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小憨憨 作品

第402章:超大月季花

“贡菜,通风储存就行。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猴 黄花菜,一斤5块钱,紫菜,三两6块钱,贡菜,三斤9块钱,拢共20块钱。”

20块的报价,引来一些路人侧目,看见分量颇足的三样干货后,他们又收回了视线。

干货+分量足,确实能值几十块钱。

沈青付了钱,将三样干货装进麻袋内,继续往北走,没走多久,碰见了老熟人..调料摊的摊主。

“沈青,今天需要调料不?”

个高身瘦、浓眉小眼的摊主,戴着黑色虎头帽,穿着棕色毛靴子,笑着打招呼道。

沈青每回熬辣椒油前,都会来这家铺子采购调料,一来二去,他和摊主便熟络了起来。

沈青垂眸思索,过年了,学生放假,豆子辣片摊暂时歇业几天。

先熬好,装进陶罐中,年后,豆子和张泽来取时,直接给他们就行。

沈青扫了一眼摊子,占地3平方米的晒布上,摆了一个个鼓囊囊、装有香辛料或谷物的中号布袋,如,干辣椒、花椒壳、绿豆、花生、桂皮、八角等。

“老样子,细辣椒粉8斤,花椒壳、干辣椒、花椒粉各4斤,孜然、小茴香各2斤,盐12袋,白芝麻3斤,再称5斤绿豆。”

“好嘞~”

摊主咧嘴一笑,寻一些空布袋,手脚利索地装货称重。

“拢共16块3毛,给16块钱就成。”

“能再送我一点卤料包吗?”

“能啊。”摊主抓了四个提前配好的、用纱布包起来的卤料包,“喏,给,拿回家,卤肉、卤菜、卤鸡蛋,味道都不赖。”

沈青接过,打开一个卤料包细瞅,和上回一样,里头装有香叶、桂皮、花椒、八角、草果等,种类丰富,比例也很合适。

沈青付了钱,笑着接过三十多斤调料,与摊主寒暄几句后。便离开了小摊。

沈青边走边逛,碰到需要的、价格尚可的东西,他就停下来买了。

如,五花肉、三黄鸡、羊肉、白面、白糖、红糖、大葱等。

越往里走,背篓越重,走到天蓬街最北端时,背篓已再无多余空间装东西了,不过,他手里还抓着几个空袋子呢。

沈青走到头后,并没有往南拐,而是停在原地,盯着一个卖对联的摊子看。

摊主是个白发苍苍、气质沉稳的老头,他坐在木桌边,握着毛笔,在红纸上书写对联。

老头对面、隔着木桌,站着一对老年夫妻,二人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毛笔。

须臾,老者将毛笔斜靠在砚台上,念道:“上联:年年顺景财源广,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

老俩口不识字,听到财、安、吉字眼,满是沧桑的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意。

“财,希望儿子一家日子越来越好,安,活了大半辈子,往后图的便是平平安安了。柳老,对联...短的那个,我知道要贴门头上。

长的那俩,哪个贴左边,哪个贴右边呐?”

老者:“上联,贴左边,下联,贴右边,待会卷对联时,我会按照‘横批-上联-下联’的顺序,来摆放对联的,只需要记住...横批下面第一张,要贴在右边就行。刚才写好的厨房对联,我也会这么卷的。”

“成,你这样一说,我和老头子便知道哪张贴哪边了。”

墨水彻底干透后,摊主将对联们摞在一起,卷成筒状后,用麻绳缠上几圈,并打个死结。

“贴对联的时候,浆糊不要糊太厚,不然,对联上会有凸起的印子,很不美观。”

“好,我记下了。”老头付了钱,付了多少,沈青没有看清,只知道有很多1毛的票子。

老俩口走后,老者看向沈青,“小伙,需要写对联不?手写的,可比机器印的,有诚意多了。”

其实,无论是煤渣路两旁,还是天蓬街,都摆有卖对联的小摊,不过,其它摊子的对联,上面的字体,都是机器印出来的,沈青认为...还是手写对联,更贴合土房子气质。

“写一套对联,要多少钱?”

“得看你家有几间屋子,东西侧房有没有安门

了。”

沈青在脑海中,绘出自家院子的蓝图。

“前院,一间厨房,一间仓库,三间屋子,东、西侧房没安木门,只挂了帘子,仓库门,没有门框。院中,有一棚架,一株看桃树,几株杨树。后院,有一带篱笆的菜园,园内有个竹棚,养了鸡和兔子。”

老者:“两幅对联,一大一小,四个福字,还有一些短的吉祥字词,给5毛钱就成。-

沈青:“行,您写吧。”

老者寻一张短纸,和两张相较于堂屋而言窄一点的长纸,毛笔沾上墨水,开始写对联。

老者写的是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扬活泼,疏密得体,自带一股飘逸潇洒意味。

写完厨房对联,老者将其平铺在一旁后,取三张红纸,一短,两宽长,书写堂屋对联。

接下来,老者不停重复之前的操作,拿红纸-持笔书写-放一旁。

咚---

老者将毛笔轻轻斜靠在砚台上,“好了,等最后几张红纸上的字干透了,就能卷起来了。”

此刻,老者面前的木桌上,摆了一张张写有黑字的红纸,沈青大体扫了一眼。

厨房对联:上联,园蔬调出千般味,下联,盘食烹来万里香,横批,回味无穷

堂屋对联:上联,吉祥如意福星到,下联,富贵平安好运来,横批,五福临门

吉祥字词:平安喜乐,一帆风顺,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八方来财,诸事顺遂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四张‘福’字。

须臾,墨水干透了,老者问道:“小伙,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你分得清上下联吧?”

沈青:“分得清,看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也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便是上联,是平声,也就是第一声和第二声,便是下联。”

老者:“没错,写对联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记住,浆糊要薄涂,不然,对联会有凸起的小印子。”

沈青:“行,我记下了。”

随后,老者按‘大、宽在下,小、窄在上’的顺序,将对联们叠在一起,卷成筒状后,用麻绳绑好。

“咦,大安哥,看,这里有个写对联的小摊。”

一个容貌娇俏、梳着两个低麻花辫的少女,拉着一个瘦高小伙,走到老者的摊位前。

小伙撇了撇嘴,左下巴处的黑痣也随之动了动,“小婉,现写的对联,哪有机器印的好,后者,红纸不掉色,黑字大气流畅,有的还带花鸟图案。”

咚---

名叫小婉的少女,撅嘴跺了跺脚,“不嘛,现写的春联,上面有墨香味,我爷可喜欢闻了。哼,不让你掏腰包,我自己花钱买,行了吧?”

“别生气,咱俩出来逛街,我哪能让你花钱。”

小伙掏出棕色皮质钱包,打开后,能看到里面装有总价值为3块左右的纸币。

小婉看了一眼钱包后,忙垂眸抿嘴,3块钱,中午下饭馆,两个人起码要吃掉1块多钱,如此,逛街的预算,只有1块多了。

簌---

小婉脚尖踢地,她觉得对方诚意不足,年底逛街玩乐,却只带了3块钱,看来,得再考察一番,才能给对方准话是否要在一起。

小伙瞧见了小婉瞄钱包的小动作,他也想多带点钱啊,奈何,家中没有余粮,想到刚踏入天蓬街时,看到的那一抹熟悉背影。

“小婉,我刚才看到欠我钱的人了,他来天蓬街,兜里必有钱,待会儿,我跟他要账,要下来的钱,全给你花。”

小婉眼尾上扬,傲娇道:“谁愿意花你的臭钱。”

小伙揽住小婉的肩膀,“你不愿意花,但我想给你花啊。”

小婉:“你真能要下来钱?”

小伙:“当然,我何时骗过你?老头,写两幅对联,和一堆祝福词,要多少钱?”

老者看了看干涸的砚台,“没墨汁了,加点水,重新磨墨,需要二十分钟,你俩在这等一会吧。”

“二十分钟?”小婉目露震惊,“这也等太久了吧。”

小伙:“小婉,我好像听到了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咱俩先逛街,逛完,再返回来买对

联。再者,对联娇贵,轻轻一压,就会弄出褶子来,带着它逛街,也不方便呐。”

买冰糖葫芦vs等二十分钟

小婉果断选择前者,“行,先逛,逛完,再来写对联。”

随即,二人肩并着肩,离开了小摊。

砚台,表面有一向内凹的平台,是研墨的工具。

研墨时,先往研台的平台中滴一点点水,再握着墨块,抵住平台转圈研墨,待‘清水’变成‘墨汁’,便能用毛笔沾它写字了。

研出‘墨汁’的时间,与墨块硬度、研墨方法相关,一般需要10分钟以上。

“小伙,给。”老者将‘纸筒’递给沈青,“小年轻来逛街,瞧见现写对联的摊子,好奇走过来看看,也实属正常,按要求写完对联,会不会掏钱买,那可就不一定了。”

沈青听老者这么说,便知道‘磨墨需二十分钟’,是掺了水分的,不过,他觉得大安长得有点眼熟,仔细想想,又好像没有见过这个人。

沈青接过‘纸筒’,付了钱,与老者又寒暄了几句后,便往南走去。

“月季,比脸还大的月季,便宜处理嘞,月季,比脸还---”

卖力的呦喝声,被大喇叭放大数倍,传进了沈青的耳朵里。

比脸还大的月季?

沈青来了兴致,寻声挤到一个小摊前。

2平方米大的摊位上,摆满了月季枝子,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单根,有的长分叉,有的带根须,有的不带。

月季,生命力强,剪一小段枝子,插进土里,浇点水,过一段时间,便能生根发芽。

摊子上的月季,表皮油亮,尖刺完整,横截面呈浅绿色,新鲜的很。

摊主约摸三十来岁,小方脸,剑眉大眼,眼窝比较深,哪怕挂着厚重的黑眼袋,颜值也属于中上等了。

摊主后面,停了两辆板车,一辆车兜是空的,另一辆...车兜空了1/2,剩下的空间,装了一些无根的月季枝。

沈青:“比脸还大的月季花在哪?”

“在这呢。”摊主放下大喇叭,往东南方一指,“那两株带根月季,开出来的花,都超级大。”

沈青看向东南方,那两株月季,高约1米5,整体呈‘伞’状,主干粗如水管,侧枝繁茂,没长叶子和花。

沈青:“嚯,主干这么粗,起码要有4年株龄了吧。”

摊主:“何止,5年半株龄了。我家屋前、屋后,种了老多月季,粉花、红花、白花、黄花等,开什么颜色的花都有。

明年开车,我家要推翻土房子,要盖三间正房、四间侧房,其中两间侧房,一间做厨房,一间做仓库。

房屋面积一扩大,月季想移栽,家里也没那么大的地方装下它们啊。

于是,趁着年底逛街的人多,我挖出3/4的月季,拉到天蓬街来卖。”

沈青:“它俩果真能比脸还大的花?”

摊主:“能啊,我叫朱允,住在许家寨大队甜水村,我旁边就是村长家,月季若开不出超大的花朵,你尽管来甜水村找我算账。”

季常和季雪,也是甜水村人,沈青签‘技术入股柿林’那天,曾去过村长家,也见过村长儿子王彪。

“哦,甜水村呐~”沈青眼珠上抬,佯装在回忆,“王彪放假了没?”

朱允咧嘴一笑,“没呢,派出所排班,把他排到除夕才放假。你认识彪子,那我可得给你一个优惠价。”

摊子的东北角,也摆了四株带根月季,株高1米5,粗如手腕。

沈青驱动异能,查看两堆月季的根部情况,北边的,绿团有弹珠大,没有一粒灰点,南边的,绿团有鹌鹑蛋般大,且绿意浓厚。

与北边月季相比,南边月季,主干细,绿团却更大、颜色更浓,令朱允话语可信度,又提高了一分。

“比脸还大的月季花怎么卖?”

“两种卖法,按枝卖,15厘米长的枝子,不论粗细,一枝2分钱,按株卖,一株1块5毛钱。”

月季,枝子繁茂,显然,按株买更划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