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榴莲 作品

第949章 画饼,马哈木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大元退出中原,多年来始终受到明朝的打压跟征讨,实力渐渐衰弱乃至分裂。

在这段时期内,鞑靼部始终自称大元正统传人,而瓦剌则因其势弱,不得不舍弃广阔的草原资源,一路撤退到了草原西北方。

尽管阿鲁台并非鞑靼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在马哈木看来却是潜力无限的一支。

假如有一天能够成为瓦剌首领,那鞑靼部中的阿鲁台便是他在北方最需警惕的对手之一。

然而,令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曾被认为极具威胁的人物,最后竟是死在了大明。

更加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对方儿子也选择了向明廷投降。

秦寿手中茶碗轻转,偶尔抿一小口。

他并未透露给马哈木真相,正是阿鲁台儿子杀了阿鲁台。

薛宏伟巧妙地配合起了谈话。

“那阿卜只俺如今可谓平步青云,照我猜测,未来极有可能被正式封官授爵,当个王爷呢。”

说罢,薛宏伟又故意提高音量,似乎要把这消息深深烙印进身旁马哈木的记忆之中。

“这皆属惯例。”

秦寿紧随其后接道,并补充问了一句:“王爷?也只是有名无实吧?”

在这样直白而开放的对话过程中,不知不觉间,马哈木的目光已然转向了一边的薛宏伟。

见状,薛宏伟马上摇头解释:“当今正值国朝需用人之际,而且关外局势一直不稳定……”

讲到这,薛宏伟停了下来,朝向上座的方向看了看马哈木。

马哈木随即轻轻咳嗽了几声,低下头拾起自己先前放下的杯子准备喝口水压压惊。

趁喝水之时,他还偷偷用观察着薛宏伟。

薛宏伟笑着道:“那阿鲁台部的力量不容小觑。若处理得当的话,阿卜只俺有能力带着一半的人马投奔过来。我相信殿下一定会在他到达边境之后,为其提供一个优良牧场作为安身之所。”

“另外,为了对付鞑靼,说不定还会特设几个卫所。我看啊,这种规模足以媲美朵颜三卫了,日后一旦战事爆发,这些人便会自然而然成为我们强有力的外援。”

马哈木内心震撼不已。

那些牧场,军事部署以及装备物资等,哪一个不是他渴望已久,但却未曾轻易获得的宝贵财富?

谁能料想得到啊,阿鲁台付出生命,他儿子如此轻易就得到所有。

这一刻,马哈木眼睛都差点红了。

自己费尽了千辛万苦,离开了瓦剌部已有半年多的时间,却被困在这镇远关里一个多月,而关于谈判的事情仍旧毫无头绪。

不比不知道,一比较才发现真是让人恼火。

到了这个地步,马哈木已经无心再听秦寿与薛宏伟接下来的讨论。

直到秦寿投来疑惑的眼神,看着明显已经走神的马哈木。

他提高了音量叫喊:“马使?马使。”

马哈木微微动了动脖子,转头望向座位上的秦寿。

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少有的微笑。

“秦少卿有何指教?”

秦寿姿态优雅地抱拳,朝东南方向行了一礼。

“马使或许不知,承蒙天恩眷顾,我大明现今正处在振兴之期。这次太孙送来的诏书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互市事宜,大概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这才是令马哈木最心动的部分。

他直接发问:“什么消息?”

见马哈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秦寿心中暗喜对方果然中计了。

此时此刻,秦寿反而不着急了。

他慢悠悠地端起茶杯,“殿下发话了,此次我大明诚心诚意希望能与瓦剌加强交往。边境上,鞑靼部落屡屡挑衅,民心丧尽,正好是我大明与瓦剌联手抵御的好时机。”

“若贵部落真有意向共同进退,那我们愿意给予瓦剌更多的支持。”

马哈木这一刻面对秦寿,竟第一次生出些许好感来。

过去那些曾令他厌恶的笑,当下看来,似乎透着几分真挚。

“愿瓦剌与大明永结同盟。”

激动之下,马哈木站起身来,重重地拍打着自己的胸膛。

秦寿同样站立起身,并走近马哈木,两人似乎暂时忘却了之前的分歧。

他更是极其热情地搭住马哈木肩膀,将其重新按坐回去。

“按照太孙意思,贺兰山下及乌加河周边草场,均可供马使您的牧民使用。假若马使在族中具有一定影响力,那我们还可以考虑增派三卫军队驻扎于此……”

到最后部分,则讲得有些模糊不清,就如同其他真正的大明官员般行事谨慎。

薛宏伟十分识相地退到一边去了。

于是,秦寿顺势坐在薛宏伟之前的位置上,并且继续紧握着马哈木手臂未松开。

“马使可否明白了我的意思?只要你同意,大明便愿意与您结成盟友关系。”

言罢,秦寿闭上了嘴巴,目光却紧锁马哈木,眼中流露出深刻而意味深长的神色。

马哈木脑子飞快转动起来。

他对这位朋友话中的含义有了理解。

实际上,大明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收买自己。

比起单纯加强与瓦剌的合作而言,现在似乎他们更希望争取到自己个人支持,让他如同阿鲁台儿子那样归顺于大明。

马哈木震惊,大明所提供的条件非常吸引人。

大明封予的王爵,装备有精良武器的私人军队。

丰富的牧场与大明那似乎无尽不尽的食物资源。

这一切,对马哈木产生极大的诱惑。

但是……

马哈木依然记得自己草原人的身份,身为一位草原上的勇者。

难道让自己向大明低头,屈尊就范?

马哈木心中的那份期盼与向往,却又夹杂了一丝抗拒。

面对这样的抉择,他究竟应该如何取舍?

在此之前,马哈木从未预料过会陷入这般两难的境地。

倘若只是表面上应付大明的话呢?

就在马哈木思索着如何只享有利,而不用尽职时。

秦寿再度开口:“托凉国公之福,过去几年,我大明于河西走廊训练了大量兵马。待到明年征东及征南大将军归朝获封王位之后,便是我们着手攻略西北之时。”

“期望能重现大汉,董立轩时期西域辉煌盛景,促进与极西诸邦的商贸联系与发展。”

这表示大明意欲重塑昔日西域的掌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