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绝境思变

蜀使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带着那份令人作呕的傲慢和诸葛亮的“好意”。

厅堂内,死一般的寂静。

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叶明站在原地,身躯挺直,如同标枪,但紧攥的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那封被揉成一团的信纸,静静躺在冰冷的案几上,像是在无声地嘲笑着他的狼狈。

割让雍凉?

归还?

替天行道?

每一个字眼,都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他的脸上。

诸葛亮,好一个诸葛孔明!

舌灿莲花,颠倒黑白,杀人还要诛心!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胸中翻涌的怒涛,但那股被羞辱、被逼迫的愤懑,却如同跗骨之蛆,挥之不去。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是亲兵队长。

“将军,那蜀使已经‘礼送’出城了。”亲兵队长小心翼翼地禀报,他能感受到叶明身上散发出的那股骇人的气场。

叶明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脚步声再次远去,厅堂重归寂静。

他缓缓走到墙边,那里悬挂着一幅巨大的雍凉地图。

粗糙的线条勾勒出山川河流,城池关隘。

他的指尖划过地图,冰凉的触感传来。

长安,那个曾经象征着他西进雄心的都城,如今已经被一个鲜红的叉标记,那是刚刚他亲手划上的。

触目惊心。

雍州大部,已然易手。

他的指尖继续西移,掠过陇西,最终停留在凉州。

安定,他现在所处的这座城池,像一颗孤零零的钉子,楔在凉州东部。

再往西,是金城,是武威……

武威……马氏一族的地盘。

叶明的手指在“武威”二字上顿了顿。

如今他兵败势微,困守安定,马腾、马超父子,还会像以前那样,对他唯命是从吗?

恐怕未必。

墙倒众人推,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更何况,马氏本就是凉州地头蛇,野心从未真正泯灭。

一旦自己显露出颓势,他们会不会生出别样的心思?

甚至……与蜀军暗通款曲?

一个寒意从心底升起。

凉州,这片他赖以起家的土地,似乎也变得不再稳固。

雍州已失大半,凉州人心浮动,根基动摇。

诸葛亮这一招釜底抽薪,当真狠辣。

他现在,就像是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退?

地图上,安定以东,是漫长的关中道。

越过萧关,穿过陇山,退回关中平原?

可长安已失,关中门户洞开,蜀军随时可以长驱直入。

他现在这一万多残兵败将,如何抵挡?

就算侥幸退到潼关、函谷关一线,又能守多久?

没有了雍凉作为战略纵深和兵源、粮秣基地,单凭一个残破的关中,根本无法持久。

最终的结果,恐怕还是守不住。

洛阳,那座象征着中原权柄的帝都,也将岌岌可危。

一旦洛阳再失……

叶明的视线投向地图的东北方向,那里是冀州,是他最初的根基。

难道,真的要放弃经营多年的雍凉,放弃关中,放弃洛阳,灰溜溜地退回冀州,龟缩在黄河以北?

那他这些年的浴血奋战,算什么?

他付出的无数心血,牺牲的无数将士,又算什么?

从一个边郡小吏,到如今坐拥雍、凉、冀、司隶四州之地,与曹操、刘备三足鼎立,他走了多远,付出了多少代价,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难道这一切,都要因为长安一败,而化为乌有?

不行!

绝不能就这么退回去!

一旦退回冀州,困守一隅,就彻底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资格,只能苟延残喘,坐等曹操或者刘备慢慢将他蚕食。

那不是他叶明想要的结局!

可是,不退,又能如何?

凭安定这一座孤城,一万残兵,能挡住诸葛亮的大军吗?

粮草还能支撑多久?

城中军心民心,早已惶恐不安。

外面蜀军气势正盛。

此消彼长,死守安定,无异于坐以待毙。

一个念头,如同鬼魅般,在他脑海中浮现——郭嘉。

若是奉孝在此,定能为我剖析局势,献上奇策吧?

可惜……

叶明甩了甩头,将这不切实际的幻想驱散。

郭嘉身在河北,此时的他又怎么可能越过长安,来这安定。

如今,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

他必须想办法,打破这个绝境!

诸葛亮以为吃定他了?以为他叶明除了割地求和或者狼狈逃窜,就别无选择了?

未免太小看人了!

叶明再次将视线投向地图,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一遍又一遍地扫视着雍凉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城池,每一条道路。

安定。

陇西。

金城。

武威。

张掖。

酒泉。

敦煌。

一条条熟悉的脉络在他脑海中串联、重组。

西凉铁骑……他的西凉铁骑,虽然在之前的山谷和长安城下损失惨重,但根基尚在!

凉州的羌人部落……他们桀骜不驯,但也敬畏强者。

还有……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

窗外的天色,由昏暗转为彻底的漆黑。

郡守府内,灯火通明。

叶明依旧站在地图前,如同石雕一般,一动不动。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无数的念头在碰撞、激荡。

风险,机遇,生路,死局……

不知过了多久,他紧抿的嘴角,忽然向上牵动了一下,虽然弧度微乎其微,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决绝。

“来人!”

他的声音不再像之前那样冰寒刺骨,反而带着一种异样的平静。

亲兵队长再次快步而入。

“传令下去。”叶明缓缓转过身,幽深的眸子看向亲兵队长,“今夜三更造饭,四更集结,所有骑兵,轻装简从,随我出城!”

“出城?”亲兵队长一愣,脸上写满了惊愕和不解,“将军,我们……去哪里?”

蜀军大兵压境,此刻出城,岂不是自投罗网?

叶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道:“去一个……诸葛亮绝对想不到的地方。”

亲兵队长的脸上瞬间褪去了血色,声音都有些发颤:“出城?将军,这……安定城虽小,尚可据守一时,若此时出城,蜀军主力就在左近,岂不是……”

他后面的话没敢说出口,但意思再明白不过——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城外是诸葛亮布下的天罗地网,兵力数倍于己,且士气正虹。他们这一万多残兵,一旦离开城墙的庇护,在平原旷野上,如何是蜀军精锐的对手?

“据守一时?”叶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然后呢?等着粮草耗尽,等着军心彻底崩溃,等着诸葛亮将安定围成铁桶,再从容破城吗?”

他的反问让亲兵队长哑口无言。

是啊,死守的结局,几乎是注定的。长安失陷的消息传来,城内早已人心惶惶,全凭着叶明往日的威望和严酷的军法才勉强维持着秩序。可这种维持,又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