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 章 三百三十五章
天气 有一些微凉 心情 豁然开朗
赤德祖赞聊佛法,
佛法无边国有疆。
敬之请命去蒲甘,
法晨规划大版图。
在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大理王都依旧热闹非凡,吐蕃和天竺的使者还留在城中,不过反正有专人负责接待,我也就乐得清闲,把心思都放在了政务上。
今日,我如往常一样在御书房审阅奏折,一个个亟待处理的国事,在笔下被逐一安排妥当。就在我沉浸在繁忙的事务中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御书房门口,竟是我的淑妃曲珍公主。
曲珍向来是个安静内敛的女子,平日里总是在自己的佛堂里潜心礼佛,很少主动来找我。今日她突然到访,我心里不禁泛起一丝好奇。看到她站在门口,我放下手中的朱笔,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曲珍,快进来。”
曲珍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御书房,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她的脸上带着一丝羞涩又夹杂着些许期待的神情,轻声说道:“陛下见过尚论大人呢?”
我微微一怔,没想到她开口问的是这个,便没想太多,随口回应道:“见过了。怎么?爱妃有事?”
曲珍听我这么问,默默走到御案前,端起茶杯,动作轻柔地为我斟满茶,然后将茶杯递给我,声音软糯地说道:“按辈分算,尚论大人还是我叔叔呢。臣妾想见见他。”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渴望,看着我,像是生怕我会拒绝。
我接过茶杯,轻抿一口,略微思考了一下。其实我心里明白,曲珍久居异乡,能见到家乡的亲人,自然是开心的。
况且赤德祖赞也不是外人,于是我笑着说道:“那爱妃就叫人请他入宫一叙吧。”
曲珍没想到我这么痛快地答应了,眼中瞬间绽放出惊喜的光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高兴地说道:“那陛下也要来。尚论大人是大喇嘛的弟子,也精通佛法,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番。”说完,她像是个得到了心爱糖果的孩子,脚步轻快地又回了佛堂。
午后,阳光变得更加柔和,暖烘烘地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御书房,尖着嗓子说道:“陛下,曲珍公主请陛下佛堂一叙。”我听后,放下手中的奏折,伸了个懒腰,慢悠悠地向佛堂走去。
一路上,我心里还在想着,曲珍这丫头,今天可真是兴致勃勃,也不知道和赤德祖赞会聊些什么有趣的佛法见解。
走进佛堂,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让人瞬间感到心神宁静。赤德祖赞正背对佛像,和曲珍热烈地交谈着。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专注的神情,沉浸在佛法的世界里。
看到我的到来,两人都没有起身,只是微微点头示意。我也没在乎这些繁文缛节,大步走了过去,在柔软的毛毡上坐了下来,静静地听着两人探讨佛法。
赤德祖赞率先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公主,这《金刚经》中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便是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为虚幻,不可执着。”说着,他轻轻拿起身旁的一串佛珠,缓缓拨动着。
曲珍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回应道:“叔叔所言极是。但曲珍以为,虽知万物虚妄,可修行之人仍要在这虚妄之中,寻得本心,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泉。
赤德祖赞听后,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公主悟性极高。就如这世间的苦难,虽为虚妄,却也是众生修行的必经之路。我们应以佛法的智慧,引导众生脱离苦海。”
两人你来我往,讨论得十分热烈。我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他们,偶尔也会在心里默默思考他们所说的话语。
整整一下午,我都沉浸在这浓厚的佛法氛围中,感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礼。佛法无边,每一句探讨都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一些从未触及的角落,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送走赤德祖赞后,佛堂里只剩下我和曲珍。曲珍看着我,脸上带着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说道:“赤德祖赞说高棉、蒲甘与大理都是佛教盛行。佛法兴盛有利于国家的统治。”
我听后,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感慨万千。这话我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佛法的确有着净化人心的力量,但我深知,佛法无边,国有疆界。疆界隔的不仅是地域,还隔着人心啊。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利益,即便都信仰佛法,也未必能消除所有的矛盾与纷争。不过,看着曲珍一脸虔诚的样子,我也不想扫她的兴,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把这些复杂的思绪藏了起来。
和曲珍在一起用完晚膳后,正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温馨。突然,随侍太监匆匆跑来,神色略显紧张地说道:“陛下,保皇司指挥使高敬之求见。”
我无奈地看了看曲珍,心中满是不舍,好不容易能和她安安静静地吃顿饭,这又被打断了。曲珍眼中也流露出不舍的神情,那温柔的目光仿佛在说“再多陪我一会儿吧”。但国事为重,我还是在她那眷恋的目光中,起身前往御书房。
走进御书房,高敬之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他一身干练的装束,见我来了,立刻恭敬地行礼,动作干净利落,尽显军人风范。我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敬之啊,这么晚了还进宫来,是有什么要事嘛?”我心里猜测,这么晚来找我,肯定是有紧急的事情。
高敬之微微抬头,神色认真,整理了一下思路后说道:“陛下,如今我大理国三面环绕的都是强敌。现如今看,北边的吐蕃和东边的南宋都相对安稳,西边的天竺似乎来势汹汹。保皇司对天竺的情报太过欠缺,也没有暗探潜入。所以,臣想亲自去蒲甘完善保皇司的架构。”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我的表情,眼中满是坚定和决心。
我听后,心中暗自思量。高敬之的担忧不无道理,情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面对天竺这样不太了解的对手。看着他那诚恳的样子,我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说道:“那就只有辛苦你了啊。”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毕竟蒲甘那边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他去了肯定要面临不少挑战。
高敬之听我同意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深深一躬说道:“陛下对高家有再造之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充满了对我的忠诚和对使命的担当。我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退下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相信他一定能把事情办好。
高敬之走后没多久,我刚想喝口茶,休息一下,俞法晨又来了。
我不禁有些好奇,今天这是怎么啦?都赶着来。俞法晨是个心思细腻、充满想法的人,每次找我都能带来一些新奇的点子。
而且,俞法晨不是应该在河内主持码头的扩建吗?突然赶回大理王都,莫不是出什么意外?
俞法晨来到御书房后,简单地行了一个礼,没等我反应过来便迫不及待地拉我走到了沙盘前。
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就像一个发现了宝藏的孩子,说道:“陛下看着沙盘觉得少了什么吗?”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似乎在等着我去发现他的“秘密”。
我一脸疑惑地看向俞法晨,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我彻底整懵了。我皱了皱眉头,心想这家伙又在搞什么名堂。看着他那兴奋得发红的脸,我忍不住说道:“有话就直说。”我现在可没心思猜谜语。
俞法晨嘿嘿一笑,从袖子里拿出一张舆图,得意地说道:“陛下请看。”我接过舆图一看,似乎是一张航海图。
“这是,商贸船队画的草图。我国归化蒲甘后,从这些岛国收购木材、香料、矿石就更加的方便了。甚至还能吃南宋船队的利润。”俞法晨越说越起劲,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手不停地在航海图上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理国海运繁荣的景象。
接下来,俞法晨详细地说了一下他对整个海运的规划。他谈到要增加商船的数量,开辟新的航线,和更多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还要建立自己的海上贸易据点,保障商船的安全。他的话语充满了激情和创意,每一个想法都让我眼前一亮。
我听后也是为之一振,毕竟海运对财政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果真能按照他的规划发展,大理国的经济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我看着俞法晨,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说道:“你就放手去干,我一定支持。”俞法晨听我这么说,兴奋得都有些失去分寸了,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说道:“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对大理国的未来又多了一份期待 。毕竟在挣钱这个方面俞法晨从来没有失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