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442

诉萧季绾,“我们总会回去的,当初怎样离开,我们便会怎样回去。”

屋外穿来略显急促的脚步声,萧季绾与慕容念二人似有所感,双双往屋外望去。

“长公主殿下,末将博州大营郭将军帐下校尉纪闻胜奉命前来向长公主急递军情!”

萧季绾微微挺直了身躯,高声道,“讲。”

“博州大营奉殿下令出兵黎洛仓,幸不辱命!”

第210章 命脉

洛水旁的集市逢九一休, 今日并非逢九,也并非什么狂风暴雨、烈日曝晒、大雪封路这等出不了门天气,可洛水集市就是停了。

中年男子抬了抬头上的斗笠, 望向空荡荡的河岸, 隐约嗅到了一股硝烟的气息。远处传来嘈杂声, 他犹豫了片刻, 压低帽檐往前行去, 想要一探究竟。

走了没两步, 就听到“哗啦”一声,水蔓延到了跟前, 他才发现那水是红色的, 像混了血水一般。

“让开些让开些,”一名身着甲胄的士兵跑过来,一手握着水瓢, 一手握着扫帚,“老丈,今日洛水集市不开,快些回家吧, 这几日都不要来了, 此处还未稳定下来, 北齐军很有可能还会回来。”

中年男子闻言在原地驻足,士兵见他不动,急忙唤道,“哎,老丈, 快些让开,这可都是血……”话音未落, 他就呆住了。

面前这个戴着斗笠的中年男子,只有一只眼睛。

“对……对不住啊……”士兵忙将往男子跟前流淌的血水往河中扫,“我没瞧见您是……是……”

“无妨。”中年男人盯着士兵身上的甲胄问道,“你们是晋军?”

士兵狐疑地抬起头,细细打量着男人,“你不是晋人?”

“我是。”男人紧了紧身上的背篓,转眼就换了副面孔,冷峻的外表下隐隐泛着一股激动,“我就是没想到,没想到睡一觉起来,那些北齐军就被打跑了。”

他住的地方离洛水边甚远,昨夜晋军入城,竟是半点风声都没听到。

事关战事,士兵不愿多讲,只好心提醒,“黎洛仓至关重要,北齐可没那么容易就放弃,这儿近几日都不会安稳,你赶紧回去吧,顺便也告诉左邻右舍,没事儿别往外跑,指不定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说完瞧见男人不安的面色,怕是自己的话吓到了他,又找补般安慰他,“不过你们也安心,我们博州大营的,博州大营你知道吧?”

男人眸中激动之色更加明显,“知道,知道,是蓬莱的驻军!是和北齐对峙了十余年之久的蓬莱驻军!”

士兵点了点头,“所以放心,我们会保护你们的,快些回去吧。”

“哎,好好,你们也小心!”男人背着背篓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往回走,身后传来士兵清扫的声音,以及码头运卸货物的声音。

男人走到半途回身看了一眼,洛水上飘来一艘艘小船,船上一袋一袋,一筐一筐的,隐约白花花一片。

旭日东升,洛水接住了日光,泛出跃动的金。

男人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到阴凉处,解下背后的背篓靠在墙壁上暂歇,歇息的间隙,目光一刻不离远处的船只。

不知过了多久,船只开船,向东而行,瞧那方向,是要去秉州。

黎洛仓被收复了,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洛州之战的战术果真是先夺黎洛仓,意料之外的是,黎洛仓竟如此易夺。

好似说得过去,又好似说不过去。

是他多虑,还是博州军甚至是荥州城内的那位殿下不够多虑?

迟疑一阵,他决定还是回去看看。

收复黎洛仓比预想之中的要顺利容易,黎洛仓一收复,大晋便在洛州之战中占据了上风,手握如此大功,博州营主将郭汾兴却是半点都不敢掉以轻心,亲自驻守黎洛仓,严阵以待随时可能去而复返的北齐军,如此一来,押送粮食的任务就只能由旁人代劳。

黎洛仓共有粮库十座,库库皆是满粮,郭汾兴一一查验后封了其中两库,派手下副将姚康栋亲自将其余八库粮食通过水路运出黎洛仓,借道秉州送往荥州,面请长公主处置。

姚康栋生怕途中出了意外,被北齐军守株待兔,领着三百名博州军日夜不休,星夜兼程,总算安然无恙地将八库粮食送到了荥州。

“长公主殿下,末将幸不辱命,将黎洛仓八成存粮安然送到,”姚康栋睁着一双熬得血红的双眼,将粮册双手呈上,“请殿下过目。”

“姚副将军辛苦了,”萧季绾接过粮册,粗粗一扫,转身交给了荥州刺史颜君至,而后走到打头的马车前,掀开盖在上头的粗布,白花花的粮食顿时出现在眼前。

十指没入粮堆,轻轻掬起一捧,兜不住的粮食从她的指尖倾落,发出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