哥,每间房都有窗户吗?”
沈青:“嗯,除堂屋外,每间房都有窗户,就连厨房也有。
一楼,窗户朝向不变,仍是在北墙上开窗,尽管,大部分时间只能接收到散射进来的阳光,屋内却也是亮的,不至于...白天也黑漆漆,不开灯啥也看不到。
二楼每个房间,南墙和北墙,皆开了窗户,阳光充足,房间会干燥很多,嫌弃太晒的话,可以拉上窗帘。
站在靠南的窗户边,可以看见杨树林和菜园,三楼亦是如此。
三楼嘛,有可能盖成大通间,中间有隔墙,只不过,隔墙上开有宽度较大的通
道,不安木门的那种。”
开窗见林和开门见林,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因而,沈青决定在南墙上开窗,将一日之内的大部分阳光引进屋内。
“太好了。”沈小花笑得眉眼弯弯。“以后,坐在卧室里,也能晒到太阳了。不过,建三层小楼,是不是要花好多钱?”
沈青的存款,原本只够盖二层小楼,年前,去了一趟野集,年后,收了葡萄林的诊费,令他的存款,又多了大几百。
眼下,沈青手里有四千多块钱,刚够建三层小楼的,他打算...近期多去去野集,清空存货的同时,把软装的钱赚出来。
“放心,咱家存款,够盖小楼的,后面,把架子上的花卖了,软装之后,手里还会有些闲钱的。明天,我去窑厂,定好砖头,回来找豆子爷,央他介绍一个靠谱的施工队。”
其实,沈青知道村里有几人,跟着施工队四处建房子,比如,张猛、李丰、安商,但是,豆子爷是个老木匠,也懂如何建房子,他介绍的施工队,远比张猛、李丰等人更靠谱。
“明天就去定砖头?”沈小花目露震惊,“这么快吗?”
在沈小花看来,定砖头,等同于要推土房子了。
“还早着呢,先把前期准备工作弄好,如,定材料、定图纸、定施工队,等天气暖和了,才能够施工。”
“这样啊。”
沈青合上本子,“来,吃饭吧,饭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好。”
随即,沈小花左手拿包子,右手持筷,开始夹菜吃。
包子松软,回锅肉辣中带香,藕丝脆爽,小米粥黏滑清甜。
……
深夜,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穹之上,如水的月辉,笼罩着宁静的村庄。
土房子内,阵阵‘哗啦啦’的响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沈青被吵醒后,借助月光,瞧见小狸前爪按着一张牛皮纸,推着它在屋里走来走去。
“小狸---”
小狸扭过头,圆溜溜的眼睛,充满了兴奋意味,尾巴也翘得高高的。
“小狸,安静点,我明天还有正事要办呢。”
小狸眨巴眼,舍弃牛皮纸,转而去嗅异色并蒂莲了。
上下眼皮子直打架的沈青,扫了一眼小狸后,躺下来继续睡觉了。
……
正月十七,晴。
晨曦穿透云层,普照着大地,杨树林旁的土路上,孩童们三三两两并成一排,朝许家寨小学走去。
另一边,栽有看桃树的小院内,小狸顺着木柱,爬到紫藤萝棚架的顶端,接着,纵身一跃,跳到仓库的茅草屋顶之上,伸个大大的懒腰后,躺下来晒太阳。
“小狸,老实点,在家安静待着,不要跑出去,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喵---
小狸听到‘好吃的’,陡然睁大了眼睛,轻喵一声,表示自己很听话,会一直待在家里。
“大黄,我走后,你要看好家哦。”
大黄走到紫藤萝棚架下方,头朝南卧了下来,这个方位,能看见院口,也能看见东边田地,‘厨房-堂屋’架角间的动静,它也看得到。
“大黄,要是感觉有点冷了,记得回小木屋里睡。”
汪---
大黄轻吠一声,回应了主人。
沈青往猫碗、狗盆内倒一些食物后,如红薯、剥了壳的煮鸡蛋、肉块,便背上挎包,骑车前往窑厂。
去年,去周洪镇给一片山楂林治病时,每天都会路过一个窑厂,一个名叫李启的男子曾经说过,砖头,甭管买多买少,窑厂都会免费送货。
其实,杏香镇也有一个窑厂,就建在大坝边上,不过,听说...窑厂改革了,不烧青砖,改烧红砖了。
青砖和红砖,主要原材料都是黏土,配料上略有差异。
青砖!
材料为黏土+石灰+水,烧制时,窑温在1000度以上,烧制后,需浇水冷却,水蒸气隔绝了空气流通,使砖头进入缺氧环境,导致黏土中的‘铁’元素,还原为氧化亚铁(青灰色),令其有了青灰色的外观。
红砖!
材料为黏土+页
岩+细沙+水+等,烧制时,窑温在1000度左右,烧制后,不加水,让砖头自然冷却,黏土中的铁元素,与氧气充分发生反应,形成三氧化二铁(红色),令其有了红色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