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五年的账册
"把漕运司近五年的账册都搬来。"林焱坐在新设的督察院专署内,对周漕运使道。
周漕运使擦了擦额头的汗:"大人,这些账册都在户部,要调过来恐怕..."
"不必去户部。"林焱冷笑一声,"本官知道你在江南有一套完整的备份。限你三日内送到。"
周漕运使一惊,没想到这都被林焱知道了。他只得应命而去。
李光远在一旁忍不住问:"大人,这周漕运使可靠吗?"
"他不可靠也得可靠。"林焱道,"他在漕运司任上五年,中饱私囊不少。若不想这些事情被挖出来,就得老老实实配合。"
李光远恍然。难怪林焱一开始就选了漕运开刀,原来是拿住了这些人的把柄。
"对了,"林焱问道,"太师那边准备得如何了?"
"已经选了十六名老成持重的官员,分四组查账。"李光远回道,"太师说,要查就要查得明明白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林焱点头:"太师做事,向来稳妥。"
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大人,兵部送来了边军军需的账册。"
"搬进来。"林焱吩咐道。
不多时,几名差役抬着厚厚的账册进来。林焱翻开看了看,眉头皱起:"这些账目做得也太粗糙了,连遮掩都懒得遮掩。"
李光远凑过来一看,也是一惊:"确实。这里标注调拨五千匹战马,可实际记录中只有三千匹的去向,其余两千匹竟然就这么消失了?"
"不止如此。"林焱指着另一处,"这里的粮草调拨也有问题。按记录,去年光是北境就拨了二十万石,可边军将领报上来的实收数只有十二万石。"
"这..."李光远倒吸一口冷气,"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可去年北境正值用兵,这么多军需物资的缺口,岂不是..."
林焱重重地把账册合上:"去请杨威来一趟。"
不多时,兵部尚书杨威便到了督察院。看到满地的账册,他神色就有些不自然。
"杨大人。"林焱开门见山,"这些军需账目,可否解释一下?"
杨威强作镇定:"这些都是往年的旧账,具体情况臣也不太清楚..."
"是吗?"林焱冷笑,"那杨大人可知道,就在去年用兵之际,边军粮草竟然少了八万石?"
杨威脸色一变:"这个..."
"不止如此。"林焱继续道,"战马少了两千匹,甲胄少了三千副,箭矢少了十万支。杨大人身为兵部尚书,这些总该知道吧?"
杨威额头渗出冷汗:"这...容臣查明后再..."
"不必查了。"林焱打断他,"本官已经派人去核实了。这些military物资,有一部分被卖到了黑市,有一部分则流入了北方诸侯手中。"
此言一出,杨威脸色大变:"林大人,这可是重罪!"
"所以杨大人更应该解释清楚。"林焱盯着他,"这些军需物资,究竟是如何外流的?"
杨威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通报:"陛下驾到!"
萧瑾走进来,看了看满地的账册,又看了看杨威的脸色,问道:"可查出什么了?"
林焱将方才发现的问题一一道来。萧瑾听完,脸色阴沉:"杨威,你可有话说?"
杨威扑通跪下:"陛下,臣...臣实在是..."
"实在是什么?"萧瑾冷声道,"朕倒要听听,这些军需是怎么流失的?"
杨威颤声道:"是...是户部陈明远。他说军需采买需要盘外资金,让臣从中调配..."
"哦?"萧瑾看向林焱,"爱卿以为如何?"
林焱道:"若只是盘外资金,为何要做两本账?而且这些军需物资的最终流向,也该有个说法。"
萧瑾点头:"查!不管涉及到谁,都要查个水落石出!"
杨威面如土色,知道这次在劫难逃了。
萧瑾又道:"即日起,兵部军需司并入督察院,由林焱亲自督办。"
"这..."杨威想要争辩,却被萧瑾一个眼神噤住。
等杨威灰溜溜地走了,萧瑾问道:"可有其他发现?"
林焱道:"刚收到江南周漕运使的消息。漕运司的账目很快就会送到。"
"那边可靠吗?"萧瑾问。
"周漕运使自己也有把柄在臣手上。"林焱笑道,"他不敢不配合。"
萧瑾点头:"如此甚好。对了,太师那边..."
"太师已经组织人手查账。"林焱道,"等漕运的账目到了,与户部的账册一比对,真相自然大白。"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通报:"大人,刑部送来了近年的案件卷宗。"
"搬进来。"林焱吩咐道。
等差役把卷宗都搬进来,林焱翻看了几本,眉头又皱了起来:"这些案子..."
萧瑾凑过来一看,也是一惊。这些卷宗中,不少都是命案要案,却被草草结案,甚至有些明显的疑点都被忽略了。
"这是..."萧瑾看向林焱。
林焱冷笑:"陛下可记得三年前的江南盐商案?"
萧瑾点头:"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好像是..."
"最后是不了了之。"林焱接道,"可臣手上有证据,当时那些盐商与朝中某些大员有勾结。这些案子之所以草草结案,恐怕就是有人授意。"
萧瑾若有所思:"你是说,刑部..."
"不止刑部。"林焱道,"这里面,牵扯到的可不止一个部门。"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通报:"大人,吏部范侍郎求见。"
林焱与萧瑾对视一眼,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宣。"林焱道。
范世卿走进来,看到萧瑾也在,连忙行礼。等他看到满地的账册和卷宗,脸色就有些发白。
"范大人。"林焱开口道,"本官正要找你。这些案子里,有不少都涉及官员任命,不知范大人可否解释一下?"
范世卿强作镇定:"不知大人说的是哪些案子?"
"比如这个。"林焱拿起一本卷宗,"三年前的盐商案,主审官员突然被调离,接手的新官直接结案。这其中,可有什么蹊跷?"
范世卿额头冒汗:"这...这是正常调任..."
"是吗?"林焱又拿起一本,"那这个呢?去年的漕运案,主审官员同样被调走,新官上任就结案。范大人觉得,这也是巧合?"
范世卿说不出话来。
萧瑾冷声道:"范世卿,这些人事调动,可是你经手的?"
范世卿扑通跪下:"陛下,臣...臣也是奉命行事..."
"奉谁的命?"萧瑾问。
范世卿犹豫了一下,终于道:"是...是陈尚书..."
林焱冷笑:"果然。怪不得这些案子都查不下去,原来是有人暗中调动官员。"
萧瑾沉吟片刻,道:"范世卿,你立刻去准备一份近五年来的官员调动名册,务必详细。"
范世卿应命而去。等他走后,萧瑾问道:"如何?"
林焱道:"已经很清楚了。户部克扣军需,兵部配合走私,刑部草草结案,吏部暗中调人。这四个部门,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萧瑾点头:"那接下来..."
"不急。"林焱道,"等周漕运使的账册送来,再把这些证据一并呈上,到时候就是一网打尽的时候。"
萧瑾露出赞许的神色:"你倒是想得周全。"
林焱正色道:"变法不易,必须抓住机会,一举打掉这些既得利益者。否则,新政难行。"
萧瑾点头:"准!朕等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