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奏请设安济院为优妇恤孤养疾老老事
隔了两日,当阿璀一则《奏请设安济院为优妇恤孤养疾老老事》的劄子送到宣政殿的时候,满朝热议沸然。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当然这热议里头,约莫只有三四成是在议这封奏请中所提之事的可行性与否,余下的六七成,便是在议长渊长公主妄议朝政之事,是否有违法度,是否该开先例。
不过因这一封劄子而引起的这样的轩然大波,阿璀先前并不知道;如今朝中怎样吵得不可开交,阿璀更是不晓得。
她当下正闭门独处,在光天殿偏殿的书房里头伏案埋头奋笔疾书。
有进来送茶水的宫人也不敢打扰,只将东西默默放到旁边小几上,便又悄悄退出去。
阿璀伏案埋首了两日,宣政殿似乎就此事也争吵了两日。
两日之后清晨,阿璀落下誊抄好的最后一个字,起身推开东边的窗户。
天边已染上天光,但却还未见得太阳半点影子。
但一行不知从哪里惊起的白鹭,却于天光处划下一道影子。
内殿的门突然被推开,黄栌带宫人上前来奉水:“殿下,魏常侍来传旨,请殿下往宣政殿去。”
这突然而来的旨意,让黄栌觉得惊讶,却不敢详问,只得依言来禀。
不过近来听说朝中因为殿下的一则上书热议沸腾,到今天都还没结束,而殿下这两日也很奇怪,整日里便伏案写字,几乎都没走出殿内书房过。
然而阿璀却仿佛早就猜到会有这一出,乍然知道这所谓旨意,却似乎不惊。
她就着宫人送来的水漱了口洗了脸,让黄栌寻了套还算正式的衣裳来。
待换了衣裳,阿璀叫黄栌将书案上方才自己写完的那一叠纸张取过来带着,这才往外头走去。
外面魏廉安静守着,丝毫不见急色。
见阿璀终于出来,便忙跟上。
“圣人有话交代殿下,待会儿到殿上,大约会有旁人言语为难,圣人叫殿下不必在意。若有关涉殿下上书之事的,殿下能辩就辩,不必在意言词。若有无法相辩的,您便只管站到一处,卫国公与中书令自然会为您开口。”
“多谢魏常侍提醒。”阿璀含笑致谢,神色如故,不见丝毫忐忑,反而行动间步履如风。
魏廉跟在后头,想起这两日朝中的事情,本还有些忐忑,但这会儿见长公主殿下这怡然模样,好像完全不在意待会儿会发生什么事情。
不愧是帝家血脉,遇事从容至此。
至宣政殿外,阿璀站在门口,看到原本偌大的殿内一排排紫色绯色,顶着密密麻麻的后脑勺,看得有些眩晕。
原以为还要等一会儿的,却不想才站定,便有内殿传召长渊长公主见。
黄栌略作提醒,阿璀反应过来,朝她伸手接过方才让她带来的那一小叠手稿。
在魏廉的躬身带引下,她举步踏入了金铺屈曲璇枢星拱的宣政殿。
这是宫城的中心,是大渊的中心,而她第一次踏足此处,却并未有丝毫的惶然。
她慢慢走入绯色紫色的人群,走向那处高高的明堂,姿态端然如常,脚步平定如风,甚至眉眼间仍旧是从前一样的从容笑意。
只有阿璀自己知道她之所以心中不见惶然忐忑,不过是因为,前面,最前面,坐着的站着的,有三个始终站在她身后的亲人。
他们是她的臂助,和底气。
只是,她要成长,要去做更多想做的事情,却不能事事都依赖于他们。
至于那一封《奏请设安济院为优妇恤孤养疾老老事》的上书,便是她第一次,真正地试图从正面叩开她参政议事的大门。
若她自己无这样的勇气与底气,那么任凭她的祖父与兄长什么在她脚下铺上怎样的路,她也无法走出去一步。
满殿群臣尽皆侧目,只看着这位流落在外近十载,自被寻回后,便得尽陛下无限恩宠与尊荣的长公主殿下,一时竟然人人静默。
阿璀目不斜视,一直走到殿前,站定,她抬头望向高座之上的她的阿兄,将带来的那一摞手稿呈上:“臣应召而来,再上《设安济院事详议》,请陛下御览。”
其实这两日来,在崔寄和关渡的有意引导辩驳下,原本朝中对于长公主议政是否有违法度的议论已经偏了些去,至少如今已有七八成的人,更加关注的还是阿璀所提请之事是否当行。
但总归还是有那么些固守着所谓法度先例的人,对公主议政这事并不松口。
她这话一出,众皆讶然。
更关心设安济院之事的那部分人,对这位长公主竟然短短两日,这样短的时间便出了更加详细的议案,表示震惊。
而心思全在怎么将这位长公主,踢出朝政之外的那部分人,却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明明先前对于这位长公主殿下能否涉朝政事的议论还未确定,陛下方才传召这位长公主殿下来,也只
是因为这事没有定论一时朝中陷入僵局。
卫国公便提议请长公主殿下来,一来是破这僵局,二来也是听听这长公主殿下对设安济院一事上更完整的想法。
纵然也有人觉得,本来议的便是长公主能否涉朝之事,这会儿便直接让人来朝堂之上了,更加不妥。
然而陛下却好像对这事并不多在意,也未再听下边多言,便直接允了崔寄所请,让魏廉去春和宫接了阿璀来。
哪知道人家来了,压根不在意朝中对自己能否议政之事的议论,而是直入主题,只说自己想说的事情。
旁边崔寄哂笑,若不是在朝上,他约莫都要嗤笑出声了。
按着他看来,那些个咬着公主议政之事不放的家伙,就是没事找事做。
明明早先工部造水车事,和后来设国子监官学事,以及再后来的修农书事,阿璀都插手去做过。
怎么的?
先前不冒头来说公主不该参政,这会儿竟齐齐地吊着嗓子叫起来了?
而另一边关渡也暗暗瞧着阿璀,微微露出一个安心笃定的笑容。
这孩子心志坚定,不会为外物所扰,更不会为他人言词议论便忘记自己要行之事。
如此,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