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船长约十五丈,宽约三丈有余。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船身全部由钢铁铸就,涂刷着大明科学院新近研发的防锈油漆,在日光的照耀下,绽放出夺目的光芒,似是在无声地彰显着大明的科技力量。
历经数年发展,大明的风帆战舰已然迭代更新了数代。
一艘普通的风帆战舰之上,满布着各式各样的风帆,硬帆、软帆,横帆、纵帆,相互交织。
支撑风帆的桅杆林立,控制风帆的绳索如蛛网般纵横交错,与连接绳索的大小滑轮一起,将整个船身甲板上方装点得满满当当,呈现出一种极致繁复的科学美感。
正因如此,风帆战舰不得不将大炮安置于甲板之下的船舱之中,毕竟甲板上方已无任何空间可供布置大炮。
然而,眼前的这艘铁甲船却别具一格,船身之上不见任何船帆的踪影,外观整洁干净,返璞归真。
驱动它前行的,既非传统的风帆,亦非人力划桨,而是依靠蒸汽机带动螺旋桨运转。
这艘铁甲船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与能工巧匠的心血,乃是当下大明最先进造船技术与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
回想起朱高煦此前捣鼓出的蒸汽船,不过是强行拼凑的产物,在实际使用中毫无价值。
但这艘铁甲船截然不同,它堪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新船只。
蓝玉一登上船,便如同好奇的孩童般,这儿摸摸,那儿敲敲,眼神中满是惊叹与新奇。
他难以相信眼前所见,不禁脱口而出:“这竟真的全是用钢铁打造的?铁船究竟是如何浮在水面上的呢?”
在这个时代,虽说众人早已知晓浮力的原理,可大多只是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像蓝玉这般粗人更是如此。
就连当初这艘铁甲船刚开始建造时,众多工匠心中也满是疑虑。
木头能浮于水面,这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用钢铁打造的船,真的不会沉入水底吗?
若不是朱允熥早有指示,且那些深谙原理的科研人员信心满满,这建造工程恐怕早就半途而废了。
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工匠而言,光是听闻要用铁造船,便会觉得提出这想法的人怕不是个疯子。
听到蓝玉的疑问,朱能和张辅等人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眼中满是探寻之意。
朱允熥见状,不禁哈哈大笑。
随后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起浮力的原理。
这几人皆是极为聪慧之人,只是此前从未往这方面深入思考,此刻经朱允熥一番讲解,瞬间便恍然大悟。
蓝玉满脸赞叹,感慨道:“也唯有陛下这般惊世天才,方能构思出如此神奇绝妙之物。”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浮现一抹淡淡的笑意,算是默认了蓝玉这一番恭维之词。
而后,领着他们几人朝着船只下方的蒸汽机室走去。
此时,蒸汽机室内,船工们正有条不紊地烧锅炉,为船舶的正式启航做着准备。
这艘铁甲船配备了两台各五十马力的蒸汽机。
如此配置,是为了确保在其中一台出现故障时,另一台仍能摧动船只继续前行。
蒸汽机室内,齿轮密密麻麻,层层叠叠。
正是借助这些齿轮,蒸汽机得以与外部的螺旋桨相连。
蒸汽机作为纯粹的机械产物,相较于后世化繁为简的内燃机和电动机,单从机械联动的角度,至少乍看之下,其机械结构更为复杂。
尤其是这种用于驱动船舶的蒸汽机,比起寻常用于抽水的蒸汽机,更是繁复得多,每一处构造、每一个零件,都彰显着大明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与科研人员的智慧结晶。
蓝玉、朱能、张辅以及一众将领,皆被眼前景象惊得呆若木鸡。
这复杂精妙的蒸汽机,宛如一座神秘莫测的机械迷宫,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
朱能双眼瞪得如同铜铃,满是震撼之色,惊叹道:“好家伙,这些玩意儿可比龙虎山道士开坛作法画符还要复杂得多!那些符咒虽说玄之又玄,可跟这实打实摆在眼前的精妙机械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众人听罢,不禁哄然大笑,朱允熥也跟着调侃起来:“靠这些东西驱动船舶前行,可不就跟仙家法术一般神奇?你们瞧,这机器无需借助风力,也不用人力划桨,就能让船跑起来,可不就是凡人眼中的仙法?”
他心底也是感慨万千。
科学院最初设计的蒸汽船,采用的是明轮形式,这也是历史上蒸汽船发展的常规路径。
蒸汽船又名“轮船”,其中的“轮”,指的便是船舷两侧那暴露在外的“明轮”。
朱允熥熟知船舶发展历程,深知明轮推动效率低下。
在历史的进程中,螺旋桨船一经问世,短短数年间便迅速淘汰了明轮蒸汽船。
究其原因,是因为只要掌握了制造明轮蒸汽轮船的技术,实际上就具备了制造螺旋桨船的基础。
两者之间,仅仅隔着一层窗户纸,缺的只是有人能想到用螺旋桨推动,并验证其可行性。
而这,恰恰是朱允熥的专长。
于是,他力排众议,越过明轮,直接提出建造螺旋桨船的方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
这看似激进,实则极为合理。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本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改进的漫长过程。
无数先辈耗费大量时间,在错综复杂的技术路线中摸索前行,才逐步找到正确方向。
倘若有人一开始便知晓哪条科学路径是正确的,提前几十年甚至数百年踏上捷径,实在再正常不过。
“可以启航了。”朱允熥一声令下,随后带着众人来到船头甲板。
只见蒸汽船上方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如同一条腾飞的黑龙。
蒸汽船缓缓启动,动作虽轻柔,却充满力量感。
朱能满脸惊愕,忍不住高声呼喊:“动了,它真的动起来了!既没有风帆借力,也无人划桨助力,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地动了,陛下所言极是,这简直就是仙家手段啊!”
众人再度爆发出一阵大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蒸汽船起初速度不快,因为蒸汽机的启动较慢,需要时间。
过了一会儿,它便开始加速。
速度越来越快,如同离弦之箭,在江面上疾驰。
站在甲板上,众人只觉狂风呼啸,扑面而来,吹得衣袂猎猎作响。
长江两岸的河堤,像飞速后退的幻影,迅速消失在视野之中。
蒸汽船在宽阔的长江上乘风破浪,如同一头迅猛的巨兽,轻易便超越了旁边行驶的风帆船。
众人无不面露惊色。
蓝玉失声惊呼:“这船的速度竟如此之快,简直不亚于日行千里的骏马啊!”
朱允熥露出自信的笑容,解释道:“两台五十匹马力的蒸汽机全力运转,其功率大致相当于一千个壮年男子同时全力划桨。”
“而且,划桨在水面和水下同时做功,能量损耗大,而螺旋桨深入水底,不受水流扰动影,能量损失极小。”
“如此一来,实际功率远超一千人划桨。”
“这条铁甲船长不过十五丈,若在船侧安排人划桨,即便排满,每边也最多容纳五六十人,两边加起来不过一百余人。”
“蒸汽船的功率是他们全力划桨的十倍有余,速度自然快得惊人。”
听到皇帝这番细致入微的讲解,众将领一个个皆是瞠目结舌,心中对蒸汽机的强大威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刻,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蒸汽机所代表的科技力量,绝非人力所能抗衡。
“不过,若说蒸汽船的速度比奔马更快,还是有些夸张了。”
朱允熥的语气沉稳又带着几分考究。
“至少以当下的技术水平,还不行。”
“良马全力疾驰,瞬时速度可达一小时一百里,这是现今蒸汽船难以企及的。”
“但倘若将时间跨度拉长,良马一小时,不过能跑三四十里。蒸汽螺旋桨船启动虽慢,可一旦全速前进,最快时一小时能达五六十里,已然远超良马。”
“更为关键的是,纵使是最优良的马匹,连续奔跑几个小时,便已至极限。”
“朝廷依靠驿
站传递紧急军情,不断地更换马匹和人员,一天也仅能跑三四百里。”
“虽说号称六百里加急,然而受山岭、河流等地形因素影响,实际上,一天一夜能跑出五百里,便已是极限。”
“这还得是中途天气晴好,若是遭遇刮风下雨,道路泥泞难行,速度则会更慢。”
“如今修筑了水泥大道,情况稍有改善,但一天五百里依旧是极限。”
“可这蒸汽船,能够二十四小时昼夜不停地行进。若是顺风顺水,一昼夜可达一千五百里,甚至一千八百里。”
“即便逆风逆水,只要风浪不是过于凶猛,或水流太过湍急,一昼夜也能前行一千余里。”
蓝玉、朱能、张辅等人听闻此言,不禁一个个喉结滚动,眼中满是震惊之色,一时竟有些语塞,不知该如何表达内心的震撼。
朱允熥又接着说道:“还有一点,良马奔腾,靠驿站换人换马,仅适用于传递紧急军情,无法运送大量物资。”
“若是军队大规模调动,即便是紧急行军,速度也会慢上许多。”
“更不必说后勤保障,粮草、子弹、炮弹等物资的供应。”
“但蒸汽船,能够搭载全副武装的军队出征,还能携带充足的粮草、炮弹和子弹,足以保障军队持续作战。”
听完他这番话,蓝玉、朱能、张辅以及其他所有将领,一个个呼吸变得粗重,胸膛剧烈起伏。
这意味着以蒸汽船为依托,大明能够组建一支支一天能移动一千多里,且自带后勤物资,抵达战场后便能直接投入战斗,还能持续作战的军队。
这简直就是真正的天军、天兵!
在场的将领,无一不是身经百战、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自然深知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军事意义。
朱允熥满脸自豪,高声道:“朕将以这样的铁甲船为根基,打造强大的大明海军。”
“你们皆是朕的股肱之臣,朕今日带你们前来,就是要让你们看看,未来的大明军队将是何等模样。”
朱允熥目光扫过众人,眼神中满是期待。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此时方才恍然大悟,为何皇帝陛下今日未带杨士奇、杨荣等政务大臣前来,却带了他们这些将领上船。
当下,众人皆单膝跪地,齐声高呼:“臣等必定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大明!”
朱允熥微微点头,温和地说道:“都平身吧。”
“谢陛下!”众人谢恩后,才缓缓起身,眼中依然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朱允熥迎风傲立,目光直直望向遥远的天际,又开口道:“如今的大明,已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想必诸位对此皆有所耳闻。”
众将领闻言,纷纷垂首,彼此间悄然用眼神交汇,新学新政之事,他们当然都听说了。
张辅向前踏出一步,出列抱拳,神色肃穆,高声道:“陛下!臣等身为领兵之将,心中唯有陛下的号令。”
“陛下但有所命,让臣领兵征伐何人,臣定当义无反顾,冲锋陷阵。”
“朝中那些波谲云诡的纷争,实与臣等无关。”
“臣甘愿化作陛下手中最为锋利的宝剑,但凡陛下欲斩之人,无论天涯海角,臣必斩之。”
其余将领见状,也连忙纷纷抱拳附和,声音整齐而洪亮:“臣等愿为陛下手中宝剑,全力扫除陛下前行路上的一切敌人!”
朱允熥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嘉许,道:“军人不涉政,此乃正理。”
他的目光仿若探照灯一般,徐徐扫过诸位将领,最终定格在蓝玉、张辅等人身上,继续道:“你们于女真三部推行新政一事,成效显著,做得极好,立下了赫赫大功。”
“但切不可因此而骄傲自满,更万不可再大肆置办家产。”
“家中若有田地,便都尽数变卖,或是交到朝廷的租佃机构,签订死契,交由朝廷机构永久佃种。”
“所得钱财,存入大明银行,如此,方能让自己置身事外,不被卷入朝廷那错综复杂的斗争漩涡之中。”
“你们既立志成为朕手中的宝剑,自身便要如那宝剑般洁净无瑕。”
“唯有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不
沾染朝中的因果纠葛,方能心无旁骛,专注军务。”
“你们与那些文官不同,你们凭借赫赫战功获封爵位,朝廷断不会亏待于你们。”
“若想要封地,大可前往海外去开拓。”
“如今大明船坚炮利,天军所到之处,战无不胜,还怕拿不下区区封地?”
“切切不可卷入朝内的党争之中。”
“无论对新学新政是反对还是支持,皆不要涉足。”
“稍有不慎,便会惹得一身麻烦,甚至落得个砍头抄家的悲惨下场。”
“你们身为军人,只需专注军务,莫管政务,只需在一旁冷眼观戏,替朕将大明的军队牢牢看紧、稳稳守住。”
“只要军队稳固,朝堂即便再乱,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待朕真有需要你们之时,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朕自然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
此言一出,众将只觉心中猛地一震。
陛下这番话,无疑是对他们的提醒与劝告。
这段时日以来,朝野上下,围绕新学新政的争论愈演愈烈,已然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自蓝玉、朱能、张辅等将领率军凯旋回朝,便不乏官员心怀叵测地上门探听口风。
将领们身处这般复杂局势,皆小心翼翼,不敢随意表态。
毕竟朝堂之上的争斗,其残酷血腥程度,较之前线战场,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朱时的胡惟庸案、空印案等,皆是血的教训。
可身处朝堂之中,很多时候,总是不表态也不行。
左右摇摆、骑墙观望,只会遭受双方的攻击。
此刻,听了陛下这一番肺腑之言,众将领高悬已久的心,仿若找到了归宿,稳稳地落了下来。
陛下特意将他们从这复杂的纷争中摘出去,显然是在有意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在朝廷内的党争中遭受无妄之灾。
皇恩浩荡啊!
有了陛下今日这番交底,往后该如何行事,便不用再举棋不定。
显然,陛下这也是在为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动荡”提前布局。
众将心中满是感激,眼眶泛红,再次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道:“谢陛下提点,臣等定将陛下教诲铭记于心,不敢有忘。”
朱允熥轻轻点头,目光再度飘向远方。
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一路向着大海流去。
前方,有许多帆船在江面上行驶,然而,蒸汽船的速度却快。
不过片刻,蒸汽船便超越了一艘又一艘的帆船,将它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轰隆隆的机械声轰鸣中,蒸汽船的速度越来越快,船头划破长江的水波,激起层层汹涌的浪涛,仿若一头无畏的巨兽,向着远方的天际疾驶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