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不蒸 作品

第295章 兄弟飙戏

李世民三两步来到李放面前,脸上挂着歉意的笑容,微微拱手道:“今番来此,属实是大开眼界了,可惜国事繁忙,只能浪费先生好意了。”

他语气温和,眼神中略带一丝遗憾,显然对此次未能久留感到惋惜。

“陛下哪里的话。”李放也很客气,微微躬身回礼,“今日还是怠慢了陛下,陛下不怪罪就已经很好了,何必致歉。”

二人互相客气着,彼此话别。

这时,得到消息的赵祯等人也匆匆赶来送行。

赵祯一脸可惜地施礼告别:“还未与太宗陛下多多请教,这般仓促的分别,实是令人遗憾。”

“赵官家这是说哪里的话。”李世民很是谦虚,摆了摆手,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

说着,他又语气严肃的对身后几个儿子喝令道:“尔等日后务必谨言慎行,不论为君为臣,都该以‘仁’为本,多向前辈学习!”

他的目光扫过李承乾兄弟三人,眼神中充满了威严。

李承乾兄弟三人一齐朝着赵祯施礼,动作整齐划一。

赵祯客气地表示:“太宗陛下谬赞了。”

只是脸上的笑容显示出,他还是颇为自得的,能被唐太宗称赞,即便只是外交辞令,也足以让他自傲了。

那边吕夷简也在与长孙无忌话别。

长孙无忌感慨道:“今日与坦夫兄一晤,弟受益良多,此番远离,心下还似有些不舍。”

说话的同时,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惆怅。

今日谈话中,他旁敲侧击的想询问一下历史,却总是被吕夷简敷衍了过去。

事先答应了李放,老头自然不会食言。

但吕夷简遮遮掩掩的态度,已经能够说明一些事情了。

况且二人都是人精,互相之间的一些谈话,稍微变通一下,便是暗示。

长孙无忌心中已有某些猜测了。

“辅机过奖了。”吕夷简也很感慨,微微摇头,脸上带着几分无奈。

不愧是能青史留名的人物,虽然眼下长孙无忌并未把持大唐国政,但其智慧才干已属不凡,令吕夷简相当佩服。

想到这样的人物将来会被流放,而后被酷吏逼迫而死,吕夷简就感到一阵可惜。

分别之际,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见,吕夷简实在没忍住。

二人执手相对,吕夷简下意识的压低了嗓门:“辅机切记,为臣者当牢记本分,切不可越雷池一步啊!”

吕夷简眼神中满是深意,显然是在暗示什么。

“嗯!”长孙无忌心下一凛,忍不住看向李放那边。

他知道,不让这些后世人传播历史,肯定是李放指使的。

吕夷简虽然并未说太过具体的内容,但已然属于越界了。

好在这会儿李放正在和李世民他们说话,并未注意到这边。

“多谢坦夫兄!”长孙无忌重重地点了下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感激。

很快,一群人互相告别之后,李世民便要启程离去。

这时,李承乾忽的又开口恳求道:“阿耶,儿想暂缓回朝,此处有才之士如云,更有赵官家这般仁君。儿想向各位贤能求教为君之道,还请阿耶成全!”

说着,李承乾朝着李世民拜了下去,动作干脆利落,显得极为诚恳。

此话一出,刚才还显得有些嘈杂的环境顿时鸦雀无声。

知情的人都知道,这父子两个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纷纷安静下来,想看个始末。

不知情的见旁人都不说话,也就住了口。

一时间,气氛竟显得有些压抑。

李世民微笑的表情渐渐收敛了起来,目光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可他却只看到李承乾低下去的后脑勺,并未看到他的正脸。

沉吟了半晌,李世民方才开口,语气平静:“太子有这般上进心,朕如何能不答应,既然如此,那你就留下吧。”

说罢,李世民看向了李放,表情有些奇怪。

他当然知道李承乾留下不是为了请教什么为君之道,八成就是想要问问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否稳固。

不过由于李放之前的说辞,李世民并不担心李承乾知道真相。

相反,他认为,或许让儿子知道自己最后不会废太子,才能更好的安定他的心思吧。

只是他也并未完全相信李放的话。

看着李放,李世民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既然太子想要留在此地,看来是还要叨扰先生了。这样吧,我让稚奴也留下,稍后他们兄弟二人一同返回。”

“如此甚好。”李放自然不会拒绝。

眼看他们商量好了,那边李泰也开口了,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阿耶,既然兄长要留在此处,那国朝政事不就无人分担了,儿虽不才,但也愿为父兄分担!哪怕只是半日呢。”

李泰的脸上满是期待,他做的什么打算,不问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