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面露难色,拱手说道:“陛下,您的想法着实精妙,可制作这样的工具,需精准计算力的传递与分配,稍有差池,便无法达到省力效果。”】
【朱由检微微点头,神色坚定:“朕明白其中艰难,但为了百姓,再难也要一试。朕与你们一同钻研,务必攻克难关。”】
【从那以后,朱由检每日早早来到工坊,与工匠们一同绘制草图、试验材料。他们尝试用不同材质制作轮子和绳索,从普通木材到精钢,从麻线到蚕丝。每一次试验,朱由检都亲自参与,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改进的地方。】
【在一次试验中,他们制作的滑轮因承受不住重物的拉力,绳索突然断裂,差点砸伤旁边的工匠。众人都有些灰心丧气,觉得成功太过渺茫。】
【朱由检却鼓舞大家:“一次失败算什么?我们从中汲取教训,改进设计,下次定能成功。”】
【终于,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一款简易的滑轮组装置诞生了。滑轮组由多个精钢制成的滑轮和坚韧的蚕丝绳索构成,通过巧妙的组合,能够用较小的力拉起较重的物体。】
【为了验证效果,朱由检决定在皇宫的庭院中举行一场公开演示。演示当天,阳光明媚,庭院中聚集了众多大臣、工匠以及太监宫女。一块重达五百斤的巨石被放置在场地中央,旁边摆放着崭新的滑轮组。】
【朱由检亲自握住绳索,深吸一口气,轻轻用力,原本沉重无比的巨石竟缓缓升起,在场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工部尚书周德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脱口而出:“陛下,此乃神物啊!这小小的装置,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一旁的礼部尚书郑礼也不禁感叹:“陛下圣明,竟能研制出如此神奇的工具,这必将造福万民,流传千古啊!”】
【朱由检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满是欣慰,但他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说:“此乃诸位工匠共同努力的成果。如今装置己然成功,接下来便是推广之事,周爱卿,此事就交由你负责。”】
【周德连忙领命:“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将这滑轮组推广至全国各地。”】
【然而,滑轮组的推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消息传到地方,一些保守的官员对此嗤之以鼻。山东巡抚赵铭在给朝廷的奏章中写道:“滑轮组看似新奇,实则违背祖宗成法,恐扰乱民间劳作秩序,万不可行。”还有一些官员担心推广滑轮组会增加地方财政支出,对百姓收取额外费用,因此也持反对态度。】
【朱由检看到这些奏章后,勃然大怒。他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朱由检将奏章狠狠摔在龙案上,怒声说道:“这些官员,竟如此迂腐短视!滑轮组能大大减轻百姓劳作负担,提高生产效率,他们却只知守着祖宗成法,不顾百姓死活!”】
【内阁首辅钱文连忙劝慰道:“陛下息怒,或许可派人前往各地,向官员和百姓详细说明滑轮组的好处,并进行实地演示,消除他们的疑虑。”】
【朱由检沉思片刻,点头道:“钱爱卿所言有理。朕决定,选派工部的能工巧匠和朝廷官员组成宣讲团,前往各地进行宣传和演示。若还有官员胆敢阻拦,定要严惩不贷!”】
【于是,宣讲团奔赴各地。每到一处,他们便选择集市、建筑工地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滑轮组的演示。在济南的集市上,工匠们现场用滑轮组轻松地拉起了一辆装满货物的马车,围观的百姓们发出阵阵惊叹。】
【一位老农夫惊讶地说:“这玩意儿可太神了!要是俺们种地搬运粮食有这东西,可就轻松多了。”】
【一旁的地方官员见百姓反应热烈,也逐渐改变了态度,表示愿意配合推广。】
【随着宣讲团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滑轮组的好处。各地纷纷开始仿制滑轮组,用于建筑施工、货物搬运等各个领域。百姓们的劳作负担大大减轻,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在京城的码头,以往搬运货物需要大量人力,如今有了滑轮组,几个工人就能轻松完成过去几十人的工作。码头的管事高兴地说:“有了这滑轮组,我们的货物装卸速度快了一倍还多,成本也降低了不少,多亏了陛下啊!”】
……
洪武位面
应天皇宫中,朱元璋紧盯着天幕里滑轮组演示的画面,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站起身:“这朱由检,脑袋瓜就是好使!这么个小玩意儿,就能顶那么多人干活,咱老朱家有他,是大明百姓的福气!”
刘伯温捋着胡须,眼中满是赞许:“陛下,朱由检此举意义非凡。滑轮组的发明,不仅能减轻百姓劳作之苦,更能提高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为国家的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徐达挠了挠头,咧嘴大笑:“好家伙!有了这东西,俺以后打仗搬运粮草可就轻松多了。俺得赶紧派人去学学,回来在军队里推广。”
常遇春在一旁摩拳擦掌:“陛下,俺也觉得这滑轮组是个宝贝。俺手下那些士兵,要是学会制作和使用,在战场上肯定更有优势,攻城拔寨都不在话下!”
在朱元璋的支持下,徐达挑选了军中几名心灵手巧的士兵,跟随太医院里知晓力学原理的医官,一同研究滑轮组的制作。他们先是拆解了从朱由检时代“借鉴”来的简易模型,又找来城中最好的铁匠与木匠。铁匠负责打造精钢滑轮,木匠则制作木质框架用于固定。一开始,精钢滑轮的边缘不够光滑,绳索在拉动时磨损严重。医官凭借对力学的理解,提出用细沙打磨滑轮边缘,使其变得光滑。经过多次试验,滑轮组的耐用性大大提高。
军队中率先装备了滑轮组,搬运粮草时,原本需要上百人的工作,如今只需二十人就能完成,行军速度大幅提升。攻城战时,滑轮组被用于拉起攻城器械,士兵们能更迅速地将云梯、投石车等安置到位,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永乐位面
紫禁城奉天殿,朱棣来回踱步,看着天幕中滑轮组的神奇效果,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好!这才是我老朱家的好子孙!当年朕下西洋,带回不少新奇玩意儿,可这滑轮组,却是咱大明自己的智慧结晶,厉害!”
郑和满脸激动,双手微微颤抖:“陛下,此乃上天庇佑大明,降下如此利民的发明。这滑轮组若应用到航海中,无论是装卸货物,还是调整船帆,都能轻松许多,船队的航行效率将大大提高。”
解缙兴奋得满脸通红,手在空中挥舞:“妙啊!这滑轮组一旦普及,必将载入史册!陛下,咱得赶紧组织人编写制作和使用手册,让天下人都知晓它的妙处。”
姚广孝微微闭眼,双手合十,缓缓说道:“陛下,这是造福苍生的善举。贫僧虽不懂技艺,但也知道这滑轮组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愿为传播此事尽一份力。”
郑和亲自牵头,召集了船队中经验丰富的水手和造船工匠,投入到滑轮组的研发中。他们考虑到海上潮湿、盐分高的环境,对滑轮组的材质进行了改良。将普通钢材换成了经过特殊防锈处理的合金钢材,绳索则选用了更加耐腐蚀的椰棕绳。在多次出海试验中,滑轮组出现了绳索与滑轮契合度不佳的问题,导致操作卡顿。工匠们反复调整滑轮的凹槽形状和绳索的粗细,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
应用滑轮组后,郑和船队的装卸货物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航行时调整船帆也更加迅速,能够更好地应对海上多变的天气。这使得船队能够到达更远的地方,促进了与更多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大明的威望在海外进一步提升。
宣德位面
御花园里,朱瞻基原本悠闲地赏花,看到天幕里的演示,惊得瞪大了眼睛,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感叹道:“这朱由检,太让人佩服了!居然能发明出滑轮组,解决百姓劳作的大难题,不愧是贤君啊!”
杨士奇捋着胡须,不住点头:“陛下,朱由检此举尽显仁君风范。关注百姓疾苦,用智慧减轻他们的负担,实在是我大明之福。当务之急,应尽快派人学习制作技术,在全国推广。”
于谦神色激动,拱手说道:“陛下,这滑轮组的发明,是科技的重大突破。臣建议设立专门的技术培训点,让更多工匠和百姓学会使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杨溥在一旁附和:“陛下,我们还可以鼓励工匠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研发出更多实用的工具,推动大明的科技进步。”
按照朱瞻基的旨意,工部在京城设立了技术培训点,召集各地工匠前来学习滑轮组制作技术。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发现,普通百姓使用的滑轮组不需要太过复杂和坚固,于是对设计进行了简化,采用价格更为亲民的材料,如竹子和麻绳。在推广过程中,又遇到了百姓对新工具操作不熟练的问题。为此,朝廷安排了专门的技术人员下乡指导,手把手教会百姓如何使用滑轮组。
农业生产中,百姓用滑轮组搬运粮食、灌溉农田,效率大幅提高;建筑工地上,滑轮组被用于吊运建筑材料,原本需要数月才能建成的房屋,如今工期缩短了近一半。随着滑轮组的广泛应用,民间兴起了一股创新热潮,工匠们在滑轮组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各种实用工具,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嘉靖位面
西苑宫殿内,朱厚熜原本闭目养神,听到太监的汇报后,猛地睁开眼睛,脸上露出惊讶与赞赏:“这朱由检,还真有两下子!发明滑轮组,为百姓谋福利,看来他是真用心在治国。”
徐阶微微躬身,神色恭敬:“陛下,这滑轮组对大明的发展意义重大。臣建议选派各地的工匠和官员,前往学习制作和使用方法,回来后在当地推广。”
戚继光一脸敬佩:“好!有了这滑轮组,俺们修建军事设施时,搬运重物就轻松多了。俺得派些士兵去学学,提高工程效率。”
胡宗宪微微皱眉,眼中满是感慨:“陛下,朱由检心系百姓,发明此神器,实乃明智之举。这不仅能促进生产,还能提升军队战斗力,臣定当全力协助推广。”
戚继光选派麾下士兵,与当地工匠合作研发滑轮组。他们根据军事需求,对滑轮组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使其更加坚固耐用,便于携带和快速组装。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滑轮组在野外恶劣环境下易损坏的问题。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在滑轮表面添加了一层防护涂层,增强了滑轮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军事上,修建防御工事时,滑轮组让搬运巨石、木材变得轻松,大大加快了工事的修建速度。战场上,滑轮组被用于吊运攻城武器和伤员,提升了作战效率和伤员救治率。在民间,滑轮组也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货物运输等行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隆庆位面
乾清宫内,朱载坖正审阅奏章,听到朱由检发明滑轮组的事儿,惊得抬起头,满脸震撼:“这朱由检,智谋过人呐!短短时间就发明出滑轮组,对我大明发展太重要了!”
高拱神色认真,上前一步:“陛下,这滑轮组是大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我们应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研究,改进制作工艺,降低成本,让更多人能够使用。”
张居正目光坚定,语气诚恳:“陛下,这不仅是一项发明,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我们要以此为基础,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创新人才。臣愿全力辅佐陛下,让滑轮组在大明发挥最大价值。”
张居正组织了一批精通数学、物理的学者和能工巧匠,成立专门的研发小组。他们对滑轮组的力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精确计算,优化了滑轮的数量和组合方式,使滑轮组的省力效果更上一层楼。在材料方面,他们尝试将多种材料混合使用,研发出了一种既坚固又轻便的复合材料用于制作滑轮和绳索,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随着滑轮组的广泛应用,商业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也随之下降,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同时,朝廷设立了科技奖励制度,对在滑轮组改进和新工具研发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大明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