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与大汉的交易

目前,第一批总计二十万石的粮食已然踏上征程,正朝着目的地疾驰而去;此外,尚有另外十万石需要李渊自掏腰包购买的粮食也已经启程上路。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批数量庞大的粮食几乎全部出自中原世家之手。

实在是由于河北一带历经战火摧残,早已破败凋零、满目疮痍。

特别是魏郡、赵国、常山、中山、巨鹿以及安平这六个郡国,因为上一年的黄巾起义。

今年竟有多达上百万的百姓被迫背井离乡、颠沛流离,陷入了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

上百万的饥民生活陷入绝境,已经到了无法继续维持生计的地步。

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开始大规模地流动迁徙。

这些饥民中的绝大部分人,由于走投无路,纷纷选择加入了原本即将被剿灭的太行山黑山贼。

谁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上百万饥民如潮水般的涌入,使得张燕所率领的黑山军势力瞬间膨胀起来,其规模竟然一举突破了百万人之众!

然而,随着军队人数的急剧增加,粮食供应问题便成了燃眉之急。

毕竟要养活如此庞大数量的人口并非易事,粮食短缺的情况愈发严重。

面对这种困境,张燕不得不带领着这支庞大却饥饿的黑山军四处出击,以掠夺乡村和城镇来获取生存所需的物资。

他们常常攻破一些防守薄弱的县城,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不过此时有卢植亲自坐镇河北地区。

他积极组织兵力,四处征讨出击,致力于收复那些已被黑山贼占据的县城。

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你来我往之间,导致冀州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而这也正是朝廷为何急于与李渊议和的关键所在。

他们希望能够首先稳住李渊一方,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然后再从长计议,逐步解决国内的混乱局势。

如今的大汉王朝已然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犹如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

皇帝虽然名义上仍居于高位,但实际上早已沦为了一个毫无实权的傀儡,真正掌握话语权并能够做出决策的,乃是朝中的大臣们以及分布于各地的世家大族。

甚至连刘宏下达的政令,很多时候都难以走出那高高的皇宫城墙。

如今的大汉王朝正深陷困境,其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便是兵力匮乏和财政亏空。

然而,能够填补这一巨大空缺、提供充足兵员和丰厚钱财物资的唯有那些世家大族们。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皇帝纵使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只得选择向他们低头妥协。

所幸的是,历经四百年风雨沧桑的大汉江山根基深厚,人心依然稳定如初。

加之朝中拥有德高望重的三公九卿等一众贤臣良将挺身而出,使得朝廷在中原地区筹集粮草一事变得相对较为轻松。

这些粮草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及河北等地,有力地支援前线战事,同时也让整个国家的局势得以暂时稳住。

不仅如此,朝廷对于这些慷慨解囊的世家大族并未亏待半分。

单就每月与李渊所进行的粮食交易而言,便足以令各世家大族赚得盆满钵满。

要知道,李渊是以每石千钱高价购入粮食!

想当年太平盛世之时,一石粮食的价格至多不过区区百钱而已。

如此一来,整整十倍的巨额利润摆在眼前,而且还是稳定买卖,又怎能不让各地的世家大族们如蝇逐臭般蜂拥而至呢?

且看那朝廷虽明文规定每次仅可出售十万石粮食,但实际上背地里究竟能卖出多少数量,则完全取决于这些世家大族们的意愿和操作手段。

毕竟,这十万石粮食的分配额度,乃是由朝廷掌控,其中半数归属于朝廷所有。

如此算下来,每个月单单通过这笔与李渊的交易,朝廷便能轻而易举地从其手中斩获至少五千万钱的收益。

这般生财之道,可比刘宏靠贩卖三公官职来得更为快捷高效啊!

一项稳定的财源就这样悄然开启了征程。

李渊对此并没有感到丝毫吃亏,相反,他心中暗自窃喜。

毕竟,在这即将风起云涌、战乱纷飞的时代,对他而言,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得上粮食来得更为重要。

李渊通过在洛阳的大肆搜刮,敛聚到了多达五六十亿之巨的钱财。

不仅如此,他还将触角伸向了河内、魏郡、赵国以及上党、太原、河东、雁门等地。

至于究竟总共获取了多少财富,就连李渊本人恐怕都难以确切知晓。

不过粗略估算一下,应该至少也有个八九十亿之多。

尽管其中一部分钱财需要用于发放给那些无地可耕的士卒作为军饷,但李渊明白,这笔军饷最终还是会以各种方式回流到自己的手中。

面对如此海量的财富,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可用的资源,那简直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而此次阎忠代表李渊与朝廷展开的谈判,所取得的成果让李渊感到极为满意。

为了稳住李渊,朝廷更是不惜下足血本,对其进行了一连串令人瞩目的加封:先是任命李渊为并州牧,负责统领一方军政;接着又赐予他护匈奴中郎将的头衔,赋予其抵御外敌入侵的重任;此外,还特别授予他开府的殊荣,可以自辟幕属;最后,更是直接赐封李渊为舞阳侯,只因李渊恰巧出生于舞阳这个地方。

这一系列的封赏举措,可以说是诚意十足,目的就是要先行安抚好李渊这位手握重兵的实力派人物。

然而,如此大规模且丰厚的封赏,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满朝文武官员们的纷纷议论和不满之声。

他们或嫉妒李渊一介反贼荣登高位,或担忧这种封赏会打破朝堂原有的权力平衡,一时间,朝廷上下众说纷纭,争议不断。

时光荏苒,转眼间距张角三兄弟之乱被平定已过去了大半年有余。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对李渊这个人的了解愈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