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双手握住燕后的那只手,俯身说道,“阿娘,阿绾在这里。”
“你留下,孤有话同你说。”
永嘉帝带着其余人退至殿外,殿中只余下一对母女。
萧季绾佯装冷静,“阿娘有什么话想对儿说?”
燕后眼前似乎浮现了萧季绾刚出生时的情形,“延和九年,你刚出生,孤想将你送出宫,让你去过天高海阔的人生,可阴差阳错地,你还是留了下来,孤那时就担心,你作为大晋公主,孤与先帝的独女,会有避免不了的宿命。”
长平思公主入葬伏龙山的画面转瞬即逝,须臾之间,燕后看到萧季绾长大了,“我们原以为你的宿命是和亲,可没想到,你最终步入了这一场天下大局,你做了大晋历代公主都不曾做过的事,现在想来,这一切似乎从你误入掖庭将慕容念带出来后,就开始了。”
萧季绾欲开口,却被燕后打断,“孤说过不会再动她,你尽可放心,何况以孤如今的情形,也动不了她了,阿绾,在知道你的心思的那一刻,孤是想让她死的,留她性命,也只是为了稳住主持郁林大局的你,可你知道孤为何后来会改变主意吗?”
“先帝啊,最终还是算计了孤算计得彻底,当孤猜出自己中毒的真正缘由那一刻,你知道孤是什么心情吗?”燕后有气无力地笑道,“孤后悔,后悔自己不够心狠,若孤心狠,怎会终我一生都走不出紫宸殿上的那道帘子。”
“阿娘……”
“至高至明日月,也是至亲至疏夫妻,阿绾,孤留下她,是因为孤是你的母亲,孤私心希望,当你走到孤此生都无法走到的地方时,不会同孤一般,想要的,什么都没有抓住。”
“阿绾,早日认清自己的心,想要什么,想走什么路,想明白了,就不要犹豫,你若当真喜欢,又有何不可?你若当真想要,又有何不能?”
“不过孤也要提醒你,你所选择的路大约不会是坦途,无论是慕容念,还是走出先帝为孤设下的那道帘子,你害怕吗?”
萧季绾摇头,“事到如今,阿绾没有退路,大晋也没有退路。”
“不害怕就好,其实臣民百姓啊,哪管得了许多,他们只是要好好活着,你若能让他们好好活着,你身边站的是谁,又有什么干系。”
“儿受教。”
燕后咳了两声,萧季绾急忙要请茂国公,燕后却说,“去将你皇兄唤进来吧。”
第185章 月落
明月西坠, 旧日结束,旭日东升,新朝开启, 而大晋旧时的明月, 就陨落在新朝黎明, 旭日东升之时。
宫城东阙楼的铜钟响过八十下, 钟声由近及远传至皇城, 紧接着皇城东阙楼的铜钟也响了八十下, 再然后,从北到南, 从东到西, 建宁城中的阙楼上的钟声此起彼伏,足足敲响了半个时辰。
文武百官、平民百姓在一阵接着一阵的钟声中走出屋门,走到院外, 周至大街小巷,默不作声地侧耳倾听。
待钟声止歇,静默的人群中不知是谁最先张口,“似乎是八十声, ”顷刻间, 面面相觑的人们七嘴八舌道:
“八十声?你没听错?”
“肯定没听错啊, 响了这么久,不可能是四十九声吧。”
“我也数了,真真是八十声。”
“八十声,那不就是丧钟?!”
“阿耶,丧钟是什么啊?”
孩童清脆的声响在人声鼎沸中格外显著, 被称作“阿耶”的人低头摸了摸孩子的角髻,“有人过世了才会敲响的钟声就是丧钟。”
孩童似乎并不处于一个知晓何为死亡的年纪, 他用充满好奇的目光仰望阿耶,“什么人过世了啊?”
他的阿耶并没有开口,人群之中也并无人回答。
小巷的另一侧就是朱雀大道,朱雀大道的边上就是谢氏的宅邸。
谢宜也听见了钟声,听见钟声的那一刻,他以为只是惯常的晨钟,可钟声久久不息,等钟声引起他注意的时候,已经响过了不知第多少下。
已到上朝的时辰,谢宜来不及多想,整理好官服就欲出门,这时谢家次子谢琅华急急忙忙地冲了过来,谢宜瞥了他一眼,“把衣冠理好了。”
谢琅华上气不接下去地解释道,“阿耶,出大事了!你听见钟声了吗?”
谢宜拍了拍自己的耳朵,“我还没聋呢!这不是还响……”
须臾之间,谢宜觉察到了不对,“这钟声,怎么还在响?”
“所以才说出大事了啊!”谢琅华情急的时候就会下意识跺脚,他在原地跺了跺,“儿已经数了,这钟声早就超过了四十九下!”
依照大晋管理,皇后薨逝,起四十九下钟声,天子驾崩,起八十一下钟声。
谢宜面色一凛,顾不得持重,抓