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词》沈歌学了两天就能掌握许鹤青并不奇怪,毕竟有二胡的功底在,再加上他天赋又不错,短时间内学会几首入门曲倒也合理。只是......三天的时间就能弹奏三级曲子《风雷引》,这进步速度着实有点快了,尤其《风雷引》还是三级曲子中难度较高的,一般初学者一年半载都不一定能练熟,可他只用了三天。
这由不得许鹤青不惊讶。
说是奇迹都没那么准确,应该说奇怪。
“这......”
许鹤青目光闪动,露出思索之色。
她对沈歌的态度一直都是觉得对方是个天赋不错的小辈,而且性格不错,可以对其稍加培养,不去过多干预,假以时日圈内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刚刚许棠音和她说的这种情况,却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沈歌的态度,该做出怎样的改变了。
许鹤青开口对许棠音说道:“不管他进步快慢,你在他身上学到的东西都是我不能教给你的,昔日有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知音难觅。难得找到彼此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人,你要好好抓住这次机会。”
“老师,我会的。”
许棠音应道。
她目光中露出坚定之色。
沈歌......
此时此刻,许鹤青和许棠音两人口中的这个人,正一心一意地在琴房练着琴,有了许鹤青赠的琴,他练起来更加的自在了,之前用许棠音的他觉得一直麻烦别人也不好,而且也不敢下猛力去造。
“三级的曲子对于【融会贯通】的我来说虽然可以弹得差不多,但还是掌握得没有那么熟练。相对来说,二级的曲子即便还谈不上信手拈来,可也比大部分民乐系的学生表现得要好了,”沈歌自言自语,说到这儿,似想到了什么,他叹了口气,“许鹤青教授选择扶持民乐系,就从此时民乐系的现状来看,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呐......”
大环境如此,这一举动不单单是针对榕城艺术学院内部,同时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对西洋乐的推崇而带来的压力。
“不过,总得要有人去做。”
沈歌感叹道。
他想到了小学时学的那篇课文,印象深刻。
“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铮——”
沈歌拨动一声琴弦,自语道:“许教授,也算我一个。”
这时,许棠音推门而入。
“今天我们来练什么?”
沈歌开口向她问道。
怎么说许棠音都算是他半个师父了,将他从无到有领上古琴这条路,而且她又是专业选手,在教导他这个初学者方面,肯定能让他少走很多弯路。
许棠音坐在古琴前,对着他说道:“前两天我跟你说了,按照古琴考核要求,一级要掌握基本指法,右手八法:托、劈、抹、挑、勾、剔、打、摘,以及左手三个手指,四个按弹位置点;滑弦时手型放松标准,把控琴弦张力......”
沈歌点点头。
《风雷引》虽然他会弹了,但在初学的阶段,还是要把目光放在基础上面,只有地基打牢,房子才能越盖越高。
“二级基本功的考核要点,则是基于一级指法进阶,快速的连续勾挑、拂滚、撮,掌握按音在上下退复走手行进中复加定吟、细吟。到了二级,就要会表达曲子内涵和里面的情感了,像《双鹤听泉》、《玉楼春晓》。”
“至于更复杂的三级,需要掌握叠音,轮指、锁、益蠲......”
说着,许棠音神色复杂地看了沈歌一眼,轻声叹道:“你进步这么快,再这么下去我都教不了你了。”
“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沈歌十分认真地说道。
这里面倒没有任何凡尔赛的成分,是他的真心话。即便短短的几天内他就能够弹三级曲子了,但欲速则不达,他与许棠音之间的差距在于基础的牢固,现在的琴艺只是具有其形,神韵不足,接下来的目标则是夯实地基,登堂入室。
“嗯。”
许棠音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随后她闭上眼睛,悄然开口:“请听我弹。”
沈歌诧异一瞬后,便沉默下来。
前几天他们两人不是在练琴,就是在练琴的路上,要么就是许棠音对他单方面教学,要么就是两人互相交流感悟其中心得,她这么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她要弹琴,还是第一次出现,估计可以看到她的真实水平了。
许棠音闭目搭弦,葱根般修长的手指开始拨动。
《高山流水》。
华国古琴曲,属于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听闻后,说出“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原本是一曲,现分作《高山》与《流水》。
这才是曲之神韵所在,有些话语言语不好诉说,但它能准确无误的表达人心中的情感,高山流水觅知音,许鹤青的一番话,让许棠音心有所感,她的琴艺已经有段时间没进步了,这两天遇到沈歌之后,她能清楚的感受到之前桎梏在手上的枷锁,正在一点点的打开......
虽然不知道她在沈歌的心中是如何,但沈歌在她的心中,就仿佛是伯牙、子期。
“挥弦一曲几曾终。”
“历山边,犹起薰风。”
“门外客携琹,依稀太古重逢。”
“髙仾处,落雁惊鸿......”
沈歌仔细地听着,从这一曲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与许棠音的差距所在。先别说此刻他还不会这首曲子,就算是再让他练上一两个月,怕是也达不到对方的这个水平,琴音袅袅,溪水缓缓流淌。
《高山流水》中,这一曲《流水》曾被录入漂亮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被发射到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寻觅知音。
“琴棋书画,琴的高雅,听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沈歌心中暗道,“从这里就能听出,初学者学习古琴,千万不能以熟悉的流行歌曲来练习,看似进步很快,实则走了弯路,反而越走越远。古琴古琴,还是要从古曲练起,感受古曲音韵,才能入门。到时候再去练习流行歌曲,理解其中的变化也不迟......”
不多时,琴声渐止。
一曲结束。
许棠音缓缓睁开眼睛。
“啪、啪、啪。”
沈歌为她鼓掌。
许棠音轻轻点头,“谢谢。”
“你说我进步快,但是从这一首曲子来看,我们俩之间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沈歌说道,“不知者无畏,初学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但越学越能明白里面的门道......”
听到沈歌这句话,许棠音苦笑一声,“这你就有点夸张了啊,还不至于这样吧。而且,今天有点领悟,也的确算是超常发挥了。”
“俗话说得好,宝剑配英雄,红粉赠佳人。什么时候找一把更好的琴来,说不定对琴技有很大的帮助......对了,最出名的那几把古琴都有什么来着。”
沈歌低头看着自己面前的琴。
许棠音答道:“号钟、绕梁、绿绮、焦尾......”
紧接着她话音一转,又说:“不过这几件名琴离我们太过遥远了,老师曾带我去看过一位大师演奏古琴,当时他弹的那把琴,名为‘九霄环佩’。”
“九霄环佩。”
沈歌重复一句。
这把琴他对其有所了解,“九霄环佩”寓意,“声传九霄,音如佩鸣”,现存仅有四张,一张在燕京故宫博物院,一张在国家博物馆,一张在辽省博物馆,一张被私人收藏,价值4个亿,每件都是国宝级文物。
“嗯。”
许棠音点点头,“说起来,老师带我看的那张‘九霄环佩’,还是当年安史之乱,杨贵妃自缢马嵬坡,唐肃宗继位时在大典上演奏的那张。”
沈歌笑了笑,听她这么一说,历史的感觉扑面而来,作为唯一延续五千年历史没有中断的文明,华国历史最为注重的就是传承,“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如此,现代的人们才可以听到来自千年前瑶琴奏响的弦音。
许棠音有些无奈地说道:“但哪怕是现在把九霄环佩放在我面前,我都不敢下手去弹,以我现在的琴技,简直就是辱没了它。希望有生之年,能够达到亲自奏响它的地步吧。”
“九霄环佩......要不做一把?”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在脑海中,沈歌便立刻打消了这个想法,可千万别了,《千里江山图》还没做完,万一系统察觉到了这个计划,再给他定下任务,那就真的麻烦了。
看了下系统面板,还好,没有出现。
他真是快被搞怕了。
说到这儿,慕容复寄来的快递又到了几个,他还没来得及拆开看到底是什么。
“初赛入围过后,我再陪那些大爷们玩一轮,就要确定学生组了,到时候再一起参赛。”
沈歌对许棠音开口说道。
许棠音轻轻点头。
最近这两天,她的琴技终于开始有了进展,这是一个好兆头。尤其是在刚刚心有所感,一曲《高山流水》过后,连脑海中的念头都更通达了些,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通透感觉。
“最近为了比赛一直在练琴,有段时间没去练拳了......”
许棠音心中想着。
由于两人都还有课,今天便没有练太久,两人前后脚离开了琴房。
结束了一天的课后,沈歌正打算回家,却接到了一个有些意外的电话。
叶云帆。
“这不是云帆画舍的老板,叶高俊他老爹么。”
沈歌自语道。
上次离开时两人留了联系方式,五千块钱一幅兰花,当时他就跟对方说了,以后有这样的生意还可以联系他,难不成......真的又有生意找上门了?
这样想着,沈歌接了电话。
“沈先生么?”
“是我。”
“请问沈先生现在忙不忙,有没有空来画舍小坐?”
沈歌疑惑道:“有生意么?”
他现在的确忙得很,如果不是赚钱的买卖,只是一昧的听对方吹捧自己,然后给对方画一幅画的话,那就没必要了,没钱的买卖谁会做,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而且两人又不熟。
“有。”
叶云帆立刻说道。
“好。”
沈歌爽快地答应下来。
有钱什么都好说。
他当即招手打了个车,直奔云帆画舍。
“沈先生,欢迎欢迎。”
沈歌到时,叶云帆已经在门口了。
当他看到沈歌,立刻笑脸相迎。
从两人初次见面时,他对沈歌的称呼可以说是一变再变,本来只是叫他“小伙子”,因为在他的眼中,当时沈歌只不过是个画画有些功底的学生而已,再到后面,《虾》和《林冲夜奔图》让他意识到了沈歌的不简单,称呼从而变成了“小兄弟”,再到一幅《兰花》过后,他对沈歌的称呼最终变成了“沈先生”。
不过沈歌可不和网上那些眼神中透露着清澈愚蠢的大学生一样,有句话怎么说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行走江湖多年,作为一名资深“老合”,看着叶云帆的这一幅笑脸,直觉告诉他对方可能没憋什么好屁。
“你好,叶老板。”
沈歌淡定地微微点头。
“沈先生,请进。”
有画舍中的学生和路人感到惊讶,有些不明白画舍的老板为什么对一个看起来还是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态度如此热情,不知道的还以为对方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呢。
“叶老板,上次那幅兰花......”
沈歌开口问道。
上次他一幅画都能值五千块钱了,这次要做的“生意”总不能低于这个数吧。
他心中暗自盘算着,最近【登堂入室】的画工又有了进步。
这次......
得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