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仗晚些去打,远比早些去打要强太多,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对于一位成熟的帝王而言,能通过政治手段、经济制裁去解决的事,那是绝对不会轻易动用战争的。
毕竟战争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即便是再久经沙场的悍将,都无法在战争发生前就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可以取得最终胜利的。
但凡是这样做的,多数都以战败落下帷幕,即便在其中有少数取得了胜利,可那也是以惨胜结束的,这所能获取到的优势是不明显的。
咔嚓!
轰隆……
伴随着电闪与惊雷交替出现,在阴云密布下的雨幕中,台北似被压抑所笼罩,谁都清楚这段时日发生了什么。
唐王府。
银安殿上。
唐王朱聿键脸色阴沉,盯着殿内所聚一众文武,熟悉唐王的人皆知,当其露出这副神态时,就意味着唐王生出的怒压制不住了。
穿着大红蟒袍的方正化、曹化淳二人,表情各异的观察着殿内一众文武,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不希望面对今下这等境遇,毕竟在当下的大明本土,是需要海外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与局势的。
而这首当其冲的就是东番!!
在不知不觉间,这个曾经在大明上下眼里,只能算是荒芜的未开化之地,如今已成为拱卫大明海疆的重要所在,每年进出东番的海上势力及群体不计其数,这也使东番所设海关总署,每年征收上的海关税是呈递增趋势的。
牵扯到这部分海关税,大头是拿来在东南沿海建造战船战舰的,余下被拆分成多股以拨给对应有司。
可现在东番所设海关总署,遇到了一个自开设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局面,以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等为首的诸国各籍海商群体,联名向唐王府及东番有司写了封信,请求他们通过东番海域时无需缴纳海关税,这事儿叫朱聿键知道后立时就怒了,真是他娘的倒反天罡啊,你们这帮西夷一个个不交税,那大明拿什么来建造战船战舰,拿什么来解决各项所需啊。
海关总署自筹设以来,最为重要的就是征收海关税,现在你们一个个不交税了,那要海关总署干什么?
当摆设吗?!
这事儿搁在谁身上都不能忍,更何况是心念大明,心系社稷的朱聿键了,这他要是同意了,那他今后还怎么有脸去面圣啊?!
“都说说吧,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讲出来。”
在此等态势下,朱聿键向前探探身,举起手里的那封信,眼神冷厉道:“在本王明确拒绝下,这帮西夷海商又一次递交联名信,呵呵,还真是叫本王开了眼了,见过厚颜无耻的,但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
“想要通过大明海域展开海贸,却不想缴纳必缴的海关税,他们这是想干什么?觉得我朝是好欺辱的吗?!!”
朱聿键的怒喝声回荡在大殿之内。
“殿下,此事只怕没那么简单。”
在瞧见一些文武表情变了,准备站出来讲些什么时,方正化皱眉上前,抬手对朱聿键作揖拜道。
“这帮西夷诸国籍的海商,之所以有胆子这样干,只怕不是他们的意思,而是背后的诸公司高层所为,甚至奴婢猜远在万里之外的欧罗巴诸国的高层,是有意在推动这件事的。”
“方公公讲的这些,本王在看到第一封联名信时就想到了。”朱聿键双眼微眯道:“这哪里是请求啊,这分明就是在试探我朝的态度,在这件事上我朝要敢有丝毫的口子松开,那等着吧,更过分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朱聿键的话,让殿内一些文武情绪激动起来。
“殿下,没什么好说的,这件事绝对不能同意!!”
“殿下,他们要是敢造次的话,那就跟他们打,好叫他们知晓我朝军威!!”
“没错!!在这件事上不能有丝毫的让步……”
这些文武讲出的话,让方正化表情凝重起来,受到对内平叛,对外征伐的影响,有一批文武被敕赏了爵位,还有晋升与各种赏赐,这使得哪怕是在东番的军队,也是渴望参与到战争之中的。
因为只有战争,他们才能得到这一切。
没有战争,他们啥也没有。
“安静。”
随着朱聿键的声音响起,殿内立时安静了下来。
这些年下来,朱聿键在东番,在南洋的威望是不断提升的,他这位大明的王大臣,有着不小的权势与地位。
“王爷,除了上述这些外,真正让奴婢担心的,反倒是在我朝本土的沿海各地海商。”在此等态势下,方正化继续道。
“虽说现在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奴婢有一种直觉,西夷诸国籍海商搞这一出,多半跟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是脱不开干系的。”
“毕竟我朝所设海关总署,可不止是对西夷诸国籍海商征税,对本土的海商也是征税的,出关的,进关的,或许比之那些西夷海商要少不少,可是这每年所征收的海关税,那规模可是不小的啊。”
朱聿键沉默了。
其实这种直觉他也有,毫无征兆下,盘踞在南洋各地的西夷势力,突然有一帮海商出来搞这一出,要说这背后没有猫腻,朱聿键是打死都不相信的。
跟这些西夷接触久了,对他们的做派,朱聿键是很了解的,这就是一帮惟利是图的强盗,但凡是跟他们没利的事,他们是绝不会干的。
在过去这一年间,别的不说,仅仅是大明对东倭展开的攻势,即便不通过大明这边对外宣传,单单是在东倭保留贸易的荷兰人,那一个个可是没少向外传播啊,这也使得大明海陆两军的厉害,在南洋一带传播开来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人敢干这样的事儿,要说这背后没有问题,朱聿键是绝对不相信的。
“所以呢?”
在沉默刹那,朱聿键皱眉道:“方公公是什么意思?”
“唐王,奴婢斗胆请谏。”
在朱聿键的注视下,方正化作揖道:“在皇爷没有明确旨意下,针对于西夷的这次试探不能……”
“这都快骑在我大明脖子上拉屎了,你叫本王没有任何态度?”不等方正化把话讲完,朱聿键举起那封信,皱眉道:“要是这样的话,你觉得陛下派遣本王在东番坐镇,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是当摆设来的吗?!”
方正化沉默了。
其实在方正化的心底也是有怒的,正如朱聿键讲的那样,这次试探太胆大包天了,如果没有任何回应的话,天知道后续会出现什么事儿。
但方正化之所以规劝朱聿键,是想趁着这段时日,尽快跟在东南的鸾卫取得联系,继而去追查这部分事宜。
方正化可不是什么善茬,在东南那一带,卢象升被人称之为阎王,在东番及南洋这一带,方正化被叫做铁面修罗,这些年前前后后死在其手里的人可不少。
“不知殿下打算怎样反制?”
在此等态势下,曹化淳上前作揖道。
“他们不是想不缴海关税吗?”
朱聿键似笑非笑,盯着眼前众人道:“那好啊,在现有基础上,给本王加征两成,老实缴纳的,该发牌子发牌子,他们想去哪儿停靠,跟东番这边没有关系,但要是有拒绝缴纳的,还有想偷偷跑的,那就别怪本王心狠了!!该驱逐驱逐,该追剿追剿!!”
一言激起千层浪。
殿内一众文武,包括方正化、曹化淳他们,无不是露出震惊的神色,多加征两成,这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的。
说起来,从去岁开始,中枢明确组建了大明中枢银行,还将其改隶到内阁麾下,全面推行新币制,这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其实就是西夷了,因为他们想要在大明沿海停靠,就必须要以大明新币来缴纳,他们本国或别国的钱币,大明是不认的,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大明新币跟他们的兑换那是不平等的,针对于欧罗巴各国的货币,进行对付的汇率是不一样的。
这是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来明确的,谁要是觉得不公平,可以啊,那大可以不用来大明沿海停靠通商,大明又没有求着你们来。
恰是这一举止,带来的不少的改变。
除此以外,大明对外购买的粮食需求愈发高了,此外就是各项原材料,为此以海关总署为首的对应有司,对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得来大明沿海停靠的诸国海商,必须要携带很多附加值低的粮食和各项原材料,而他们离开大明时,所买走的是各种附加值高的商品,这导致海贸悬殊是愈发的大了。
这直接导致的一种结果,是很多财富在通过海上贸易,以源源不断的方式汇入到大明这边。
关键是这些财富,连同通过征伐东倭获取的财富,没有对大明治下造成太大影响,相反还在推动着大明不断改变。
这换做是谁都无法接受啊。
尤其是那些欧罗巴诸国海上势力,合着他们拼死拼活获取到的财富,到最后啊,有不少都跑到你们大明了?
那做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也恰恰是这样啊,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体,对于富饶的大明是愈发眼红了,这如果能杀进大明的话,那岂不是抢的盆满钵满啊?!
这个想法在出现以后,就不可避免的传播开来了。
“殿下,此事真这样做的话,那盘踞在渤尼、桑巴斯、兰达克、马六甲等地的西夷海上势力肯定会有所动的。”
曹化淳听后,立时就上前道:“不止是这样,活跃在南洋各地的其他海上势力,特别是一些所谓的汉商,他们只怕也会闻风而动的。”
“毕竟在此之前,因为我朝定下的海关税制,使得他们不能享有跟我朝治下海商一样的待遇,在他们之中是有不少怨恨我朝的。”
“所以呢?”
朱聿键听后,看向曹化淳道:“低头?这事儿谁他娘的想做谁做,反正本王是做不出这种丢列祖列宗脸面的事。”
“他们一个个识趣还好,加征一段时日后,自然会降下来的,但谁要是想趁势鼓捣些什么事,想跟我朝掰掰腕子,那好啊,那就打!!”
“我朝在东番所驻台海舰队,还有东海、南海两大舰队,那同样都不是吃素的,如果是在数载前,本王还考虑下要不要打,但现在,有什么好惧怕的?”
“三大舰队的规模在这里摆着,体量在这里摆着,还有那么多敢战愿战的好儿郎,本王实在是想不到有啥好怕的!!”
朱聿键的这番话讲出,让聚在殿内的一众武将听后,无不是露出亢奋的神色,终于,终于等到这个时刻了。
而在他们之中,甚至想到了,如果这个消息要传到各地去,叫各地驻守的袍泽知道,那他们的反应跟自己现在是一样的。
除了兴奋,没有别的。
“殿下,这件事是否要再考虑下?”一直沉默的东番巡抚邹维琏,此刻上前道:“打仗,我朝真不惧怕这帮西夷,即便是再多一些,也不惧怕,但殿下想过没有,一旦开打的话,那此前维系的海贸规模,只怕是要受到影响的,别的不说,单单是输送到我朝本土的低廉粮食和各式原材料,只怕规模上就要……”
“不考虑了。”
朱聿键皱眉道:“该考虑的,不该考虑的,本王全都考虑了,这件事要不明确表态的话,那受到影响的就不止是邹抚台所讲的这些了,闹不好啊,有人敢他娘的打到我东番海域来,真要到这一步,这势必会对我朝本土产生影响的,与其这样,不如我等主动出击,既然有些仗不可避免,那就跟他们打!!!”
朱聿键的话,让邹维琏、方正化、曹化淳他们露出各异神色,这话明显是提醒到了他们,有些事不是他们想的那样简单,而朱聿键所站的位置,是考虑的更全面的,话是激进了些,但有些事跟朱聿键预想的差不多。
“还有,将这件事前后发生的,一字不差的急递到御前去。”
在众人思绪万千之际,朱聿键起身道:“此事必须要要让陛下知晓,这样陛下才能在知晓种种下,做出对应的旨意与决断,方公公,曹公公,还有邹抚台,你们三人写一封联名奏疏吧。”
“喏!”
三人相视一眼,作揖拜道。
也正是因为朱聿键讲这样的话,使得三人明白,唐王这不是意气用事,而是有自己的考虑与想法的,而且三人也猜到了,只怕唐王的急递密奏,早就派人前去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