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如此安排兵力数量,乃是因为他们此番前往的目的地皆是河谷地带。
若军队规模过于庞大,反而会带来诸多不便和麻烦,严重影响大军的行进速度与灵活性。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十月初五这个日子。
在此之前,那七千西河兵已经接受了为期七日的简易操练。
如今,他们肩负着重要使命,作为先头部队率先踏上征程,朝着西河郡北部进发。
一路上,这支先锋队始终沿着蜿蜒流淌的河流前行,渐渐地深入到了河谷之中。
这里山峦起伏,河谷众多且地形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迷失方向或陷入困境。
然而幸运的是,这支先锋队皆由西河本地士卒组成。
这些兵卒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西河郡这片土地上,尽管曾经被迫退缩至东南部一隅,但对于西河郡境内的地势可谓是了如指掌。
正因如此,李渊才特意招募了这批西河兵。
他的灵感其实来源于白波军。毕竟面对西河这般复杂多变的地势环境,如果不借助当地人士的力量,单靠李渊本人或是那些负责侦察的斥候们,想要彻底摸清楚所有的地形状况,恐怕至少得耗费整整一年的时间方可达成目标。
在西河兵的积极引领与紧密协助之下,先锋部队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极为顺利地便攻占下了圜阳县。
这圜阳县地处河谷地带,四周群山环绕,地势险要。
若严格来说,它其实称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县城,倒更像是一座由夯土筑成的土墙军寨。其规模甚小,远远不及中原地区普通县城的十分之一大小,粗略估计最多也就能容纳个一两千人罢了。
待李渊率领后续大部队抵达之时,先锋早已成功拿下了这座小小的圜阳县。
只见那城门口,先锋将领张辽正恭恭敬敬地等待着李渊的到来,并准备向他汇报战况。
“启禀大将军,经过我方仔细探查发现,城内的匈奴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望风而逃。据我们所抓获的俘虏口供得知,此地原本的那些小部落皆已投靠了休屠部落,如今他们全都聚集在了美稷县一带。而且不仅仅只是圜阳县如此,自此处一直延伸至美稷县之间,所有这些地方上的匈奴头领们均纷纷逃往了美稷!”
张辽言辞恳切地禀报着最新情报。
李渊闻听此言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凝视着远方,沉思片刻后下达命令道:“既然如此,那就继续沿着这条路线向前推进,务必将沿途各县逐一收复。待到了美稷之后,再集结我军全部力量,一举攻克此城!”
“诺!”
张辽抱拳应道,随后转身离去,迅速传达李渊的军令去了。
毕竟在当下这个时代,草原上的胡人战斗力远逊于汉人,所谓“一汉抵五胡”绝非虚妄之言啊!
先锋部队一路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地向着未知的前方迈进。
与此同时,李渊却留在大部队的后方,他目光锐利且细致入微,认真地观察着这片陌生土地上独特的风土人情。
当抵达圜阳县时,李渊原本期待的心情瞬间跌入了无底深渊。
因为他发现这里地势崎岖不平,平坦开阔的土地少得可怜。
经过一番粗略的统计,就连那些匈奴人也仅仅开垦出了区区一万亩田地而已。
更让人惊讶的是,原先盘踞于此的匈奴部落人口稀少,仅有两千多人。
他们靠着这一万亩土地种植庄稼,并饲养着几千头羊群艰难维生。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圜阳县城四周环绕着大片茂密的山林,这些山林对于放牧来说无疑是绝佳之地。
可问题在于,李渊最初设想的给亲兵或战兵分配田地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毕竟总共才开垦出这么点土地,就算全部分给他们,恐怕都难以满足这些士兵们的需求,简直连牙缝都不够塞啊!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又该如何分配呢?
不过,李渊并没有就此灰心丧气。
他凝视着眼前这片尚未充分利用的土地,心中暗自思忖:虽然目前已开垦的田亩有限,但这里显然还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等待挖掘。
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一定能够将更多的荒地变为肥沃的良田。
突然之间,一个念头闪过李渊的脑海——何不借鉴一下在太原、上党和雁门等地行之有效的千户所制度呢?
或许可以考虑派遣千户所的人员来到此处定居,效仿胡人的生活方式,一边放牧牛羊,一边积极开垦周边的荒地,逐步扩大耕地面积。
如此这般操作下来,不但能够成功化解当下土地匮乏这个棘手问题,同时也能妥善处理分布于并州各个区域的千户所事宜。
这些千户所均由辎重营中的民夫以及流民营整编而成。
现今,他们正在太原及其周边地区辛勤地开垦荒地呢!
粗略估算一下,人数竟然多达三四十万之众啊!
而这么多人全都仰仗着李渊来养活,可李渊哪能一直无休止地供养下去呢?
总归还是得依靠自身力量谋求生存之道才好呀。
再说了,就算不停地开垦荒地,迟早也是会有全部开垦完毕的那一天到来的。
那么等到那个时候,这三四十万人口究竟该作何安顿呢?
李渊可没有多余的土地安置他们。
李渊将目光投向了眼前这座名为圜阳的县城,他的内心深处渐渐萌生出一些思量和盘算。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李渊发现:一个千户所大概拥有三四千人左右,如果把它们合理地安排在这片河谷地带的话,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况且,千户所里武器装备一应俱全,其中年轻力壮者更是不在少数。
如此看来,是不是完全可以仿照明朝的军户制度,让这些千户所在此地落地生根、安家落户呢?
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李渊愈发觉得这个主意相当靠谱,越来越有继续推进实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