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不蒸 作品

第319章 备受打击的朱棣

就在李放宽慰自己的时候,朱棣玩味的声音传来:“如何?现在心底可放松了些?”

李放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然后猛然反应过来,又有些恍然。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dakaita.com

“哼!也不知你那现代是何模样?看你也算是通晓古今,可怎的竟如此天真,不识人间险恶,那现代究竟是怎样的太平盛世?”

从李放身上,朱棣隐约看到了一个堂皇盛世。

若非是千古未见的和平,又怎能养出这样不谙世事的文人?

相比从元末烽烟走出来的朱棣来说,李放确实称得上一句不谙世事了。

李放苦笑着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殁后,不见其比。”

“蜀人的这句话,可能就是我现在心情的写照吧。”

想起这几年国际上的纷争,还有现在国内的和平,李放好似有了些感悟。

虽然这个社会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比起外国来已经幸福的多了。

如今见识到了各个朝代的社会,虽然并未真个远离现代社会的安定,但李放显然已经和最开始的自己相去甚远了。

“还能引用典故,看来你小子是缓过来了?”朱棣不客气的问道。

“算是吧。”李放点了点头,“知道了此人并非死有余辜,心里好受了不少。”

“死有余辜......”

朱棣对李放嘴里这几个字十分不屑,但也懒得纠结了。

“既然心态已缓,那你是不是该与咱说些什么了?答应咱的东西也该告诉咱了吧?”

一手按着桌子,朱棣上半身前倾,极具侵略性的目光紧盯着李放。

李放顿了下:“陛下言而有信,我自然不能失信,陛下想知道什么呢?”

“史书!”朱棣毫不客气的伸手索要。

“呃。”李放挠了挠头,表情隐隐有些尴尬,“今日来的匆忙,忘了带了。”

朱棣气极反笑:“来的匆忙?自咱进了这南京城,还从未召见臣子,有人敢让咱等这么久的,你还来的匆忙!”

瞅着李放那样子,朱棣就有些压不住他心底的火气。

可能是杀人太多的原因,最近他的脾气可暴躁的很。

不过,想了想李放那小册子里的只言片语,他还是压住了心底的怒气。

“那你也不能白来一趟!”

对着正在道歉的李放,朱棣沉声说道:“先跟咱说说,咱没了以后,天下事如何?还有,你之前说的那什么大变,又是怎生来的剧变!”

见朱棣这般态度,李放也干脆,一口答应了下来。

反正今天来就是为了此事,跟朱棣唠唠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他并不是忘了带史书,而是故意没带,谁知道朱棣是什么打算?还是留点后手为好。

现在这后手没用上,也算幸运了。

只是......

答应了朱棣后,李放便又陷入了沉默,明史繁杂,而且朱棣死后子嗣相争,这话题着实不好展开。

“咚咚咚!”

朱棣屈指敲了敲桌子,略显着急的催促道:“还在迟疑什么?莫不是准备诓骗于咱?”

“呃,从哪说起呢......”

李放整理了下思绪,终于开口说道:“永乐二十二年,你第五次北征结束,于归途驾崩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

“六十四岁?”

朱棣怔了一下,但只是一瞬间,他就反应了过来。

如今的他,对于自己的寿命不说不放在心上吧,但也没那么看重了。

而且六十多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高寿了,起码他想做的事应该都做完了。

最最重要的是。

朱棣怅然想道:“北征归途驾崩嘛,也好,总好过缠绵于病榻之上,如今这也算得上马革裹尸而还了。”

对此,他看的很开。

只是一晃神的功夫,朱棣便缓了过来,表情恢复了平静,沉声说道:“继续!”

李放抬眼看了他一下,继续说道:“你死后,太子朱高炽灵前继位,是为明仁宗

,后世又称洪熙帝,然......”

朱棣目光紧盯着李放,眼神隐隐有些紧张。

看了下他的眼神,李放还是说出了下面的话:“在位不足十月,便猝然驾崩。”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猛地听到这个消息,朱棣还是眼前猛地一黑。

“啪!”

一只手猛地按在桌子上,朱棣缓了一下。

半晌他方才略显平静的说道:“老大素来体胖,咱本以为算不得什么,现在看来是咱疏忽了!”

一年之内连死两个皇帝,这对古代的王朝来说是巨大的动荡。

就不说顶层权力交接中的刀光剑影,只说下面的臣子,连换两个顶头上司,再精明的人恐怕也会无所适从吧?

而且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君即位要不要提拔自己的心腹?可官位就那么多,一个箩卜一个坑,谁上谁下这都是问题。

对于这其中的困难,朱棣自然是门清。

“若果真如此,那还不如让老二上呢。”朱棣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但转而又自己否决了。

“我要北征,老二类我,若他继位则国家难以为继,实是取乱之道。可是......”

思索半天,朱棣还是取舍不定。

李放见他陷入沉思,出言提醒道:“肥胖确实是会影响寿命,我看倒不如你现在就开始监督你儿子减肥。”

“减肥?”朱棣闻言看了过去,“该如何减?此法可能延寿?”

李放肯定的说道:“延寿不延寿我不敢打包票,但只要他坚持锻炼,对身体健康肯定有好处的。”

“嗯~~~”

朱棣缓缓点头。

过了一会儿,他抬头问道:“史书上可有记载,老大因何而故?得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暴卒,史书记载是‘无疾而终’,没有原因。”

听了李放的回答,朱棣眉头紧锁,这算什么?堂堂大明君王,壮年而崩,连个死因都没有?

李放又开口说道:“不过,史书上有几种猜想,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一听?”

“说!”

李放回忆了下,开始一一列举朱高炽的死因:“其一就是积劳成疾,你这一朝前后五次北征,你大儿子常年替你监国理政,身体透支。再加上他身躯肥胖,由此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导致了他的死因。”

“其二就是纵欲过度了。”

“不可能!老大不是那样的人!”朱棣直接打断了李放,“你莫不是还想说他是在咱面前伪装的?即便他想当杨广,咱却不是隋文帝!绝无可能瞒过咱的眼睛!”

自古能成大事之人,首要的便是自信。

朱棣就很自信,自己的儿子绝对瞒不过自己这双眼睛。

李放耸了耸肩:“你说是就是喽,我不过是给你说说后世的猜想罢了。而且,这个说法确实有漏洞,证据多来自野史与笔记,缺乏可信度。”

“那就不用再说了!还有没有?”朱棣大手一挥直接让李放往下说。

“行吧。”李放从善如流,“其三就是丹药中毒假说,你们明朝不少皇帝都痴迷道教,迷信丹药,可这玩意大部分都是有毒的。后人便据此推测,明仁宗或许是为了缓解病痛服用了丹药,然后去世。”

“丹药有毒?”朱棣愤声说道,“咱就知道,这些个方士皆是骗子!咱明日就发中旨,日后我大明皇室均不得服食丹药!”

李放双手一拍:“还真别说,这事要让你办成了,还真是一件好事。服丹求长生都是假的,要真有长生,我在现代怎么就没听说过有人活了那么久?”

对于这些虚无缥缈的神仙之论,惯于沙场征战的朱棣怎会轻信?

见惯了死人,对于生死他也就没那么多敬畏了。

“接着说。”朱棣示意李放继续。

李放点点头:“最后一个,也是可能性最低的一个那就是宫廷斗争了。”

看了看朱棣的神色,李放咽了口唾沫:“你死之后二子相争不下,朱高煦早有夺嫡之意,与新皇帝之间或有龃龉。而朱瞻基在父亲死后,迅速从南京返回稳定政局,然后又在短

时间内平定了朱高煦的叛乱,好似早有准备。”

“因此有学者认为,他们两个都有可能给朱高炽下毒弄死他。”

听到自己儿子叛乱的事情,朱棣已经有些麻木了,无奈苦笑一声,这难道就是报应吗?

“我们这一家子就是造反的命啊!”朱棣抬头望天,“老头子你自己造反出身,咱也是造侄子的反,咱死后儿子又继续造侄子的反。老头子,你在天上是不是在笑话咱呢?”

对于李放说的话,他已经无力发怒了。

但朱棣就是朱棣,只是片刻的软弱,他便调整好了心态,表情重新变回了坚毅。

心中暗暗记下了李放说的朱高炽可能的死因,然后用力的挥了挥手:“接着往下说吧!说说老二造反的事,还有咱那个好圣孙。”

年过半百,猝然得知自己身后儿孙的惨剧,这对朱棣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知晓未来是好事,但前提是要能承受得住这份打击。

目前看来,朱棣还算能承受的住,只是精神上不可避免的显得有些疲惫。

“仁宗死后,宣宗朱瞻基继位,随后不久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反。朱瞻基御驾亲征包围乐安,两军未曾交战,围城数日后,朱高煦出城请降,朱瞻基受降,将汉王一脉废为庶人,圈禁了起来。”

朱棣眉头稍缓:“总算是还有点情分!没有下狠手。”

愿赌服输,朱高煦既然决定造反,失败了就要承受相应的代价,这一点朱棣还是看得开的。

“呃......”

李放尴尬的笑了笑,不说话。

“怎么?”朱棣抬眼看了过去,“莫不是还有什么波折?”

李放小心翼翼的轻声说道:“圈禁朱高煦后,朱瞻基时不时会去探望他。在一次探视过程中,朱高煦故意将朱瞻基绊倒,引得朱瞻基大怒。随后,朱瞻基命人用三百斤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然后,然后......”

想想历史上的记载,李放都不忍继续说下去了。

朱棣脸色有些发白,但还是沉声说道:“然后怎么了?你且说来,咱受得住!”

“然后朱瞻基让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将朱高煦活活烤死在了铜缸里。朱高煦死后,几个儿子也无一幸免,全部被杀。”

“唔!”

听到这里,朱棣有些忍不住了,脸色苍白的捂住胸口,脸上显露出痛苦之色。

他实在没想到,最像自己的二儿子,竟然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哪怕是造反不成被勒令自尽,他都不会如此。

可活活烤死这种酷刑,着实让他有些接受不能。

“陛下!”

“来人!快传太医!”

朱棣这边的动向自然时刻被人盯着,他们虽然听不见,可是能看见啊。

见朱棣如此,那些忠心的将士再也按捺不住了。

纷纷呵斥着朝这边冲来。

“呛啷啷!”甚至有人拔出了腰刀,直向李放而来。

一时间,李放有些慌乱,凑到朱棣身边,李放不住的帮他顺气:“陛下,大爷,你感觉怎么样啊?千万别出事啊!”

“嗯~~~”

长舒了一口气,朱棣有些勉强的开口说道:“咱暂时还死不了!”

说罢,他抬头呵令四周:“都给咱退下!咱未下令,谁让你们上前的!”

“陛下!”

将士们焦急的呼喊着朱棣。

“退下!”朱棣再次沉声吩咐,“咱的话不是圣旨吗?”

恨恨的看了眼李放,不甘心的将士们退下了,李放也松了口气。

“您老要是出了什么问题,这些人非把我吃了不可。”

“呵呵。”朱棣挤出一个笑脸,“你小子如今也懂得用敬语了?就该吓吓你,不然真以为朕这个皇帝好说话啊!”

朱棣受了打击,李放也不敢在顶嘴气他了,连忙顺着他说道:“那是,那是,今日方才得见陛下神威。”

“哼!言不由衷!巧言令色!”朱棣重新坐直了身子。

除了还有些发白的脸色,整个人好似调整了过来。

“陛下没事了?”李放关心的问道。

愣了一下,朱棣避而不答,身为皇帝,他不可能将自己的软弱表现在他人眼中。

方才已经失态,现在就不能再承认了。

他转移了话题:“将老二谋反这事再给咱说一遍,老二身经百战,就算不是朝廷的对手,又岂是一个小儿辈能轻易拿下的?此间种种你且详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