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486

与皇嫂先进去瞧一瞧皇兄。”

殿中静悄悄的,一股若有似无的血腥之气围着三人缠绕上来。

宋皇后上前轻轻掀开了榻帘,永嘉帝阖眸仰躺在榻上,隐约可见胸膛起伏,不甚明显,但足够昭示着他还活着。

可是他倒下的太不是时候,北齐已然撕毁盟约,对大晋宣战,塞北铁骑对中原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

大晋天子在这个时候遇刺,会只是偶然吗?

韩翎纾便是想要报仇,为何此前不下手?

没有过多的时间沉浸于担忧与痛心之中,萧季绾低头同宋皇后低声交谈了几句,宋皇后点了点头,郑重道,“阿绾,前朝北地,就交予你了。”

韩翎纾那一下刺得猝不及防,等到宫人上前之时,永嘉帝只来得及说一句“令长公主主持大局”就倒了下去,别的什么交代都没有,韩翎纾此前独自同永嘉帝说了什么,也无人知晓。

萧季绾朝榻上还在昏迷的永嘉帝抬手一拜,“臣妹领命,请皇兄安心。”

永嘉帝遇刺的消息根本不可能瞒得住,听到风声的朝臣们陆陆续续地在皇城中集合,请求觐见,眼下当务之急是先稳住朝局人心,萧季绾为镇国公主,手中握有江北军政大权及大晋监国之权,但还远远不够,镇国公主印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代替天子印玺。

“阿念,我需要一封诏书。”

一封能够让她动用天子印玺的诏书。

“好,阿绾,你先去紫宸殿召见群臣,我回中书拟诏,随后就到。”

萧季绾临走前望了一眼宸元殿配殿的方向,韩翎纾被暂时关押在那里,她思索片刻,决定不将她提上紫宸殿,明知难逃一死却依然选择在太宸宫行刺,这是孤注一掷,是想要与皇兄同归于尽,她的口太不可控,当殿审问未必就对朝局有利。

“你过来,”萧季绾点了宸元殿的一名少监,“你去传孤的令,将韩翎纾下诏狱,千万不能让她自尽。”

“是。”

高涣入住太极宫已经半年有余,可是他依然很不适应这里。

这座宫殿被中原王朝经营了数百年,一瓦一木都比高薛的历史来得久,身在其中,高涣总觉得置身于一座空旷的,被萧氏历代天子的鬼魂所监视的牢笼之中。

这座牢笼让他染上了头疼之症,同他那个死而复生的父皇一般,他总是时不时出现幻觉,而幻觉一旦出现,便会感到头疼欲裂。

对此,高涣觉得既可笑,又不甘。

他怎么能和高耿一样,他是大齐新朝之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高薛能够在这片广阔的疆土上长治久安下去,只不过运道不大好,眼下遇上了麻烦,但是他相信,他连北齐皇位都能够谋夺,怎么就不能够一同江南江北?

顿时,他生出了火烧太极宫的想法,若是将它烧了个干净,是不是他的头就不会那么疼了?

“陛下说什么?”右失思力眼见高涣的面色越来越痛苦,便想着要请医师,被高涣叫住,“不必,朕的头疼之症,决不能让旁人知晓。”

右失思力躬身称是。

高涣忍了又忍,眼前一阵一阵的白光闪过,过儿好一会儿他才觉得头不那么疼了,他问右失思力,“你那边如何?”

“一切仍按计划行事。”右失思力回答说。

“陛下,南晋那边传来急报!”

殿外之人的声音听上去十分急迫,高涣颔首,右失思力领命出了殿,再入殿时手中多了一枚信筒,他将信筒呈给高涣,“请陛下过目。”

高涣打开信筒,倒出信笺,看了一眼,忽然抚掌大笑,“好啊,刺得好!”

“陛下,莫非是发生了什么喜事?”

高涣提起信笺,面上的惊喜之色不容有假,“永嘉帝遇刺,至今未醒。”

右失思力闻言亦是眼前一亮,“如此一来,南晋的长公主岂非得留在建宁主持朝局?”

“你与朕想得一样,”高涣继续说,“萧季绾奉诏行天子印玺,代掌朝政,萧季钧一日不醒,她就一日无法回到洛州。”

“陛下,这对我大齐而言,可是个好机会。”

“是啊,是个好机会。”

子时过半,宸元殿配殿的仍是明烛高照,慕容念入殿后,从执素手中接过漆盘,稳稳端着朝萧季绾走过去。

“我方才去正殿瞧陛下,陛下还是未醒。”慕容念将食盅搁在萧季绾手边,“执素说,你没用晚膳,陛下未醒,你也不顾念着自己的身子,若是连你也倒下,何人来主持朝局?难不成要将绍王和荆王他们请回来?”

萧季绾一听,放下了奏疏,“绍王叔便罢了,荆王在韩氏一案中可没少上蹿下跳,当年阿耶顾念萧氏血脉单薄,只暗中敲打,没动荆王府,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皇兄遇刺,谁知荆王叔心中会不会死灰复燃。”

“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