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榴莲 作品

第951章 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左侍郎

“那就给他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秦寿眼中霎时掠过一道冷酷光芒。

薛宏伟抬头看向秦寿的目光:“请问大人如此铤而走险是为了什么?”

对方则平静地看着眼前站得笔直,毫不回避自己目光的下属。

“倘若我说这一切皆出于对大明未来的考虑呢?”

……

不久之后。

于宁夏府镇远关内。

随着一系列公文被下发执行,囤积在此处的粮草及军械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瓦剌使团下榻之所。

令人惊诧的是,对于这些异动,竟无一人提出质疑或干涉。

期间仅有镇远关口所派遣代表前往询问了一次情况,便再未有其他动作。

……

应天府中。

原本熙熙攘攘繁忙不堪的金川门外码头如今却异常安静。

几乎可以说人烟稀少。

宽敞的泊岸区内,仅仅稀疏排列着十来艘大小不等的官船而已。

以往那络绎不绝的货船及其船员们,已完全消失不见。

正值午间时刻。

尽管太阳当空照耀,但由于寒冷,依旧感受不到太多温暖。

这时,江面上从下游驶来一支由10多艘大小不一的战船组成的舰队。

这些船只在离码头不远处停泊,降下船帆,抛下船锚,稳稳地定住船身。

其中一艘庞大无比的宝船,在收起那些足以蔽日遮天的大帆之后,凭借余势,并在小舟的帮助下慢慢接近并靠近了码头上的木桥。

砰!

随着这艘船只停泊到栈桥边,一连串低沉的声音回荡起来。

接着,船上人员将几根粗壮的绳索丢至岸边,交予栈桥上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固定在指定位置上。

一座倾斜的小桥自码头被推近栈桥处,小心翼翼地贴紧这艘巨舰的外壳。

这时,栈桥上有人大声宣布,一切准备妥当。

然后。

几位在此等候多时,专门负责接待任务的朝廷官员,以及码头上众多工人见证了这一刻。

宝船上竖立起了数面醒目的旗帜。

大明征东远征军……

大明文华殿侍读学士……

兵部左侍郎……

先是几位举旗手,依次持旗走下宝船。

紧接着是一位身穿红色官袍的年轻人,站在了宝船边缘处。

所有人都目光聚焦于他身上时,他顺着梯子一步步从容地踏向岸边。

就这样。

早已恭候多时迎接贵人的礼部官员,纷纷低头鞠躬行礼,满脸笑容迎上前去。

“微臣见过铁大人。”

离开了京师多年的铁铉,此刻再次回到故土,深深望向不远处的京师城墙。

他缓缓收回目光,看着面前这批满怀敬意朝拜他的官员。

脸上露出温和笑容道:“诸位平身,请不要这样客气。同是为国效力,大家都是同僚,请快些站起来吧。”

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真敢随意对待新近加冕的铁铉。

尽管他刚才仅挂出了三面白底蓝字标志身份的幡旗。

但更高级别头衔很快就会正式赋予铁铉。

“咱闻悉铁铉才华横溢,赐封武英殿大学士。”

早上朱元璋下达给众臣子们的那份简洁明了,却又意义深远的通知,仍清晰留存在每一位礼部官员的心中。

没人胆敢对铁铉,表现出丝毫懈怠。

现在整个朝野内外,皆知晓一个事实,尽管大学士官位仅五品。

但实际上却是步入内阁核心圈前,必经门槛。

如果没拥有该头衔,则绝对不可能进入内阁。

这条规则,早已成为朝堂之上心照不宣的传统习惯。

虽然目前朱元璋,还没有直接任命铁铉入驻内阁。

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时间问题。

在合适的时机,公开讨论他的功绩之后。

铁铉加入内阁将理所当然。

另外,等到春暖花开之际,开国公与曹国公也将重返京师。

他们归来后,便会被授予郡王爵位。

而铁铉此次提前返回参加庆典活动,其实也是为了后续安排作准备。

礼部官员们更是不敢有丝毫放松,皆是弯腰致意,齐声答道。

“卑职谢过铁学士。”

自下了船后,铁铉脸上笑容始终未曾消散。

见礼部的人均已起身站立。

他才继续说道:“多有劳烦诸位长时间等待,在这几位倭国官使者完成述职后,一定设宴款待以表谢意。”

众人立刻谦逊地婉拒了这个邀请。

尽管他们都对铁铉怀有敬意,却没有人愿意与其过于亲密交往。

毕竟,这位爷,在倭国洲那几年里,用其书生意气,硬生生搏得了一个人屠之名。

每当提及铁铉大名,大家脑海中便浮现倭国洲四郡内尸横遍野,鲜血染地的画面。

这位被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并且很有可能即将加入内阁的年轻人,所获得的荣耀与地位,完全依赖于倭国洲战场上那些倭国人生命换来的功劳。

走在前面的礼部清吏司郎官,满脸笑容地上前:“此次铁学士返回京师,还有诸多公务需要处理。再加上您已经许久未归,朝廷必定会有更多任命等候。”

“我们可不敢耽误学士宝贵的休息时间,若因此导致学士疲惫不堪,那就是我们的错了。”

说完这句话后,旁边随即又有人补充说:“请学士直接进城吧。按照惯例来说,今夜应该住宿在北安门外的番林寺。但因为皇上特别眷顾,特地下旨命令学士须要在宫门关闭之前入住太社稷坛,并出席明晨朝会。”

即便外界并无任何传言透露。

单凭能够获准暂时住在太社稷附近这一点来看,几乎可以肯定,铁学士很快便会进入内阁。

毕竟上一次从外地回来,并住进同一地点的,正是现任内阁中的石伟毅。

不过由于久居在外,铁铉对发生在都城内的事情,并不知晓。

听到这消息,不禁皱眉:“皇上的这项决定……”

他虽然没有直白指出,这种做法不符合常例,但态度已是显而易见。

清吏司郎中笑吟吟地挥手:“上回石阁老刚从外地归来时,也安排在此地暂住。”

说罢,还不忘向铁铉投去意味深远的目光。

对方的眼神意思再明显不过。

意味着不久之后,他也将跻身进入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